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驅朱運動

“總統府得電,都督趙秉鈞早前八時痰厥,十五時死據昨日路透社電,謂趙秉鈞於前夜患病,第二日下午去世……趙秉鈞固於中國政局有能員之稱者也當去年初任總理之時,頗能內外因應及至宋案發生,而所謂能員者,竟一時窘於其能員而爲人所窘……廣州治盜極嚴之李世桂及張家寶二人近皆中毒而死,其毒無色無味,於二十四小時內發作,故信趙亦死於此毒雲”

1914年2月14日,西方情人節這一天內民國各大報紙頭條齊齊換上一個頭條,去年末被袁世凱免除了直隸總督之位,改調回京任國事總諮詢官的趙秉鈞於前兩日突然病重暴斃於家中時正逢應桂馨死,國內報紙之上不免猜疑之聲

趙秉鈞出身寒微,早年投靠到左宗棠的部下和李鴻章門下,後以其“才長心細”爲袁世凱所賞識,由警政起家,職位漸升清政府先後授其巡警部侍郎、民政部侍郎、袁世凱內閣民政部大臣,民國成立後陸續擔任內務部總長、國務總理等職趙秉鈞死後,袁世凱當日即頒佈命令:“總統府國事總諮詢陸軍上將趙秉鈞,器識深沉,經猷宏遠,扶躬正直,蒞事忠誠……功在吾華……着照陸軍上將例,從優予恤,並給治喪費一萬元派蔭昌前往致祭,以示篤念元勳之意”

中國是個極其古怪的國家,哪怕是面對仇敵跟與滅亡自己的對手,只要其一死就會忘記他曾經的過錯,甚至爲其歌功頌德這不,流亡海外的革命黨筆桿子章士釗親《趙智庵》曰,“辛亥遜位詔之如期發佈,都恃智庵此一機密路線,袁項城坐享其成而已當時北洋基層幹部,俱認共和之成,智庵功莫大焉,第一任內閣總理,非他莫屬”雖是爲趙秉鈞邀功,實際上卻暗罵袁世凱不過奪了下屬功績的小人一個,同時文中暗指袁世凱投毒殺害趙秉鈞

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之聲,袁世凱一邊下令公佈趙秉鈞就醫資料,數名陪伴在其聲明最後一段時間的西醫現身,證明其乃是死於突發性呼吸衰竭引起的心臟衰竭,非是中毒所致隨後袁世凱不但安排陸軍上將蔭昌、總統府秘長樑士詒先後兩次至趙府祭奠外,還委派他的兒子袁克文專程前往治喪在下葬之時親自前往哀嘆自己一臂被斷,與他同前往趙家弔唁的軍政大員共送輓聯一千餘幅,可謂哀榮至極其中,袁世凱手的輓聯爲:弼時盛烈追皋益,匡夏殊勳懋管蕭,並表橫批愴懷良佐讓不知道的人真以爲他與此事無關一般

在這個健忘的國家裡人死如燈滅,隨着前任的國務總理下葬,國民很快就忘掉了這件事情,因爲在這個年氣氛纔剛散去的國家裡,南北局勢驟然又變得緊張了起來,起因是...浙江

浙江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雖然面積不大但因爲特殊的地理,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東南沿海自從鴉片戰爭之後便是最早直接面臨東西方文化碰撞的地方,因此一直以來不但爲歷代政府貢獻重稅,也雲集了衆多開眼看世界的先行者,素來也是光復會籍黨人最看重的地方

兩年前武昌起義爆發,湖南首先響應獨立,嗣後陝西、山西、江西、雲南、貴州等紛紛獨立,浙江黨人在童保喧等光復會成員的領導下宣佈起義,一舉將浙江變成了革命黨的根基省份之一然而當時的起義臨時司令官童保喧隨後因擔心外人認爲其貪慕虛名,於是在浙江革命功成之後,主動放棄了浙江都督之銜,先是將軍權委託於朱瑞、呂公望、葉頌清三人,隨後又將都督之位讓與湯壽潛是沒有趁機攻陷上海,接管江南製造總局跟上海財政等等,這些都是當時的革命黨人因爲政治上的幼稚性而遺留下來的問題

