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輸血

這章是二十六號的,我敲得比較慢,十二點前沒敲好,抱歉!

季雨霖是在1913年4月19號的樣子來到武昌的,離開武昌已經幾近一年之久了,如今再回到一年未見的武昌,只看已經規劃的擴大了一倍不止的武昌港,心中就有一番不一樣的體會。眼看着船停靠進了碼頭,下了船,碼頭上來來往往的都是商賈跟人流。隨着西部五省巡檢使李漢的訂婚的消息越來越近,各方勢力雲動,碼頭上不時能夠看到一隊氣勢不凡的人物走過。未免在這個時候有人在他的地界上鬧事,李漢特意從武昌守衛部隊中抽調了精銳士兵在碼頭護衛接待,除了少數暫且隱藏了行蹤進入的勢力,多數一步入武昌城中,就能受到軍隊的保護!

季雨霖是得到了軍委會的調令回來的,這大半年來他都親自坐鎮拉薩,有軍政府多達近兩萬新軍鎮守,西藏這一年來的局勢十分安穩,基本上當地稍微有些二心的勢力都已經登上了蔣肇鑑的黑名單,如今只怕屍體都已經按照當地風俗天葬餵了鷹獸。

微皺眉頭,季雨霖其實並不喜歡同蔣肇鑑共事,他本人並不好戰也不喜歡殺戮平民,所以,對於蔣肇鑑在西藏殘酷鎮壓喇嘛勢力的作風十分看不慣。之前他親自任命其爲統籌拉薩戰後總理官,也不過是直接宣讀武昌的任命令罷了。不過這蔣肇鑑也是西部軍中一朵奇葩,幾乎所有高層將領都羨慕他的機遇,因爲大家都知道他如今的地位是如何來的。西藏戰後大家本都以爲巡檢使會抵擋不住來自國內的指責之聲對其採取一些降職、處罰措施。只是任誰都沒想到結果卻恰恰相反,李漢太低估這個年代強人政權在中國的可生土壤了,他的態度一強硬,出乎意料之外的國內的其他勢力態度就軟下來了,最終蔣肇鑑非但沒有因爲在西藏的種種遭遇降職,反而如今直接累積功績,成功在他之後就任第一任西藏駐軍總司令,親自統帥新改編爲西部國防軍第一師,坐鎮西藏。

西部國防軍,這個如今還僅僅只停留在西部軍方高層之中的名稱,正是季雨霖這一次被調回來的主要原因,相比之,參加李漢的訂婚宴會不過是個幌子。

季雨霖在何進沒倒下之前便已經隱隱坐實了李漢麾下第一大將的名號,如今他回到了武昌,碼頭自然有人迎接他。遠遠看到他在一隊警衛的護送下走來,在碼頭上等候了許久的接待處主任和幾個辦事員一溜小跑的迎了過來:“將軍,將軍,您可算是到了。車馬已經備好了,您是直接往軍政府駐地,還是暫時往杜公館休息?”

杜公館是武昌軍政府前幾個月才修建完成的一棟公館招待所,取公館的德國設計師杜斯蘭的中國姓氏開頭,取名爲杜公館,專門用於招待。畢竟越來越多的勢力關注西部,未免有人趁機在武昌行刺了某些重要人物,然後引起矛盾,還是單獨建設一棟公館用來保護客人最好。

季雨霖擡頭看了一眼刺目的眼光,在高原上待了幾個月,還是感覺在湖北最舒服。他淡淡的笑了笑,撣撣軍服走了幾步:“先送我去杜公館休息吧,這二十多天來沒睡過一個好覺,在馬背跟船上搖的我整個人都快散架了。”

“是,將軍!”

馬車新裝了減震器,加上武昌城中幾條主幹道經過一年的施工如今已經鋪設成了瀝青馬路,所用的瀝青一半來自四川新設廣元縣發現的一個巨大天然瀝青礦,另一小部分則來自海外,是軍政府通過註冊在美國的公司,然後用洗白的黑金賄賂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一個英國殖民地特立尼達島上的英國殖民者,獲得的彼奇湖未來九十九年的開採權。爲了獲得這份合約,美國公司光是賄賂特立尼達兼多巴哥殖民地英總督的黑金就有三萬英鎊,約莫相當於三十五萬銀幣,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不過比起價值不下後世近千億的彼奇湖九十九年的開採權,軍政府可是賺大發了,只要民國勢力強盛起來,即便是未來那家美國公司遭到暴露,被發現並不是美國的公司,他也不需要擔心什麼了,權當一個激勵,爲後代子孫留下一點產業吧!

