第五十二章 一份大禮

賀老夫人白髮稀少,滿臉皺紋,走路顫顫巍巍,牙齒都掉光了,上脣都陷下去了。但是目光中,卻是說不出的慈祥與智慧。巴根臺心裡一熱,想起了遠在巴爾虎草原的珠嵐阿媽。他毫不猶豫的單膝跪下,以頭附膝,行蒙古大禮,說道:“蒙古孫兒巴根臺,恭祝老祖母長壽吉祥。”

老夫人喜的眉開眼笑,她親自扶起巴根臺,說道:“你說的話,剛纔我在屏風後面都聽到了。果然是少年英傑,老婦人活了這麼大年紀,閱人多矣,這樣的膽色見識從沒有見過。多了個蒙古孫兒,老身好高興啊。”

巴根臺連忙恭謹的說道:“不敢當老祖母謬讚。”

她轉過身,對堂上諸人說道:“天之道,盛極必衰,五百年必有英雄出。我已經活了70年,看女真人神氣的也久了,照我看來,他們早就已經走上了末路,捱不了幾天了。從我的蒙古孫兒身上,我卻看到了王者興起的英雄氣,莫非取代金人的就是蒙古大汗麼?

果真如此,那麼這就是天之道了,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棄金順蒙,纔是保全你們的天道。不必找我商量了,今天當着你們我就說明白,我們史家從此唯蒙古大汗之命是從。三心二意的,就是我史家的不孝子孫!”

堂上衆人一齊叩首,齊聲說道:“謹尊老祖宗之命。”

賀老夫人環視子孫,繼續說道:“我們史家歸順蒙古,只是史家。鄉鄰的事情,要和別人商議,不可勉強別人。心有疑慮的,將來不能同心同德侍奉蒙古大汗,豈不是麻煩?”

史秉直說道:“兒記下了。”

賀老夫人英明決斷,三言二語即決定了大事,在蒙金爭衡的戰略天平上,給蒙古方面增加了一個重重的砝碼。她把巴根臺喚到身前,慈愛的看着他,說道:“剛纔我說了,要送我初次見面的蒙古孫兒一件大禮,老身不能食言啊。”

巴根臺說道:“孩兒不孝,沒有給祖母大人準備禮物,豈能要祖母大人的物什。”

賀老夫人笑的歡暢,說道:“不,這個禮物你非要不可啊。你們現在雖然佔住了信安,可是益津縣據你們上游,你們又是剛剛遭了水災,民心不附。益津可是霸州州治所在,倘若益津舟師東下,大兵橫跨拒馬河兩岸,前來攻打你們,你們以什麼抵擋呢?”

巴根臺黯然失色,信安初附,四面皆敵,他何嘗不知。可是現在的情況,北面威脅最大,他只能先到永清。如果益津的金國官員反應快的話,那麼信安真的會有大麻煩。他皺緊眉頭,深知現在可不是耍小聰明的時候,賀老夫人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自然就有解決辦法,只有誠懇請教,纔是最明智的做法。

他再次跪下行禮,看着老夫人說道:“這正是孩兒的一大難題。我知益津的行臺尚書劉貴是個精明厲害的角色,如果他盡起霸州之兵東下,我們確實是猝不及防。現在我們已經是一家人了,懇請老祖母教我。”

賀老夫人暗想,如果是天倪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辦?他會一切攬在自己身上,拼死應對,一聲不吭,不知變通。天祥呢?又會愁眉不展,哀求於我,讓人瞧不起。天安年幼,早沉不住氣大喊大叫。而這個蒙古孫兒,只有14歲,卻如此的誠懇,如此的直言相求,毫不隱瞞。也只有如此,纔是最簡單最好的解決之道。自己這些嫡親的孫輩,一個也比不了啊,這孩子將來前程不可限量。自己的家族,就是要和這樣的英豪推誠相交,纔是亂世中保身之道啊。

她微笑着說道:“其實這事情也很簡單。天倪的五姑父,正是益津行臺尚書劉貴,益津第一號的實權人物。我們史家和劉家,本是世交,劉貴也是我史家的姑爺。我命秉直修書一封,說明天下順逆大勢,派天倪面見他姑父,講明我史家已是蒙古臣。那劉貴何等精明,立刻就會明白我們的意思,即便他一時不歸順蒙古,至少也不會與我史家爲敵。

只要他按兵不動,你就有機會救災開荒,賑濟百姓,在信安佔住腳跟。以你的本事,史家姑爺歸順蒙古,和我們並肩抗金,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麼?你說,老身這禮物,你要是不要啊?”

