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瘟疫

今日凌晨,長安街頭。

夜色陰沉。一個打更人敲着梆子,喊着:“天乾物燥,小心火燭。”照例在街頭巡視。

走着走着,他感到膀胱腫脹,一股尿意噴薄欲出,他緊趕幾步,找了個街角,鑽進黑影裡,想方便一下。

忽然,他的腳碰到了什麼東西,他仔細一看,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褲襠裡一熱,一泡尿順着自己的大腿直往下流。

在他的腳下,躺着一具死屍,不遠處還有一具死屍。他驚叫一聲,扔掉了手裡的梆子,拔腿就跑。

這一夜,金吾衛巡夜的官兵,在街頭髮現了不少乞丐的屍體,這些屍體無一例外地發出陣陣惡臭!

兩儀殿,書房。

一大早,李世民就被王德叫醒了,說尉遲恭有緊急事情報告,李世民簡單聽了幾句,立刻前往兩儀殿,同時吩咐免去今日早朝。

不久以後,朝廷重臣們都趕到了兩儀殿,聽取尉遲恭和京兆尹楚恆的報告。

尉遲恭說道:“昨晚,金吾衛巡邏隊在街頭髮現了大約四十餘具屍體,另外發現大約上百名乞丐有不同程度的病患。”

楚恆說道:“今天早晨,臣接到報告,長安城區各處都發現了大量患者,已經能夠證實的死亡病例106例。臣已經派人到各坊間巡查,具體情況,暫時還沒有彙總上來。”

李世民問道:“太醫院怎麼說?”

太醫院院正劉全忠說道:“陛下,臣已經檢驗了患者,可以判斷此乃是瘟疫,這種瘟疫稱之爲寒熱症。

寒熱症又稱爲傷寒症,古已有之,秦朝始皇執政時期,在江淮地區爆發過大規模寒熱症,涉及146個縣,死亡人數多達59萬人。

東漢時期,在洛陽一帶也發生過大規模寒熱症。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寫到:‘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公元196年)以來,猶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說的是他的宗族十年時間死了三分之二,其中主要死於傷寒。

晉朝洪武年間……”

“行了。不要再說這些沒用的了,朕就問你,治療寒熱症可有良方?”

李世民已經聽明白了,懶得聽他囉嗦,直接打斷了他。

?劉全忠說道:“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有記載,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12枚,加水煎煮,趁熱服用,令其發汗。”

他的話音未落,王德慌慌張張地進來來喊道:“陛下,陛下,皇后娘娘不好了。”

?李世民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問道:“皇后怎麼樣了?”

王德說道:“皇后娘娘病情突然發作,已經昏過去了。”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伉儷情深,暫時無心再處理朝政了,他一邊走,一邊說道:“防治瘟疫的事情,由太子和房玄齡負責處理。”

說完,他匆匆離開了。

李世民走後,李承乾問道:“各位大人,你們有何高見?”

房玄齡說道:“此事應由太醫院拿出救治方案,各有司衙門進行配合。”

李承乾問道:“太醫院,你們打算如何處置?”

劉全忠在太醫院任職已經十多年了,見過各種情況,經驗豐富,他說道:“太子殿下,此病傳染甚是厲害,應當立即封鎖城門和各個交通要道,避免四處傳播。

對於已經患病的患者,也要迅速進行隔離。

按照臣剛纔提供的藥方,大量配製藥材,對病發患者進行治療。

不過,太醫院人手不足,還請太子殿下派人協助。”

李承乾聽明白了,他略一尋思,說道:“就按照太醫院的方案,金吾衛負責關閉城門阻斷交通,京兆府負責隔離病人,千牛衛抽調人員配合太醫院配製藥物。

此事由房大人統一協調,各位大人聽候調遣。”

此時的李承乾行事果斷,處置得當,衆人謹遵指令,立刻開始行動。

李承乾惦記着母親的病情,也急忙朝着立政殿趕去。

立政殿。

長孫皇后在玄武門事變的時候,拖着剛剛生產的身子,冒雨去求救兵,就落下了哮喘的病根。這個寒熱症其實就是流感,對於她來說,是個要命的打擊了。

流感有2—7天的潛伏期,一個宮女不小心染上了流感,傳染給了長孫皇后,那個宮女還沒有發病,長孫皇后就先病倒了。

此刻,李世民等人圍在她的病榻跟前,一個個愁眉不展。

在立政殿外面的大廳裡,嬪妃們和皇子們都侯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着寢殿裡面的消息。

太醫院的院判(副院正)楊興源和幾名御醫站在一邊,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他們已經給皇后娘娘服下了藥,就等着她甦醒呢。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直到中午,長孫皇后仍然沒有甦醒過來。

這時,一個壞消息傳來了——太醫院開出的藥方不管用,隔離的患者出現了不少的死亡情況。

李世民急眼了,怒道:“太醫院,你們這些廢物,到底有沒有辦法啊?

