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閒遊獨木橋(五)

要在隨軍糧草消耗完以前,結束朵顏衛戰事,這是一件絕對瘋狂的事,瘋狂到丁某人如果知道,用綁也會把丁如玉綁回容城的程度。或說是:丁如玉在廣東,沒拿朝廷一兵一卒、一甲一糧,可以光復大半個廣東,要把所光復範圍內的人口算起來,也不見得比朵顏衛就少多少。

那就是對於軍略全無瞭解的說法了。不說丁一派去的弟子,不說淡馬錫支援的一百親衛,不說丁一那時在背地裡,讓柳依依調拔過去的銀兩,也不說大義上,平叛跟吞併朵顏衛完全是兩個概念事。

只論兩事,那便是矛盾和基礎。

黃蕭養的起義,本身就與廣大地主階層的利益,存在着極大的矛盾,所以丁如玉不是一個人,她最後成爲了整個利益被起義軍侵損的地主階級的旗幟,她能得到兵員,能得到糧草兵甲的支持,更不要提當地的線報,江湖同道的通風報信等等了。

而華夏本土的羣衆基礎,最爲根本的就是田地,丁如玉在招募士兵時只要許諾上一句:“參戰民勇,臨陣不退者,平叛之後皆可分田。”一時就有多少農家子弟來報名?至於田地,當時被起義軍殺掉的地主豪紳並不在少數,這些人的家產或被奪走,但田地還是在的,這就有了一個可以用來再分配的資源。

但是在朵顏衛,在草原上,哪裡有這些東西存在?去哪裡徵兵?大家都在放牧,誰會種田啊?誰又指望分上三五畝地,好好過日子而去報名從軍?扯吧,不是說牧民願不願種地的,他們也得會種地,有這技能才行啊。

並且最爲重要的,還有一個極爲可怕的問題,那就是草原上,並沒有中原那樣的縣治所在,也就是說,對方的機動性是極爲強大的,後者建虜入侵、華夏亡國的時期,平定準噶爾的戰爭,建虜是盡全國之力,整整歷時三朝,才把準噶爾平定下來的。

雖說朵顏衛沒有準噶爾勢力、地盤那麼大,但丁如玉手中也不過就是數千軍兵,三月軍糧啊。

可惜丁一根本就不知道這節,於是事情開始衝着某種詭異的方向發展了。

此時奔馳在回京的路上,丁一隻想快點回到京師,然後可以休息兩天去赴秋闈。科舉原來是他爲了脫離朝堂避禍的一個籍口,時到今日,卻已不知不覺,轉變成爲真的是跳入科舉考場的心理了。

說來無他,只是一事,便是自信。在那些個狀元師傅的虐待下,對於文言文的撰寫、用典、避忌等等,丁某人已經有很高的自信,並且和萬安、劉吉這兩個正牌進士的攀談切磋裡,丁一也覺得應對起來比較從容,而張和這位偏執狂,更是給了丁一莫大的讚許。

當對一個東西不追求結果,並且有着足夠的信心時,這就是一個讓人開懷的遊戲,秋闈對於丁某人現在來說,就是近似於如此,當然,他還是在意結果的,雖說考不過也沒啥,但終歸考上了,也算是在這大明年間,證明自己的一個手段。

先前他與杜子騰的問答,便能極好的體現這一點,當杜子騰有點疑惑地說道:“先生,恕弟子唐突,實在不明白爲何先生要辭官來赴科舉?”很明顯,思維比較慎密的杜子騰,是不會相信丁一那套什麼從小立志科舉的說法。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檄書,武能安邦,文能治國,方是我輩當立之志。”丁一在馬上笑着這麼對杜子騰說道。其實他想說的話,卻是:能考個證還是考多個證吧,天知道啥時候能用上?再說又不是考不上的,爲啥不考?你沒評過職稱不知道沒證的痛啊!

