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

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

個人認爲這是抗美援朝戰史上最好看的一場戰役。

這是一場典型的戰役,因爲這不僅是在整個朝鮮戰爭中志願軍殺傷美軍最多的一次戰役,而是因爲志願軍在完全無蘇聯援助的條件下,在匆忙出國作戰的狀態下,在零下40多度的嚴寒裡,同武裝到了牙齒的美軍進行的一場決戰。

在這裡,我們看到的將是一場戰鬥精神和鋼鐵的絞殺,一場士氣和火力的較量。這段戰史讓我愛不釋手,每每念及那些凍死在那冰天雪地的長津湖畔卻依然保持着衝鋒姿勢的志願軍戰士,便忍不住唏噓不已,淚溼滿襟。從某種程度上,是第二次戰役讓我下定決心要寫下這些文字,就是要讓更多的人瞭解這段戰史,記住那些讓我們過上和平生活那些英雄們。

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

經過第一次戰役後,美國人迫切想知道志願軍入朝作戰的力量、部署及目標。這一切都要從11月2日的威洛比情報報告說起。威洛比是美國遠東軍司令部情報處長,他在11月2日的《每日情報綜述》中認爲,從目前聯合國軍所受到的日益增強的抵抗來看,中國人的介入已經不再是一個對作戰行動毫無實際意義的“抽象理論問題”,而是“一種迫在眉睫的嚴重威脅”。當時他判斷,入朝志願軍的總兵力可能爲34000餘人,其中有16500餘人已與聯合國軍進行了交戰。而且通過空中偵察他已經蒐集到,中國已經在鴨綠江邊集結了44個師,其中有29個師可以隨時進入朝鮮。

這份報告在美國五角大樓中引起了震動,也使得美國軍方的決策者們對中國出兵的意圖更加迷惑不解。依據當時美國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的著作《將軍百戰歸》中寫道,中國人的行動“在戰略上意味着什麼?這是中國單方面採取的行動還是莫斯科命令中國人去幹涉的?蘇聯會爲朝鮮出動海空軍,甚至是潛艇部隊麼?他們會攻佔柏林,從而拉開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序幕麼?”當時的真實情況是五角大樓的決策者們對這些問題都不能作出明確的回答。

五角大樓吵得不可開交。對於這些問題各種主張都有,有人還公然提出在朝鮮和中國東北使用原子彈,儘快解決朝鮮問題。然而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卻判斷中國出兵只是象徵性的,目的是有限的,不足以影響朝鮮的整個戰局。但同時他也承認中國入朝軍隊數量龐大,“在西線足以從第8集團軍手中奪取主動權,在東線則能大大延緩第10軍的推進行動”。因此,他於11月5日,命令出動全部90架B-29戰略轟炸機,摧毀了鴨綠江上的所有橋樑,切斷了中國軍隊進入朝鮮的通道。他對朝鮮形勢感到非常樂觀,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指出滲透至朝鮮的中國軍隊最多不會超過3萬人,並於第二天斥責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將部隊撤至清川江以南的行動是“膽怯行動”,命令第8集團軍在西線再次發起攻勢。在東線,美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根據麥克阿瑟的計劃命令美陸戰1師在進佔長津湖後兵分兩路,一路直指鴨綠江,封閉志願軍由滿浦進入朝鮮的通道,另一路主力攻向江界,與西線第8集團軍對中國軍隊成合圍之勢。

可是,這項命令遭到了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和美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一致地強烈反對。沃克作爲前線的指揮官更加清楚他們遇到的敵手的威力,他們決定在瞭解對手之前不採取任何盲目的攻擊行爲。史密斯也對前幾天在黃土嶺阻擊他們的中國軍隊的突然消失感到疑惑,他認爲麥克阿瑟的這個計劃是基於沒有中國軍隊入朝的前提下所做的計劃,而在當前不知中國軍隊實力的情況下,要讓陸戰1師進入由黃草嶺道長津湖的狹長的山間公路,無異於送死。因此,他命令部隊儘量放慢推進速度,全師部隊儘量保持集中,可以彼此照應。這樣陸戰1師從11月8日起,拖拖拉拉,用了17天時間,才走完了40餘英里的路程,於24日到達長津湖畔。

