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把吳鉤看了(三)

武勇其實對於也先這個層面的人物來說,並不太重要了,敏安的武勇也絕對不是說笑的,若是教他上了馬,放開手腳搏殺,能活下來的不一定就是丁一,就算勝了,也絕對不是脫力這麼輕鬆的代價。

讓也先動容的是,有這等身手的丁一,倉促之間能帶領巴達瑪的護衛,殺潰了馬匪。

征戰多年的他當然清楚,這是對於戰機的捕捉,這是生於戰場的敏銳,這是對一羣根本談不上什麼認同感的人,統率指揮的本領。巴達瑪的護衛,可不是丁一的弟子,不是丁一使慣了的軍兵。他便能使得動他們,帶領着他們扭轉頹勢,把壓着他們打勝利在望的馬匪擊潰!

“我需要一個答覆。”也先翻身上馬,指着那杆明字戰旗對丁一說道,“太陽升起的時候,你和吉達必須成爲我的千夫長!否則,它會倒下。皇帝也不會再需要那麼多人侍候,兩個人,我會留給皇帝兩個人,其中沒有你。”

丁一點了點頭道:“是,太陽升起的時候,我會給你答覆。”

也先滿意地點了點頭,於護衛擁簇之中策馬而去。

“我跟隨也先的話,你就能當上千夫長。”丁一對吉達這麼說道。

後者點頭喝了一口馬奶酒:“是,吉達剛纔聽到了。主人差吉達當千夫長,吉達便去;主人不差吉達去,吉達便守着這旗。”

“你不勸我?”

“吉達是主人的奴才。”

丁一站定了,望着他說:“好,你就跟着我。”

“是,吉達跟着你。”

他們便沒有再說話,靜靜地坐在旗下,不論丁一還是吉達。都知道這是難得的平靜。

儘管吉達不明白其中來去,但從丁一身上,他能感覺到,這不會是一個安寧的夜。

倒是阿鼠,有着許多的熱切,不時拔出刀來磨,不時松下弓弦,又再將它掛上,又去給馬都上了鞍,過上半晌又去把馬肚帶鬆了。又過片刻還是去把馬肚帶緊了,似乎不得片刻的安生。

馬蹄聲再次踏碎了寧靜的夜,也先和伯顏帖木兒、賽刊王去而復返。

丁一這回沒有站起來,喝令他們停步;也先這回下了馬,也沒有再和丁一說上一句。他和賽刊王直接走進帳篷。而留在外面指揮護衛的伯顏帖木兒沒有下馬,他對丁一說道:“跑不掉的。方纔頭一回過來。就派了千人隊捉他們回來了。”雖然不知道楊善爲什麼要這麼做,但是對於瓦剌人來說,公理總是在弓箭的射程以內,捉了回來慢慢拷打,沒有什麼懂不清楚的事。

“我知道。”丁一拿下了嘴裡的菸頭,在進入瓦剌大營之後。他抽的不是煙,只是爲了讓瓦剌人習慣,他嘴角總是叼着一個冒着火頭的東西,然後丁一微笑着把那個菸頭按在了身邊的一條繩子上。繩索很快被點着,火頭如蛇一般彎曲着竄到石頭後面,長草叢中,象一隻碩大的折翅的螢火蟲。

受命追趕楊善的千人隊,在漆黑的夜裡,在這個很多人都患夜盲的夜晚,他們很幸運的找到了遠處的火把光點。但是那些光點分成了兩隊,一隊往宣府方向奔去,一隊往大同方向而去。

加上那些可能是爲迎回皇帝儀仗的黑甲騎士,楊善一行也不過三十人,一支千人隊捕捉三十人,也先已對此事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他想不透楊善想搞什麼事,但他很清楚,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所有的陰謀都將破碎,所以他拿出了絕對的力量,一支千人隊,足夠把那三十人,碾碎一百次。不要忘記,這是以三兩萬鐵騎就擊潰二十萬明軍的瓦剌軍兵。

“你,帶上四個百人隊,向宣府趕去,其他人跟我來!”千夫長馬上做出了分兵的措施,不論怎麼分兵,也是上千鐵騎對二十騎——他只計算那些黑甲騎士,至於楊善和他的從人,無是千夫長還是他手下的軍兵,都從來沒有視他們爲對手。——所以千夫長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計較,就算那二十騎是鐵打的,一千鐵騎也足夠把他們踏碎。

