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

他說是奏,手裡長刀卻仍持着,馬順的頭顱還一滴滴往下滲着血,說着丁一便望向右都御史陳鎰:“陳大人,若覺丁一也當誅,妨請你就在這奉天殿上說一句!”說着丁一將馬順頭顱扔到陳鎰腳前,卻道:“敢問丁一何事當誅?”

右都御史陳鎰要他放嘴炮那是專業,這血淋淋的頭顱,滴着血的刀,加上丁一那冷冷的語調,當下嚇得連連後退,擺手道:“不、不!老夫不曾說丁如晉的事……那老僕,自然也是義士……”老僕說的是大理寺少卿薛瑄當時判死刑,誰說情王振也不點頭,結果看見家裡老僕在哭,問他爲什麼?那老僕說因爲薛瑄要死,所以傷心哭泣,王振才免了薛瑄的死罪。

所以丁一此時拿來問,陳鎰哪裡敢說這老僕也當誅?朝中誰敢說這老僕當誅?

至於他自己,單是手中長刀,這當口,誰去找死?

要知道亂拳打死馬順,可以說法不責衆,誰也說不清哪一拳打死的;跟丁一這麼提刀直接梟首,那是兩回事。這廝就是一煞星,殿裡的文武百官,要跟從三品的馬順死磕,倒也罷了,和從八品的煞星磕?瓷器撞石頭麼?那得多失心瘋纔會乾的勾當啊?

但丁一卻不打算就此罷休,他持刀走向陳鎰,反轉刀柄將它塞到陳鎰手裡,卻對他道:“老大人,丁某還是那句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你若真覺丁一有可誅之道……”卻用自己胸口頂着刀尖。對右都御史說道,“用力,捅下來!”

“不、不!丁如晉辭受閹黨官爵,與王振除世誼交往之外,再無瓜葛……”御史老大人的嘴炮一旦開動,卻是極利害的,愈說愈流利,“老夫請將族誅。是王振族中爲禍之人,如馬順、王山之輩,便是那老僕那等義士,也是要好好賞賜與他……你丁如晉休得胡鬧了!你本是士林中人,讀書種子,素有文名!又於沙場救駕,人所皆知,捨生忘死,成仁取義!王振之罪。干卿底事?”說着慌亂把刀塞回丁一手裡,卻是對監國稟道,“下官以爲。宛平縣縣丞、國土安全局大使丁一。忠心王事,安能無賞?”

“臣等附議!”這是剛纔那王竑和曹凱之流的那些熱血憤中,看丁一提刀將馬順梟首,心中無比解氣,此時聽得都御史老大人的話,下意識就附議了。緊跟着又有些和李賢、商輅交好的。也就紛紛道,“臣等附議!”這時其他官員便也隨了大流附議。

到了資格最老的吏部尚書王直也開了口:“丁一不賞,安有爲國盡忠之人!”

于謙於大人的臉色就有點不太好看,但他馬上也對監國道:“臣附議!”

這就是大勢,大勢所趨。

丁一沒有賴下去。當監國的郕王順應羣臣所請,授了丁一承事郎的散官。又按于謙所奏請,將國土安全局衙門提到七品,丁一就沒有再鬧下去了,哪怕他出了殿之後,聽着奉天殿裡的百官,又叫囂着要去找王振的兩個長隨算賬什麼的,他也沒有回頭。

他此行的收穫並不是升了兩級官,從正八品爬到正七品,這種玩意要是當刑警的時節上,那是天大的一個事,那差不離就是一個縣局長升到縣長了,多少人一輩子都爬不過的兩道坎;但在這時,丁一毫不爲之動容,其實來了大明這麼長時間,丁一併非不知道,正常的京縣丞,就是正七品,當初英國公和首輔要是有意按住他,才按着外縣的品秩給他搞了八品。

至於國土安全局衙門,七品也好,八品也好,真的有許多區別麼?職能不變的情況下,對於丁一來講,意義根本就是趨於零!所謂宰相門房七品官,說的不是那門房,而是宰相,難不成真的去宰相府裡當上門房,就是七品,爬上管事,又是幾品麼?

甚至也不是監國當着百官的面,稱許丁一:忠義無雙。

也不是右都御史老大人陳鎰表態的丁一跟王振無關。

丁一今日最大的收穫,就是殺了馬順。

不錯,比升官更重要的,是殺人。

殺人是爲什麼?

就是爲了監國親口說的那句:“國土安全局衙門,按律誅惡,……非罪也!”

這是給丁一這個衙門發的不需經有關部門審判便可殺人的執照!

也就丁一爲何要動手殺馬順的原因;也是于謙於大人當時面色變得極爲難看的根源。

爲了平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的恐慌狀態,爲了安定人心,監國必須得說出這樣的話,而於謙也必須告訴監國,得這麼收買人心。而毫無疑問,最大的利益獲得者,卻就是丁一那個毫不足道的小衙門。

其實認真來講,丁一給過馬順機會了,馬順如果願意跟丁一回去問話——雖然正常來講不可能——那麼至少今天馬順是可以不用死的。

反正馬順是必須死,那麼丁一就要在這關節,利益最大化。

當他一身血腥氣出去奉天門外時,那裡還有些等着傳宣入去的小官,嚇了一跳,有人問道:“這位請了,敢問是領了廷杖麼?”以爲這一身的血,是說錯了什麼話,被當場打了廷杖的。

丁一搖了搖頭,笑道:“我把馬順殺了,這是他的血。”

那個小官上下打量了丁一,卻搖頭長嘆走開,自言自語道:“這位捱了多少廷杖?這是硬給打成失心瘋了啊!”以他看來,丁一就是被打到失心瘋了。馬順啊,天子親軍錦衣衛指揮同知,一個八品小官說把馬順殺了?別說這正統年,就是幾百年後跟人說佛羅里達某個小鎮警長,把fbi頭頭幹掉了,被吐一臉口水很正常吧?