至於辭官避禍,丁一是不會去提起的,對於這一點,他看得很清楚,他現在的力量還不足以跟景帝對抗,哪怕杜子騰看明白了,丁一也不會自己去挑明這一點。其實,這也是爲什麼有那麼多刺殺衝他而來的根本原因。

因爲丁一這個極爲稚嫩的勢力體系,看似有武有丁如玉;文有李賢、商輅;門下弟子逾千;江湖同道俯首;海貿、商鋪廣佈兩京十三布政使司;更有類似御史與廠衛混合體的安全衙門;勳貴更有英國公等等……

但其實這個體系是極爲脆弱的。

只要抹去丁一這個點,立即就四崩五裂。

李賢和商輅是絕對不會與江湖豪雄或是柳依依手下商鋪合作的;而安全衙門如果不是因爲丁一的存在,早就被填入文官各派勢力的人馬之中;若是沒有丁一,柳依依就是發瘋了,也不會把錢投入辦學的無底洞裡;至於丁如玉,老老實實告老找個人嫁了,怕還能保住性命吧……

便是因爲刺殺丁一,是最爲快捷,最爲有效可以讓這個勢力體系立刻崩散的辦法,所以,與丁一敵對的各方,纔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相同的辦法。

而當丁一和杜子騰、李匠頭奔到古北口的鐵門關外,入關之時,杜子騰就拉住了丁一的繮繩,對丁一說道:“先生,弟子有罪!”丁一看着杜子騰認真的神色,不覺心中一沉,這廝和陳三一樣,是被丁一寄予厚望的,怎麼突然來說有罪?‘

卻聽杜子騰沉聲說道:“先前先生與師叔推演軍略之時,弟子抽了三十親衛,十人先行探路,二十人跟在我等後方二里處。”這時節自然不是去訓斥杜子騰擅作主張的時候,丁一點了點頭示意他說下去,便聽杜子騰接着說道:“直至進入鐵門關之前,先行十人已有四組總共八人的斥堠,在沿途樹上繫上白色手帕示意周圍百步無事,並向兩側繼續搜索。”

也就是說,有一組應該在鐵門內接應的斥堠,失去了蹤跡。

“弟子以爲,還是等後面二十騎會合了那八騎趕上來,再前行不遲。”杜子騰很鄭重地向丁一勸說着,“還望先生,看在門下諸多弟子、學生的活計上,萬莫以身試險!”他說的也是實話,丁一一旦有事,那雷霆書院是絕對散夥的,連他們這樣弟子,前途也變得黯淡。

杜子騰很清楚丁某人的脾性,若是勸他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說不定更激起丁某人爭強好勝之心,不論前路有何風波,都要縱馬提刀闖上一趟,畢竟骨子裡,丁一仍舊還是以特戰精銳自許並自律的。

但以門人弟子的前程活計來勸說,丁一聽着不禁臉色一沉,過了半晌,無奈地長嘆了一聲,對杜子騰說道:“爲師在你眼裡,便是那麼固執麼?好吧,都聽你的便是,就等他們上來了,我們再出發。”

不過一旦清通之後,丁一卻就分派起來:“你把李匠頭帶到鐵門關的守軍那裡去,亮出身份,記下他們的姓名,若是李匠頭掉了一根毛,我都不會與他們干休。”若真是前路有着杜子騰所說的風險,那麼丁一就要把李匠頭這個非戰鬥人員的安全先處理好了。

倒是李匠頭頗有些義氣,叫喚着他也使得了刀騎得了馬,卻不是廢人。丁一隻好對他勸道:“原便是要倚仗李大哥的,就如戰場之上,總要留下一支生力軍,若是戰況膠着或有危急,便教這生力軍過去衝殺打開困局!”如此方纔把李匠頭勸住了。

鐵門關是極爲險要的所在,關門狹窄只能容一人馬出入,丁一便和杜子騰在這關口下了馬,由着杜子騰亮出腰牌,把李匠頭先在守軍這裡等着,兩人過得鐵門關,便牽了馬,緩緩前行,行出十數步後,便各自從馬背上取下兩隻皮箱來。

