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非鳳而受朝者

第1150章 非鳳而受朝者

觀戰席上,赫連雲雲雍容端坐。

此時她倒是相當有貴氣威儀,注視着演武臺上的戰鬥,一言不發。

事實上她正用指甲使勁掐住自己,才讓自己沒有跳起來歡呼喝彩——畢竟她的母親,那位偉大的牧國女帝,法相已經降臨在這裡。

私底下怎麼追逐趙汝成,都是她自己的事情。

若是當着天下人的面沒羞沒臊……

掌上明珠很可能變成腳下泥丸。

所以她端莊,她坐得穩穩的,八風不動。

坐在她旁邊的,是一個頭戴斗笠、垂落黑紗的……女尼。

墨色的粗麻僧衣很是寬大,叫人看不清身段。

昨天的時候,赫連雲雲還是一人端莊獨坐,所以這位遮得嚴實的黑衣尼姑是今日纔來。

從開場到現在都不曾說話,唯獨見到鄧旗這一式劍指,纔有些訝異地問道:“你們牧國,還有這樣深具佛韻的殺法?”

也難免她驚訝。

牧國這樣的神之國度,對外來超凡力量的排斥是很強的。

儒家都不可能在牧國開書院,更不用說同樣具備很強宗教意義的釋家了。

“我大牧帝國地大物博,強者如雲,天驕似雨,什麼殺法沒有?”

赫連雲雲表情淡然地一擺手:“不足爲奇。”

而在對面看臺上,宋國的辰巳午也是眉頭緊皺。

能夠代表牧國出戰黃河之會的天驕,必然不俗。再強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名門金氏出身的金戈,已是出了名的殺力暴烈。這鄧旗能在正賽臨開始前替換金戈,實力絕對只強不弱。

他絕不會小瞧。

宋國更沒有小瞧牧國的資格。

讓他皺眉的地方在於,鄧旗此人,所學當真駁雜。打到現在,既沒有顯現神教之力,也沒有展示哪個牧國真血家族的絕學,連牧國王庭那些知名的秘術也一個都不見。

用的都是一些生僻冷門、甚至聽都沒聽說過的秘術殺法。

如庚金劍氣,認識的人倒是不少。也有好些以庚金劍氣爲基礎的殺法流傳。

但能精純鋒銳至此,又運用到這種聚散由心,千變萬化的地步……鄧旗所施展的殺法堪稱可怕,只不知是何名,承何人。

而其人現在施展的這門小無相拈花劍指,更是兼具佛道之妙,乃是一位由佛入道的強者所創,但那也已經是千年以前的傳承了。

辰巳午也是曾在一本古籍中看到過記載,才能夠認出來。

像這樣的殺手鐗,鄧旗還有多少?

他自身是六藝皆通,以五射之禮“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成道。(yan)

算得上是博覽羣書,所修甚雜。

但這個鄧旗,他完全看不透……

看不透師承,看不透憑藉。只好似這個人的一切,都藏在了那張怪異的青銅面具底下……

而有無限可能。

他搖了搖頭。

面對這樣的一位天驕,殷文華沒有任何機會。

宋國外樓場未進八強,現在內府場也將倒在正賽第一輪。

他身上的壓力,陡然大了起來……

宋國最強天驕在場外已經下了判斷,但殷文華本人當然是不同意的。

或者說,無論誰來否認他,他只向自己的燭明劍求答案。

鄧旗小無相拈花劍指一出,瞬間掃清演武臺。

殷文華已來不及持續清明劍的二候變化,直接倒持燭明劍!

所謂“暗室而燭明”,此劍是埋首典籍、求學求知之劍。當然也銳意進取,堅定如一。

在宋國的名器譜之列。

他自小便是以此劍防身,早已是心意相通。

長鋒倒持之時,忽有一道熾光騰空而起,直趨鄧旗身前。

劍氣如長虹!