如果皇后醒不過來,朕將你們全部賜死!”

太醫們一個個跪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出,生怕觸怒了已經暴怒的霸王龍。

這時,太醫院院正劉全忠趕來了,他一臉慚愧地說道:“陛下,臣無能,一時想不到什麼更好的辦法。”

李世民對於劉全忠還是信任的,聽他說出了這樣的話,心中頓時涼了大半。他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望着着昏迷不醒的長孫皇后,流下了痛苦的眼淚。

片刻之後,他機械地走到長孫皇后的身邊,輕聲呼喚着她的小名:“觀音婢,觀音婢,你醒醒啊。”

站在一邊的李承乾、李泰等嫡子們,一個個淚流滿面,痛不欲生。

這時,一個侍女端着一碗雞蛋羹走了過來,想看看長孫皇后能否進食,看到裡面的情景,悄悄地向外退去。

不料,她的一條裙帶開了,一腳踩在上面,跌倒在地,手中的盤子和瓷碗摔在地上,發出了瘮人的聲響。

李世民大怒,喝道:“該死的賤人,給我拖出去杖斃!”

李承乾也從痛苦中驚醒過來,看到地上的碎碗和灑在地上的雞蛋羹,心中閃過一絲亮光,他喊道:“父皇,五弟,五弟也許有辦法啊。”

李世民眼前一亮,心道:“李佑這個吃貨,一吃就靈啊,也許他真的有辦法呢!”

他大聲喊道:“快,快傳李佑進宮!”

這時,他看到太監們拖着那個宮女往外走去,擺了擺手,說道:“算了吧。”

那個宮女撿回了一條命,趕緊磕頭離開了。

李佑接到聖旨,命令尉遲寶封閉學校,防止傳染。他自己立即朝着長安城方向策馬狂奔。

第四百六十五章 誰不服,先跟老夫比劃第六百六十七章 戰神李世民第二百七十六章 宿營之後第二百八十章 簡直就是個妖孽第二百八十五章 要有大格局第四百三十三章 《拓地誌》裡面的大秘密第三百七十四章 倭國海盜第一百六十八章 就這麼巧第八百三十九章 知己第六百四十三章 裴迪蘭的狠辣第七百零五章 格物改變生活第五百一十七章 對紙幣的質疑第二百六十四章 狼王全盤計劃第九百四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零六章 是哪位白大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位熟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看不懂他們的意圖第三百七十一章 別讓瘋狗只咬一個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發狀況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佳演員獎第七百一十二章 又是美女刺客第八百二十三章 李佑的狗鼻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您可別辜負她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買馬第四百四十五章 讓他無路可走第八百三十三章 忠貞不二的岑文本第四百五十三章 訓練有素的海盜第六百五十九章 還怕你們不成第三百二十四章 春風滿是玉門關第七百七十八章 做事的底線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獲全勝的人事調整第五百六十九章 路有些走偏了第九百五十二章第六十六章 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兒子第八百七十二章 巧合就是破綻第七百七十八章 做事的底線第七百一十八章 只記得不好的地方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處處是京觀第一把七十三章 用聖人學說教化他第二百四十八章 再送你一件大功第九百零三章 欺人太甚第百一十二章 方小魚第三百九十九章 古老的漕幫第四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二百六十八章 王八蛋的威力第七百七十五章 挖一個大坑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開始燒包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真是太狠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第一百六十四章 坑人計劃第九百四十三章 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第六百七十九章 心腹班底第五百零二章 巨大的收穫第二章 皇宮裡吃的都是豬食第一百二十九章 人家不見第四十七章 落花生第八百五十三章 緊迫第四百二十四章 方小魚遇險第三百九十章 神醫孫思邈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世民的尷尬第六百五十一章 奧妙原來很簡單第八百一十四章 意外的原因第九百一十章 不甘心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把事情鬧大第九百零四章 人品高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火上澆油第五十一章 椰風擋不住啊第八百五十四章 亢奮的李世民第八百零九章 交心會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是財寶惹的禍第三百三十一章 練兵的絕好機會第六百八十三章 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一役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兒子是草原新王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是羨慕你啊第三十六章 被人欺負了第三十九章 我沒錢,一分也不捐第九百一十四章 最受歡迎的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豆腐掉到鍋灰裡第一百零四章 像聽評書一樣過癮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神奇的王爺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兒子是草原新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最大限度的成果第七十一章 人質第二百九十三章 彈劾總爆發第五百七十章 李佑的大蛋糕第二百零一章 危急時刻第二百三十章 這幫陰人,小瞧你們了第七百零六章 靈光一閃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就不是當太子的料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是財寶惹的禍第五百二十七章 李佑要納妾第九百四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三十五章 太欺負人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藏頭詩第四百七十六章 真正的吃貨第五百四十二章 咱們是自己人九百七十四章 東羅馬帝國第八百七十六章 難解之局第三百零一章 棉花的誘惑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動物們很配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