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兩手準備(碧空雁打賞加更)

張邈是袁紹的好朋友,爲人寬厚俠義,又樂善好施,名列八廚,言其能以財救人之急。袁紹在洛陽閒居時和張邈相識,同爲黨人奔走,相交甚厚。張邈性子很直,看到什麼不順眼的就說,而且直言當面。酸棗會盟,袁紹被推舉爲盟主,可能有些興奮,張邈覺得不合適,就責備了他幾句。不過袁紹也不是小氣的人,當時就向張邈謝罪,後來也的確沒有再犯。曹昂跟着曹操與會的時候見過一次,後來又聽曹操提起過一次,卻沒往心裡去。

朋友之間互相提醒,相互磨礪,這是很正常的事,通常都不會有什麼忌諱。張邈不是對袁紹一人如此,袁紹也不是對張邈一人如此,應該不會是這個原因。但除此之外,曹昂還真想不起他們之間有什麼矛盾,以至於袁譚來兗州,張邈居然不去見面,而且張邈身體一直很好,應該也不是健康的原因。

“難道是要等袁顯思來陳留?”曹昂說道。按理說,這也有可能,張邈和袁紹有朋友之義,袁譚晚一輩,初來兗州,主動來振見張邈請教機宜也合乎情理。

丁夫人也說不清楚,只得暫時放過。她提到了另外一件事,她的族兄丁衝寫信來說不久前孫策上疏天子,爲袁術請諡,曹操從中斡旋,幫了孫策一個忙。丁衝不瞭解曹操和孫策究竟是敵是友,特地寫信來問。

曹昂也不清楚這裡面是怎麼回事,但他總算明白了孫策爲什麼會舉他爲孝廉。

“阿翁和孫策……亦敵亦友。”曹昂撓撓頭。“他們互相敬重,但又都想殺死對方。”他把曹操與孫策幾次較量,又幾次見面的事簡單地說了一遍,丁夫人聽了更加狐疑,百思不得其解。她從來沒聽說曹操和孫策有什麼來往,以前甚至沒聽曹操提起過這個人,怎麼一下子就變得如此複雜?

“聽你所言,這孫策倒是和你阿翁有點相似。”丁夫人撇撇嘴。“都有點讓人捉摸不透。”

曹昂苦笑不語。他知道丁夫人出自士族,對曹家其實是有些看不上的,時不時的總抱怨兩句。不過他也有這種感覺,孫策和曹操的確很相似,都特立獨行,不與俗同。孫策在南陽做的那些事,多年前曹操任濟南相時就幹過。

“你剛纔說,孫策來陳國了?”

“嗯,剛剛收到的消息,他已經進入陳國。我擔心他會出兵兗州,陳留會成爲戰場,所以……”

“讓卞氏去吧,我跟你去襄邑。”丁夫人不容置疑。

曹昂早知丁夫人不會去長安,也沒多說什麼,母子倆就把這件事定下了。卞夫人帶着曹丕、曹彰去長安,卞夫人和曹英隨曹昂去襄邑。如果真有大戰,有軍隊保護總會安全一些。丁夫人又說,曹昂可以去陳留面見張邈,探探張邈的口風,徵求了張邈的意見再去拜見袁譚不遲。不管怎麼說,曹昂現在客居陳留,又是晚輩,應該對張邈保持必要的尊敬。

曹昂一一聽了,與家人一起吃了一頓飯,趕往陳留,卞夫人隨行。家中部曲一分爲二,一半留下照顧丁夫人,一半隨曹純、卞夫人去長安。只是他挑選的時候留了點心,把那些精明強幹的部曲都派到長安去,只留下一些老弱。爲了避免丁夫人不悅,他吩咐所有人都不準聲張,以後再由他親自向丁夫人解釋。

一行人上了路,又趕了一天路,來到陳留,安頓好卞夫人之後,他和曹純一起去拜見張邈。

張邈正當而立之年,中等身材,白晳而微胖的臉,眉目溫和,三咎長鬚,看到曹昂時,他正和弟弟張超站在庭中說話,聽完曹昂的來意,他和張超交換了一個眼神,眉宇間憂色更濃。

“子修,你父親最近可有書信來,長安有什麼最新消息嗎?”

曹昂搖搖頭,躬身答道:“父親上次來信還是剛到長安的時候,最近這幾個月一直沒有消息來。倒是丁幼陽叔叔最近有家書至,說家父正在與胡軫交戰,難分難解,很是辛苦。”

“你父親升官了,知道嗎?他現在是鎮東將軍了,連孫策、周瑜都歸他節制。”張超挺着肚子,笑容滿面。他比張邈小几歲,卻更胖,特別是肚子很大。他臉很圓,連眼睛都變得更細,看人的時候總像是眯着眼睛,皮笑肉不笑。

“這倒沒聽說。”曹昂老老實實地搖搖頭,一頭霧水。他覺得張超似乎在掩飾什麼。也許他們來之前,張邈兄弟正在商量事情,而這件事又不想讓他們知道。

“子修,你也應該去長安,而不是留在兗州。”張邈不緊不慢地說道:“子和,既然你去長安,順便幫我把去年的貢物帶去吧。天子即位這麼久,山東大亂,襄邑的貢物還沒送去,實在有失臣禮。我已經讓人準備好了,正好勞煩你押運。如此一來,你沿途的花銷也好在郡裡走賬。”