上了馬車,季雨霖靠在略有些冰涼的鐵板上靜靜的思考着。西部最近的變化很大,自達他抵達了重慶,在當地小待了幾日之後他便感覺到了。怎麼說呢,好像那些宴請他招待他的議員跟官員們都變得畏縮跟不自然起來,完全不似去年他剛抵達重慶,要出征西藏之前的那般意氣風發。閒來一路上他看了不少的報紙,更是親自巡視了過西藏省內先期開赴過去的一個師級的生產建設兵團。在他看來這種既能生產創造財富,還能穩定一方的設置很好,甚至恨不得西藏還能多設置幾個,如此長久下去,西藏便能達到長治久安的作用了!

只是,好的方面他看到了不少,不好的風言風語他也聽到了許多。閉上眼睛感受着車內防彈鐵板的冰涼,他的思緒跟着飄忽了起來,一種陰霾逐漸籠罩在他的心頭上。

對於追隨李漢這個年齡與他相仿的年輕人,到目前爲止他都是十分滿意的。因爲李漢不但已經表現出了他在民國政壇上的影響力,而且對於洋人該交還是該防也都拿捏的十分精準。並且纔不過不如而立年的他如今已經是這個國家的第二勢力領袖,麾下還在積極不斷的吸收來自洋人的貸款大建工業。身爲軍方最高層將領之一的他自然之道,到目前爲止,軍政府已經擁有了日產步槍三百五十杆上下、月產各式火炮十五門左右的能力。等到今年底四川兵工廠完成第三次擴建投產之後,根據內部參數,僅這一座直接跟德國軍方訂購機器擴建的工廠將擁有年產五萬五千杆步槍跟子彈八百萬發,炮彈十五餘萬發的能力。

自從他追隨那個年輕人三年來,軍政府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已經先後投入了過億兩白銀的資金用於採購機器,擴充西部五省的軍事工業了。洋務運動三十年,幾大洋務派代表人物先後投入工業的資金也不及李漢這三年來投入資金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都沒有。當初洋務運動幾乎跟日本的明治維新一同,只不過中國選擇的是投入遠比日本建設工業更多的資金跟洋人購買成品的槍械、戰艦、甚至願意外派留學生卻對建設各地學堂處處設置障礙;而日本則是購買機械、培養技師、增加教育投資。結果,洋務運動三十年,買來的戰艦壞了沒辦法修理、槍械老化、落伍了沒專業人士設計更新更先進的武器,最終中日甲午一戰,證明了兩種同樣是爲了更好的自強運動,光靠跟洋人購買只能買來一時的強大,唯有自強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只是西部五省已經那麼強了...權力真的就那麼有魅力嗎?

想到自達進入了四川之後,充耳聞之的都是有關他所追隨的那個年輕人已經一步步往獨.裁者位子上走去的消息,季雨霖心中的煩悶又多了幾分。他現在有些迷茫了,不知道他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

李漢麾下的一衆將領如今都對他現在的態度都有些吃不準,熊秉坤、吳兆麟、王安瀾等幾位毫無疑問是不希望他走向獨.裁者的道路上的,對軍隊擁有特殊影響力的蔣方震也用藉口休息冷漠應對。李漢的嫡系將領自然不必說了,他們興許還巴不得他獨.裁,甚至快速的往外省發展影響力呢!季雨霖勉強也算是他的嫡系將領,只是,這時候他卻猶豫了,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現如今軍政府的情況。

三年來的數次吞併,西部五省的根基本來就不很牢固,現在更需要一個消化的時間,若是這個時候西部五省之內再亂起來,那麼...

嘆了口氣,季雨霖已經不敢想象了!

“此次我西部五省與德奧兩國簽訂互利農工合作方案,並非如外界謠傳那般不堪,這一點無需置疑,德奧兩方代表皆可爲李某證明。並且,也不如剛纔那位記者所言的挾洋自重。閣下似乎是申報記者,在此我不得不重新對貴方報紙作出警告。我西部五省聯合軍政府乃是在民國之初國內政局混亂之時的一個臨時產物,如今國會即開、中央內閣將定,自然也將不會存在,根本沒有閣下所說的那般有自外於中央地意思。而且,通過我地方政府跟國外友好勢力跟國家的協商與合作,也能增加外國對我中華民國之友誼。比如如今,德國領事弗朗茨先生、奧匈帝國代表戴維先生已經在跟我西部五省的合作過程中感受到了我中華民族的友好,據兩國領事透露,德奧兩國將在近日向我國遞交國書,正式承認與我民國建交。”

