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

“哦,請總督大人明說!”

顧欽斯基知道軍政府若是真跟日本再談成了‘成渝鐵路’的修築之後,那麼這一次只怕帝國很難從四川斬獲什麼了。因爲德國人的野心,德國對於謀求在華勢力擴張已經佈局了十數年,可惜一直受到英法等國的打壓,一直沒能在中國南方尤其是黃金水道長江跟珠江流域獲得與之國力相對應的‘影響力’。這一次國內收到遠東鉅變的消息之後,德國的那位威廉皇帝便親自下令遠東把握機會,在收到面前這位新川督的善意之後,德國人立刻感覺到了機會,因此對於這次將影響力滲入英國人的傳統勢力範圍--長江中上游十分期待。甚至碰面之前,德國外交部便知會了帝國,希望這一次的中國之行,奧匈帝國方面能夠配合一些。

但是,同爲歐洲強國,尤其素來以神聖羅馬帝國繼承者自稱的奧匈帝國,即便是奧匈帝國也明白德國要比帝國強得多,但是卻也不願意放棄這一次在遠東擴充影響力的方法。

因此,這一次李漢纔不過一邀請,顧欽斯基便會意的撇開了德國前來與他密會!

李漢看了看顧欽斯基,這個已經略顯老邁的老人顯然是裝出來的詢問表情,博德曼中校一直留在鄂中,後來他入川之時此人也跟着一起來了四川,軍政府的很多舉動,都不可能瞞得過他的眼睛。若論起準備工作,他認爲奧匈帝國無疑要比德國準備要足的多!

“先生,把手上的報告給我!”

他也不點破,微微轉過頭去,用英語示意周善培將方纔交給他的報告遞給自己!

“是!”

周善培起身將手上的一紮資料遞給了他,這些東西全都是李漢這段時間來親手編寫的東西,不多,不過要將這些東西轉換成英語,也多虧了他將那臺‘神舟軍用筆記本’帶在了身邊,裡面有隨機裝配的中英轉換軟件,倒是讓他輕鬆了不少!

從一堆報告中抽出幾份遞給顧欽斯基。

“公使閣下,我軍政府除了四條支線大鐵路之外,還有零星三條鐵路已經在案,不過因爲都是用於軍事用途,並且總長度都不超過兩百英里,所以,閣下如果感興趣,我方可以考慮跟貴方貸款修建,但是決不能拿這幾條鐵路路權做抵押,當然可以從其他方面給予貴方一些補償。除此外,至今我軍政府在未來一年內將採購三艘一千五百噸級的內江炮艦、五到七艘五百到七百噸級的內江炮艦,具體炮艦要求配備都在這裡,光是這一筆炮艦訂單價值就不下百萬兩白銀。除此外軍政府有意跟貴國採購一批最新的輕武器生產線,按照貴國曼利夏步槍的生產模具,具體我方只在槍口直徑跟相關零件要求上有些輕微的區別,對於貴方來說難度也不是很大,我們的要求只有一個,需要擁有月生產步槍一千五百、滿負荷上產兩千上下的上產能力。根據租界區一些洋行給出的數據,總採購金額在三百七十五萬兩白銀上下。除此外,我們還希望能夠從貴國採購一批發電機組跟其餘生產設備,相關資料都在這裡,當然如果貴方願意,我方也希望能夠從貴方聘請一些專業技師。”

顧欽斯基身後幾人中有對此十分了解的,他的書記官很快便計算完畢,在顧欽斯基耳邊輕語了一句,他點了點頭,道“總督大人,請恕我冒昧,您的軍政府擁有原隸屬湖北的漢陽兵工廠跟四川成都兵工廠,一旦重新完成組裝復工後,已經擁有月生產過兩千杆步槍的生產能力,爲什麼還要急於採購武器,用於擴充您的武裝力量!”

“閣下...”

李漢打斷了他的話,臉上微微有些不悅,“你我兩方各取所需,我需要工業、鐵路、武器,閣下則能從我身上獲得數以千萬甚至億計的回報。所以,我認爲跟這些問題無關的部分都不是我們該討論的話題!”