一口皮箱打開之後,是裝着胸甲、背甲、一對包裹過小臂的長護腕、一對從腳踝到膝蓋上方的長護脛,加上頭盔總共七件都是一體成型的甲冑,把甲帶一一系緊了;又從另一口皮箱裡取出小圓盾,套在左護腕上,用筷子粗細的內六角扳手上緊了螺栓,再從皮箱裡取出一條皮帶繫上,那上面的皮環裡彆着四個啞火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延時引信手榴彈。

丁一做起這一切來,卻是熟手無比,取下馬鞍換到備馬上,又從馬鞍前的皮囊裡取出偏心輪弩,蹬上了弦斜背在腰間。兩把長刀分懸在鞍前兩側,擡頭望去,杜子騰卻也已同樣裝備完畢,於這個時代來說,大約也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

兩里路的距離並不太遠,後面那二十八騎,一人三馬此時便已趕到,二十八人近百匹馬,正慢慢從鐵門關魚貫而入,看着丁一和杜子騰披甲頂盔的裝束,連忙把馬鞍換到備馬身上,牽着馬在空闊地方列起隊來。

鐵門關內三裡餘的林內,此時雙乎日正阻止了想去搜羅戰利品的同伴,他指着倒臥在官道上那兩名斥堠,低聲說道:“不要動,阿傍羅剎如果到了此處,看着兩條被剝得赤條條的屍,只要是個人,都會馬上折返,若是他奔到鐵門關去,我們就白浪費了這機會。”

“把那六匹馬和兩條屍搬走,殺他個出其不意……”

“若他不緩下馬速來查看屍體,你能在四十步外射中目標,那你便去搬,我雙乎日沒本事,敢誇口說一定能在四十步外射中奔馳的目標。”

第3章 心如鐵(二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一)第6章 傷別離(十)第121章 待從頭(四)第1章 舊部(五)第3章 永鎮廣西(八)第71章 翻雲覆雨(二)第3章 爪哇(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二)第33章 或言堯幽囚(六)第5章 忠義無雙(四)第8章 轉進(十七)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五)第8章 轉進(十三)第1章 溫柔鄉(二)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83章 其血玄黃(八)第5章 君臨(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6章 傷別離(十九)第4章 新君(十四)丁一的奮鬥一第6章 傷別離(一)丁一的奮鬥三十三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1章 入埃及(六)第6章 歐洲(七)第9章 快意(一)第8章 決鬥(七)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13章 江山萬里煙(三)第47章 教看風雲手(八)第1章 溫柔鄉(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十)第8章 轉進(七)第9章 萬事開頭難(九)第106章 天子賜顏色(十八)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8章 決鬥(十四)第48章 教看風雲手(九)第4章 新君(十九)第1章 督廣西(一)第84章 虎脫柙(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六)第9章 風*流*眼(四)第28章 謀逆(四)第82章 雄雞一唱(一)第2章 遠航(十七)第78章 閒遊獨木橋(八)第12章 威脅(二)第100章 只待東風(四)第112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四)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6章 傷別離(九)第100章 只待東風(四)第17章 大禍(一)第25章 視死忽如歸(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四)第4章 萬山在握(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九)第5章 君臨(十八)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九)第1章 督廣西(十)第128章 待從頭(十一)第2章 定埃及(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6章 歐洲(六)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第5章 君臨(十二)第9章 風*流*眼(十五)第5章 租界(十)第3章 永鎮廣西(三十)第59章 交易(三)第3章 爪哇(十五)第130章 待從頭(十三)第1章 督廣西(十)第83章 其血玄黃(五)第82章 雄雞一唱(一)第6章 傷別離(十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一)第7章 風蕭蕭(二)丁一的奮鬥十一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八)第87章 萬事皆備(六)第8章 決鬥(六)第60章 更有強中手(五)第7章 辭京(三)第94章 萬事皆備(十三)第9章 風*流*眼(二十)第1章 入埃及(十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