李漢坐在幾張桌子拼成的主席臺上面,對着下面的記者侃侃而談。現在國內的其他地方政局依舊混亂,刺宋案一處鬧劇當真令南北之間的微弱平衡處在了一個十分危險的零界點上,稍微哪一方的力度用的大了一些,就會引起一場戰爭的發生。但是外面的局勢再怎麼變化,也影響不到他這裡。恰恰相反的,李漢最近卻鬧出個大動靜,令全國的目光都跟着分出了一半都集中到了他這裡。因爲他在4月19日出席漢陽至黃陂這段長度不足五十里的簡短鐵路建成儀式上,對外放出的巨大殺器西部五省聯合軍政府同德奧兩國代表各自以政府名義簽訂的農工合作協議。

所爲農工合作協議只不過是表面上的稱呼,實際上李漢對它卻有另外一個名字“輸血計劃”!即軍政府對德奧兩國開放西部五省內鐵、銅、鋁、稀土等涉及到數十種礦產的開採與挖掘許可。

比起德奧兩個歐洲頂級跟第一等工業強國,李漢實在是想不到現在的民國能有什麼手段來增加兩國在一戰中的持久力。因爲按照他的計劃,一戰打的時間越長,民國所能獲得的利益也就越大。一戰中德奧兩國的敵對國太多了,但是真正有勢力的不外乎五個國家英法美俄意。目前軍政府下屬控制的黑金生產能力已經達到的月產300多萬英鎊的能力了,只不過李漢爲了謹慎起見還是將其分爲英鎊跟美元兩部分,各自由情報司用毒品跟這種手段控制的外籍人員帶到歐美除德奧之外的各國使用,到一戰開始之前,民國可以無形中將近億英鎊的黑金融入歐美各國。紙幣發行量過多必然引起被他施以黑手的英美兩個主要國家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最終造成一定形式上的通貨膨脹。雖然對於兩個擁有近千億龐大經濟體的超級國家影響力可能達不到他所奢求的地步,但是影響是肯定有的,無形中便削減了不少的英美兩國實力。除此之外,他還能想到的兩種加強德奧兩國的手段,一便是提前告訴兩國意大利背叛的事情。第二便是在一戰開始前爲兩國輸血。

提醒兩國意大利背叛,李漢愛莫能助,因爲他只是從近代史上看到過意大利最終站在了兩個盟友的對立面上,但是他根本沒有那個能力拿出讓兩國信服的情報來,反而很有可能引起兩國情報組織對他的高度注意。那麼剩下的便只有爲兩國輸血了,即在一戰前,儘可能多的爲兩國儲備更多的戰略物資。因此,藉着巴爾幹戰爭的最後東風,他跟德奧打着農工合作的幌子,簽訂了一份秘密合作計劃,即放低門檻允許兩國資本進入他控制的西部五省內開採礦產、建立礦產加工廠。但是未免遭到英美法俄日等國的反對跟打壓,德奧兩國必須將設在西部五省內的礦廠名義劃給軍政府,德奧兩國擁有派駐經營者、派遣技師管理生產的權力,十年內中方暫時只需要名義上的經營權,十年後兩國轉讓全部經營權跟機器。而作爲代價,西部五省聯合軍政府將以五年內優先向兩國轉讓在建的幾條鐵路後續雙線道擴建權爲保證,將德奧兩國在華所投資的所有礦場只摺合機器之後的總價格納入貸款之中,軍政府每年將付出5%的額定利息。並保證所有工廠將獲得軍政府承諾的十年內的已發現擴產開採權,除此外,德奧兩國擁有二十年內購買這些礦場所生產的礦石只需付出市價三分之一價格的特權。

這些條件哪一條放出去,李漢都要背上賣國者的罪名。因此他跟德奧兩國簽訂了保密協議,規定具體合約的相關內容只有協議雙方知曉。

沒錯,知道一戰後德奧將失去海外全部殖民地跟特權的李漢早就打定了主意,要從這裡面分享一筆。只是德國在中國只有山東一處產業,奧匈帝國在他之前更是在遠東少有產業。那麼,他就只能亮出殺招,以民國的豐富資源尤其是德奧兩國國內緊缺的金屬礦產做引誘,逼迫兩國不得不在遠東尤其是他的勢力範圍內花大力氣爲他建設了!