清明劍有三候。

初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爲𫛪;三候虹始見!

現在便是第三候。

霞光掩日,長虹貫頂!

天也開了,距離也不存在,空氣都被貫通,此劍如神光天降,觀者眼中,只見燦爛驚虹!耀眼矚目極了!

但……

鄧旗那如花綻放的五指,如夏夜撫琴,似秋日鼓瑟,是春朝摘花,極具美感。富有閒情。不知怎麼地一錯,便將那道長虹,捏在了手中!

拈花五指握長虹。

這一幕太漂亮,簡直像是一首詩。

令人沉醉,令人驚歎!

花開花謝,緣生緣滅。

小無相拈花劍指,生生捏碎了劍氣長虹!

而此時。

漫步而前的鄧旗,和大踏步而來的殷文華,已在演武臺正中央相遇!

自開戰以來,已經交鋒了好幾個回合。但他們還是第一次,彼此欺近至如此距離。

這距離很是微妙。

燭明劍,劍長三尺半。

這是一柄劍必殺的距離!

所以清明劍的劍氣長虹剛碎,殷文華的劍勢又一變,直接轉步環身便是一劍割開!

劍如鴻雁起,劍作玄鳥鳴。

空氣嘯動,劍氣縱橫。

鴻雁叫,玄鳥鳴,百鳥啼!

空明劍心這門神通,不僅對劍術修行有極大助益,在攻伐之中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式式精純,隨心所欲。

白露劍亦有三候。

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羣鳥養羞。

殷文華一劍縱三候,直接將此劍推至巔峰!

一時間百鳥齊鳴,繞鄧旗而飛。彼啄此落,傾覆如雨。

整個演武臺上,都是燭明劍的劍光。滿天滿地,都是白露劍之劍氣,

這一劍簡直摧毀了視覺,抹滅了感官。叫人只能見白露,只能待百鳥。

劍氣縱橫一似百鳥朝鳳。

非鳳而受朝者必死!

恐怖的劍意、劍氣、劍光,已經將鄧旗徹底包裹。

但這還不是終點。

這一劍的真意在於……

“羣鳥貯糧,以待冬至也!”

所以真正的殺招,其實是在二十四節氣劍的另一劍——

冬至劍!

殷文華以白露劍造勢,以冬至劍作爲勝負手。正合秋冬相繼之理,也是自然輪轉之道。

不是把二十四節氣劍典練透了,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當白露劍蓄勢到頂端,那一記冬至劍的威能,將強到可怕!

真正做到“一劍使冬至,而萬物凋”。

當年龍門山主姚甫的成名之戰,便是一劍改天換日,使盛夏入冬,凋殺全部對手。

殷文華當然做不到那一步,但自忖殺個三步之內的天地飄雪,應當問題不大。

此爲絕殺勢。

然而……

鄧旗那散漫的腳步,忽然一轉。

他走得很奇怪,明明是往右邊走了一步,但步子落下時,卻避開了洶涌的劍氣劍光,踏進了殷文華三尺之內!

這是什麼步法?

殷文華腦海中剛剛生起這個念頭,便忽然看到一隻金翅大鵬鳥的虛影,迎面撲來!

此鳥以龍爲食,雖非鳳凰,也受百鳥朝而無恙。

細看來,是一式聖潔燦爛的金色劍指!

快,太快了!

眼睛剛捕捉到指頭,這一式劍指便已點上額頭!

白露未盡,冬至還未來。

這一指切入的時機堪稱絕妙,生生打斷了夏冬之續、中止了絕殺之勢。

劇烈的痛楚在瞬間擴散開。

殷文華才感受到痛楚,一團清光就已經包裹了他。

餘徙出手了……

餘徙判斷他已遭遇死亡危機!

殷文華瞬間失去了所有力氣,隻眼睜睜看着,那兩根併成劍式的、如黃金澆築的指頭……從他眉心處的創口,緩緩拔了出去。

我怎麼會輸呢?

