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有限支持

司戴德是這麼認爲的,他認爲就算中國取得勝利,他們無非就是恢復了對遼東半島跟臺灣島的主權。│s

朝鮮距離日本太近,而且又事關日本的生命線,他們是不可能讓出朝鮮,中國人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司戴德認爲中國之所以要強攻朝鮮半島並非爲了他們自己宣揚的幫助朝鮮人民解放,或者趁機控制朝鮮半島,他們僅僅只是爲了爭奪對日談判的自主權。

中國人並不一支強大的海軍,還不能進行海外擴張,威脅更加的有限。更別說他們現還需要中國的力量,用於遏制紅色蘇維埃政權跟擴張強盛的日本。

如今歐戰眼看就要結束,美國作爲歐戰的最大受惠國,如今國內不但工業、商業繁榮,大國心態也不斷上升之中。現美國國內赫然有一羣人,以國會議員、門羅主義者、軍火商人、軍人爲主,他們高呼動員,要求聯邦政府重視日本對美國的威脅。

確實,自打日本佔領了德國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將艦隊逼近美國西海岸線之後,美國國內對日本的不滿跟敵意便越來越重。1916年,日本向東南亞擴張,佔領了荷蘭的東印殖民地之後,赫然形成了對美國菲律賓殖民地的包圍。此舉早就刺痛了美國國內的神經線,如果不是美國此時已經被拉進了歐戰的泥潭之中,恐怕那支世界第三的海軍,又要來一次亞洲之行了。

經過了幾年的投資,美國如今民間、政府赫然已經華投入了幾近7億多美元的投資,民國對外發行的債務中,超過90的份額被美國所購買。很多列強看來,過去的幾年裡,正是美國源源不斷的投入,爲新崛起的民國提供了發展動力。

而如今,雖然不曉得民國對美國做出了什麼樣的保證,但是這一次,顯然美國又一次的準備站民國身後了。

美國跟日本都屬於協約國的成員國之一,按照國際法應該保持局外中立。

但是,就前兩天,民國駐美大使同美國政府進行協商之後,美國政府已經宣佈將延遲今年本該到期的2100萬美元的民國債務至1920年年底,同時,以最低國際公債稅率,重新購買民國發行的總值高達3000萬美元的水利建設公債。

何爲水利建設公債,列強無人不知。這個興起於1914年中日山東戰爭時的債務,雖然打着籌備資金髮展建設民國水利的義,實際上籌備來的資金卻有超過70用於民國的軍事建設,美國再一次追加水利建設國債的購買,同時接受民國大量的軍火產品鄂,而且表示可以用美國的商業船隊進行運輸,這毫無疑問就是對日本的挑戰。

美國政府的傾向,更是不問而明瞭。

美國做出了表態,巴爾特等人只能立刻向各自國內進行協商。歐戰打到現,歐洲各傳統強國已是精疲力盡,雖說現露出了勝利的曙光,但要是沒有美國的幫助,他們也是很難獲得勝利的。

所以,這個時候他們的選擇,更加沒有多餘的餘地了。經過短暫而激烈的研究和磋商,歐洲列強各國終於對他們華的外交官們釋放出了最新的態,儘可能的華保持與美國一樣的態,有限的的向中國提供支持。

沒的說,就如同日本向太平洋擴張刺痛了美國人的神經一樣。日本人向東南亞跟印支那半島擴張,也分別刺痛了英國人跟法國人的神經線。

早1916年日本佔領荷蘭的東印殖民地時,英國國內可就不乏要派出一支艦隊好好教訓日本一頓的聲音。而這兩年,日本跟印支那半島上的暹羅之間走得越來越近,日本人不斷向這個對英法以及中國都有着不小敵視跟怨氣的國家提供軍事跟經濟滲透。不僅英國跟中國十分警惕泰國的變化,首當其衝的法國更是怒不可歇,法國駐日大使已經不止一次警告日本,小心玩火。