至少目前看來兩國國內對於這筆交易還是十分熱衷的。

自今年1月23日,土耳其發生政變,新政府(青年土耳其黨)拒不接受和約條件。2月3日,巴爾幹聯盟各國重新開戰。土耳其在接連遭到幾次失敗後,於本月重新簽訂第二次停戰協定。根據泰晤士報上曝光的一些情報結合李漢對近代史這一段的模糊回憶,他知道合約一旦簽訂之後,土耳其將幾乎全部失去在歐洲的領土。而巴爾幹戰爭卻並沒有因爲土耳其的戰敗而結束。以獲得最大利益的保加利亞爲一方,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門的內哥羅和土耳其爲另一方進行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這一場大戰因爲涉及到了德奧俄意希等幾個國家,結果將會成爲一戰的預演賽。目前德國國內已經明確了拉攏戰敗土耳其的計劃,德奧兩國國內軍事機器已經開始調試機油了,一旦等到他們的機器調試的差不多的時候,差不多,一戰也要開始了!

李漢已經開始期待起來了,他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甚至不惜背上賣國者的罪名,爲德奧多增加一年、哪怕只足夠持續半年的戰略物資,也足以對英法美等國造成數以億記的損失。至於付出了更大代價的兩國戰後會變成什麼樣子,他纔不在乎呢!

只要能夠吃到一戰的巨大蛋糕,他就有信心使自己的勢力範圍觸摸到準二流工業國的門檻,日後只要小心經營,留給民國的機會多着呢,不愁沒有一天堂堂正正的挺起胸膛走進世界第一等的工業強國大殿之中!

本來因爲奧匈帝國似乎只對他提供貸款更感興趣,李漢已經決定只對德國提供輸血計劃。沒想到他纔剛跟德國領事接觸兩次,漢口租界中的其他列強勢力便聞到了腥味。最後還是德國出面拉來了盟友奧匈帝國一起分擔來自英日等國的壓力,這才最終使得他們三方之間的合作協議達成。爲了免除來自國內勢力尤其是袁世凱的壓力,他親自向中央致電,一方面暗示自己無論刺宋案如何,都將在其中表示中立甚至服從中央解釋的態度。另一方面,他還向袁世凱許諾,將說服德奧兩國主動站出來承認民國繼承了前清在國際上的合法地位,日後一切國際約法跟國際性的事務,民國都將代替前清處理。有了他們兩個歐洲頂級強國的點頭,相信其他國家很快就會放棄了繼續以此要挾袁世凱中央,打破了民國自建立一年來的外交僵局。

在他的這種表態下,已經開始進行軍事動員的袁世凱自然投桃送李,默許了他的逾越舉動!

但是,這麼大的事情,記者招待會還是要開的,纔有了今天這麼一出。

李漢看了一下時間,差不多也該結束了,當下不再跟一羣華洋記者磨嘴皮子,直接放出了已經說服德奧兩國承認民國地位的巨大殺器!

果然,消息一出下面頓時有記者在發問了:“巡檢使,請問您剛剛提到的德奧兩國已經承認我民國合法地位,這個消息是不是真實的?”

李漢一笑,他今天難得的沒有穿軍服,只穿了一身軍政府聘請的洋人制衣師爲他量身打造的黑色西服,紮上一條由他親自設計的領帶看起來不但莊重且十分文雅。要知道如今後世那種司空見聞的領帶還沒有誕生,歐美主流社會還是以蝴蝶式樣的領結爲主,真正的領帶若是沒有他的話,還要等上二十多年纔會被髮明出來。

“這位記者先生的話我想我身邊的德奧兩國代表可以爲我作證,諸位若是還不相信,可以等待今天的記者招待會結束之後,向德奧兩國駐華總領事館詢問,必定能夠讓各國得到滿意的答覆!”

他雖然是這麼跟那位記者說的,話說完之後他就跟坐在一旁的德國領事弗朗茨用英文說了一句,然後他才點頭,站起身來大聲的也跟着用英文說了一句。

頓時場中來參加本次記者招待會的全體華人記者都跟着熱烈的鼓起掌來了。

因爲這位德國領事剛纔正是用英語說了一句李漢的話完全沒錯,德國駐華大使將在近日正式向民國政府遞交國書。場上的不少記者都精通英文這種通用語言,自然明白他說的是什麼了!

