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將戰

一旦歐戰結束之後,歐美列強的目光毫無疑問將重新回到遠東地區,屆時民國的外部環境無疑將迅速惡化,再想獲得如同歐戰期間的高發展,幾乎不可能了。

不僅高速發展不能保證,民國還將面臨來自英法美等國的競爭跟打壓。別看前幾年美國在遠東選擇扶持中國的政策,那不過是因爲美國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歐洲,一旦歐戰結束之後,美國商品將重新面對歐洲強國的競爭,到時候勢必將損失大量的歐洲市場,不得不重新將目光轉向其他海外市場。

所以,歐戰結束之後的遠東,尤其是遠東中國這個新興市場,無疑將成爲歐洲老牌強國跟新興美國角力的地方。

有着原歷史上,民國資本跟產業戰敗的歷史,李漢對此看得很清楚。爲此,他在很久之下,便爲自己跟整個國家,按照不同的時期,制定了一份長遠達二十年的發展計劃。這其中赫然已經將全部可能遇到的最壞情況都算在了其中,如今眼看着歐戰將步入尾聲,他也已經感覺到,爲了應付即將到來的,歐美強國的打壓跟競爭,民國必須在此之前,收復被日本所佔領的國土,以軍事上的勝利震懾某些國家,迫使戰後可能到來的衝突跟打壓變成經濟上的競爭。

雖然從目前來看,他的這大戰略一些小的地方還需要修改,但是總體而言卻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

鄭和計劃,正是李漢爲了應付日本人,制訂的一個計劃。這計劃是他於1914年中日衝突之後,眼看到日本大陸派將注意力一直放在中國身上,尤其是遼東半島跟朝鮮日本駐軍,更是氣焰囂張,即便是民國在山東半島狠狠教訓了日本人一頓,依舊囂張的多次悍然越過佔領區,騷擾東北地區。

爲了改變這一不利局面,爲民國贏取充足的發展時間。結合當時的歐戰背景,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腦海中逐漸成形,那就是‘鄭和計劃’。

鄭和計劃嚴格說來並不只是一步兩步,而是一個長期的對日作戰計劃,其目的是爲了最終收復日本所佔領的領土,同時,將日本推向前臺,成爲民國的擋箭牌。

計劃初步開始於15年中,民國通過背後扶持日本革命黨人、海軍南下派,甚至派遣調查局特務在日本活動,通過煽動媒體跟民意,將原本壓倒性的傾向於北上向大陸擴張的聲音,逐漸兩極分化。爲了達成此目的,民國爲此做了許多。首先成立了東北、華北、華東三大軍區,近四十萬軍隊枕戈待旦,一批又一批的永久性軍事建築被建設完成,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民國高層跟軍事機器對於日本的警惕。同時,民國無視中日停戰協議打着預備役的大旗大肆擴充軍事力量。同時通過將這些消息傳到日本國內,向當時已經全身心投入享受歐戰紅利,不願意開展破壞了天賜良機的日本國民跟有志之士宣揚,以逼迫日本人相信,他們的軍隊若再想踏上民國國土,勢必要同民國國防力量展開殊死之戰,就算是勝利了,也不外乎是一場日俄戰爭式的慘勝。

事實上,大隈重信時期的日本國民逐漸趨於穩定跟追求財富、平等,儘管不甘心失去滿蒙的陸軍還在叫囂着報復跟北上,但響應者寥寥無幾。李漢勝利了,憑藉着對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國民對於可能影響到他們生活水平的戰爭的不滿,贏得了勝利。

辛亥年之前,日本國內北上派與南下派力量對比過於懸殊,但是到了15年16年,日本國內的南下派聲音逐漸漸長,尤其是海軍多數高層跟幾位元老都開始南望之後,南下派勢力暴增,雖然仍舊不能與北上派正面對壘,但也擁有了影響日本朝堂決策的能量。

這其中,日本海軍起到了主導作用。日本人對於馬六甲海峽跟南洋豐富的物資覬覦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尤其是在李漢的蝴蝶效應之下,德國吞併了荷蘭,迫使荷蘭滅亡。荷屬東印度殖民地也隨着荷蘭政府的滅亡,王室流亡英國而成爲了別人盤中的肥肉。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對於南下的慾望更是難以抑制的增強了。

最終。鄭和計劃的第一主戰略成功,日本南下派在朝堂上第一次在面對北上大陸派成功,數萬軍隊跟數十萬噸戰艦南下,荷屬東印度殖民地被日本佔領,日本不但控制了馬六甲海峽,改寫了英國人獨霸這一戰略要地的情況,更是與英法美三大海軍強國交惡,成功吸引了三國的矚目。

歐戰結束之前的時間裡,英法等國爲了不失去日本這個主要盟友國,可以選擇暫時無視南洋問題,但是很難說歐戰結束之後,他們做出什麼樣的反應來。尤其是英國跟美國,英國一直將馬六甲海峽視爲自己的禁臠,南洋也視爲自己的勢力範圍。而美國在太平洋上面臨日本海軍的直面威脅,同時唯一遠東殖民地菲律賓,也被日本三路包圍。是斷不可能,坐視日本得意的吞併整個南洋的。

而且雖然從短時間來看,因爲李漢的戰略,增強了日本的國力。實際上卻不然,從南洋到日本本土距離何止萬里,日本海軍因此被分割成了南北兩部分,同時日本還要每年撥出鉅額經費發展殖民地工業、礦業跟鐵路,派遣大量駐兵駐紮南洋殖民地。

