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暗爭施南府

“鄂西那邊最近局勢有些不穩,施南府才方舉義兩天就鬧騰起來了!”

他眉頭雖然皺起,眼中卻多有幾分興奮,原來28日施南府反正之後,原湖北新軍第八鎮三十二標三營管帶李汝魁被推爲分司令部部長。而恩施駐軍之中的宜防營管帶陳金瑞,自持自己乃是巡撫張之洞由宜昌調往恩施鎮壓沙地教案留駐的老人了,因此藉故強要恩施分軍政府軍務部長之位、並討要餉銀。遭到李汝魁的果斷拒絕之後,陳金瑞不服,於是改名朱揚武,自稱明代後裔、這兩日來處處與李汝魁作對。

今日得了武昌晉升‘恩宣’駐軍總司令的宜昌唐犧支派人前往,欲要說服李汝魁同意學那李漢合併三府之舉,好方便他整合兩地之軍,支援武昌三鎮革命(當然還有其他的隱藏意思)。

李汝魁、向炳焜(參謀兼秘書),康代裕(宜昌分軍政府派來的民政使)自然同意,於是開會表決,卻不想那已經改名‘朱揚武’的陳金瑞竟然說服了施南府三營駐軍中的另一施防營管帶王澤吾,與他一同極力反對兩府合併,雙方鬧得不可開交,大會不歡而散。

朱揚武手段果狠,散了會之後便派人強行派人驅趕走了宜昌派來的民政使康代裕,雙方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午時一度集結軍隊在城中對質,最後還是李汝魁先妥協,言到緩些時日再提兩府合併之時,並承諾立刻爲朱揚武的宜防營發放一月餉銀,這才平息了禍事。

誰料到他這一舉雖然暫時緩和了同朱揚武之間的緊張,卻又讓沒分到餉銀的施防營跟它的管帶王澤吾心中大怒,暗自徹底倒向了欲要爭奪分軍政府司令部部長的朱揚武。

李東來之所以眼中興奮,是因爲這施南府不穩乃是他跟李漢最樂意看到的,並且這後面也有情報司的運作。不然你道那膽小怕事的朱揚武緣何突然牛氣了起來,竟然敢強行驅趕宜昌拍過去的民政使。要是沒有人在背後給他鼓氣,朱揚武真敢硬氣的跟身邊的龐然大物---宜昌耍手段嗎?

沒錯,這背後自然有他的運作。事實上兩方雖然早在清廷統治的時期,那朱揚武就跟李汝魁就因爲餉銀的事情,不止鬧過一次、結下了不少的怨氣。

只是以他膽小的性子,不被氣怨到一定程度,斷不會如此果斷的對上的。

這事說起來也好解釋,原來出於西進計劃的需要,軍政府早就派遣了幾個情報司的情報人員潛入了施南府內。

而其中幾個情報司派遣在施南府的情報人員就是以酒樓這種地方爲據點,負責收集情報的。昨天晚上也是巧合,情報司的情報人員竟然意外的遇到了半夜在酒樓買醉的朱揚武,不過當時的他已經喝得大醉,張嘴閉嘴都是對軍政府的抱怨,對李汝魁的謾罵,看得出來他對李汝魁的怨念極深,竟然含糊中說了一句‘逼急了自己就找人把他暗殺了去’。

或許他自己說的無心,但是那情報人員卻眼睛一亮心中記了下來,立刻回身書了一封信,趁他大醉,身邊又沒有護衛,將那封信塞進了他的衣服內。

沒想到今晨朱揚武醒酒之後發現了那份書信竟然真找上了情報司在施南府的一處據點,同該據點的負責人秘密協商了一個多小時,方纔滿意的離開了。

而情報司付出的代價則是一個鄂中軍政府保他日後成爲施南府的最高長官的承諾跟隨行攜帶的數十杆繳獲自劉溫玉處的武器,並且日後還要再爲他準備兩百杆上等好槍!

便換來了他日後將施南府與鄂中合併之承諾!