沒錯,四川在保路運動之前的確擁有着在國內各省中能夠排進前十的工業基礎,這也是他爲什麼選擇四川爲根基的主要原因。因爲湖北有‘漢陽造’,而四川也有四川兵工廠。

四川兵工廠原名四川機器局創辦於1877年,到1909年四川及器具已經修建成新舊兩場,共佔地186萬平方米,有機器設備661太,廠房1148間,員工1600多人。擁有製造步槍、馬槍、子彈、炮彈甚至後堂鋼炮的生產能力,並且能夠生產部分機器。1909年,新廠改稱四川兵工廠,舊廠則仍舊保留四川機器局的名稱。1910年新廠全面建成,共用去經費200餘萬兩,不過生產能力太低,比起漢陽兵工廠完全沒有可比性。只擁有日產6.8毫米5響快搶20支、子彈一萬發上下的能力。好在兵工廠機器大都是從上海採購,雖然不是國際上最新的但是至多落後五年的時間,工廠還擁有生產無煙火藥、酒精、乙醚、硝酸強水的能力。

李漢知道漢陽兵工廠被拆卸運往重慶、漢川之後,未來三個月內沒有了生產能力。因此這段時間內只能靠新佔領的四川兵工廠來補給軍資。但是根據他前段時間派遣軍司處的專員過去審查得到的數據,令他對着這個全國排名前十的兵工廠有些失望。兵工廠的年生產能力只能達到生產6.8毫米口徑的步槍5000杆,子彈300餘萬發,無煙火藥12噸,克努伯75毫米重炮七門,6.8毫米口徑機槍20挺的生產能力。一年的生產總量,甚至不夠應付一場大仗的損耗!

這也是他爲什麼擁有了漢陽、四川成都兩大兵工廠之後,還要繼續跟洋人採購軍用生產機械的原因,南邊有蔡鍔、西邊有不安分要慫恿西藏不安分的英國人,西北有馬家兄弟那殺起漢人來從來不心軟的黑回勢力,湖北還要應付着黎元洪、陝西不久之後可能要落入北洋軍手中。四面皆敵的不利局面,令他不得不繼續擴充自己的武力,堅決不能像孫黃等思想幼稚的革命黨人,放棄了手中的軍權之後,從此一挫不起!

顧欽斯基也不生氣,笑着拿起幾份資料看了看,因爲是英文的,倒是沒費他多少功夫。

瞧見顧欽斯基背後幾人面上突然變色,李漢心中一警,他差點忘記了因爲近百年來的戰敗,國人在洋人面前的地位跟奴隸甚至非洲人沒什麼區別,這種傲慢可能導致他們接受不了自己的那種不耐語氣。到底是自己有求於人家,只好快速轉動大腦,心中有了腹案之後,立刻選擇轉移話題!

“公使以及諸位先生,今天我四川軍政府是帶着莫大的誠意邀請貴方來繼續談判的。貴方之前跟德方一同提出了很多我方根本接受不了的條件,比如邀請全部軍政府規劃的四條鐵路修築權,比如要求在重慶開闢租界區,比如要求軍政府以‘聯合鹽業’跟川鄂兩省鹽稅爲抵押向兩國貸款一千萬馬克...等等等等,這些軍政府都是完全無法接受的。但是隨着時間的過去,你我雙方的對於彼此之間的瞭解加深,我認爲你我兩方在今天必然能夠達成一份龐大的合作計劃,加深中奧兩國之間的友誼。”

場面話說完,李漢迅速掃了一眼對面的奧匈帝國的“客人”,只見他們都在聚精會神地聽着,他繼續說道:“如今遠東我中華民國國內的局勢差不多已經穩定了下來,北方已經傳來妥協之聲,想必用不了多久,我民國將重新步入和平與快速發展之中。而在四川跟湖北我軍政府所掌握的地區內,各項基礎建設計劃已經陸續開展,鐵路也要繼續修築,礦產資源要開發,鍊鋼、兵工廠等製造工業也要逐步擴大,我們需要大量資金、技術,坦率地說,單靠我軍政府自身的實力,恐怕便是再多二十年的時間,也很難擺脫貧窮與落後的帽子,重新躋身亞洲強國之列。因此,敝方急須在國際上尋找一個盟友。不可諱言,敝國許多人認爲英、美兩國是很好的合作對象,其中包括北方的那位袁大總理跟南京的孫大總統,甚至也有不少人認定唯有效仿日本跟德國的‘先強軍後強國’路線,但是……”

李漢故意停了一下,見對面的奧匈使團成員臉上多了些思考,並且方纔的不忿之色已經慢慢消去,才又繼續說道:“但是鄙人並不認同這種觀點。鄙人以爲,英法美德四國集團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強國,日本跟俄國與我國有宿仇,我方自然不能與之太夠走近。反倒是同爲歐洲強國的貴國,貴我兩方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因此我們的合作纔是最爲合適和愉快的,諸位先生,你們認爲呢?”

