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祭天大典

祭天大典之日總算到了,在前兩日,劉年已經讓人在王宮大門前的空地上,搭起了一座約有三層樓高的木質祭臺。

上午,已正之時,劉年身穿一身灰白色邊上繡着紅色寬邊的祭服,戴着素色禮冠,站在祭臺的樓梯前,手持寫着祝詞的祭板,,一臉的莊重嚴肅。

他的對面,是穿着莊重君王祭服的周寒,這件君王的祭服還是前周國國君的,他自己的還沒有做出來,祭服穿戴起來很是繁瑣,四名侍女爲他穿了半個時辰才穿好。

在周寒的側後方的,是程紫柔與溫太后,她們也身穿相當華麗的衣袍,周寒也認不出她們這身是不是祭服,在她們之後的是文武衆官,衆官依官職大小,站立兩列,程道仲與歐陽豐分別站兩列頭前,也是穿戴整齊,嚴肅認真。

牛力、卓遠、徐泗等屯長也來了,不過他們站在最後。

在文武衆官的身後,是丁山、包大同,以及陶壁那些工匠,有周國官方的,也有坊市內的鐵匠,站在他們之後的,纔是周國的普通百姓們,值此重要時候,百姓雖亂糟糟的站做一團,卻無一人說話,就連咳嗽聲都沒有,百姓們也都穿戴好了自己最好的衣服,且衣服都是提前洗乾淨了。

周寒舉辦的祭天大典,收益最大的還是他們這些百姓,所有人都能明白這一點,所以沒人敢搗亂,就算有人想搗亂,不用維護次序的士兵們出動,百姓們都會把他們打得爹孃都不認識。

在周寒的左手邊,五米外的距離,八名身穿統一素色衣裝的壯漢,擡着一個架子,上面擺着一頭被燒製得金黃的小牛,在小牛架子後,是六名壯漢擡着的盛放有一頭烤全羊的架子,再之後,則是四名壯漢擡着的放有烤乳豬的架子,此爲祭祀用的三牲。

被燒製得香噴噴的三牲,肉香被風一吹,四散開來,飄着鑽進了周寒的鼻子裡,讓他鼻子一陣癢癢。

周寒聞着香味,肚子忍不住“咕嚕,咕嚕”的叫了起來,口水順着嘴角流出一點,他已經兩天沒有吃飯了,光是喝水,實在是餓得慌。

他使勁閉緊嘴脣,讓口水不要繼續流出,看着劉年,用眼神示意他快點開始,在這樣下去,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堅持得下去。

劉年看到周寒的眼神,立刻大聲念道:“諸位,今日在此舉行祭祀,向天地神鬼祈求,保佑我大周國今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請國君帶我國文武百官,及我國百姓,一同向天祭拜。”說完,走到一邊,躬腰站立。

周寒撩起衣袍下襬,緩緩向祭臺跪下,他身後的文武衆官與百姓們也緩緩跪下,雙手向前伸直,前額碰地,拜了一下,才站起身來。

等周寒及衆人都站起身後,劉年走過來,與司行署內,管理祭祀的行記,走上祭臺的樓梯,一前一後的上了祭臺,他們走上祭臺後,劉年讓行記點燃祭臺上的四個火把,他則手捧寫着祝詞的祭板,向天彎腰拜了一下,大聲念道:“上天造就大地,造就衆生,國之君王來此開荒,百姓在此蓋新房,國之君王讓民享安康。民衆奔往國之君王旁,莊康大道坦蕩蕩。願子孫永存此地,望上天憐憫衆生,望大地護佑衆生,望神明給予衆生恩惠......。”他的語速很慢,彷彿要讓上蒼一個字一個字的都聽清楚了一般。

底下衆人,都擡頭仰望着他,十分安靜,數萬人的匯聚,只聽到劉年一人的聲音。

等劉年唸完祝詞,他把祭板遞給一旁的行記,挑起衣袍,跳起了祭祀的舞蹈,這舞蹈有一種獨特的韻律,如果在平時有人這麼跳,周寒一定會狠狠的嘲笑他,但是現在,在這個氛圍內,周寒只覺得這舞蹈非常的嚴肅,就連他的肚子都停止了鳴叫,彷彿是看懂了這祭祀舞蹈一般。

劉年一邊跳舞,一邊唱着祭祀的祝詩。

跳了兩刻鈡後,劉年才停下,他接過行記替他拿着的祭板,面向民衆,大聲說道:“向上蒼獻上祭品。”

