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國既生吾,當爲國死(感謝思憐義父打賞,以及…

“我們之前該去見上一見高仙芝的,就算他不信,我們也該儘可能阻止啊!”

張嗣塵看着狹道內的濃煙,開始頗爲後悔。

李世民回頭看了一眼張嗣塵,緩緩說道,

“如果想要今後能夠真正左右戰局,我們需要一定權勢。”

“什麼?”

“這麼久了,你沒摸清楚高仙芝的性格嗎?這傢伙高傲至極,雖然有能力,可是別人根本不可能改變他的主意。

與其在那和他浪費時間,還不如早些接管這三萬人,做好準備。”

李世民拔劍,示意全軍迎戰同羅騎兵,同時對着張嗣塵說道。

突然,李世民扭頭對着張嗣塵接着說道,

“那你知道爲什麼今日我們還是會深陷重圍嗎?”

“爲何?”

“因爲朕不是皇帝,而你,也不過是一個明威將軍!

我們只有兩個人,如果要儘可能改變歷史,將安祿山謀逆的損失降到最低,就必須要儘可能向上爬!”

說罷,李世民便提劍率軍朝着同羅人殺去了。

張嗣塵發愣了一秒,不再猶豫,旋即衝向同羅人。

張嗣塵與李世民麾下唐軍算不得精銳,在發現高仙芝等十餘萬唐軍遇襲後,已經開始了騷亂。

如今同羅騎兵殺來,大軍已有隱隱崩潰之勢。

李世民大喝一聲,丟掉手中之劍,從旁邊一名將領手中拿過一柄長刀。

“殺敵報國,安能怕死?!”

李世民說着,徑直跑到大軍最前方,怒視同羅騎兵。

隨着同羅人逐漸靠近,李世民手中長刀破空而去,朝着離自己最近的同羅騎兵砍去。

同羅戰馬一聲哀鳴,直接鮮血噴涌,當場死亡。其背上的同羅人也被甩了出去。

李世民虎步朝前,連殺數十人!

馬血夾雜着同羅人的血液覆蓋了李世民全身。

血紅的鎧甲配上李世民那張憤怒威嚴的臉,嚇得同羅人紛紛勒馬不敢靠近。

張嗣塵見此,連忙舉起手中長槍,大喊道,

“國既生吾,當爲國死!持長刀、長柄斧者,上前殺敵!餘者列陣!

弓弩手愣着作甚!射箭!!

大唐國運,如今盡在我等之手!

國之士者,隨本將殺!隨李將軍殺敵!”

話音未落,張嗣塵已經持長槍殺到李世民身旁了。

唐軍立馬躁動起來,所有人相互看了看,咬牙下定了某種決心!

李將軍與張將軍沒有撤,他們還在奮戰!

正如其言,國既生吾,當爲國死!

長刀兵、長柄斧士紛紛將自己頭盔砸到地上,朝着同羅人殺去。

其餘唐軍立馬在其餘將領的指揮下列陣。

李世民和張嗣塵率領長刀、長斧兵列陣橫推,一時間殺的同羅人心驚膽顫。

同羅人的盔甲遠不及唐軍精銳,更不必說戰馬鎧甲了。

崔幹佑的認爲此時此刻的唐軍就是潰軍,毫無戰力,故而派出這些同羅騎兵。

當然,同羅人還是頗有戰力的,不過此時此刻,在長刀長斧面前,他們失去了衝鋒優勢。

同羅首領心驚之下,率部分騎兵開始繞後,結果迎面撞上列陣整齊的兩萬餘唐軍!

無數箭矢朝着同羅人射去,同羅首領大喊一聲撤退。

對他而言,現在他根本無法戰勝這羣唐軍,既然如此,保存實力最爲要緊。

隨着同羅人撤離,

狹道處濃煙更甚。

崔幹佑調來數十輛草車並點燃,擋住了狹道的出口。

濃煙薰的狹道內的唐軍根本睜不開眼,高仙芝封常清更是跌落馬下。

“命全軍吶喊,同時令弓箭手隨意射擊!”

崔幹佑看着濃煙滾滾的山腳,下令道。

很快,山中的叛軍開始鼓足勁吶喊,營造出一種四處都是叛軍的假象!

高仙芝大駭,但是濃煙薰的他根本睜不開眼睛,驚慌中,他瘋狂地喊着,

“禦敵,禦敵!!……”

張嗣塵和李世民對視一眼,立馬跑到軍陣前。

李世民對着幾名將領吩咐道,

“我帶人去疏通狹道出口,你們一定要穩住軍陣!當潰軍出來時,我們這三萬人一定要穩住!不能潰敗,不能逃跑!

我們一旦也崩潰了,唐軍就完了!”

李世民面露難色,他想要去狹道出口,接應裡面的唐軍,可是擔心潰軍衝出來時會把這三萬人也衝潰。

“我去,你就在這裡指揮!”

張嗣塵對着李世民說道。

不等李世民回答,張嗣塵就翻身上馬,朝着剛剛的那羣長刀長斧兵喊道,

“我等去救同袍!”

“願隨將軍!”