顧欽斯基擡起頭來,報告上的內容他已經大致看完了。笑着聽完李漢的奉承話,他笑道:“閣下,你說與我帝國有共同利益,但是卻沒有說服我國緣何要與你合作。坦白的說,貴國數十個勢力中,閣下的勢力雖然排行靠前,但是地理位置卻約束了閣下的發展,難道您不這麼認爲嗎?”

李漢衝他微笑點了點頭,端起旁邊已經有些冷了的紅茶,小抿了一口,道:“公使先生,英法德美四國幾乎瓜分了整個中國,影響力覆蓋整個沿海諸省跟附近十數省,恕我直言一句,我方本可以同美國、同英國、同德國進行跟進一步的交流,但是閣下知道我方緣何在一再再到貴方冷落之後,依舊堅定的認爲只有貴方纔是我方的最好選擇嗎?”

“請直言...”

“因爲貴方沒有能力打破美英法德俄日六國對我國各省實質上的影響勢力劃分,所以,貴方對於我國來說,無疑是最安全的盟友!”

李漢冷笑了一聲,說得很直接,“我國需要崛起,需要購買數以十億計的機器,數十億計的軍備,二十萬英里的鐵路,甚至更多更多的東西。因爲我國的落後,這些東西大部分都必要從國外進行採購。我方可以允許一個國家在我國崛起的過程中賺取十億甚至數十億、百億的鉅額利潤,但是絕對不能允許用我們的崛起的利潤壯大了一個國家,而這個國家卻覬覦我國的領土跟主權的完整!”

他直視着顧欽斯基的眼睛,“閣下,我們需要一個堅定的盟友,英法不可能、日俄也不會是、德國人如果不改變他們心中的貪婪我們永遠不可能是盟友,而美國在世界事務上緊跟着英國腳步的做法讓我十分擔心,意大利不具備這份力量,剩下的便只剩下貴國一個勢力了!”

顧欽斯基眼中閃過一抹精光,不過他卻沒接任何話,只是笑着衝他點了點頭,不過奧匈使團的其餘幾人卻跟着交頭接耳,小聲的用大多數他們都聽不懂的字符交流了一小陣。

“我國不利的地理位置註定了重新崛起需要數十年甚至百年更多的時間,北有強敵俄國、東有日本、南有美國、法國、英國,家裡還有德國等國在守着,混亂的局面決定了我國必須要付出數十年的努力,才能重新躋身強國之林。而貴國在歐洲遭遇着跟我國一樣的局面,俄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甚至波蘭(現在在俄國的統治之下)、奧斯曼帝國,環繞着貴國形成了一個勢力集團,死死的卡主了貴國往任意地方發展的機會,我認爲貴國若想獲得快速的發展,必須將注意力從歐洲轉向其他地方,比如遠東、比如我所掌握的四川跟湖北!”

顧欽斯基驚詫的看了他一眼,這種見解,他這個多年研究國際事務的老人都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纔看清楚,沒想到他竟然也跟自己有同樣的看法,頓時心中對他多了幾分認同感覺。他點了點頭,顯得十分贊同:“的確如此,但不知總督大人所說的能夠令帝國獲得滿意利潤的‘合作’,具體有些什麼內容?如果只是這上面的幾份,我想區區不過幾百萬克朗的利潤,我本人雖然有興趣爲閣下勸說帝國政府,但是很難說服那些政客!”

他倒是坦白,比之前好說話的許多。

李漢早有準備,一看到局勢逐漸朝着有利自己的一面駛去,連忙站起來,將手中周善培方纔遞過來的一紮文件,依次分發下去,給每一個奧匈使團的代表一份,自己手上只留下一份,然後做了個請的姿勢,道:“諸位先生,請你們仔細看一下送到你們手上的這份文件,上面記載了我方打算與貴國合作的具體事項。”

“啊!”顧欽斯基只是翻開掃了一眼,就被李漢的大手筆震驚到了。

奧匈使團中的銀行代表---羅德里斯克子爵驚詫的長大了嘴巴,直到好一陣纔想起來這是什麼場合,忙端起旁邊的茶杯喝了一口,“總督大人,您確定您不是在開玩笑吧?”