辛亥革命之後,原本也是光復會出身的朱瑞左右逢源有精於心計,趁着當時大部分的光復會高層爲了一點虛名不便爭奪浙江都督之銜時暗中向袁世凱宣誓效忠,得到了他這位急於分化革命黨的臨時大總統點頭之後,私下裡又藉助他跟葉頌清及童保喧乃是同鄉,同時浙江省內另一掌兵之人呂公望因起義時被童保喧奪了浙江都督而對其不滿,幾番角力之下,最終得償所願,成功登頂浙江權力最高寶座,坐了浙江大都督

要說浙江,自從革命以來一直都不平靜浙江省內共有三師,朱瑞親領浙軍第三師,爲拉攏同鄉任命葉頌清爲第一師師長,爲拉攏呂公望,任命其爲第六師師長同時領嘉湖鎮守使反倒是前任都督童保喧遭他百般壓制,藉口先是將其調往第一師葉頌清麾下,隨後又調往與他不對路的第六師呂公望麾下爲十二旅旅長

呂公望等都是光復會出身,因爲當初的刺陶案與同盟會跟國民黨生分的緊,反而童保喧雖然也是光復會出身,但其卻與國民黨走得十分近當初若不是章太炎親自招他,恐怕他已經帶領一幫追隨者加入了國民黨,而不是樑啓那合併數次的民主黨了

去年七月國民黨高舉‘討袁’大旗,童保喧便一直在浙江省內奔波走動,慫恿一羣將領就勢而起,配合江蘇、江西、安徽等鄰近省份起而討袁只不過因朱瑞投靠了袁世凱,呂公望不喜國民黨的作風加敵視陳其美,軍中將領多也不願與中央對抗,加上國民黨只堅持了小半個月鄰近上海等級便接連崩潰,結果童保喧在浙江的行動徹底失敗了

2月11晚,因不滿袁世凱關閉國會,驅趕各省國會議員返鄉,同時責令各省關閉議會的命令童保喧與軍中年輕派軍官夏等幾人喝了些酒之後提起此事均是憤怒,有感國將不存,恨自己沒能在去年的討袁之戰中盡力保衛國體酒喝到高了,夏等人慫恿童保喧高聚一起登高一呼,並對其口稱大都督,表示原爲其馬首是瞻童保喧想起兩年來自己在浙江處處受到打壓,心中也是憋悶,雖然當時呵斥了幾人,但隨後卻沒有返回自己的宅院,反而直奔朱瑞的那座由前浙江巡撫府衙改建的將軍府

這童保喧說來也是性格高傲之人,只不過他還以爲那朱瑞是兩年前的朱瑞,自己還是兩年前能對朱瑞等人指手畫腳的童保喧於是他往朱瑞府上藉助酒力對他一通發難加指責,那朱瑞雖然臉色就陰沉了下來,將他打發走了之後,年輕的他是在府內大發雷霆,就連心愛的納姨太太都遭了他一巴掌,可見朱瑞心中的憤怒了於是第二日便命人請來了心腹,吩咐下面打聽童保喧密謀造反的情報,以期拿到證據之後一舉扳倒這個老對手

朱瑞雖然做的十分隱秘,但是他麾下的心腹不少都是光復會出身,他要對童保喧下手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葉頌清的耳朵裡葉頌清,字子布曾任陸軍第84標管帶,駐防寧波鎮海是當初浙江起義的主力功勳之一要說這葉頌清性子頗有些反覆,倒不是說他爲人不行,只是革命出身的他在民國成立之後也跟絕大多數的軍隊出身的革命黨一樣,認爲既然民國已立,當爲政府效力因此在浙江省內徹底背叛了革命的朱瑞跟一心革命的童保喧爭鬥之時,他是兩不想幫既不幫助過去的同志,也不幫助好友朱瑞

不過,李漢既然已經從他那裡知道了浙江將有變化的事情,又怎麼可能坐看朱瑞扼殺革命於水火之中而袖手旁觀,不管不問呢對於浙江他覬覦已久,等待這個機會已經不知道等了多久了調查局從葉頌清那裡得知了朱瑞要對付童保喧等,李漢立刻便命人聯繫上了他,一番威逼加利誘,總算是讓葉頌清服了軟,暗中聽從他的指揮,私下派人將朱瑞就要派兵捉拿童保喧及其黨羽的事情告訴了他