他想。

我通修二十四節氣劍,同境之中無雙無對。

鬥昭能以鬥戰七式橫推天下,山主的二十四節氣劍也是世間絕頂。

我怎麼會……

倒在正賽第一輪。

自小離家,拋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龍門書院進學。每日晨練晚功,從來不敢懈怠。

從一個跌跌撞撞的稚童,一路走到如今,成爲家族的驕傲,代表宋國踏上觀河臺。

那些個練劍的寒夜,那些苦讀的清晨……

就只夠走到這裡嗎?

我的二十四節氣劍,才施展了四劍啊。

山主總說,天驕之中更有天驕,高山之外,還有山更高。

我就到這裡了……

殷文華有一種非常清涼的感受。

不知怎麼,眉心流出來的鮮血……

竟然不是溫熱的。

或許是因爲……

遺憾。

第1400章 ?陛見第540章 神通!神通!第四十八章 山蠻!第495章 入棋第940章 試劍釣海樓第1549章 天子爭於國第2274章 登頂者王驁第1876章 這是什麼兵法第1773章 小妖第932章 知否第1858章 水中撈月,夢裡看花第五十八章 學海無涯第1245章 山海第166章 疑陣第1345章 他是誰第177章 勝者(爲盟主阿甚的小棉襖加更1/3)第1490章 西雨南晴第1152章 歸去來兮第1837章 苦海曾聽潮聲惡第844章 “懷”第845章 覺悟第800章 北衙的未來第2189章 南國秋草生,北國朔風烈第792章 滄海第1009章 世間事,難分說(爲盟主陳澤青加更第一百零四章 一切有盡時第1347章 ?萬軍陣前 (爲大盟燕少飛加更,8第七十一章 狂徒第1396章 我的路第1001章 近朱者赤(大年初一!大家新年好!第383章 敲山震虎第676章 伐國第1292章 ?留待他日賞第1169章 ?與我死來 (爲月票一萬九)第1702章 論功論德第434章 你有什麼問題第三十五章 一劍指間橫第七十六章 偷天一線第300章 道脈騰龍第273章 ?“忽略”(感謝書友陳澤青的盟主賞第1869章 凡天下之風月第1737章 有邪第1404章 久違第2361章 以無情刑有情第1502章 見過第710章 瞑目第1293章 昭圖《從六十訂到萬訂。清者不能自清》第276章 紅妝偏殺鏡中人第1245章 山海第240章 黑紅爲子,屠此大龍第413章 踐行第1735章 皆有恙衆生!第480章 點星將第481章 王權之契第922章 難言勝負第六十三章 山闕萬間都做土第759章 “知見”第三十三章 新莊第1455章 君子之爭第一百零一章 八百里清江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如何來見你第966章 五仙如夢令 (爲情何以甚的帥氣加更第739章 水萍花開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看到天才的世界第378章 白骨餘事第1434章 ?御用大廚第九章 此心不囚第1517章 大定(爲盟主只爲俗人回檔加更2/3第2161章 虎未成文第956章 圓滿第1179章 ?迎面如刀第247章 “微”與“漸”第1267章 ?真言第1404章 久違第821章 何愚第1152章 歸去來兮第三十六章 紅蓮歸魏第1301章 ?空門求家第490章 “星力”第681章 鎖龍關第2343章 我的人生第1343章 ?勢論第1342章 ?倒看人間第1189章 ?內府何在第1658章 彼岸金橋人自渡第1120章 明月照第760章 世面第1299章 ?得見寶光第2204章 氣吞萬里第三十章 我們不做善事,也不交朋友第1342章 ?倒看人間感謝大盟帝國|秦殤打賞的黃金盟!第1909章 全軍動員令第474章 無聲殺人第717章 於窮途處斬窮途!第2186章 朱雀燕文第四十章 大成至聖,惡生蓮實第342章 求仁得仁第八十章 愛情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