他的臉色並不是很好看,揮舞着那份文件道。

李漢交叉着手抱在胸前,“羅德里斯克先生,您認爲我哪裡開玩笑了?”

“兩年內向我國先後要求五批共計7200萬英鎊(約莫摺合八億銀元、五億兩白銀)貸款,這筆巨大的數目堪比貴國庚子年賠款,不是玩笑是什麼?”羅德里斯克子爵是個標準的歐洲貴族,打心眼裡瞧不起中國人。也是,自從十九世紀英國人用鴉片戰爭轟開了大清的國門之後,中國人原本在歐洲人眼中巨人的形象頓時淪落爲跟非洲黑奴沒有任何區別,同樣成爲了歐洲人眼中‘低賤’跟‘野蠻不開化’的代名詞!

李漢臉上一僵,庚子之恥一直是國人心中的大痛,羅德里斯克直言這個詞彙,擺明了就是打臉。他的語氣也跟着冷了起來,道:“閣下,報告上面已經寫得十分清楚了,如果閣下還認爲有什麼疑惑,請往下面仔細看下去。不要只看了一個前綴,就認爲整份計劃可笑與無知。李某就算是再無知,也不會丟臉丟到了國際上,把我們中國人的臉都丟光了!”

羅德里斯克子爵被他頂得臉上一僵,剛要發作他旁邊的中年白人戴維斯拉了他一把,笑着道:“先生,總督大人的計劃宏大切十分具有可行性,請您往下面看下去,我認爲十分不錯!”

羅德里斯克子爵似乎對他十分忌憚,一看到是他拉着自己當下面上燦燦,點了點頭也不說話,低頭繼續看了下去。

7200萬英鎊,這是李漢提出的一份驚人計劃,爲的就是在未來幾年之內令軍政府踏上快速發展的快車道,爲此他選擇的是透支未來,即,選擇向未來借債來發展自己,用得卻是改革開放之後的紅色共和國所用的那一套。

李漢笑着跟一臉擔憂跟震驚色望着他的周善培、陳耀祖兩人點了點頭,示意他們耐心的等下去,沒有任何問題的,的確,他自己心中有六成的把握,僅靠這一份計劃便能說服奧匈帝國選擇‘投資’他!

果然如他所料的那般,奧匈使團全權特使顧欽斯基沒多久便皺起了眉頭,不過卻很認真的一條一條往下面看了下去。而那位之前對待他表現的十分傲慢的奧匈銀行代表,很快臉上也開始又驚詫變得略帶興奮與歡悅,結果自然不必多少了!

7200萬英鎊,這是李漢經過了兩個多月的苦心思考,結合後世改革開放之後引進外資投資的經驗,制定出來的一個計劃。這個計劃分爲五個階段,即第一階段爲合約簽訂之後的三個月內,奧匈帝國需要向他提供‘400萬英鎊’的借款,其中一百萬英鎊爲等價的金銀等貴重金屬,其餘三百萬用於支付軍政府向奧匈帝國採購的全部機械跟內江炮艦的費用,除此之外還剩餘的四十一萬英鎊,將由軍政府委託奧匈帝國,代爲在國際市場上收購等價的糧食,也就相當於,這四百萬英鎊除了其中一百萬貴重金屬外,其餘全部用於採購奧匈帝國的商品,即奧匈帝國借貸給他購買自己的商品,從中奧匈帝國不但可以賺取到貸款年息、還有采購中介跟運輸費溢額,光是這一筆利潤就在六十萬英鎊左右,還不算三百萬英鎊的機械採購對於奧匈帝國國內製造業跟農業生產的刺激所能創造的利潤!

這無疑是個稍微懂點經濟跟金融知識的人都會點頭應下來的協議!

