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

聽得太監宣讀了皇上對於自己和龍顥天的封賞,長生眉頭微皺,他之所以皺眉並不是因爲自己立下大功卻只晉升了半級,而是他一時之間想不通皇上爲何會有此安排。

受到封賞理應出列謝恩,待得第三道聖旨宣讀結束,長生和龍顥天橫身出列,或稽首或跪謝,領受皇命,感謝聖恩。

緊接着就是第四道聖旨,這道聖旨是針對軍隊武將的,衛戍軍和神策軍五品以上的將領幾乎全部互換調用。

對於衛戍軍和神策軍將領的互換調動,滿朝文武多少有些意外,因爲皇上對不忠官員的處置極爲嚴厲,而不管是衛戍軍還是神策軍,其將領先前都是效忠於閹黨的,皇上竟然沒有大肆清洗,只是換防調用。

別人糊塗,長生可是心知肚明,皇上之所以如此安排有很大原因是賣他面子,不想讓他失信於人。

對於皇上保全了自己的名譽,長生是心存感激的,不過除了感激更多的還是疑惑,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皇上爲何做此安排?

不過短暫的思慮過後長生便想明白了其中緣由,戶部乃朝廷六部之首,主掌天下財政民生,戶部尚書算不上位高權重卻是責任重大,全國的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等一干諸事都歸戶部掌管,這是個最累的職務,之所以讓他繼續兼任御史大夫,乃是爲了增加他的權力,讓他擁有轄制百官的權力,以便於更好的履職戶部尚書。

長生很清醒,他知道皇上之所以讓他擔任戶部尚書固然有對他的器重和信任,其中還有其他考慮,首先就是他和倪家的關係,朝廷財政眼下入不敷出,而倪家富甲天下,如果朝廷真的揭不開鍋了,他這個首富的東牀快婿總不能袖手旁觀。再者,戶部還負責軍需糧餉,新軍一旦招募就位,他還要爲新軍籌措軍需軍餉,打仗打的就是錢糧,這麼多兵馬,上哪兒弄錢去?總不能全借倪家的,這也是皇上讓他兼任御史大夫的原因,接下來還要繼續抄家,爲朝廷聚財。

長生此時並沒有身居要職的欣喜,有的只是無奈和愁苦,有時候被人信任並不是什麼好事兒,壓力太大了,這是個揹負罵名的苦差事,也是個操心勞力的累差事,他本就無心官場,有心早些卸下肩上的擔子,結果不但沒卸下來還越背越多。

長生沉吟思慮之際,太監已經宣讀完了第四道聖旨,在確定沒有官員出列奏事之後,皇上起身退朝,百官彎身恭送。

待皇上離朝,文武官員紛紛上前衝龍顥天和長生道喜道賀,長生硬着頭皮寒暄應對,再看龍顥天亦是如此,滿心苦澀,只是強顏歡笑,他雖然品行不端卻並不愚蠢,知道朝廷升他爲一品護國將軍意味着什麼,他又不在乎那點俸祿,高帽子扣的越大,他就要付出的越多,與護國真人和護國法師平起平坐了,總得拿出點兒氣度和誠意來,接下來招募新軍怎麼好意思跟朝廷要兵要錢。

此時張善和張墨都在殿上,長生有心與張善說話,但不知張善是爲了避嫌還是出於何種目的,並不與他上前說話的機會,與張墨以及道門中人先行離去。

待長生應付完道賀的一衆官員,接受了太監端來的官印,張善等人已經走的遠了。

“恭喜呀,尚書大人。”龍顥天的聲音自北面傳來。

長生聽出了龍顥天言語之中的幸災樂禍,便出言回譏,“也恭喜你呀,護國將軍。”

龍顥天走到長生身邊,“皇上信任你,將戶部交託到你的手裡,以後我等行軍打仗的軍餉錢糧,還要仰仗尚書大人接濟照應啊。”

“你給我滾一邊去,我不想跟你說話。”長生轉身就走。

此言一出,周圍的官員愕然震驚,面面相覷,但龍顥天不以爲意,快走幾步跟上了長生,“看來不止我瞭解你,皇上也瞭解你,你公平中正,也只有你擔任戶部尚書,日後我等平叛所需的軍餉錢糧才能公平供給。”

長生不耐擺手,“我已經很煩了,你就別在我耳邊囉嗦聒噪了,趕緊抓楊復恭去吧。”

“是是是,”龍顥天笑道,“尚書大人,朝廷讓我們自行招募新軍,且應允先行支付我們一百萬兩募資,這錢還請早些調撥給我們,沒有銀兩如何能夠募兵?”

“我都不知道有這回事兒,你等我回去看看公文再說吧。”長生不願與龍顥天多說話,便急行快走,將其甩在身後。

回到御史臺,發現門口站着個熟人,是尼姑餘一,此人乃大理寺的捕頭,先前大理寺派她前往義莊辨察真僞,餘一發現了線索卻對上隱瞞,善意的保全了他。

餘一此番過來是來通知他行刑的時間和地點,大量閹黨被判了斬立決,斬立決就是立刻殺掉,今天就要行刑,午時三刻於長安西門外。

長生可不喜歡看斬首,但他是御史大夫,參加會審,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監斬官,不去不行。

眼見餘一要走,長生急忙喊住了她,詢問她願不願意調來御史臺,餘一雖然是尼姑,卻是殺伐果斷,公正嚴明,對於長生的行事風格很是欣賞,相較於瞻前顧後,權衡左右的大理寺卿楊叔昀,餘一更喜歡恩怨分明,乾脆利索的長生。

