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離開漢陽前的準備

“東來,咱們來了漢陽多少天了?”

臉上帶着一抹淺笑,李漢把那封趙詩嫣囑咐送來的書信放在了桌上。他臉上帶着笑,任誰都能看出來心情不錯,所以,屋子內坐着的幾人也都一樣不再拘謹。

李東來算了一下,道:“回先生的話,從二十七日至今,算起來有十七日了!”

“是嗎,都已經十七日了!”

點了點頭,他笑着看向陪同吳兆麟一同過來拜訪他的熊秉坤笑道:“載乾兄,咱們幾位也算是老交情了。我對畏三先生的品質也是十分佩服,坦白的說,當日革命之時,若不是李某當時失手,不然我與畏三先生此時也早該把酒言歡了!”

今天早晨熊秉坤突然派人過來遞交了拜帖,言到午後要帶幾位武昌舉義時的老朋友來拜訪。當時他便在猜會有誰來,結果真給他猜到了其中幾位了,如今與他同坐一屋內的幾位哪一個身份可都不簡單!

坐在他下手第二位,一身民軍將軍服飾的漢子,正是吳醒,湖北陸軍特別小學堂和將校講習所參謀班畢業。早年加入共進會。武昌起義時,武昌起義爆發,任第一路指揮官,參加攻打湖廣總督署。湖北軍政府成立,贊畫軍謀。武漢保衛戰,任漢口劉家廟前敵指揮官。漢口失守後,出任戰時總司令部作戰主任參謀。黃興離鄂之後,他剛剛就任湖北都督府軍務司司長,少有的幾位舉義之後沒被擠出鄂軍政府高層的革命功臣。李漢對他印象很好,因爲當初在舉義當夜的臨時會議時,他對自己比較照顧,估計也是算計到了這一點,今天他纔會出現在李漢的面前吧!

而坐在他下手第一位的更是了得,曾經的武昌起義總指揮,現在的護理總司令,名義上武昌三鎮所有民軍的最高指揮官---吳兆麟。

而坐在左邊的兩位,熊秉坤就不用解釋了,這些日子自從被調到漢陽協助李漢督管漢陽防務之後,他倒是經常往李漢這邊跑,當然,李漢這段時間爲了拉攏他,還特別從漢陽兵工廠拉出了六門新產的60mm後膛炮給他。這是漢陽兵工廠幾年來生產的第一批火炮,要知道從前幾年開始,漢陽兵工廠就開始停產火炮了。索性雖然幾年不生產了,不過機械跟技術人員都在,直到現在李漢才感覺到了自己當初冒險接管漢陽鐵廠跟兵工廠的正確性,僅僅接管漢陽兵工廠,就讓他獲得了熟練技工1700多人,外加後來因戰事補充的700多已經大致掌握了初步生產技能的工人。加上鐵廠的鋼鐵工人跟技師,合計約六千之衆,漢陽鋼鐵廠跟兵工廠不愧爲近代中國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根據他自己的統計,光是這批技工的價值,就不下千萬兩。因爲培養出一個合格的熟練工人至少需要一年以上,不才,他現在最缺乏的就是時間了。

跟熊秉坤坐在一起的民軍將領李漢也不陌生--蔡濟民,現任的湖北軍政府總參謀長,也是民軍後勤經理部的副部長(正部長原爲黃興,黃興出走之後空缺)!

這加上手握數千民軍的熊秉坤,這四位可都不是簡單的角色,他們今天聯手來拜訪李漢,若說沒有願意,別說旁人不信了,李漢自己都不信。

“李帥說笑了!”

吳兆麟感慨一笑,看着面前這個比他還要年輕的英武將軍模樣,心胸擴大的他甚至也生出了一絲嫉妒的情緒。這也不奇怪,誰讓面前這個年輕人實在是太出色了,幾人同爲革命之夜因武昌起義而相識,說起來當初他還因爲故交被李漢擊殺,心中泛起其他的心思。甚至當初李漢選擇出走鄂中之時,連他本人都認爲,是李漢爲了避免與他跟共進會起了衝突,才選擇的這步棋。結果當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沒想到他這一步出走卻盤活了整個棋局,自己也是步步高昇,如今已經成爲了名動一方的荊楚鎮守使,更是揮軍縱橫川、鄂、豫三省的強勢人物,也難怪有人笑稱其雖然現在還不是一省都督,卻是國內崛起於革命之中的年輕輩大都督中的第一人!