在一旁一直擡着三牲的人,陸續擡着牛、羊、豬走上祭臺,將三牲以羊左、豬右,牛中間的位置放好祭品,然後又有一些侍從拿來了時鮮水果,放在三牲前擺好。

等侍從們離開祭臺後,劉年向着三牲所在位置鞠了三個躬,以表示這三牲和時鮮水果是向上蒼的獻祭。

鞠完躬後,他再次面向衆人,大聲說道:“請國君向上蒼念祝詞。”

終於到周寒出場了,他簡單整理了一下衣袍,雙手握緊自己的祭板,一步步緩緩上前走上樓梯,來到祭臺上,越接近三牲,香味更濃,但是此時此刻的氣氛,讓他完全沒有分心,專心看着自己的祭板,向三牲所在位置鞠了三個躬,念道:“人綏萬邦,天屢豐年。天命匪解,桓桓周王。保有厥士,於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於天,王以間之。國之君王,爲國爲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先王之德之純。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駿惠我先王,曾孫篤之。......”

唸完祝詞,周寒再次向三牲方向鞠了三個躬,大聲說道:“願上蒼保佑我周國國泰民安。”

隨着他這句話說完,一道只有他能聽得到的聲音在周寒的耳邊響起:

【通知:周國祭祀上蒼,上蒼保佑,周國今年風調雨順,自然災害發生機率減少70%】

不是系統的通告,只是一般的通知,而且讓周寒詫然的是,得到的效果是自然災害減少70%的發生機率,與向國那樣種養豐收的效果不一樣,他不知道是不是隨機出的祭祀結果,還是依祭祀時間,輪流排隊出的結果;而且,70%的自然災害發生機率,說明還是會發生自然災害,而且威力想來不會減少,就是不知道這個70%是祭祀的必然結果,還是因爲他祭祀太晚,導致祭祀效果下降?這些只有以後每年祭祀後,才能比較出來了。

不管怎麼說,有結果就好,說明他這次的祭祀對了。

當週寒說完話後,祭臺下的程紫柔,帶着溫太后與文武衆官,及百姓們,向着周寒所在的祭臺方向,緩緩下拜,齊聲喊道:“願上蒼保佑我周國國泰民安。”

等衆人喊完,周寒才領着劉年與行記下祭臺,下到祭臺底,他再次向祭臺方向鞠了三個躬,劉年在一旁對着文武百官和百姓們喊道:“祭祀完畢,衆生拜退。”

隨着他的聲音,先是百姓們面向祭臺,倒退着離開了祭祀的地方,再是工匠們,其次是衆官與劉年這個祭司,最後纔是周寒與程紫柔和溫太后。

此次祭祀,纔算是徹底結束,當週寒退出祭臺範圍時,此時已是未正二刻之時了。

退出後,周寒問道劉年:“劉司行,不知這祭臺要擺多久?”

劉年答道:“稟王上,要擺上三日。”

周寒想了想告訴他道:“不,擺上七日,以顯隆重,讓上蒼看到我等的虔誠。”畢竟禮多人不怪嘛,更何況上蒼呢?

劉年行禮答應下來。

他們再次經過祭臺,進入王宮。

一進王宮,周寒就大叫:“讓柴象給寡人準備飯食,寡人餓了。”讓他身後的溫太后直皺眉頭。

程紫柔只能在一旁爲周寒解釋:“王上這兩日因爲齋戒,都沒有進食過,想必已是餓極,此時已完成祭祀,必定是忍不住了。”

溫太后也知道,只是常年在宮裡,已經習慣了各種禮儀,對周寒的這種做派,本能的不喜歡而已,她眼裡閃過一絲心疼的光芒,對周寒說道:“即便如此,王上仍不可如此大叫,實在有損王上的威嚴。”

周寒一副聽話的表情,連連點頭稱是。

等溫太后回自己的宮殿後,他又收起老實的嘴臉,一臉的不耐煩的和程紫柔一起去她的殿房了,塗悅與潘雄緊隨其後。

在程紫柔的殿房裡等了大半個時辰,纔有侍從端着飯食進來。

首先上來的是粥,雞肉粥,一大陶碗的雞肉粥,侍從們用陶勺把雞肉粥舀進小碗裡,周寒看着小碗裡的雞肉粥直流口水,把數只雞切出雞胸肉,用清水大火燉了半個時辰後,撈出切成碎末,混入了白米粥中攪拌,再接着小煮一刻鐘後,加入姜蒜與燉雞的湯後,才完成的。

雞胸肉鮮嫩,入口即化,湯粥味香而不濃,十分開胃。

程紫柔在一旁向周寒解釋道:“王上兩日沒有進食,此時如果突然用飯與肉,會損害腸胃,因此小童讓柴象爲王上準備了粥食,讓王上的胃能夠先緩和一下。”侍從也要爲她舀一碗粥,不過在她的要求下,只舀了半碗。