再看志願軍這邊情況。志願軍自第一次戰役結束後便隱匿於朝鮮北部廣大山區,進行休整和糧彈補充,並在前沿步步後撤,誘敵深入。11月21日,志願軍9兵團到達指定位置設伏。9兵團在將第16兵團併入後,全兵團共有15萬人,下轄3個軍12個師,各個師全部是五五配置(也就是說一個師有五個團,每個團有五個營,每個營有5個連),是中國部隊精銳中的精銳,是準備攻臺之部隊。從鴨綠江畔至長津湖設伏點,9兵團15萬部隊嚴密僞裝,隱蔽開進,不僅未被美軍的空中火力所阻止,而且絲毫沒有被美軍的空中偵察所發現。這被美國輿論界驚歎爲“當代戰爭史上的奇蹟”。但9兵團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沒有帶足夠的重火器,沒有帶足夠禦寒的衣物,這也爲後來的慘重損失埋下了隱患。

從11月9日至16日,志願軍在前線於聯合國軍展開激戰,主動放棄博川、寧邊、飛虎山、院裡等一線地區。至17日,志司下令志願軍於敵脫離接觸,進一步後撤,在陣地和道路旁遺留部分裝備和物品,造成“狼狽撤逃”的假象。

聯合國軍果然爲其所迷惑。連沃克都認爲在朝鮮的中國軍隊只是幾個由志願人員組成的師,而不是正規軍,其數量至多隻有6-7萬人,並充分認爲得不到補給和寒冷的天氣是他們撤退的原因。

從11月18日起,西線美第8集團軍終於忍不住了,開始放膽北進,至21日,全部到達預定的總攻開始線:美24師進入博川以西的嘉山,南朝鮮第1師進至博川以北的長新洞,英第27旅進至龍山洞,美騎兵第1師進至寧邊北部之立石,美第2師進至寧遠。

在東線,美第10軍也認爲當前他們所面臨的也只有中國軍隊1-2個師,而且作戰形式也只能是防禦性質。阿爾蒙德下令所有部隊快速北進,至11月21日,美第7師第17團竟然到達鴨綠江邊惠山鎮,成爲美軍到達中朝邊境的第一支也是唯一的一支美國軍隊。

在第7師的榜樣作用下,東線的其他部隊也不甘落後,其中韓國首都師沿海岸線向圖門江推進,進至清津以南的永院裡,韓第3師向合水推進,美陸戰1師進至長津湖南岸的下碣隅裡及以北地區,並準備向江界地區推進。

至此,東西兩線“聯合國軍”部隊都進入了志願軍的既設戰場,第二次戰役拉開帷幕。

在戰場面對面的第一線,西線美第8集團軍指揮美軍2個軍和南朝鮮1個軍團,共8個師又三個旅、1個空降團和3個獨立營,總兵力達24萬餘人,其中包括美軍12萬人、英11000人,土耳其部隊5000人,韓軍105000人。東線美第10軍指揮美軍和韓軍共5個師、1個工兵旅、1個陸戰團、1個陸戰航空兵聯隊,總兵力達10萬餘人,其中美軍近8萬人,韓軍25500餘人。

而此時志願軍一線作戰兵力爲9個軍30個師38萬餘人,其中西線6個軍,23萬餘人,東線3個軍,15萬餘人。這樣,無論在東線還是西線志願軍均佔有優勢。

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三志願軍出戰前的朝鮮戰況一戰術反擊第二階段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志願軍出戰前的朝鮮戰況二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之東線難忘空中絞殺戰詳細進程一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一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一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朝鮮戰爭一場特殊歷史背景條件空中絞殺戰詳細進程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術反擊第二階段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之東線難忘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之東線難忘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一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後記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戰場全角度鳥瞰之西線血與火的戰場全角度鳥瞰之西線血與火的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術反擊第二階段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空中絞殺戰詳細進程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三空中絞殺戰詳細進程一狙擊作戰詳細過程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狙擊作戰詳細過程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四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發展全角度鳥瞰之西線神出鬼沒戰役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寫在文章之前的話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之東線難忘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二狙擊作戰之軍事品評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狙擊作戰詳細過程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志願軍出戰前的朝鮮戰況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之東線難忘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後記一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雙方態勢發展及戰前準備情況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三朝鮮內戰軍事品評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志願軍出戰前的朝鮮戰況二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三志願軍出戰前的朝鮮戰況二志願軍出戰前的朝鮮戰況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三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二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一戰役發展全角度鳥瞰之東線誘敵深入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雙方態勢發展及戰前準備情況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