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演技大爆炸

“明威將軍速速請起!”

李亨親自出屋,一臉笑意地扶起張嗣塵,同時緊緊握住張嗣塵的手臂。

張嗣塵見此,想要擠出幾滴眼淚裝一裝,然而弄了好一會,眼睛都紅了還沒弄出來。

李俶眼看着再搞下去要出事,連忙給張嗣塵使眼色,讓他趕忙說詞。

張嗣塵用通紅的眼,一臉激動地看着李亨,哽咽地說道,

“臣……臣……未能及時護衛殿下以及聖人以至叛軍入關,讓殿下奔波至此,實在是臣的錯啊!!”

張嗣塵這幾日幾乎沒有休息,眼裡滿是血絲,加上剛剛瘋狂眨眼搞的眼角頗紅。

雖然沒有眼淚,倒也是顯得極爲“忠心”。

張嗣塵這話說的也還行,至少看不出來是個莽子。

也不愧李俶還有李世民一路教他張嗣塵說話。

李亨拍了拍張嗣塵的手,連忙重複說道,

“將軍之事,本宮知曉,知曉。將軍爲國出生入死,無錯也,無錯也啊!!

將軍快快入內,快快坐,一路顛簸,將軍辛苦了!還有吾兒,你也快來。”

張嗣塵和李俶被李亨拉着走進屋內。

李俶剛要讓張嗣塵坐下,張嗣塵卻猛地再次跪下,對着李亨說道,

“臣自長安來,乃是爲天下,爲大唐請殿下即皇帝位,以統四海,總領天下!”

李亨這下有些懵了,張嗣塵這下來的也忒快了,按道理不是該先聊一聊嗎?

“這個……將軍先起,此事我們稍後再說。對了,李郎將軍呢?”

“哦,阿耶,李郎將軍年齡稍大,連續作戰太久,加之自長安一路奔襲,身體不適,故而我先讓李郎將軍休息了。”

“什麼?!李郎將軍不適?”

李亨一聽李郎不適,大驚失色,連忙對着李輔國下令道,

“快派人去給李郎將軍調養!本宮一會便來。”

張嗣塵被李亨再次扶起,心裡十分不爽。

給人跪下這事,換做誰,誰都不爽。

別說你李亨了,他張嗣塵第一次見李世民,還有見李治都沒跪下。

跪兩次已經算給他臉了,他李亨又把他張嗣塵扶起來,豈不是他張嗣塵還要跪一次?!

張嗣塵臉色立馬不太好了,李亨看見,只以爲是張嗣塵擔心李郎,連忙保證道,

“將軍放心,本宮定保李郎將軍無礙!”

張嗣塵心裡安慰自己不要在意,不用在意,只當是給白菜跪了,反正這羣人也勉強算是華夏的祖宗,跪就跪吧……以後抽出什麼好武器,再穿越回來時,再算賬吧……

張嗣塵沒有再繼續跪,而是恭恭敬敬地坐下,當然,只坐了半個屁股。

李亨問了許多關於張嗣塵自潼關到靈寶再到長安的事。

接下來又問了張嗣塵關於他出身的事。

張嗣塵以青陽張氏的衰落旁支而打發了過去。

當李亨將張嗣塵瞭解的差不多了,張嗣塵瞥了眼李俶。

李俶接收信號,迅速起身向李亨問道,

“阿耶,如今阿耶有何打算?”

“聖人已經下令讓本太子統領天下兵馬,負責討賊一事……”

“殿下!恕臣直言,區區一道詔書,能夠節制天下人嗎?”

張嗣塵再次出聲,同時起身看向李亨。

“殿下,如今聖人雖尚在,然已入蜀,此時此刻,聖人如何能夠統領大唐萬里疆域?

而天下將士、百姓,

都期待着有一英武聖明之人可以站出來統領天下,討滅逆賊!

而殿下之聖明,臣與天下早有耳聞!殿下聖德,乃中興之主,承高祖太宗之英武!

現在戰事膠着,內有逆賊,外有吐蕃等敵,若是太子殿下再不挺身而出,大唐危矣!!

望殿下以天下爲重,臣與大唐將士定誓死擁護殿下!”

張嗣塵一通說完,猶豫一秒,還是跪下了。

李亨啊李亨,勸你不要不識好歹,登基趕緊給老子封個王,加個元帥什麼的。

張嗣塵心裡想着,同時連續高呼三聲“請殿下以天下爲重”。

李俶也趕忙跪下,接着張嗣塵的話說道,

“請太子以天下爲重!”

李亨見此,放在案上的雙手微微抖了一下。

現在萬事俱備了!

“本宮自知自己才德有限,然而如今國家大亂,羣臣擁護,本宮也只能以天下爲重了……”

“臣張嗣塵,叩見陛下!”

