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和談

因爲雙方和談之中,李漢指示西部代表死死抓住袁世凱的正式大總統身份乃是威逼國會強行選舉出來這一短腳,以拒絕承認起大總統身份的合法性,威逼北方在皖贛湘三省問題上進行讓步。陷入被動之中的袁世凱立刻想到了對前同盟會制訂的臨時約法進行修改。他一再聲明,他反對制定限制總統權力的憲法,國會衆議員無法從道義上來反駁,只好反覆論述,說“憲法爲一國基礎。一字之出入,或關係於國本之安危;一語之增減,或關係於國民之消長,決不可忽視”之類的鬼話云云。

袁世凱見嘴上扯皮無濟於事,便企圖繞“憲法由參衆兩院各選同數委員起草議定”之規定,另行成立憲法起草機構,以便加以操縱控制。在袁的授意下,直隸都督張鎮芳發出通電說:“觀憲法必由國會起草,表面雖似合共和原理,而實質上其弊甚大,因爲國會中立法事件,極爲紛繁,再益以最重之憲法草案,其不能得寬闊之時間,靜一以求之,是可斷言者。”

他主張出各省都督聯合呈請大總統向國會提議,效仿美國各州推舉代表之例,由各省都督,各推薦學高識宏地才俊之士2人,一爲本省人,另一爲非本省人者,組成憲法起草委員會。草案既立,然後提交國會,再行議決。

這個通電,遭到國會衆議員的猛烈抨擊,但得到許多都督的通電贊同。一如雲南都督蔡鍔、貴州唐繼堯、新疆楊增新等齊齊表示支持。出乎袁世凱的意料之外,李漢掌握七省,尚有皖贛湘三省將要吞進肚子中,一下子這個‘憲法起草委員會’他的便要佔去二十人,自然沒有道理反對,因此他雖沒有表示支持,但麾下報紙之上卻只有討論、沒有軍政府出面反對的聲音。袁世凱便利用這些通電,宣佈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隨後國務院選定車家駒、汪榮寶、楊度等爲委員。袁世凱的這一舉動,立即遭到利益遭到嚴重損害的國會衆議員的反對,國會否認憲法起草委員會,也表示不支持這個委員會。理由很明顯,儘管之前因爲第一大黨.國民黨沒能成功組閣,導致國會的威望下降的厲害。同時月初袁世凱又慫恿流氓地痞冒充民意團兵圍國會也損害了國會的利益。但都不如這一次損害的最是厲害。

正是因爲掌握立憲的權力,國會才能凌駕內閣跟大總統之上,甚至可以決定大總統的任免。也是因此,他們自然不願意將憲法起草的根本權力拱手讓人。袁世凱鑑於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確實沒有法律根據,便將起草委員會改稱討論委員會。這事又遇到國會議員的批駁,激烈抨擊袁世凱有心劫奪,必欲將僅存一線之立法權摧殘之無餘而後快。袁世凱又將憲法討淪委員會改稱憲法研究委員會,但仍遭到批駁。

國會議員與袁世凱勢力的爭論,不限於憲法的起草權,而且涉及憲法地內容。袁世凱先是一再表示反對限制總統權力的“弱國憲法”,後來又明白地提出憲法必須規定“國務總理及陸海軍總長委任之權,爲總統專有。”應他的要求,雲南都督蔡鍔、江蘇都督馮國璋、貴州都督唐繼堯、新疆都督楊增新、直隸都督張鎮芳、浙江都督朱瑞等十省都督,聯名致電袁世凱,提出制定憲法4條要點,爲袁世凱張目。這4條是:1、組織內閣無須取得國會同意;2、大總統每任任期7年以上;3、大總統有解散國會之權;4、大總統有不可裁奪之法律權。袁世凱接此電,喜出望外立刻交給憲法研究會作爲議題。

這個消息發表後,引得國內一衆支持立憲跟同情革命的人士不滿立即發表文章抨擊,指責十大都督逢迎袁世凱,實爲無理取鬧。國會多位議員要求兩院議員不承認什麼憲法研究會,聲言研究會的經費應該由都督自己拿出,所研究的結果,不得向國會饒舌一句。面對袁世凱要滅亡國會的主張,一衆國會議員難得的站在一起,齊心與其打起了口水仗來。