童保喧得知消息當下大驚,正巧此時李烈鈞陳其美等此時也到了杭州原來因不滿孫文在日本成立的‘中華革命黨’規定入黨者都要蓋指模、立誓約,絕對服從總理,李烈鈞同許多革命黨人拒絕參加這個組織,乃於1914年1月離開日本,原本準備赴南洋見黃興之後便往歐洲考察各國政情的只是他人才登上了前往上海的渡輪,結果就在船上遇見了秘密潛回國內的陳其美,在其慫恿之下李烈鈞總算是同意不急着前往歐洲,該往上海租界暫作停留,以便聯繫國內同志並打聽有關江西的情報

於上海,李烈鈞本來已經因爲他在江西的舊部大多遭到李漢的清洗,十不存一而心灰意冷但隨後得知袁世凱關閉國會,公然遣返所有議員大怒之下接受了陳其美的提議,避開馮國璋重兵駐守的江蘇該往杭州招募同志,重扛起反袁大旗李烈鈞等正愁無法說服童保喧放棄朱瑞果斷起兵呢,得到葉頌清的秘密通報,童保喧憤怒加不安之下終於下定了決心,招募舊部無力驅逐朱瑞奪取浙江

這童保喧與李漢同歲,七歲入私塾,十六歲入拱臺院,二十歲入浙江講武學堂一年後,被選送保定陸軍成學堂,畢業於第一炮科浙江光復之後辭去了代都督之銜,他雖然只保留了一個總參謀官的頭銜,但是卻兼任講武學堂堂長、陸軍小學校長去年年底又任陸軍補習所所長、第十二旅旅長在軍中的影響力頗大,如夏等人都是他的死忠心腹

發現朱瑞果然派兵包圍了他的住宅之後,童保喧遂於1914年2月15日晚發動兵變,趁朱瑞不查兵圍將軍署,藉口朱瑞失德、魚肉鄉里等,強行驅逐了朱瑞,派遣一隊士兵一路脅迫直將其跟其家眷驅趕出浙江至上海後,又通電以服從民衆意志,宣佈推選浙江民政長屈映光爲浙江督軍

總算那童保喧還有些理智,他知道浙江旁邊盤臥西部跟北洋兩頭猛虎,加上地方驅逐中央任命的一省督軍畢竟不合法律,因此倒也沒有第一時間亮出反袁大旗,以免遭到西部跟北洋兩虎碾壓,只是...真能如他所想嗎?

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452章 大戰(九)第550章 戰車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471章 現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槍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38章 蝴蝶效應第348章 談判(下)第161章 喜訊傳來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522章 走向和談(上)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489章 擴兵與整軍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162章 得失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554章 削藩第555章 劫第87章 要變天了第347章 談判(上)第433章 輸血第692章 重要2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152章 惡戰一家嶺(4)第131章 西進第507章 雷霆(3)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233章 戰起(2)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48章 炮八標據守中和門第377章 靠攏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118章 掃平內患(4)第五百九十四章第670章 新德里風雲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154章 惡戰一家嶺(6)第638章 中俄之戰4第14章 義莊(下)第151章 惡戰一家嶺(3)第2章 這裡是哪?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五百六十二章第663章 亞瑟·貝爾福第260章 拿下第267章 勝利了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248章 赴宴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五百六十二章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344章 交鋒(1)第8章 馬賊來襲(1)第638章 中俄之戰4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349章 鐵路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243章 局變(3)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314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中)第338章 成都戰役(四)第361章 餘波(上)第319章 襲擊第374章 內部會議(上)第330章 惡戰第665章 全殲遠東集團軍第330章 惡戰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582章 國土雖衆,但無一寸多餘第646章 轟炸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724章 偷襲戰果(1)第145章 酒宴(2)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662章 和談第145章 酒宴(2)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610章 宣誓第674章 剎不住的馬車第七百二十二章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