憑藉着騎術的高超,只奔馳了不到四百步,距離已然明顯地拉近,往大同方向的四個百人隊,已看見對方騎士在馬背上隱約的身影。所以當前面十數騎又再分成幾股逃竄,追兵也就拆開來,每個百人隊追趕一個方向:“若有伏兵,馬上撤退!”千夫長是老於沙場的,第二次分兵前叮囑了一句,其實他並不太相信明軍敢於和他們野戰。

這不是在京師保衛師吃了大虧的瓦剌軍兵,這是土木堡之役自信無限膨脹的瓦剌精銳。

麾下的百夫長雖然紛紛應了,但率着人馬追趕目標的他們,卻有着某名的興奮,殺戮,也是一件會上癮的事情。駐紮在貓兒莊因爲有也先不許再搶殺的命令,儘管這些瓦剌人還是禍害了數以十萬計的明國百姓,但畢竟不自由,不暢快。

奔馳而去的不是一支支百人隊,而是一羣羣狼,獠牙間滴着唾液,瞪着發綠的眼睛的狼。

他們會撕碎一切,不論前面是老虎還是獅子,至少於他們自己,是這麼認爲的。

第三次分兵時,有一個瓦剌的百夫長感覺不太對勁:“明狗的馬蹄聲音不對!爲什麼聽着還是至少還有十幾騎的聲響?”就算前方馬蹄聲裡,有一半是備馬,也至少有十四五騎!

楊善一行人不過三十衆,第一次分成兩股,每股便只有十數枝火把;第二次分兩股,每股開始只有七八根火把,但現在第三次分成兩股,每股只有三兩枝火把。但瓦剌人自小就是在草原上長大的,就算在奔馳的戰馬上,這位百夫長仍然能感覺到,前方馬蹄聲跟火把的不符。

“功勞該是那顏的!”手下的十夫長大笑說道,他們看穿了明人的詭計,至少他們自己是這麼認爲的:先前分出去的明人馬隊。都是人少火把多,也許是把火把縛在備馬鞍上,也許是一人手持兩根火把,而真正的目標,就在這一隊人多但火把少的隊伍裡。

這一次前面的明人分出了四五股,每股只有一枝火把,但是對老於戰陣的瓦剌人來說,他們識穿了明人的陰謀,他們便毫不猶豫再次分兵,其實他們感覺只要有兩個十人隊在一起。就足夠可以拿下目標了,就算拿不下,也可以拖住對手,吹響牛角讓其他的隊伍過來會合支援。

往大同方向追趕的其他隊伍,也跟這支百人隊的遭遇差不多。於是從貓兒莊到大同這段不算遠的距離,被追趕者和追趕者。都拆分成了許多的小隊。有兩支十人隊剛要去追趕自己的目標。卻就被其他兩支隊伍從身邊掠過,搶先銜尾追去。

那兩個十夫長不禁破口大罵:“他孃的,誰手下的崽子?馬都騎不利索,就來搶老子們的活計!”不過前面似乎又多出兩根火把,他們也就沒有過多的停留,趕緊朝着新發現的目標趕了過去。爭功對於草原上的人們來講。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猶其那些黑甲騎士上好的魚鱗甲,一旦捉到,這些甲冑和刀槍自然就是歸自家所有。那可是鐵甲,不論對於草原還是中原的軍兵來說,都是極大的一筆財富。

至於擦身而過爭功的那兩支十人隊,同樣的羶腥氣味,同樣的裝束,同樣的弓刀,沒有人覺得有什麼問題,就算他們之中有一個馬騎得不好的傢伙,也不見得出奇,有許多崽子跟着大人出來打仗,大人戰死了,崽子就拿上大人的弓刀,胯上大人的戰馬,接着打下去,要不然的話,死者的戰利品和繳獲,是不會送到草原他的帳篷裡的,等到大軍回師,死者的牛羊和女人、崽子,都會被其他人分掉。