公元1913年10月27日,對於當時的整個民國來說,是個普通又不普通的日子。這一天的早晨,中國之聲報紙之上赫然見報一個消息,西部新編第16師、第17師成軍,隨後將開赴前線戰場!而同一天,在上海北方政府跟西部之間的第四次會議開始。

16、17師成軍...因西部的短時間之內擴增了太多兵力即便是開啓了軍政府封存的武器庫,啓用了戰前跟洋人巨資購買的武器,也只能堅持到16、17師成軍,其餘同批訓練的三個師都因爲武器不足而增加了體能訓練,減少了射擊等訓練等待兵工廠開足馬力生產武器!

由於十六師於湖北孝感集訓,爲了起到震懾效果,當天下午一點,隨着嗚嗚的汽笛聲,一列保護嚴密的火車緩緩駛入孝感車站。李漢在大隊警衛的嚴密保護下走出了車站,他此次是要親自爲16師授旗,隨後16師將同在成都集合的17師,一道北上陝西展開對北軍的反攻。

當李漢帶着聲勢煊赫的警衛隊抵達孝感車站的時候,突然想到了兩年前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他從武勝關前線回到孝感車站情況,心裡面有無限的感慨。又是一年眼見就要走完了,自己居然能在這大時代的動盪,走到這一步,實在是當初在武昌加入革命投機者行列中的時候所想不到的。這的確是個英雄的時代,人們渴望英雄,跟隨英雄,同時崇拜英雄。自己雖然佔了熟悉歷史的便宜,但是能達到現在這個位置,也是沾了這個大時代的光芒。在太陽旁邊,自己也同時發光了。

因爲這個時代汽車的脆弱性,而軍政府自己的汽配廠還不具備生產防彈型汽車的能力,所以現在的他出入危險的地方還是要靠馬車出行,今天也是一樣。馬車的兩邊是一對身着黑色警衛軍裝的曾經參加過平定甘肅、轉戰陝西諸番戰鬥的老兵,揹着嶄新的一三式馬槍,腰間斜挎着鋒利的戰刀,神色警惕地簇擁着馬車緩緩地前進。他們衛護李漢的職責,就是他們莫大的光榮!

街邊全是圍觀的孝感居民,也有不少是從外地得到消息趕來看熱鬧的,儘管車站外圍當地駐軍已經提前得到情報,調集了整整兩個營的士兵拱衛,已經擋不住百姓們的熱情。

“看見沒有,這就是要奪袁大總統天下的李總司令的排場!瞧這架勢,瞧這些當兵的殺氣,我見的北方丘八爺多了,沒有比得上的!”

“這些兵大爺,看見他們身上的黑色軍裝沒有?據說咱們西部的兵只有專管違反軍紀的士兵的憲兵跟由百戰老兵組成的總司令的警衛營才穿黑軍裝。放過去那可都是御林軍!”

“看見沒有?那方纔進了馬車的年輕人?真是了不得的年輕啊!看人家那做派,還不到三十歲。多年輕的俊秀人傑,人家怎麼就這麼大成就?真是天上下凡的人物啊!”

“你這就不知道了吧?袁世凱是法源寺底下壓的十個妖精中最後一個蛤蟆精轉世,把前朝大清鬧得熄火坍臺了,他們的命數也該終了。都說這李總司令是金翅大鵬轉世,就是回來將這些妖精鬼怪收回天庭的。我跟你說,這可是安陸城裡有名的算命仙說的!”

“我說老鄉,這些可都是老迷信的話題。現在政府不是說要講科學嗎!現今這個局面到底是誰家的天下,還難說得很呢。袁大總統前朝時候就開始經營多少年基業了?不過,咱們這位總司令也不簡單,你看這打着仗還能有閒錢修鐵路、整水利、弄教育,這也是一等一的人傑,日後我說袁大總統百年了,他是肯定要當大總統的不二人選!”