巴根臺大喜,說道:“老祖母的禮物,是孩兒平生收到的最幸福的禮物。不遠的將來,孩兒會把一場大富貴送與史家,回報老祖母的大恩。”

賀老夫人笑道:“不,不是將來,現在我就要你的回禮。我們史家毀家紓難,起兵反金,總不能讓鄉民放下鋤頭,拿起刀槍就去上陣殺敵。我要你把你的渾身本事傳授給我的子孫,訓練出一支精兵,爲蒙古建功立業。”

巴根臺說道:“老夫人英明!即便老夫人不提,我也要幫助史家,練出一支強大的史家軍,建立一個新天下!”

賀老夫人說道:“說的好啊,建立一個新天下。我們史家決心追隨蒙古,不僅僅是爲了闔門百口身家性命,更是爲了不讓鄉鄰百姓無辜遭殃,免除天下苦難。這是我們史家高祖就立下的志向,史家子孫永不敢忘。今天,大計已定,我們已是一家人,自然要擺酒慶賀!”

史秉直笑着說道:“正該如此,這一杯薄酒自然是非喝不可!”

史家的酒席,雖然不如豪富權貴之家的奢華大宴,但是也是有酒有肉,在這亂世之中,也算是豐美了。巴根臺永清之行大獲成功,心裡一鬆,不由得多喝了幾杯。

史天安年紀和巴根臺差不多,文才武藝,都受過名師指點,小小年紀,其實身手了得。他少年人心性,非要和巴根臺比試一番,賀老夫人也笑着鼓勵巴根臺一展身手。

二人就在堂前比試拳腳,巴根臺也有意湊趣,半真半假切磋武藝。這史天安腳步紮實,腰身有力,拳腳快如閃電,這是真功夫,不是花拳繡腿,巴根臺不由得起了愛才之心。雙方你來我往,斗的不可開交,巴根臺那都是戰場上一招制敵的殺招,如何能用在史家兄弟身上。鬥到精彩處,巴根臺突然欺到史天安懷裡,腰背用力一撞,史天安突然受力欲倒,巴根臺一把拉住他的手臂,沒有跌倒。

堂上齊聲喝彩,史天安心悅誠服,當堂就要拜巴根臺爲師。對這個樸實勇敢的少年,巴根臺從內心裡喜愛,他拉着史天安的手,對史秉直和賀老夫人說道:

“全甫兄弟身手不凡,是好苗子啊,我們平輩論交,親如骨肉,怎麼能拜我爲師。但是我們特種部隊,是大汗親軍,更是全蒙古最尊貴強大的部隊。我意送全甫兄弟到懷來石盤口我特種兵訓練基地,接受全盤的特戰訓練。將來,他一定會成爲一名光榮的特種兵,成爲全蒙古的英雄,諸位長輩意下如何?”

史秉直暗想,這巴根臺好不厲害。既然已經臣服蒙古,史家豈能無人質在蒙古大汗身邊伺候。但是這孩子只說是讓史家子弟到特種部隊受訓,即給史家留了臉面,又不露聲色爲史家取得了蒙古大汗的信任,用心良苦啊。

送子侄去特種部隊歷練,於公於私,都是好事情。他點點頭,說道:“那天安就拜託你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兄弟自幼頑劣,你要好好管教。”

他轉過身,對史天安說道:“天安,你就跟隨你的蒙古兄長去吧。長兄如父,你要尊敬兄長,遵從軍法,小心伺候大汗。不可丟你兄長的臉,否則你就不要進史家祠堂了,聽明白了麼?”