巴爾特對李漢很有好感,他是十分佩服這位意志堅定且外交手段了得的年輕民國大總統,但好感只是出於私心。他到底還記得自己的外交官身份,作爲一個對李漢,對這個國家抱着深深警惕和介意的英國駐華大使而言,中日全面戰爭最好的結果莫過於兩國兩敗俱傷,英國左手漁翁之利,重新獲得遠東領導權。他看來,美國表態插手遠東事務,這絕對不是個好現象,至少對於渴望歐戰後重回遠東的英國而言不是好事

“……經歷了歐戰的摧殘之後,大英帝國跟法蘭西共和國的沒落已成定局。無數的財富被戰爭消耗一空,數不盡的黃金給利益源源不斷的流向了新大陸,甚至遠東這個昔日的世界中心。帝國需要警惕,未來的遠東也許已經不屬於倫敦……新大陸的崛起已經無人可擋”

巴爾特心中默默地想着,好久終於勉強的站了起來,扯出一道分不清楚含義的笑容。

“總統閣下,作爲我大英帝國政府駐華的全權外交代表,我僅代表大英帝國,向貴國轉達倫敦的意思。我國政府尊重貴國的主權跟選擇,並承諾不插手貴國與日本帝國之間的戰爭。但,貴國與日本帝國之間的衝突,必須維持國際法可控的範圍內……當然,我國政府也將恪守中立之原則,若貴國可以答應這些主張,我大英帝國將保證,兩國戰爭期間,若貴國有需要,我國可以繼續爲貴國提供軍事物資交易。當然,我們大英帝國還是希望本次戰事能夠以某種和平的方式加以解決……”

會場的氣氛一下冷了下來,李漢微眯着眼睛,臉上的笑容不變。這位英國大使的意思他聽懂了,英國人儘管受到了美國的影響,但仍然打着戰後重回遠東的意思。所以,英國人的態很明顯了,他們恪守中立,甚至可以爲民國戰爭期間繼續提供軍事物資交易。同樣的,只怕英國人也向日本做出的同樣的許諾。

英國人這麼做,擺明了是希望中日兩國戰爭之中耗盡了骨血,他們或許最期望的結果就是兩國兩敗俱傷,遠東戰後重新回到英國的領導之下。

至於那個什麼國際法,不過是警告中國不得將無限制潛艇戰應用到英籍貨船身上,同時也警告中國尊重英國華特權,催促中方承認英國過去通過種種不平等條約所獲得的利益。

狡猾的英國人

他心中暗罵了一聲,但臉上卻看不出任何情緒的變化,政客本就是這世界上最好的演員。

民國想要崛起之路任重而道遠,李漢打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一點。

第444章 大戰(一)第448章 大戰(五)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509章 雷霆(5)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128章 落魄的騙子(上)第254章 誓師奪關(下)第319章 襲擊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517章 刺袁(上)第438章 大戰起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162章 得失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243章 局變(3)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五百九十五章第257章 奪關(中)第509章 雷霆(5)第四百六十八章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350章 空手套白狼第326章 12月7日,黑風山事件第194章 劉家廟失陷(上)第96章 鹽業(1)第176章 新軍服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33章 買槍(下)第164章 棋局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433章 輸血第449章 大戰(六)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737章 罵名我來當2第六百章第59章 恩威並重(下)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513章 河南糜爛第242章 局變(2)第六百七十三章第49章 中和門阻敵第602章 大選第555章 劫第139章 心思第448章 大戰(五)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442章 討袁敗局與建設銀行第331章 抵達重慶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47章 吳兆麟第63章 武昌城內戰事結束第65章 黃明堂第33章 買槍(下)第四百七十五章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222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下)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330章 惡戰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187章 陳小六第670章 新德里風雲第205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90章 應城風雲(3)第705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706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2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455章 捷報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284章 血戰光化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運第151章 惡戰一家嶺(3)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21章 遭遇革命新軍(上)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69章 第二標第102章 鄂中革命軍分政府第554章 削藩第438章 大戰起第144章 酒宴(1)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