雞肉粥在小碗裡涼的快,且周寒此時已是餓極,他不顧碗裡粥的溫度,捧着碗把粥往嘴裡倒,不過三兩口的工夫,粥碗就空了,他長長的呼出一口氣,覺得一股生命力從他的胃裡擴散至全身,舒服至極。

正在他享受那種感覺時,侍從又端上菜來,是一道肉羹,羊肉蕨菜羹,酥軟的羊肉,配合煮的稀爛的蕨菜,毫無腥味,蕨菜的香味反而很開胃,讓剛剛緩過勁的周寒,立刻再次胃口大開,他不等侍從動手,自己舀起一大碗,三下五除二的把他喝完,然後又望了望門口,看看還有沒有菜上來。

看着吃完兩碗粥羹,顯得精神多的周寒,期待的望着門口,程紫柔捂着嘴偷笑了一下,才向周寒說道:“王上,今日您身體仍虛,不能進食太多幹食,所以只有這兩樣了。”

看着周寒有些失望,她向侍女示意了一下,侍女拿來一小陶罐,裡面裝着用熱水溫過的米酒,給周寒倒了一杯。

周寒再次吃完一碗雞肉粥,抓起酒杯,一股溫暖的感覺,從他手中的酒杯中,傳出到他的手掌中,他忍不住喝了口酒,一股溫熱的酒香就綻放在他的口中,讓他不捨下嚥。

一口粥,一口羹,再來一杯酒,真是好不快活。

酒足飯飽後,雖然時間纔是酉時,周寒睏意一下子上來,連打兩個哈欠,回自己的殿房休息去了。

回到自己的殿房,讓侍女更換衣服後,他的頭才碰枕頭,立刻就失去了意識。

第四百一十九章 夜襲(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花寇的覆滅(下)第兩百四十六章 第一次攻城(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元國國君之死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聊的一天第四十五章 閒遊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扁擔(第二更)第七十五章 秋收節(下)第十八章 凱旋而歸第兩百八十六章 一環路(第三更)第一百零九章 宛城祭祀第兩百六十一章 周殺破之死(第三更)第十三章 收尾第一年的冬季(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無力的反抗(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流行(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廚藝大賽(第二更)第五十章 宰相府辦公第八十八章 俘獲鍾令羽第三百二十三章 國君的鐵鋤頭與王妃的金扁擔(第一更)第兩百一十八章 向國周圍的情報(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在元國吃晚餐第九十一章 山國戰虎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松花城破(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七章 沮洳縣攻防戰(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造紙第四百二十一章 左軍到來(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齊曉媛拜師第四百零一章 回上京(第一更)第兩百零八章 棉花與種子第四百零一章 回上京(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辛苦的行程(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三章 向龐的魅力(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三章 刺殺後續(第三更)第一百二十章 林蔭縣第三十二章 失敗與成功第一百六十章 千字文第一百九十二章 聶離之死第一百四十章 面見使者第二十章 叛國之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波三折的戰鬥(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聞香閣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戰而潰第三百五十四章 再戰(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中山國使者 (第四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穫辣椒(第一更)第三百三十章 虢國建城(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兩軍對峙第三百二十三章 國君的鐵鋤頭與王妃的金扁擔(第一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寧昭烈(第三更)第四百零二章 處置歐陽武(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彪悍的顧清清(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二章 周國的動作與蔡龍的反應(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衆匪聚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齊曉媛第一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商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軍撤退(第三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崔禮(第一更)第三百零八章 備戰(第二更)第四十一章 學院的建設第六十九章 程紫柔與顧清清第兩百九十九章 王宮相親宴(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白虎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十年第一百七十七章 申國的投靠第四百五十三章 天下統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初戰(第二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波三折的戰鬥(第二更)第一百章 百忙之中的悠閒第一百一十九章 剿匪第四百四十九章 再聞故人名(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大美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夜晚的混戰(第二更)第兩百六十八章 悲劇的甘人(第四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安林的畫第七十二章 化妝第三百四十四章 伊始(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周國的應對(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閒遊第八章 坊市第三百二十五章 周國的應對(第一更)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祭天大典第三百七十章 孔肖的計策(第二更)第一百七十章 葡萄架倒第三百五十六章 撤退和尾隨(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諸葛司第兩百六十三章 撤離(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失敗與成功第三百二十二章 流行(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秀花第九章 陶坊第兩百七十四章 安思城歸順(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一章 向龐的猶豫(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閒遊第一百四十一章 雜務第兩百一十章 諜 (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九章 人情與交易(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九章 佔領沮洳縣(第三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太子監國(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