得到了李漢的暗示,跟在李漢身邊的副官蔡慶忙湊前幾步,大聲宣佈道:“各位,各位!巡檢使跟德奧兩國代表還各自有安排的事情,今天的記者招待會到此爲止。今後歡迎大家就本次三方農工合作進行自由採訪,只要諸位遵守我西部五省聯合軍政府制定的新聞法,我們將竭誠爲諸位提供一切便利。”說着就喚來警衛護着李漢跟兩國領事退場,記者們想跟上來,都被警衛擋住。在會場的後臺早就準備好了汽車,幾人各上了一輛車之後,汽車飛快絕塵而去。

上了汽車李漢才喘了口氣,鬆了自己地領帶朝蔡慶笑道:“那羣記者的熱情真是讓人受不住,不過看樣子咱們對那幾十份製造虛假信息抹黑軍政府形象的報紙進行一年封殺的手段震懾了不少人,今天的記者招待會文明瞭不少嗎?我都以爲有人又要不給面子把今天的發佈會搞成了指責謾罵大會,戳着我李某人的鼻子罵我漢奸、賣國了!”

蔡慶聽着他發牢騷,哪裡敢跟着接口。執掌五個省近億民衆,李漢經過一年來的修養,身上已經培養出了一股上位者的氣勢,即使偶爾臉上見了笑,也不一定就代表着他的心情真的很好了。

果然,李漢臉上的笑容很快便收束了下去,看着窗外的景物變幻想着自己的心思。

汽車路過一個路口,微微停頓了一陣令他回過神來,突然跟蔡慶說道:“剛剛有個民立報的記者詢問我最近咱們西部都在傳我跟洋人達成了一些秘密協議,那個記者的牌子我記下來了,代碼是043,名字叫程繼澤...回頭通知李副官去查一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但是有些不該提前透風的消息現在就透露了出去,會給軍政府造成很多麻煩,告訴他,若是還有人看不清楚情況給我添亂子,棺材錢我掏!”

蔡慶被他突然一句驚了一身冷汗,馬上就回過神來,低聲道:“是,卑職等會親自去電話室給李副官掛個電話!”

李漢閉着眼睛點點頭:“電話是個好東西,自從裝上了它,現在處理政務也方便的多了!蔡慶啊,你知道外面有一種說法,說跟在我身邊當過副官的,待一段時間我就會放出去,鐵定日後能夠坐上高位。我喜歡你這個年輕人,本份老實,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從來都是多做少說,這一點很好。那麼,我也給你補上一句話。外面只知道在我身邊當過副官的,日後鐵定能夠坐上高位,李東來我給趕去管情報了,馬榮成給我去領第四師了,陳天祥我剛被打發去了陝西,外人待那裡我不放心。我曾經想過也把你放出去,不過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了,你的家境比他們三個都好,早年也接受過不錯的教育,我想留你在我身邊多跟一段時間。我的副官這個位子不好做,接觸的人多、接觸的事情也多,所以,上一次我送你四本書,你要時刻注意多翻翻,腦袋裡的東西多了是好事,料越多未來成就越大,這道理你可明白!”

他口氣淡淡的,蔡慶卻聽得一身冷汗,忙不迭的應道:“卑職明白!”

偷偷用餘光瞟了一眼正在閉目養神的李漢,他只感覺後背內衣已經溼透了。

前天有人半夜到他府上拜訪,雖然只待了十來分鐘,卻留了一句很有隱意的話...

看來若不是他府上有情報司的人,就是那位已經早被盯上了!

面上頓時又白了一些。

車繼續往前開去...

第447章 大戰(四)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232章 戰起(1)第621章 日本第290章 變第686章 借刀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83章 擊潰第八鎮殘兵第五百七十六章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236章 證據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21章 遭遇革命新軍(上)第581章 青島之戰(5)第221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中)第三百二十三章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599章 毒氣第529章 和談(三)第五百六十一章第61章 張彪逃了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39章 控制工程八營(上)第13章 義莊(上)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138章 入城第3章 拯救村民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216章 戰時軍事總司令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270章 暗爭施南府第386章 網第284章 血戰光化第347章 談判(上)第607章 和談第177章 中國之聲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6章 方老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386章 網第69章 第二標第19章 暗殺奎盛第687章 入甕第563章 插手與中華民國憲法第444章 大戰(一)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146章 酒宴(3)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735章 今日之局第151章 惡戰一家嶺(3)第229章 亂局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542章 過渡內閣(下)第383章 內閣風波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五百七十六章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641章 南洋變局1第176章 新軍服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250章 三路人馬第164章 棋局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三百七十八章第116章 掃平內患(2)第661章 拖第444章 大戰(一)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139章 心思第430章 人心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581章 青島之戰(5)第620章 三路開戰(1)第48章 炮八標據守中和門第503章 護國肇始(上)第684章 軍事會議(中)第428章 法西斯化(下)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593章 李大總統的算盤第128章 落魄的騙子(上)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107章 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