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上一章裡出現的金箍是沒錯的,原作裡金緊禁三個,爲了本書故事的戲劇性採用了金箍,在此註明!本就是改編,一切與原著不符之處,以本書爲準!
————————————————
眼見日已中天又至飯食,八戒腹中空虛早已響如打鼓,嘟囔幾句,悟空應了交代一聲,駕雲去化齋了。
此時雖有人煙,因那進獅駝嶺一窩妖精禍害,終究還人煙稀少,悟空駕雲去的也遠,不免爲人所乘。
那妙音佛隱在遠處看得分明,搖身一變化作觀音模樣,駕蓮臺落下雲端。
一見觀音,玄奘三人眼拙,慌的或行禮或倒頭拜,禮畢起身,假觀音含笑道:“猴兒何在?”
妙音也是怕悟空靈感,妙計難行,只以猴兒相稱,更不敢直呼其名。
觀音跟前老豬可不敢作假,八戒扭捏道:“老豬腹中飢餓,不得已之下央求猴哥去化齋了。”
八戒說着腹中又作響,觀音笑道:“你這食腸寬大,貧僧保你做了幾年淨壇使者,竟是還未吃膩人間五穀,罷了,貧僧此來卻有一事,必事先言明於你等!”
八戒笑道:“菩薩大慈大悲,難得有事,菩薩開口敢不聽從。”
觀音含笑點頭笑道:“我觀你等一路行來,猴兒行事雖然正派,卻多有冒失之處,更不聽人勸導,是以貧僧回去之後,煉出一寶,名爲金箍,又創一篇‘定心真言’,此真言最能勸善,若是玄奘學了,唸了此真言,你再有異議,他即聽從勸導,卻不美哉?”
沙僧一聽心中一驚,疑問道:“菩薩請恕悟淨直言,這般人後行事,可是光明之舉?何不待猴哥歸來之後,再加以勸導?我看猴哥深明事理,若是真有奇效,他必甘願使用此寶。”
觀音笑道:“悟淨莫怪貧僧使手段,那猴兒最是頑劣,如來佛祖的面子尚且不顧,上次與那佛母一戰之後,是貧僧舍了面子去靈山求情,佛祖才既往不咎!猴兒行兇多次,佛祖菩薩死於他手不止一位,又與佛母放對,若有此真言,他能聽人勸說,日後卻不少了我等許多麻煩?”
玄奘想及那金平府的一佛二菩薩,再想想這獅駝嶺上悟空殺的菩薩坐騎佛母兄弟,他是真怕因爲自己再有神佛隕落,被這觀音一說,一下動了心。
玄奘嘆道:“菩薩說的有理,若這定心真言有效,日後再遇着天上神佛,貧僧勸說一番,少了殺伐,不但能救下神佛性命,更是少了我等與靈山聖地和那天宮天庭的衝突啊!果然少了許多麻煩,悟淨悟能以爲如何?”
玄奘卻是聽信假觀音言語,真以爲定心真言是讓悟空冷靜下來聽勸的,徑個幫着假菩薩勸起了八戒沙僧來。
沙和尚心中多有疑惑,菩薩在側,玄奘大師看上去又已心動,沙僧料想現在說也沒用,不如等猴哥回來當面再說不晚,是以假作信從。
至於八戒,自轉世之後,他已被欽天監與下界妖怪打怕了,尋常人間朝廷尚且不敢招惹,又怎敢小窺靈山天庭?一說能少了與天庭靈山的衝突,老豬一下就信了。
見兩人點頭,假觀音含笑拿出那鑲金花帽與錦布直綴笑道:“悟淨悟能何不稍作迴避?待我將真言傳於玄奘?”
沙僧無奈,八戒惋惜,二人一同步遠暫做避嫌,那白龍馬早已心驚,卻口不能言,此時不敢吭氣做凡馬樣,只待悟空回來,心中定計,拼死也要攔住猴哥。
觀音果然傳授了一篇兒咒語,寥寥百十個字,玄奘聽了一遍記住,觀音叮囑道:“玄奘,只待猴兒戴上這花帽,這真言念動處,日後你再說什麼,他即聽你話了,貧僧還有要事要回極樂淨土,就此別過!”
說罷駕起蓮臺自去了,見菩薩遠去,八戒悟淨回來,悟淨勸道:“玄奘大師可要三思啊!若是哄騙猴哥戴上,日後難免生分!”
玄奘持寶在手,恭敬的跪地叩拜了遠去的假觀音,起身笑道:“就算事後悟空知曉,到時木已成舟,我一勸說他即聽知,還有生分之理?悟淨莫要多想,貧僧必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保證不讓悟空生了嫌隙就是了。”
玄奘又怕悟空歸來後被沙僧說破玄機,叮囑道:“悟淨,貧僧知你是老實人,與悟空最是親近,貧僧爲你保證,絕不害他就是了。”
沙僧苦笑道:“老沙知大師人品心性,自知大師不會害他,卻只怕別人害他哩!”
玄奘氣道:“觀音大士天下名揚,更不會行那害人之事,莫非你還懷疑菩薩不成?”
沙僧道:“這個老沙自不懷疑,只是怕大師失口傳揚出去,若是將來妖精將大師嚴刑拷打供出這定心真言,猴哥對妖精也言聽計從,如之奈何?”
玄奘一聽也覺着老沙說的有理,想了下發誓道:“我佛慈悲!日後玄奘如將定心真言傳於第二人耳中,或以此真言陷害悟空,教天下妖魔食盡玄奘這一身血肉!”
沙僧聽得大驚,見玄奘這般賭咒,慌忙勸道:“大師莫要如此!莫要如此!!!老沙信了就是了,何須發此毒誓!”
有了玄奘這般毒誓,沙和尚也不好說什麼了,無可奈何的看着,任由玄奘將鑲金花帽錦布直綴晾曬在道旁小樹上,一行人也不東行了,只待悟空回來。
也不知悟空去了多遠,又過盞茶時候,只聽一個呼哨,卻是悟空捧着那紫金鉢盂回來了,鉢盂之中盛了滿滿的一鉢白米飯,還冒着熱氣哩。
悟空笑道:“讓大師久等了,八戒還不過來,如今這陽春三月,走起來春風拂面最是愜意,吃飽了好趕路。”
八戒見食心喜,一下忘了定心真言之事,一把接過紫金鉢盂,拿竹筷巴拉一些到悟淨放好的三個小碗內,抱着紫金鉢盂歡快的吃起來,碩大的鉢盂,內中米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不見。
悟空端起石上小碗,擡頭看見樹上掛着的鑲金花帽與錦布直綴,笑道:“咦!這身行頭倒是華彩!怎早日裡不曾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