曹純拱手施禮。“願爲府君效勞。”

張邈擡手掩在嘴邊,輕咳了兩聲,又道:“子修,袁顯思臨兗州,我身爲陳留太守,本該派人前去拜見,只是找不到合適的人去送,就請你代勞吧。如果袁顯思問起,就說我病了,身體不舒服。”

曹昂再次躬身領命。張邈雖然精神不佳,但他真看不出張邈有什麼病。也許他是等袁譚以晚輩身份來拜見他。不管怎麼說,他是袁紹的道義之友,陳留又是兗州第一大郡,袁譚要想在兗州立足,離不開他張邈的支持。

見張邈無意深談,曹昂、曹純說完了事就告退了。他們回到驛館,等張邈安排人將貢品送來。曹昂和卞夫人、曹丕、曹彰告辭。曹彰摟着曹昂的脖子不肯放手。卞夫人也有些唏噓。曹昂雖然不是她生的,但曹昂對她一直很尊敬,對她生的幾個孩子也非常好,從來沒有嫡庶之見,比丁夫人和善多了。

“孝廉,臨行在即,有件事,妾身想提醒孝廉,還請孝廉留心。”

曹昂連忙躬身請教。“什麼事?”

“你阿翁去長安,未必是因爲兵敗,也許有另外一層用意。”

曹昂大惑不解。“夫人,你這是……說什麼?”

“孝廉,你父親對你期望甚高。天下大亂,正是英雄立功之時。袁家久有不臣之志,但漢家四百年天下,革命絕非易事。當此勝負未分之際,各家族都不會將所有的希望寄託在一方,不留退路。你叔父無建功立業之心,你父親依賴不了別人,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你身上。他侍候朝廷,你侍奉袁氏,不論誰成功,曹家都不會走投無路。袁譚臨兗州,這是你的機會來了,你可千萬別讓你父親失望。”

曹昂愣了一會,驚訝不已,躬身致謝。

謝書友碧空雁萬點打賞,加更一章。

第2274章 賢內助第333章 童言無忌第158章 大勢所趨第1657章 楊彪論治第1670章 明算賬(桃園散人打賞加更)第1469章 甲騎突陣(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1921章 左右爲難第1642章 歸故里第2172章 離別淚第2530章 巫縣水戰(求月票!)第416章 誠意滿滿第1606章 暴利第583章 鬥世家第079章 戰典韋(謝書友bobfyr萬點打賞,加更一章)第1452章 沮授有奇計第1364章 人選(求推薦票!)第2260章 一見傾心第1560章 文化先鋒(求保底月票!)第986章 滿寵的心結第2420章 新綱領第198章 迎難而上第1245章 運氣來了第879章 太史與賀齊第1149章 慢功出細活第1998章 後事第2281章 耳目第1712章 半老韓遂第1100章 天下無對第1711章 涼州風第1758章 一拍即合第1439章 一寸長,一寸強第1536章 手足第059章 在其位,謀其職第2121章 慧眼王佐第1741章 泰山羊第2239章 逢紀爭勢(中秋快樂!)第708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之七)第448章 戲精第2553章 勢若雷霆第712章 棄暗投明第1651章 人心難測第1256章 不落地第725章 好消息(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013章 攻心(求推薦,求收藏!)第650章 挑撥第069章 選擇第2560章 宿命(求保底月票!)第580章 驚弓之鳥(祝各位書友春節愉快!)第2328章 風起青萍之末第1097章 咄咄逼人(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1057章 謀與斷第978章 進退兩名士第622章 兩手都要硬(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616章 辭鋒如刀第1498章 掩人耳目(江山不夜千堆雪打賞加更)第2281章 耳目第595章 丈八蛇矛第2121章 慧眼王佐第2457章 騎虎難下(求月票!)第1350章 自作聰明第2235章 本性難移第1965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678章 兄弟重逢第2091章 無路可走(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1418章 內鬥第043章 以守爲攻第2189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237章 掩耳盜鈴第1948章 互相理解第2197章 折服第2108章 料敵第707章 技術差距第243章 賭博(盟主加更IV)第418章 今非昔比第2513章 關羽出征第1873章 羊質虎皮(求推薦!)第764章 虛樣文章(求推薦票!)第1712章 半老韓遂第2487章 鄙視鏈第2441章 天子駕臨第363章 陳到戰關羽(冬雷1977打賞加更)第1843章 好消息第1747章 廢物第2222章 勾心鬥角第1037章 勸降第710章 以德服人(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之八)第1242章 差之毫釐第709章 分歧第2464章 第一戰第1117章 不比從前(求保底月票!)第028章 遇襲(求收藏,求推薦!)第1802章 鼠目寸光第2354章 羣英會第1253章 洞若觀火第758章 刺客(求月票!)第1639章 說天意第2522章 滄海桑田第1148章 老而彌辣(求推薦票!)第1545章 物是人非第095章 蒯越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