張嗣塵語不驚人死不休,直接來了句叩見陛下。

雖然李亨說了句不合禮儀,但是從他滿臉的笑容,就知道這句話極爲受用。

隨後就是李亨去拜見李世民。

李世民在牀上,雙手蓋在被子下。

張嗣塵看不見李世民的雙手,不過估摸着李世民在後世子孫面前稱臣肯定不好受,說不定雙手已經握得緊緊的了。

他老李是誰啊,上兩個讓他稱臣的,一個隋煬帝慘死在了隋朝滅亡前夕,另一個李淵被他李世民弄死了兩個兒子……

嘖嘖嘖, 這麼算來,他老李還真是帝王之相,敢壓他一頭的人都沒什麼好結局嘞……

張嗣塵在心裡估摸着,等了許久,李亨終於離開了。

張嗣塵走向前,一臉同情地對着李世民說道,

“老李啊,別傷心了,我剛剛也挺難受的,就當是給白菜跪了吧,再不濟,別把他李亨當人……”

“他李亨不是人,我呢?”

得嘞,氣頭上的人,說什麼都不行。

張嗣塵揮了揮手,連忙就退下去了。

……

要他張嗣塵說,這老李家的人還真是雷厲風行,李亨僅僅隔了一天,就舉行登基大典了。

張嗣塵甚至都沒怎麼見過靈武的那羣大臣,這羣人也忙着操持李亨的登基大典一事,也沒怎麼管他張嗣塵。

說是登基儀式,還不如說是走個過場。

這靈武哪有地舉行登基大典,靈武簡單佈置了一番後,羣臣與百姓都在南門下等候。

李亨站在南門城樓上,一旁的李輔國宣讀聖旨。

張嗣塵倒也感覺新奇,這麼簡單的登基大典也算是少見。

突然他張嗣塵倒想見見那些盛世或者開國帝王的登基大典了。

要不……叫李世民再舉辦一個?

好像不太現實……

隨着李輔國念出改元至德後,李隆基他也算是正式退出了大唐的權力中心,成爲了大唐李淵第二。

“朕,在國危難之際承接大統,勢不負天下所託!即日起,朕將領兵討賊,光復失地,興我大唐!!”

第二十二章 國既生吾,當爲國死(感謝思憐義父打賞,以及…第三十五章 長安之戰(義父們!知道幹什麼不?!要主動噢…第三十六章 各使其謀第五十七章 安慶緒第二第六十五章 血戰范陽第二十四章 衆志成城第五十六章 按部就班第十章 火光沖天第四十章 莽子?不!第五十二章 回紇太子第四十章 莽子?不!第五章 女皇歲月第五十三章 劍指洛陽第六十八章 天下將安第三十八章 招降第九章 給朕取劍第四十八章 進靈武,見太子(收藏!!關注!!義父們照顧…第五十四章 陝郡之爭第六十一章 “大唐萬年”第三十九章 你們要謀反?這哪是謀反,這是救國啊!第五十章 年紀輕輕,但是節度使!第三十章 唐皇出逃第二十四章 衆志成城第二章 永徽第三十四章 長安穩固第二十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九章 朝野大震第五十一章 郭李到來第六十五章 血戰范陽第四十六章 安慶緒拼死狂奔第十章 火光沖天第二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六十五章 血戰范陽第五十九章 穩定洛陽第五十三章 劍指洛陽第六十二章 范陽之下第二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四十章 莽子?不!第二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六十章 末路第二十七章 力挽狂瀾第六章 朕即天命第三十五章 長安之戰(義父們!知道幹什麼不?!要主動噢…第一十八章 靈寶相遇第四十章 莽子?不!第二十四章 衆志成城第三十四章 長安穩固第一十五章 反覆襲擾(你追我寫(??ω??))第五十七章 安慶緒第二第二十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五章 鏖戰第三十四章 長安穩固第二十九章 朝野大震第三十六章 各使其謀第六十五章 血戰范陽第一十四章 “一心爲國”邊令誠第二十五章 鏖戰第一十五章 反覆襲擾(你追我寫(??ω??))第七十章 新徵程第七十章 新徵程第一章 大唐第一十四章 “一心爲國”邊令誠第六十二章 范陽之下第五章 女皇歲月第八章 誓改山河第三十章 唐皇出逃第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八章 誓改山河第五十三章 劍指洛陽第五十三章 劍指洛陽第三十五章 長安之戰(義父們!知道幹什麼不?!要主動噢…第四十八章 進靈武,見太子(收藏!!關注!!義父們照顧…第六十七章 燕庭反攻第五十四章 埋伏奇兵第一十八章 靈寶相遇第四十九章 演技大爆炸第一十三章 就你丫的叫邊令誠是吧第四十七章 北上靈武第三十四章 長安穩固第五十四章 埋伏奇兵第五十章 年紀輕輕,但是節度使!第三十五章 長安之戰(義父們!知道幹什麼不?!要主動噢…第三十二章 馬嵬坡第二十三章 國之士,仍可戰第三章 朝堂之上,何人非朕之臣?!第一十五章 反覆襲擾(你追我寫(??ω??))第五十六章 按部就班第四十七章 北上靈武第三十六章 各使其謀第四章 局勢改變第五十六章 按部就班第六十一章 “大唐萬年”第一十一章 勝利天平傾斜第四十九章 演技大爆炸第三十九章 你們要謀反?這哪是謀反,這是救國啊!第三十六章 各使其謀第五十二章 回紇太子第四十九章 演技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