看着張嗣塵領軍趕往狹道出口,李世民神色變了變,然後深吸一口氣,對着兩萬餘人下令道,

“全軍聽本將命令……”

……

張嗣塵領軍快速趕到狹道附近,儘管隔着數百步,可是濃煙已經薰的張嗣塵眯眼了。

張嗣塵下馬,對着跟上來的唐軍說道,

“一半去搬糧車,一半隨本將抵禦叛軍!”

就在這時,山上的部分叛軍也發現了張嗣塵部,連忙大喊,

“有唐軍!有唐軍!”

甚至都無需稟告崔幹佑,叛軍就在幾名將領的率領下衝下山來,殺向張嗣塵。

張嗣塵拔劍向前,對着身後唐軍回頭喊道,

“二十萬唐軍之性命,盡在我等之手!!”

張嗣塵此時內心複雜,本以爲留住高仙芝封常清之命就會改變這場靈寶之戰,奈何局勢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正如李世民先前說的那樣,他張嗣塵與李世民權勢不夠,無法阻止已經完全中了崔幹佑陷阱的高仙芝。

不過,既然他張嗣塵來了,既然他來到了大唐,既然現在他也是大唐的明威將軍,那他就要全力改變這一切!

李世民和張嗣塵沒有將時間浪費在勸說高仙芝上,而是接管了三萬唐軍,並率領他們渡過黃河。

在他張嗣塵與李世民的努力下,歷史已經又發生了變化。

現在,他張嗣塵要儘可能救出這二十萬唐軍!

張嗣塵率軍和叛軍廝殺在一起,成功擋住了叛軍。

而餘下的唐軍,將劍入鞘,衝向燃燒的糧車。

“你們這些謀逆亂國之人,受死!”

張嗣塵怒吼着,一劍橫掃面前的三名叛軍,盡皆封喉!

叛軍披甲率也是頗高,不過倒也還沒到人人披甲的地步!

ps:義父們真的不給月票嗎?真的不收藏嗎?真的不打賞嗎?真的不關注嗎?!真的不評論嗎?!

第二十九章 朝野大震第五十二章 回紇太子第一十八章 靈寶相遇第三十七章 戰不止,劍不收第一十七章 出關(沖沖衝!!)第四十一章 定要血流成河!!第五十七章 安慶緒第二第六十四章 燕王史思明第三十四章 長安穩固第四十章 莽子?不!第一章 大唐第一十四章 “一心爲國”邊令誠第六章 朕即天命第四十三章 大敗叛軍第八章 誓改山河第十章 火光沖天第六十三章 服軟?我史奉先給你上一課!第三十六章 各使其謀第四十七章 北上靈武第四十一章 定要血流成河!!第六十八章 天下將安第四十二章 承天討賊第七十章 新徵程第三十章 唐皇出逃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五章 鏖戰第六十二章 范陽之下第五十三章 劍指洛陽第七十章 新徵程第二十五章 鏖戰第六十章 末路第二十六章 榮王定潼關第六十二章 范陽之下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八章 進靈武,見太子(收藏!!關注!!義父們照顧…第二十四章 衆志成城第六十八章 天下將安第三十五章 長安之戰(義父們!知道幹什麼不?!要主動噢…第二十七章 力挽狂瀾第三十八章 招降第一十九章 親自探營第三章 朝堂之上,何人非朕之臣?!第六十八章 天下將安第四十八章 進靈武,見太子(收藏!!關注!!義父們照顧…第五章 女皇歲月第七十章 新徵程第四十六章 安慶緒拼死狂奔第三十章 唐皇出逃第一十八章 靈寶相遇第一十五章 反覆襲擾第七十一章 步步爲營第二十七章 力挽狂瀾第六十七章 燕庭反攻第七十一章 步步爲營第四十七章 北上靈武第二十二章 國既生吾,當爲國死(感謝思憐義父打賞,以及…第三十二章 馬嵬坡第七十一章 步步爲營第五十七章 安慶緒第二第十章 火光沖天第六十七章 燕庭反攻第三十五章 長安之戰(義父們!知道幹什麼不?!要主動噢…第一十九章 親自探營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八章 藩國安敢欺主?第三十五章 長安之戰(義父們!知道幹什麼不?!要主動噢…第二十七章 力挽狂瀾第五十一章 郭李到來第一十三章 就你丫的叫邊令誠是吧第十章 火光沖天第一十三章 就你丫的叫邊令誠是吧第四十六章 安慶緒拼死狂奔第三十七章 戰不止,劍不收第三十一章 領軍入長安第四十五章 斬首……失敗?第六十八章 天下將安第七十一章 步步爲營第一十二章 潼關大勝第一章 大唐第四十四章 勝利臨近第十章 火光沖天第三十二章 馬嵬坡第二十九章 朝野大震第五十章 年紀輕輕,但是節度使!第四十一章 定要血流成河!!第三十二章 馬嵬坡第六十四章 燕王史思明第二十五章 鏖戰第一十二章 潼關大勝第二章 永徽第五十二章 回紇太子第七章 盛世之巔第二十三章 國之士,仍可戰第五十四章 埋伏奇兵第十章 火光沖天第六十四章 燕王史思明第三十二章 馬嵬坡第三十二章 馬嵬坡第六十二章 范陽之下第二十九章 朝野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