李漢微皺眉頭,臉上不悅道:“莫非畏三兄現在心中還在怨惱易之不成,莫要再提‘李帥’,今天難得咱們這些武昌系的將領能夠聚於一堂,我不日將要離開漢陽應付四川事宜,咱們下次再見面就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

他假裝不悅,不過再做幾人突然聽到他口稱不日將離開,吳兆麟等面上都有些驚愕未定,不知道他所說是真是假!

吳兆麟跟蔡濟民、吳醒漢三人對視一眼,都把目光看向了這段時間來已經跟李漢混得比較熟的熊秉坤,他會意,笑道;“怎麼了,易之緣何要在這時離開漢陽?”

李漢揉了揉太陽穴,臉上似乎頗爲苦惱道:“行了,諸位。咱們這裡沒有外人。你們今天的來意我已經心中明曉了。雖然不知道你們是受黎都督之請過來,還是受到了孫部長或者其他人,不過,諸位,咱們開誠佈公吧。”

這一陣他臉上苦惱卻不是裝假的,事實上,自從幾日前武昌三鎮開始傳出他率大軍前來支援,就是爲爭取鄂督之位後,他的日子就開始煩惱了起來了。身邊多了不少的覬覦目光,也多了很多的敵意,以至於他原本的一些計劃都沒辦法按照計劃實行了。要知道他之前可是準備計劃看能不能插手即將到來的南北和談的,結果卻不想出了這一碼子事情。更令他憤怒的是,連李東來的情報司都追查不到什麼有用的情報。只能說這一次隱藏在黑暗之後的對手實在是太狡猾了,當李東來追查到最初消息傳出來的地方時,卻發現所有的線索都隨着最早開始傳播的幾人死亡而變得根本無法再追查下去了!

不過憤怒之餘也更讓他確認了,能夠用出這一招逼他表態的必是他之前列出來的幾方勢力之一,只是現在卻無法確定到底是老奸巨猾的黎元洪又或是重新復出的孫武,還是勢力不凡的同盟會,甚至虎踞一旁的清軍所爲了!

自從武昌三鎮都在傳他要奪鄂督之後,李漢就知道肯定要有人來拜訪他的,卻沒想到,這一次來拜訪自己的竟然會是這幾人。

他苦笑着說道,“不知道從哪裡傳出來的謠言,說我要爭奪鄂督之位。諸位,噓話就不需要多說了。咱們諸位自從武昌舉義之後便很少再聯繫了,這一期卻一下都聚集到了一起,想必也是受了別人的囑託吧!”

幾人默默不語,只有熊秉坤一個坐在一旁倒是沒有其他表情。一直以來他都是領兵在外跟清軍作戰,倒是很少留在武昌結束那些派系爭鬥,所以,這一會就屬他最是逍遙了!甚至之前他還有慫恿李漢爭奪鄂督的意思呢!

幾人不語李漢卻要把話題接下去,“咱們開誠佈公吧,我對鄂督之位無意,所以,無論是誰能有能力說動幾位過來,煩勞諸位幫我回去回答一聲,只要他答應了我一個條件,李某不日便動身離開漢陽,如何?”

幾人對視了一眼,吳兆麟道:“既然李帥爽快,我等也不隱瞞。還請李帥多多見諒了,如今武昌的局勢已經夠亂了,卻不適合再亂下去了!”

李漢點了點頭,“諸位是受誰囑託前來的我也不多過問,若是爲了同盟會的那幾位,煩勞回去幫我說一句,鄂督之位李某沒有爭奪之心,但是川督之位我要定了。未免日後引起矛盾,李某還是提前說一聲的好。無論是成都、川南、還是川中的那幾位,待我騰出手來之後,引起什麼糾紛可就不好了!”