史天安說道:“謹尊父親教誨。”

特倫敖都大笑着說道:“全甫啊,你的苦頭就要開始了。當年在石盤口基地,我們這些人可是讓你兄長折磨的苦不堪言,我們私下都稱他是長生天降下的魔鬼啊。不過,也就是在那裡,老哥哥學到了一身的本事。當年你兄長一個人,可是把我們120個蒙古老兵打了個稀里嘩啦。”

他站起身來,走到史天安面前,從武裝帶上解下他的多功能軍刺,說道:“全甫兄弟就要到石盤口基地受訓,很快就會成爲我們的一員。老哥哥好高興啊,這把軍刺是我們特種兵的標準裝備,喪生在我這把刀下的敵人不計其數。今天就送給你,爲你壯行,盼你完成所有訓練科目,得到鷹徽,成爲人人傳唱的草原特種兵。”

史天安雙手接過這精美的殺人利器,愛不釋手,說道:“多謝特倫敖都大哥,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哥的期望,學到真本事,爲史家,爲蒙古建功立業!”

堂上衆人一起喝彩,爲他們的小兄弟高興。

第二天,史秉直派出史家子弟,傳令清樂社諸分社齊聚韓侯鄉總社,商議大事。河朔各地40多個清樂社都派出重要人物趕來。就在清樂社總社,史秉直宣佈投蒙。這些河朔百姓,受夠了金人的殘暴統治,沒有一個人反對投蒙,都表示誓死追隨。因爲史家在百姓中崇高的威望,一切進行的很順利。

這意味着河朔地區有10萬百姓已經是蒙古百姓了,其中至少有數萬青壯。史秉直選出強悍的青年編爲兩隻部隊,一支稱爲清樂軍,由史家長門長孫史天倪統領。另一支稱爲黑軍,由史秉直族弟史懷德統領,史懷德之子史天祥爲副。

巴根臺以他的勇氣,他的智慧,贏得了河朔人民的心,開創了蒙古在河朔地區的嶄新局面。他做到的,已經遠遠超過了成吉思汗和札八爾火者的期望。但是特種兵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第四十九章 死亡之旅第八十七章 征服南俄第八十五章 亂世陽謀第二章 店無好店第七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三十七章 鏖戰中都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第十五章 艱難時事第六十四章 輝煌勝利第五十六章 對金開戰第二十五章 伊斯馬因第四章 家主之責第六十二章 北線攻勢第九十五章 一念之仁第十一章 逼敵速戰第二十八章 大雨之夜第四十八章 人才資源第五十四章 三路攻金第十八章 資源之殤第七十一章 回師草原第七十八章 山窮水盡第十六章 掙脫牢籠第七十章 海軍決勝第七十二章 空中突擊第六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八十二章 波斯來客第七章 不裡阿耳第五十四章 工業動力第四章 獵場政治第八十二章 金國滅亡第七十四章 外交戰略第十一章 生死之間第五十一章 善待勇士第十四章 水利時代第二十三章 血戰浮橋第四十一章 蕭瑟秋風第三十三章 登基前夜第六十三章 冰上屠戮第四十二章 深入敵後第八十八章 談判專家第五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五十章 契約工人第三十一章 詭異暗殺第四十八章 策反埽兵第八十六章 總攻前夜第六十三章 一條大魚第六十六章 無處可逃第十七章 金錢力量第十七章 威震世界第四十八章 策反埽兵第二十五章 伊斯馬因第三十七章 鐵桶之陣第六十九章 一鼓作氣第四十七章 忠義山東第五十六章 兩線作戰第三十八章 慘烈大捷第十一章 逼敵速戰第七十二章 忠勇無雙第四十六章 征服北俄第八十九章 反游擊戰第五十三章 橫掃山東第九章 天下無敵第二十章 難於登天第六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六章 英雄之死第十三章 佩斯之亂第五十一章 搗毀蜀口第四十九章 鏖戰濰水第十三章 人比狼貪第四十章 瑟米利亞第七十四章 可汗也難第七十七章 總有麻煩第六十六章 鐵骨柔情第八十六章 新的征程第二十二章 西線形勢第三十六章 驚天爆破第三十五章 艱鉅任務第九十三章 甕中捉鱉第二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六章 驚天爆破第二十四章 內政繁多第六十三章 禹山之戰第六十五章 局部出擊第五章 敵友之間第四十四章 林中激戰第三十二章 半島聯盟第六十六章 鐵骨柔情第十七章 斷腸之毒第七十七章 總有麻煩第十四章 荒山情懷第三十六章 頑強防禦第十三章 佩斯之亂第六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章 炮兵演習第六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一百章 深謀遠慮第五十五章 工業控制第二十章 特種裝備第二十七章 草原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