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

“什麼?”

卡爾一聲驚詫,讚美上帝,難道是他聽到了自己的心聲了,在他即將離開這個東方古老大國之前居然連連扔出數份巨大的蛋糕,十個師的裝備不少了,尤其是李漢要求的火力非常高,這麼算下來,至少能賣出近三百萬英鎊的高價,其中的利潤不下百萬!

“答應他,這筆單子可以接!”心中不斷的這麼提醒自己,不過,卡爾可不會那麼簡單的就選擇了讓步,搖了搖頭“很抱歉,中國先生,你應該知道,這個時候,只有我們才能提供給你這麼多並且沒有任何附帶要求的裝備,雖然有不少的都是舊式裝備,但是因爲保養的較好,所以不會出現損壞的情況,您至少還能在使用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不是嗎?所以,如果您真的想要,我想,我只能給你比市場價略低5%,不可能再低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卡爾說的沒有錯,像是現在就在京城的四國軍售團,他們雖然賣給滿清政府的軍械勉強算是最新一代、價錢也不高,但是卻夾雜着這樣、那樣的附帶條例,比如拿國內修建的鐵路、礦山、甚至關稅來抵押,等等,當然了,面前的這位之所以這麼疼快,完全是因爲對於中國這塊地兒,他們並不像英法德俄日等國一樣佔有巨大的利益,加上李漢是用實打實的軟黃金--英鎊來交易,以這個時代大英帝國的國勢之強盛,難怪奧匈帝國會不吃腥了!

“原來如此,看來我們之間的交易可能會存在一些麻煩了,好吧,那我也只能在您這裡訂購少量的軍械,等到湖北舉義了之後,再去跟其它軍火商人聯繫一下了!”

李漢聳了聳肩,臉上一副很遺憾的樣子,拿起桌子上的一紮扎的英鎊假鈔,重新收回了那個戰術揹包中!本來他們慢慢談談應該也能將價錢稍微再壓低一些的,但是眼看着安排的起義時間就要到了,沒辦法在這裡耽擱的他只能兵行險招,乍他一下看看誰先忍不住了!

“哦,不、不,親愛的中國朋友,我想你可能誤會我的意思了。你也知道,我需要將軍火從遙遠的歐洲運到中國來,這中間路途遙遠,不知道會碰到多少危險(李漢冷笑,當我白癡,這個時代能夠出手這麼大的貨的背後要沒有一個國家支持,可能嗎?),所以,我給你的價格比市場價低5%,其實已經虧了,不但虧了,而且還虧了不少!”

卡爾見他非但沒有停下手,反而手上動作又快了一些,眼看着桌子上就只剩下幾扎英鎊了!

“不過,考慮到您是一位大客戶,爲了我們的友誼,這樣吧,所有的貨物,我們比國際市場價便宜8%如何?”卡爾心裡都在流血,8%真要是那麼多的裝備,只要他要少賺近十萬英鎊!

“有戲”心中一喜,不過李漢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搖了搖頭“不行,你的貨都是早幾年的舊貨了,存在一定的質量隱患,所以,要比市場價低15%!”

“還好,還能接受!”卡爾心道還有賺頭,不過這個價格他是斷不能接受的,因爲利潤太低了,“不可能,15%太高了,我們最多低10%!”他可是跟過正規的軍火交易團磨練過的正規的軍火交易時,一般最多讓利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三之間,從未聽說過有像他這樣一次讓利這麼多的!

可惜,李漢並沒有過同樣的經驗“好吧,10%就10%,但是必須要以現在的國際市場價格爲準!”

他還記得以前上歷史課的時候,老師曾經提起過清末辛亥革命時候的國際背景,隱隱記得老實曾經說過,這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夠成功,未遭到國外干預至少佔了一大半的原因。要知道歷史上無論是俄國還是日本都有新趁機自那中國身上狠狠割下一塊肥肉的,爲此某位擴張慾望旺盛的沙皇曾經提出過由日俄英德法五國出兵二十萬,其中沙俄獨佔十萬的武力干涉計劃,意圖徹底吞併整個外蒙、新疆以及東北地區。不過沙俄還沒來得及,巴爾幹危機便爆發了,只能匆忙的慫恿外蒙的一幫孫子鬧騰了一出‘獨立’大戲。而日本更不用說了,纔剛吞併了整個朝鮮半島,加上日俄戰爭的硬傷還未好透,國內天皇又陷入了病危、內部短時間之內陷入了黨爭之中,方纔給了辛亥革命留下了較好的外部環境。

如果他沒估算錯,一旦辛亥革命跟巴爾幹危機鬧騰起來,國際市場上的武器價格勢必要大漲,到時候僅僅是這一點,他至少能節省下10%左右的花費。

他心中的所圖非小,所以,現在的他迫切希望能夠在一戰前結束國內的割據與混亂局面,他才能在即將到來的摧毀了三個帝國的(最大帝國--沙俄,最富帝國--法蘭西,最強帝國—德意志,嚴格說來,英國也算被摧毀了)的一戰中攝取足夠的利益,爭取儘可能的自那一戰所產生的高達300-350億美元(根據購買力的轉換公式,1918年的350億美元約摺合2009年11.7243萬億美元、2011年的11.96612萬億美元,若是1914年的350億美元則相當於16.88367億美元。因爲中間年代相隔差不多百年,戰列艦抱着計算器一點一點轉換計算的,中間可能會出現一定的疏忽,見諒)的鉅額利潤中謀求一塊蛋糕。只有真正的藉助了此時的一戰東風,才能初步的完成國家的輕工業化改造,躋身世界工業國之林。

第292章 變(3)第269章 情報司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3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501章 國外國內2第82章 步步爲營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522章 走向和談(上)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449章 大戰(六)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145章 酒宴(2)第234章 戰起(3)第306章 影響與實業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607章 和談第669章 動盪第471章 現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槍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六百二十二章第41章 控制八營(下)第176章 新軍服第446章 大戰(三)第591章 變局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294章 變局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372章 應對第472章 半自動步槍與談判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513章 河南糜爛第441章 湖南攻勢第61章 張彪逃了第三百令七章 實業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388章 來與去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472章 半自動步槍與談判第316章 大動作第559章 本位與紙幣第354章 民心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四百七十八章第116章 掃平內患(2)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720章 遞交戰書第601章 日本反應第六百零八章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488章 整軍第460章 桌下第627章 捷報頻傳2第664章 面見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236章 證據第560章 法幣跟央行第270章 暗爭施南府第626章 捷報頻傳1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659章 應付第661章 拖第423章 亂第531章 應對(上)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641章 南洋變局1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555章 劫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3第179章 招募第368章 貨幣與軍校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386章 網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554章 削藩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138章 入城第3章 拯救村民第233章 戰起(2)第四百六十四章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405章 行動第415章 西巡第224章 抵達第306章 影響與實業第112章 杜家齷齪(3)第180章 工作餐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