外面擁擁嚷嚷的李漢自然是聽不見這些,他只是靠在馬車車廂內的冰涼裝甲鋼板上,閉目沉思着。蔣方震就在他的身邊,看他心神不屬的樣子,笑着寬解他道:“咱們都走到了這一部了,你反而有些患得患失了起來。你就別想那麼多啦,王將軍已經根據命令抵達蚌埠,沿途不要說是淮上軍,就是倪嗣沖也不敢再動手就洗劫了皖北幾縣後逃往河南。淮上軍也服了軟,李四桐部已經接收了整編,其他幾部人馬也最多耽擱些時日。李副官從湖南不是也傳達過來好消息,說唐繼堯已經接受了我們的意見,有了撤兵的意向?還在擔心什麼?”

揉了揉太陽穴,李漢睜開眼睛,側過頭看了一眼蔣方震,突然道:“我有時候也感覺咱們躥起的速度太快了一些,以至於在面對外面的時候,也不能放下心來疏忽了內部的警惕!”

也難怪他心情不好了,因爲戰爭的緣故,情報司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外省,對他控制的幾省內部自然有些疏忽了。結果,重慶大前天凌晨發生暴、動,有人策動了當地一箇舊軍改造的巡警營,甚至還有兩個正在整訓的新兵營也有不同程度的混亂。雖然暴、動很快被查明並鎮壓下去,但是依舊給了他不小的震驚。昨天中午前,情報司重慶支部終於將時間的前因後果送到他的手上,更令他感覺到不安的是,經查證重慶暴、動的主事者竟然是遠在日本的孫文派往四川的革命黨人樊孔周,其餘如不知道何時潛回四川的熊克武、張培爵等都有參與,而新兵營中的策動者則是去年中往武昌接受過軍官培訓的一個叫做羅澤洲的年輕人,經事後查明,他跟他的同伴不少人早早就在新兵營中進行拉攏跟發展同志,但到目前爲止,他竟然沒有收到一點風聲!

聽到李漢突然開了口,蔣方震一時有些愕然。他總感覺坐在他旁邊的年輕人有時候自己根本跟不上他的思路,有時候也想不明白他的腦袋裡在想什麼。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纔對李漢道:“躥起太快,也是自己抓住的機會。西部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過去洋務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難免根基要不穩一些,給一些人留下可乘之機。不過這一戰之後有一段安生日子了,以後慢慢料理也不遲,咱們有的是時間和機會。”

眉頭微微動了動,李漢又閉上了眼睛,只是低得幾乎聽不見地說了一句:“攘外必先安內,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西部崛起太快難免引起根基不穩,但若內部總是滋生蛀蟲也委實煩人,還要趁着現在病在腠理早早醫治!”

上海法租界惜陰堂門口內外,今天從早晨開始就密密麻麻的站滿了警戒的租界巡警。前幾日北方代表周學熙外出訪友時遇刺,行兇者當街朝他那個方向連開兩槍,雖然被他的隨從擋去,但因爲行兇者從容逃去無蹤成爲了一樁懸案。這一樁行刺案很快震驚了整個上海,也讓交談雙方明白了暗中卻有人十分不希望他們達成收兵協議,停止了南北交戰。

雙方從戰場打到談判桌上,這對立的情緒是消除不了的。但是顯然彼此雙方都不相信在這個節骨眼上,會有人安排殺手行刺對方的談判代表,老狐狸袁世凱顯然明白這一點。西部的軍事調動陸建章一直盯着並將最新的消息遞到他的手上,因此一早袁世凱就在盯着西部正在編練的新兵師了。今天天還未亮武昌的探子便將加急號外送到他的桌子上,得知西部隨後將有兩個新編師即將開赴陝西戰場之後,已經從第四師那裡得知這小半月來連續攻堅戰損情況的他終於慌了神了。陝西戰場上,北軍一直仗着兵力遠在守軍之上攻城掠地,只是西安遲遲不能拿下,又給熊秉坤死守一座座戰略要地消耗了不少的實力,如今守軍援軍趕到,陝西戰場之上形勢頓時大變,就算如今十四師未能完全佔領山西戰略要地,封堵北軍的回撤路線,但也存在被圍的危險。

已經被打殘了三個主力師,雖然知道李漢的損失絕對不下中央,但若在陝西的部隊再遭遇了損失,袁世凱手上的力量無疑將遭到嚴重削弱。形勢逼人加上他同日本接觸後日方提出的要求太過苛刻,種種結合之下袁世凱就算是心裡不爽,終究還是老謀深算的看清楚了棋盤走勢,一封密電遞到了上海,命令周學熙儘快同西部代表談判達成協議!