見餘一應允,長生好生欣慰,待餘一走後便回到公堂寫下了公函,派人持拿公函往大理寺調人,楊叔昀也算是半個自己人,他也不好意思明着搶人,所寫的公函乃是借調公涵,說白了就是餘一仍然屬於大理寺,御史臺只不過是臨時借調,但他這個借調肯定就是有借無還了。

大頭一直在府上緊張的等長生散朝,知道他回來了,大頭便來到公堂詢問朝堂上發生的事情。

長生昨天還遣派大頭將御史臺的四百萬兩白銀送去了戶部,擔心自己去晚了戶部會亂動這筆錢,長生便意簡言賅的告知大頭自己已被朝廷任命爲戶部尚書,然後與大頭騎馬匆匆趕往戶部。

大頭知道戶部事務繁瑣,也知道長生接了個燙手的山芋,多有擔憂,“大人,戶部的差事可不好當啊。”

“我知道,但我總不能抗旨吧。”長生無奈嘆氣。

“若是太平盛世,戶部是最好的差事,但眼下兵荒馬亂,風雨飄搖,戶部的差事…...”

不等大頭說完,長生就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接下來你有的忙了,得出去挨個抄家,涉案的官員單是五品以上就有七十多人。”

“您都調到戶部了,抄家的事情輪不到咱們做吧?”大頭隨口說道。

“我這御史大夫還兼着呢,沒掉。”長生說道。

“啊?戶部尚書加御史大夫?那咱的權力可大了。”大頭多有震驚。

“權力越大,責任越重。”長生多有無奈,他並不消極,也不想獨善其身,只是發愁事務繁瑣,以後定然焦頭爛額。

二人匆匆趕往戶部,戶部可比御史臺的地盤兒大多了,此時戶部衆人已經得知長生被任命爲戶部尚書,猜到他可能會來履新,左右戶部侍郎便率領衆人聚集在門外等他。

長生來到,衆官員上前見禮,長生照例交驗了官印,然後來到公堂與戶部官員正式相見。

御史臺下面有臺院,殿院,察院三院,戶部下面轄有戶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倉部司這四個司,戶部司掌管全國人口,土地,徭役諸事。度支司分管天下稅賦,租賦諸事,金部司掌管出納度量和官吏待遇。倉部司分管全國庫儲,祿糧,倉稟諸事。

戶部堂官就是正三品的戶部尚書,兩個副手就是官居四品的左右侍郎,而四司主事就是五品的戶部郎中。

衆人早就知道長生是個什麼人,誰也不敢怠慢放肆,更不敢擠兌架空,對長生甚是恭敬,而且發自真心的歡迎,他去到御史臺之後御史臺的食祿用度大有提升,而今他主政戶部,衆人也指望着跟着他日子能好過一些。

身爲掌管民生和財政的戶部尚書,首先得知道大唐現在有多少子民,有多少田地,聽他發問,戶部司郎中立刻起身回答,知道大唐現有一千一百多萬戶,總人口約有七千七百萬人,記錄在案的可耕種的田地總數約爲八百萬頃。

隨後長生又問國庫存餘,此番回答的是度支司郎中和倉部司郎中,據二人所說,大唐分散在各處的國庫現有餘糧兩百萬擔,加上他昨天派人送來的四百萬兩,國庫存銀數量約爲一千兩百萬兩。

長生對銀錢沒什麼概念,但自己近段時間抄家索賄所得的四百萬兩竟然佔據了國庫存銀的三分之一,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這說明一千兩百萬兩對於整個大唐而言屬實少的可憐。

由於中午要趕去西門監斬,長生便沒時間與衆人多說,只是吩咐戶部衆人即刻指派本部官員,與御史臺的捕快和皇宮派出的羽林軍一同查抄罪臣家產,擔心罪臣家眷轉移財產,直接兵分七十幾路,下午就動手,連夜查抄,儘快清點入庫。

交代下去之後衆人立刻分頭準備,長生出行沒有攜帶隨從的習慣,眼見午時將近,便與大頭二人騎馬西去,趕往西門外監斬…...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四十二章 喪盡天良第四百五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假虛實第二百四十八章 髮簪地圖第二百五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八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二百二十五章 平安無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毛猴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開啓玄門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五百五十六章 局勢好轉第五百七十六章 身心俱疲第二百零九章 大氣坦然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品武舉第三十八章 隱居山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八十四章 厚積薄發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四百八十九章 默契無聲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百零七章 分別在即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二百一十四章 主政戶部第八十四章 厚積薄發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二百零二章 律法無情第四十二章 喪盡天良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一百三十二章 全家出迎第五百六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命相搏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卿不我第三十四章 圍追堵截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交代第八十一章 進山入道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生變故第三十九章 歧黃之術第三百零九章 殃及池魚第二十二章 打打殺殺第一百零八章 休養生息第二百五十一章 早做準備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八十三章 如實相告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二百五十六章 東瀛高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權交接第五百零二章 背叛遺忘第七十二章 混元心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秘法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和之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豪賭一場第二百九十一章 縝密計劃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五百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四十五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四十九章 鐵鍋王八第五百七十章 機關造物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途奔襲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樹妖第八十一章 進山入道第五百五十章 體察民情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三百七十章 默契聯手第五百九十章 前塵舊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賈作風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主憲臺第二百九十八章 佛法感化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二百六十章 如實啓奏第二百三十九章 歸去有期第四百九十九章 以少勝多第五百六十八章 墓中古城第四十五章 大膽妖孽第四百八十六章 兌現承諾第五百八十五章 老僧夜訪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第五百三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三百零四章 黃毛猴子第六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三章 一師四徒第五百六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二百九十五章 打臉揭短第五百五十二章 老狗少年第五百一十四章 辜負錯付第四百七十章 提前決戰第七十章 略作盤桓第五百五十三章 福禍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