這是李漢第一次在外人面前承認他對四川的覬覦之心,如今他在四川的佈局已經掌握了四川過半的領土,等到結束了漢陽之行後,就將是他對四川發動全面進攻的時候了!

蔡濟民端着茶杯的手一顫,頓時茶杯不穩灑出了不少的茶水,他連忙手忙腳亂的給自己清理了起來。

吳兆麟臉上一沉,雖說得到他的親口承認不願去爭鄂督之位,幾人心中俱都是鬆了一口氣。不過,面對着這位曾經還在他之下的年輕人,如今卻已經成長成了可以左右三省局勢的強勢人物時,曾經貴爲武昌起義總指揮的吳兆麟心中也是一股失落感油然而生。

不過他到底不是一般人物,很快便收束了心神,道:“李帥有什麼要求只管提出來,我等雖說是受別人囑託前來,不過到底權力還是有一些的,只要不是太過分,我們都能決定的!”

李漢擺了擺手,旁邊他的情報官頓時會意,從他書桌前的地圖卷之中,抽出了兩張地圖,放在了他的面前。

李漢看了一眼沒錯之後,打開,不是旁的,正是漢陽兵工廠跟漢陽鐵廠的規模圖!

把地圖攤開,露在了幾人面前,他微笑着道:“武昌似乎沒有合適的經營者,導致這兩處曾經號稱亞洲第一的這兩處實業在之前的表現談不上多好。所以,我要了!”

幾人心中一噶,雖說之前從他在兵工廠跟鐵廠附近佈置重兵把守,甚至架設機槍、炮臺,下令沒有他的命令任誰都不能自由進出兩處。以及他在接受之後頒佈的第二道命令便是兩處工廠工人、技師等加薪五成,而且錢財全都是從他從鄂中帶來了!這種種無不表示出了他對這兩處漢陽重工業的興趣,甚至來之前已經有人吩咐了,但是,真當他說出來的時候,幾人還是不由心中一驚。要知道這兩處可是價值何止千萬實業,當年幾乎掏空了十數年湖廣財政才用白花花的銀子堆出來的亞洲第一!

不過雖然心痛,但是幾人都明白,面前的這位可不是黨人,並且從他的一貫作風來看,是位只認實力不認人的狠角色,雖然心痛,但是那邊已經吩咐了,可以暫時先許與他,等到南北和談結束之後,軍政府騰出手來之後不妨在於他爭奪一番。

當下,似乎是幾人之首的吳兆麟點頭應了下來,“沒問題,武昌的確沒有合適經營之人,既然李帥手下有合適的經營者,那麼,漢陽兩處產業現在交與李帥接管再合適不過了!”

李漢聽懂了他話裡的意思,心中冷笑,卻好似沒聽懂一般,笑道“爽快,幾人諸位答應了我的要求,那麼給我兩日的準備時間,李某很快就會離開漢陽。”

很快結束了跟幾人之間的會見,送走了幾人之後,李漢臉上笑意頓時散去了。他的確已經做好了離開的準備了,因爲從應城跟重慶已經接連發出了幾封電報,都在催促着他回去了。

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268章 灤州兵諫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158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4)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661章 拖第531章 應對(上)第621章 日本第394章 巡檢第14章 義莊(下)第201章 下雨了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299章 枝江(上)第260章 拿下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625章 三路開戰4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102章 鄂中革命軍分政府第六百章第404章 飛機與假鈔第601章 日本反應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26章 此公---熊秉坤第692章 重要2第589章 佈置與陰雲第85章 宴請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229章 亂局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662章 和談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四百七十五章第79章 發兵漢川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519章 刺袁(下)第232章 戰起(1)第94章 上海灘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313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上)第505章 雷霆(1)第12章 離開第370章 平陝第25章 嚴中直第9章 馬賊來襲(2)第301章 勸進(上)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596章 反攻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248章 赴宴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686章 借刀第526章 歸降第六百章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556章 相見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746章 血染海疆2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42章 武昌起義第一槍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90章 應城風雲(3)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256章 奪關(上)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284章 血戰光化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六百七十三章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300章 枝江(下)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664章 面見第67章 低調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五百九十二章第180章 工作餐第405章 行動第100章 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