惜陰堂寬敞的正堂,已經佈置成了清朝官場式樣的會客室。桌裙、椅披、花擋一應俱全。這麼大一個客廳只放了一張歐式會議圓桌,南北會商代表同副手以及上海租界區的幾位列強領事齊齊列坐,隨從幕僚站立在後,今天是北方、西部第四次會商,也是極有可能在會議上達成共識,因此氣氛遠比尋常往昔要好一些。

因爲西部的代表住在公共租界,而不似比他們晚到兩日的北方代表一樣選在法租界內,因此周學熙抵達惜陰堂少許,張謇纔在副手伍朝樞等的陪同下抵達。

看到張謇和伍朝樞走進來,周學熙等一衆都熱情地站了起來。周學熙熱情而又客氣地最先打着招呼:“幾日未見,季老面上起色一樣紅潤,真是羨煞旁人!”他二人雖然素來被人拿來比較,但張謇癡長他十歲,因此周學熙在他面前輩分說來還是矮了他一些!

“哈哈,緝之兄卻有所不知。我這兩天從報紙上看到了些消息,言說我那上市的公司股票又漲了五釐小賺一筆,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氣色好些也是應該的!”

因爲西部上市的公司數量只有少少的那幾個,加上這個時代的國內不乏投機客,因此未免遭遇暴炒釀成數年前‘橡膠投機’那樣的慘案,武昌的股票交易所現在實行的是5%漲停製,一隻股票只要在當天開盤結束前比前一天的股票價格漲了5%就要停止交易,一方面能讓一幫投機客冷靜一些,一方面也能讓相關部門留出時間來審查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勢力暗中坐莊拉昇股票。

張謇的公司自從在股票交易所上市之後,有他這個民國兩大財神之一的身份,價值已經被炒到比他之前估算的總值漲了30%還多,這筆憑空冒出來的錢可比他之前辛苦幾年賺得還多,無論與公與私,他拿出這個藉口都能搪塞過去。

周學熙心中說不羨慕是不可能的,他正琢磨着要不要慫恿袁世凱也在北方弄一個。卻不忘主動迎上前兩個人的手握在了一起,這是會談以來兩人第一次握手,似乎預示着雙方之間終於有了和談誠意。

啪的一聲,這一張珍貴的照片,被批准列坐採訪的泰晤士報記者拍了下來。

會議的議程倒沒有什麼複雜的,雙方之前磨了半個多月的嘴皮,彼此的底線已經基本上了然於胸,只不過北方那位一直揪着皖贛湘三省不鬆口,而李漢也死拉着‘大總統身份’還擊,分歧太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不歡而散。如今眼看着局勢將一步步的往不利於北方的地步發展,袁世凱總算是明白想拿下西安增加手上的籌碼已經不可能了,因此和談的誠意也上來了!

李漢早就不願打了,因爲短短的幾個月,被打殘了幾個主力師外加士兵的死傷補償等都是一筆鉅額數字,西部進入十月以來.經濟已經明顯出現了停滯,市面上也荒涼了起來,是該停下來了。雙方大佬都點了頭,和談代表就容易做事了!

西部率先做出讓步,承認北軍江蘇、河南併入北軍統轄範圍內,北軍撤出陝西之時,西部也將撤離山西、河南之兵。但到嘴的肥肉絕不可能吐出來,安徽、江西、湖南三省未來將劃入他的統治版圖內。三省皆是富庶省份,袁世凱當然不可能輕鬆把這三省給他,最後又是一番磨皮,張謇代表李漢同意了讓出皖贛湘三省民政長位子之後,總算摸到了袁世凱的心理底線,北方這才點頭默認了皖贛湘三省未來將在未來軍政、財政大權盡數掌握在李漢手上。

三省民政大權李漢當然從沒打算放棄,給中央一個民政長的位子不過是爲了袁世凱的那點面子罷了!