第二次借款爲第一批借款生效三個月後,金額爲六百萬英鎊,同樣除了一百萬英鎊的貴重金屬之外,其餘全部爲李漢的四川軍政府向奧匈帝國採購機器、軍械、炮艦等,跟之前一樣。第三次貸款爲第二次借款生效三個月後,不過這一次的貸款金額卻提到了1200萬英鎊,同樣絕大多數用於採購奧匈帝國的機械,後面的兩次貸款各爲兩千萬英鎊,同樣大多數用於跟奧匈帝國進行採購。

李漢微微一笑:“諸位先生請慢慢看,文件上已經寫得很清楚。敝方以四川、湖北兩省鹽稅、關稅以及如今已經更名成‘重慶鋼鐵公司’的原漢陽鐵廠一併抵達。貸款息金五釐,協議正式簽訂後前五年每年我方只返還年息,本金卻要在五年後開始返還,預計將在十年內徹底還清,本金未還清之前,每年軍政府所償還之年息照付,閣下以爲如何?”

顧欽斯基心中倒是十分看好這計劃,不過他還是轉頭看向隨行的奧匈使團中的銀行代表---羅德里斯克子爵,示意他發表看法。

洋人這點的確比國人表現的藥好得多,雖然他傲慢的瞧不起李漢跟中國人,但是,牽扯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卻很認真的點了點頭,“計劃無論考據跟可行性都非常高,帝國斷然沒有放棄這份協議的必要。只是,總督大人,您能確定您的政府能夠代表湖北發言嗎?恕我直言,湖北雖然大半勢力都在您的統治範圍之內,但是最繁華的地區卻由貴國副總統管轄...”

顧欽斯基也跟着應了一聲,“總督大人,我們也對這一點十分好奇,不知道閣下能不能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覆呢!”

若是半個月之前,李漢自然不敢誇下海口來,但是現在,美國人的第一批資金已經到了他的手上,再加上在整個四川省內抄沒滿清旗人貴族的財富,他手上已經掌握了不小的一筆財富了!無論在什麼國度什麼年代,金錢都是最好的武器之一,對付湖北...他的先手已經用出了,想必也快到了收穫的時候了吧!

想到這裡,他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閣下不必擔心,湖北全部落入我手已經不遠了。如果閣下還不放心,那麼我們的簽約之日便定在武昌宣佈接受我的統治的那一天,如何?”

他的目光深邃切清明,“如果閣下到時候對我方的實力感覺到不放心,那麼,在第一批貸款到我手上,貴方完全可以單方面終止這份協議。畢竟,資金在貴方手上,想違約還是十分簡單的事情!”

這話雖然說得難聽,但是顧欽斯基等卻認真的點了點頭,的確,洋人擅自中斷跟清廷之間的借款協議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事正如李漢所說的,錢在他們手上,他們隨時都可以選擇給還是不給!

顧欽斯基跟旁邊的其餘幾人小聲交談了幾句之後,臉上帶着笑,道:“總督大人,您的計劃已經說服了我們,這份計劃書我帶走了,回去之後我立刻跟國內聯繫,我們很期待您能更上一步,請放心,您已經說服了我們,剩下的就由我們來說服國內了!”

李漢也跟着笑了起來,終於說服了奧匈代表了嗎?

那麼,該準備解決湖北的事情了!

黎元洪,我準備好了手段對付你了,準備接招吧!

第423章 亂第78章 漢川起義第128章 落魄的騙子(上)第82章 步步爲營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430章 人心第507章 雷霆(3)第47章 吳兆麟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62章 城內形勢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258章 奪關(下)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26章 此公---熊秉坤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361章 餘波(上)第144章 酒宴(1)第462章 桌下3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465章 蕪湖陷落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256章 奪關(上)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第299章 枝江(上)第513章 河南糜爛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六百零九章第436章 訂婚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六百零九章第353章 不安的預感第227章 密議(下)第97章 鹽業(2)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94章 上海灘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7章 指點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65章 黃明堂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279章 密會第115章 掃平內患(1)第五百九十二章第六百三十二章第474章 和談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251章 接管縣城第353章 不安的預感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262章 爭分奪秒(下)第151章 惡戰一家嶺(3)第532章 應對(下)第728章 遼東惡戰3第671章 拖第642章 南洋變局2第455章 捷報第361章 餘波(上)第250章 三路人馬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20章 逃脫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455章 捷報第55章 全面進攻(上)第150章 惡戰一家嶺(2)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542章 過渡內閣(下)第638章 中俄之戰4第746章 血染海疆2第510章 雷霆(6)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501章 國外國內2第554章 削藩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529章 和談(三)第675章 閱兵第193章 三府合併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260章 拿下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