想到這裡李東來臉上隱隱浮現一縷笑意,那朱揚武只怕心中沒安好心,日後定然也不會承認這事。

只是,軍政府如今要的乃是讓他阻擋一下最近發展迅速的宜昌軍政府。前幾日伴隨着宜昌大軍的進逼,盤踞宜都至當陽一線的最後一股清軍在眼見逃脫無望、而宜昌也承諾不計較旗人之過之後,紛紛放下了抵抗,原本兩軍之中還有些緩衝的宜昌跟鄂中兩大省內勢力,如今卻已經直面相鄰,再沒了清軍的緩衝了。

鄂中經過了李漢的苦心經營,實力已經甩開了宜昌一線,不過此刻大軍都集中到了北部抵禦南下清軍,腹地空虛,宜昌攻陷了當陽之後的表現實在是令鄂中軍政府不安。這兩日唐部的數只巡防幾次進入荊門地區,甚至最遠一次更是抵達沙洋鎮外,此番舉動似乎隱隱有趁鄂中腹地空虛趁機而入的意思,很是挑動了一番鄂中的神經,這也是爲什麼李漢嚴令張炳乾的第二協在方纔擴招了三千兵丁之後,有在仙桃、天門、荊州等地招募兩千士兵的原因。他的第二協也因爲宜昌的壯大,被牢牢的束縛在了荊州地區動彈不得。因爲從情報司自宜昌刺探到的一些情報看來,本身乃是同盟會出身的宜昌分軍政府總司令唐犧支似乎接到了武昌的什麼命令,這幾日內部會議上不時有人提議順勢接管荊州府!

對於就在身邊的宜昌,李漢跟軍政府都將之視之爲大敵,宜昌兩個協的武力,雖說在鄂中的軍事力量經過了連番戰事的磨練之後正面交戰已經談不上威脅了,只是如今爲了應付南下的清軍,這才暫時抽調不出兵力佈防。而且同盟會似乎從之前被俘的幾個情報司的人員口中得到了什麼消息,最近宜昌的消息越來越難得到,也更加真假難辨,令他不得不吩咐宜昌那邊的探子暫時潛伏。

“是時候給宜昌找點事情做了...”

他口中喃喃自語,宜昌早在方纔成立軍政府,便打起了旁邊施南府的注意了。如今鄂中雖然主力大部分抽調北上,但一來乃是抵擋清軍南下,同盟會跟唐犧支都不願看到失去了鄂中的屏障之後,河南數萬清軍大舉南下對武昌三鎮造成兩面夾擊的困境;二來第二協張炳乾部一直駐紮在荊州府沒有動彈過,未嘗沒有防範他們的意思。

只是光靠這些還是不能完全保證鄂中的安全,所以,情報司早就準備了幾套應付宜昌出招的方案了,策反施南府,組織唐部將影響力擴及到施南府便是其中之一了!

想到這裡他有了腹案,大帥已經許他便宜行事之權,因此他便書信一封,等會讓電報處轉駐守荊州的第二協統制官---張炳乾,命他準備些槍支,分散在明後幾日轉運到施南府,爲那朱揚武壯膽。

眼中閃過一絲兇厲之色,那李汝魁既然已經有了同宜昌合併之心了,那麼施南府一旦進了宜昌的肚子裡,再想讓他吐出來就麻煩了。

那朱揚武不是有意替代李汝魁上位嗎,是應該對他多點援助了!

制定了施南府那邊的應對方針之後,他的桌子上,還有兩份讓他比較頭痛的情報,都是晚些時候才方發過來的情報,需要等待大帥那邊的指示之後,才能制定應對措施。

這其中一份跟那‘灤州兵諫’有些關係,乃是大帥提前派遣了幾人北上,如今方已經到達了大帥制定的地點,只等大帥一聲令下,便要與他制定的那人碰面了!

這件事情他做不得決定,因爲乃是大帥親自批示過,需要得到他的應允之後,纔可與那人見面的,因此他只能先行等待應山那邊大帥的意思了。

第404章 飛機與假鈔第390章 拉薩戰役(一)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269章 情報司第205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87章 要變天了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289章 以殺止殺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305章 荊楚新政(三)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463章 桌下4第84章 進城第663章 亞瑟·貝爾福第99章 鹽業(4)第239章 將北上第377章 靠攏第334章 動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四百六十六章第138章 入城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260章 拿下第701章 皇姑屯事件(上)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554章 削藩第256章 奪關(上)第85章 宴請第409章 訴狀與刺蝟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47章 吳兆麟第99章 鹽業(4)第138章 入城第三百令七章 實業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235章 戰起(4)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706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2第702章 皇姑屯事件(中)第631章 日本在行動第274章 武勝關大捷第279章 密會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404章 飛機與假鈔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664章 面見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330章 惡戰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648章 反攻3第三百二十三章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558章 銀元第647章 反攻2第750章 和談(完)第345章 交鋒(2)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165章 應對第585章 發現第29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上)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152章 惡戰一家嶺(4)第326章 12月7日,黑風山事件第227章 密議(下)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53章 伏擊瑞澄第292章 變(3)第411章 大選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383章 內閣風波第591章 變局第276章 入甕與禮和洋行來人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438章 大戰起第212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上)第279章 密會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251章 接管縣城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262章 爭分奪秒(下)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631章 日本在行動第408章 鹽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