接下來的談判僅次於對三省的分贓,對於戰中西部的急速擴軍,已經嚴重的刺激到了北方袁世凱政府的心理線。爲此談判開始之後雙方代表便撕開了之前的融洽氣氛,氣氛頓時變得火熱與矛盾了起來。北方撕毀了之前陸軍部制定的大省三個師、小省兩個師的擴軍公文,以西康省、青海省等兩個新建省份荒涼千里無人煙無需駐軍,削減了四個師的編制,同時又以甘肅、陝西苦貧爲理由,又削減了兩個師,誓要將西部的總編兵力削減到十個師。這份苛刻西部自然是不能接受的,爲此雙方你來我往舌戰一個上午,中午休息了一陣之後電波往來武昌、北京與上海之間好一陣,終究在下午也做出了妥協。還是李漢以十省宣誓效忠大總統,承認袁世凱正式大總統的合法地位,並表示將支持他對臨時約法的修改,當然也不乏武力威脅在裡面。最終雙方這才達成協議,付出陸軍部同中央財政將不會對他麾下二十師撥發軍費跟軍械物資的代價後,李漢取消了新進招募的五個師,將兵力維持在二十個師,併入中央陸軍編列之中,同時中央將恢復李漢陸軍部上將軍銜並領受陸軍部次長之位。

下午的主要談判還集中在海軍被俘的幾艘主力巡洋艦上,這個原本北方認爲最難達成的協議,偏偏卻最快完成了協商。原因很簡單,李漢考慮到民國偌大的海防若是失去了幾艘主力巡洋艦之後,毫無疑問將會給各國海盜以及列強可趁之機,因此在袁世凱點頭默許了日後他的江防艦隊正式頂替原屬海軍的江防艦隊,掌握從長江口到重慶段所有長江航線的巡視跟保衛工作並擁有購買艦艇的權力之後,爽快的僅僅扣留了一艘2600噸級的新建肇和號巡洋艦,其餘船艦將在正式停戰之後兩個月內返還給海軍!

大三點上達成了共識,剩下的都是一些小的方面上還存在的分歧了!

當天晚上七點,會議暫停一個小時。雙方代表將達成的初步協議各自發回北京、武昌,一個小時後經兩地點頭回復之後,雙方代表正式在大致完成的協議上籤上各自的大名。根據協議他們將在協議簽訂第二日中午,聯名向全國通電,隨後的一些小方面上的分歧也將在三日內正式完成協商,三日後簽訂正式協議,結束西部跟北方政府之間的交戰。

從此以後,民國當應再無內戰,再無紛爭,大家共同努力建設國家,完成民族復興。

第291章 變(2)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四百七十五章第554章 削藩第418章 刀第597章 轟炸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718章 不宣而戰10第12章 離開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257章 奪關(中)第164章 棋局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97章 鹽業(2)第560章 法幣跟央行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六百一十三章第211章 特別軍務會議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8章 馬賊來襲(1)第305章 荊楚新政(三)第558章 銀元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179章 招募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452章 大戰(九)第28章 密信第555章 劫第501章 國外國內2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731章 金州破第362章 餘波(中)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268章 灤州兵諫第321章 動第93章 虎踞鄂中(3)第556章 相見第139章 心思第424章 幕後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2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554章 削藩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63章 武昌城內戰事結束第164章 棋局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371章 風雨欲來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446章 大戰(三)第278章 罪己第256章 奪關(上)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81章 第八鎮殘兵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462章 桌下3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四百七十八章第1章 貨幣金融情報科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162章 得失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131章 西進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180章 工作餐第232章 戰起(1)第351章 暗流涌動(上)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90章 應城風雲(3)第719章 不宣而戰11第19章 暗殺奎盛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326章 12月7日,黑風山事件第234章 戰起(3)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181章 將回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