可惜黑夜裡他們看不仔細,否則就會發現,那人不是馬騎得不太好,而是無法在全速奔馳的戰馬上駕馭自如,只好把整個人都捆綁在戰馬上以防摔下來,而那馬的繮繩,也是執在旁邊的瓦剌裝束的騎士手裡。

當宣府方向傳來連接三聲的爆炸聲,扯着不會騎馬綁於馬上同伴的繮繩的人,就吹響了竹製的哨子,聽上去並不尖銳,象是夜鶯的啼叫,三長兩短的哨聲,在爆炸聲音的餘震裡並不引人注意,象是被驚飛的宿鳥。

除非象前面逃竄的隊伍,專門在等着這聲音的響起,纔會注意這動靜,緩下馬速來。

很快這一隊逃兵就和被追者會合在一起,那個被綁在馬上的人,看着楊善點了點頭,卻問一路幫他扯着繮繩的人:“你叫什麼名字?”

“回爺爺的話,先生門下弟子姚查,恕甲冑在身不能全禮。”

沒什麼再多說什麼話,這兩支先前的追兵,騎在馬上,扯下了身上的瓦剌人外衫和帽子,露出裡面的黑色戰袍和魚鱗甲,如同護衛着楊善前去貓兒莊那二十騎一般的裝束,他們熄去了火把,點上了丁一“發明”的防火馬燈,沒有玻璃不要緊,又不是要量產,水晶片嵌鑲上去一樣的透光,可以照得見前方的路。離得遠了,可就不如火把一般惹眼。

大同城外百騎陣列,刑大合看着那數十騎挑着馬燈前來,對城前晃動了火把,若干個大籃子放了下來,楊善扶着從馬上下得來,腿腳麻木的英宗上了其中的一個籃子,刑大合教那姚查帶着二十個在草原生活了好些日子的軍士,上了其他的籃子,姚查還要說什麼,刑大合冷冷地道:“陣前抗令者,殺。”

英宗在那籃子裡被城上軍士攙着上升,卻對刑大合問道:“爾將奚爲?”就是問他們還要幹什麼。

“回爺爺的話,先生說,瓦剌人應該被教訓。”

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7章 風蕭蕭(九)第5章 奪門(十一)第6章 歐洲(四)第59章 更有強中手(四)第53章 謀遺產(一)第7章 風蕭蕭(四)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一)第3章 飛地(五)第5章 租界(八)第52章 工欲善其事(二)第3章 飛地(二十)第2章 絕戶計(一)第5章 租界(四)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一)第11章 江山萬里煙(一)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96章 萬事皆備(十五)第84章 虎脫押(二)第4章 出印度洋(二)第42章 殺熟(二)第6章 歐洲(三)第3章 永鎮廣西(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96章 萬事皆備(十五)第1章 入埃及(四)第57章 交易(一)第6章 傷別離(一)第6章 歐洲(九)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1章 伴君如虎(七)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一)第9章 風*流*眼(四)第62章 更有強中手(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二)第1章 入埃及(十四)第9章 風*流*眼(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六)第1章 督廣西(四)第1章 入埃及(十四)第82章 雄雞一唱(七)第7章 猙獰(十七)第3章 立儲(八)第67章 麻煩(四)第94章 萬事皆備(十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第3章 爪哇(十)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2章 定埃及(五)第1章 溫柔鄉(七)第13章 江山萬里煙(三)第4章 新君(六)第26章 江山萬里煙(十六)丁一的奮鬥十六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17章 江山萬里煙(七)第25章 江山萬里煙(十五)第84章 虎脫柙(二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第9章 風*流*眼(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五)第74章 翻雲覆雨(五)第3章 心如鐵(十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七)第2章 遠航(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33章 收徒(一)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5章 租界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八)丁一的奮鬥三十三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55章 受辱(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一)第28章 江山萬里煙(十八)第84章 虎脫柙(八)第3章 爪哇(四)第84章 虎脫柙(十八)第8章 轉進(三)第8章 決鬥(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3章 飛地(十四)第7章 辭京(六)第9章 風*流*眼(二)第90章 天子賜顏色(二)丁一的奮鬥一第3章 心如鐵(四)第5章 君臨(三)第3章 心如鐵(十七)第1章 舊部(四)第7章 猙獰(十五)第84章 虎脫柙(十六)第7章 辭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