丁一笑了笑,自然不會去爭辯什麼,他留在這裡也不是爲了跟這些小官炫耀什麼,沒那個閒工夫,只不過于謙方纔示意他先等着,所以丁一纔在這裡候着。而等到于謙等朝臣從左掖門出來時,卻就見吏部尚書王直握着于謙的手嘆道:“朝廷正藉公耳,今日雖百王直何能?”

老王直似乎揣了一懷的小紅花,擡頭見着丁一,幾步搶了過來,害得丁一連忙迎上去攙住,要不一會摔倒了,扶與不扶雖說在大明朝還不是個問題,但總歸還是不好的,就聽着王直感嘆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真是直指人心!今日全賴小友決斷,誅馬順難,依律而誅更難,縱王直少壯時又何能?”

這聽得丁一都不好意思了,于謙卻笑道:“王公卻莫誇壞了這少年!”卻對丁一說道,“如晉再候上片刻,有公事。”所謂的公事,現時國土安全局是兵部下屬的衙門,于謙是該管上司,不如說是命令更爲合適一點。當然于謙面上很客氣,但這上下,丁一是分得清的。

“王公謬讚了。”丁一笑着給王直行了禮,退到一旁候着,這時那幾個一路被當成備胎,都沒機會上殿的小官嚇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因爲他們聽着老王直對丁一說道,“如晉過謙了!誅馬順奸賊,盡賴如晉之力!”

誅馬順啊!這八品小官身上的血,真如他說的一樣,是殺馬順濺上的!

“廣州城被叛賊圍困,你可知道?”

到了兵部公事房,于謙卻就沒那麼多的客套,直接就衝丁一這麼問道。

丁一點頭道:“略有所聞。”

于謙並沒有說什麼,但被一同召入公事房的兵部職方清吏司郎中胡寧,卻就眼神一冷,望着丁一說道:“安鄉伯張安殉國,都指揮僉事王清被俘之後,也被叛賊殺害,廣州城被圍困……你身爲國土安全局衙門大使,此時竟和老夫說‘略有所聞’?屍餐素位莫過於此!”

丁一毫不迴避郎中胡寧的逼視,淡然道:“如此,學生請辭便是。”

這話說將出來,胡寧的面色就顯得有些難看。

他沒有想到丁一直接要辭官了。

因爲方纔在奉天殿上,別人或說丁一果敢決斷,忠義無雙。但胡寧估計,于謙可是極爲後悔今日叫丁一去上朝的。做到五品郎中,誰也不是傻子,胡寧很清楚丁一爲什麼要殺馬順。而看着丁一拿捏在這個關節來殺馬順,以使得國土安全局衙門得了殺人執照,胡寧是很憤怒的,他覺得自己被算計。

不論監國或百官,都被丁一算計了。

胡寧十分清楚因爲這個時節,爲了平息人心,于謙不得不讓監國的郕王爲丁一站臺,說丁一殺人是正義的,是合法的;而剛剛與大漢將軍、禁衛扯打的羣臣,自然爲了免於自己失儀的問題,也不會有人出來指責丁一,何況於,殺了王振黨羽馬順,本就是大家心中所望。

所以胡寧認爲,丁一是工於心計,爲了當官不擇手段的人。

丁一說着,便解下印章放在桌上,對於謙道:“先生且忙,學生便告辭了。”

“站住!”郎中胡寧拍案站了起來,氣得鬍子都揚起,“丁如晉,你想幹什麼?”

第3章 立儲(十九)第2章 定埃及(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八)第4章 新君(十九)第2章 遠航(七)第28章 江山萬里煙(十八)第3章 飛地(十七)第6章 傷別離(十)第3章 飛地(一)第43章 幽懷恨無句(十三)第3章 爪哇(七)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七)第6章 傷別離(五)第3章 心如鐵(八)第84章 虎脫押(一)第9章 獵火照狼山(四)第18章 獨立顧八方(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5章 奪門(十)第7章 獵火照狼山(二)第128章 待從頭(十一)第9章 風*流*眼(十七)第82章 雄雞一唱(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第103章 只待東風(七)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七)第18章 獨立顧八方(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一第3章 立儲(十四)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六)第4章 新君(十六)第6章 歐洲(十四)第69章 工欲善其事(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18章 江山萬里煙(八)第63章 工欲善其事(十三)第7章 風蕭蕭(九)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六)第3章 心如鐵(五)第9章 風*流*眼(十二)第118章 待從頭(一)第5章 租界(十)第3章 永鎮廣西(八)丁一的奮鬥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一)第5章 奪門(十五)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丁一的奮鬥三十三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五)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一)第4章 新君(六)第1章 萬事開頭難(一)第3章 飛地(七)第3章 心如鐵(一)第43章 教看風雲手(四)第7章 獵火照狼山(二)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八)第1章 溫柔鄉(一)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77章 贏取自由身(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5章 忠義無雙(七)第3章 爪哇(二)第2章 絕戶計(十五)第5章 君臨(十七)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五)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6章 歐洲(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六)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34章 收徒(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112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四)第9章 風*流*眼(二)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7章 風蕭蕭(十)第3章 心如鐵(四)第110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二)第72章 翻雲覆雨(三)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二)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二)第8章 轉進(十五)第6章 歐洲(八)第60章 工欲善其事(十)第53章 工欲善其事(三)第78章 贏取自由身(三)第33章 收徒(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八)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3章 立儲(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