所以,只需要派出幾支成規模的海軍力量,便有希望將日本本土跟南洋殖民地之間,分隔開對付。

鄭和計劃的第一步成功之後,李漢又開始了下一步的安排。

對於如何從日本手中收復失土,他跟總參、陸海軍部高層密集研究過多次,最終確定了一點,那就是日本的陸上力量已經不足以威脅到民國,所以收復遼東半島並非難於登天。畢竟從14年到現在,他們在東北建設了數千裡的陣地跟5萬多座永久性工事,鎖死了日本人從遼東半島、朝鮮半島甚至海參崴地區向東北進攻的可能性。

除非日本人在戰爭爆發半個月內,便向東北地區投入40萬以上的陸軍,並調集2000-3000門火炮,300-500架性能還在民國飛機之上的戰機。才能在民國反應過來之前,完全摧毀東北軍區的防禦線。否則,北方陸地戰爭的勝負,從一開始便掌握在民國手中。民國反攻佔領朝鮮半島的機率較低,但是收復遼東半島,逼迫日軍撤離並非難事。

戰爭最困難的,實際上還是收復臺灣這一戰。因爲中日兩國的羸弱海軍對比……

“目前,我軍前線一線部隊已全部部署到位,按照作戰計劃,東北軍區、蒙古軍區、伊上軍區、華東軍區、華北軍區現有三十八個師將改編爲九個軍。一旦開戰,第一軍、第二軍將對遼東半島發動強攻,確保在十個月內,清除日本除旅順以外的全部軍事力量。第三軍、第四軍,將向朝鮮半島發動全線強攻,屆時第五軍除了配合策劃進攻外,仍需領命警惕來自海參崴方向,我們擔心日本人到時候很可能將從海參崴出兵。第六軍、第七軍在戰後初期駐紮奉天跟哈爾濱,視前線情況而定。第八軍、第九軍將沿勒拿河跟外興安嶺山脈,警惕日本西伯利亞駐軍南下。”

“作爲此次作戰的中堅力量,陸航肩負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除了已經部署在東北軍區的二大隊之外,我們已經開始從其他地區調撥飛機前往東北集結,按照目前的集結速度,只需要再一週時間,我們就能集結五百多架飛機,遼東半島跟朝鮮半島的上空,我們不希望見到一架在飛的日本戰機。一旦摧毀了日本的空中力量,我們在後方已經爲日本人準備了超過一萬噸的高爆航空炸彈,這已經是我們這幾年來的小半的儲存了。”

“北方戰區,由於我們的準備相對於日本而言十分充足,所以,在北方戰線,我們可能會在前期取得一定優勢。但收復遼東半島容易,若想東北此後二三十年內再無戰事,就要看我們能在朝鮮半島上打到哪裡,令日本人付出怎樣的代價了!”

“南線方面,華中軍區、華南軍區、西南軍區集中十七個師,雖然日本人去年年初將臺灣守備隊則擴充升格爲臺灣軍後,在臺灣的駐軍已經增加到兩個師團,近四萬人。算上其所招募的僞軍及警察等,軍事力量總人數接近六萬人。根據我們的調查,日本在臺灣只有十幾架飛機,一旦我們能夠建立橋頭堡,我們的陸航勇士們將隨後開赴臺灣配合作戰。”

日本人最早在臺灣的駐軍轉制是1896年,爲了清剿島上反對日本統治的勢力,日本守備混成旅團雖然打着旅團之名,但是卻擁有七個聯隊之多,總人數一度高達三萬多人。直到1907年日俄戰爭後,島上的反抗勢力在十幾年內遭到日本駐軍的殘酷鎮壓,已經不足爲據。加上對滿清的蔑視跟對陸軍急速擴張的警惕,日本將駐紮臺灣的守備混成旅團降級爲臺灣守備隊,總司令仍由臺灣總督兼任,轄下有臺灣第一守備隊(臺北)與臺灣第二守備隊(臺南),駐軍人數降到6400多人。

辛亥革命之後,日本國內出於擔心大陸的革命火種播撒到臺灣的擔心,多次提出要求重新擴充臺灣駐軍,只是幾任日本首相出於打壓陸軍的政策,斷然拒絕了擴充臺灣駐軍。直到1916年日本出於吞併荷屬東印度殖民地的需要,才藉口增加臺灣駐軍,以行瞞天過海之計。但那之後,日本並沒有擴充臺灣駐軍。直到去年,中日兩國因庚子賠款後續款問題,鬧的不可開交之後。寺內正毅認爲中日或許還將再有一戰,便下令將臺灣守備隊又擴充升格爲臺灣軍,駐紮兩個師團以震懾民國。

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423章 亂第596章 反攻第269章 情報司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18章 密道與暗殺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232章 戰起(1)第97章 鹽業(2)第256章 奪關(上)第四百七十八章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101章 張梅生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187章 陳小六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641章 南洋變局1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647章 反攻2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131章 西進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430章 人心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11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下)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五百九十二章第715章 不宣而戰7第621章 日本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587章 照會第531章 應對(上)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310章 鄂西之變第444章 大戰(一)第293章 會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441章 湖南攻勢第179章 招募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449章 大戰(六)第424章 幕後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362章 餘波(中)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101章 張梅生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五百九十二章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495章 浙江第141章 三個壞消息(上)第482章 打陸唬龍(下)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424章 幕後第662章 和談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326章 12月7日,黑風山事件第32章 買槍(上)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526章 歸降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739章 抉擇上第611章 一年第274章 武勝關大捷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405章 行動第254章 誓師奪關(下)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451章 大戰(八)第362章 餘波(中)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49章 中和門阻敵第377章 靠攏第111章 杜家齷齪(2)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450章 大戰(七)第675章 閱兵第六百零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