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永鎮廣西(二)

這可不是青山處處埋忠骨、以身殉國的事,這是要全家過去,舉家殉國啊!要是五五之數,只怕還有人願意去賭賭,畢竟永鎮廣西,好大的誘惑;可這是除了丁某人,誰都討不了好的地方。

讀書讀傻的人,大明朝裡不會沒有;但能混到士大夫階層裡,還能在朝廷說上話的讀書人,可真還不見有讀書讀傻的人呢!景帝來這麼一招,立時彈劾丁一的聲音就突然靜了下去,似乎大家都在一瞬間忘記了這件事。

說來也是無他,千古不易的道理:手中有兵,境內有匪。本來這兩條在朝代的末年足以成爲生存的根本,但在這大明還沒明顯走向衰落的時代,是還不夠的,那麼便還有兩條:於國奇功,天下聞名。

這四條,足以讓一切聲音變得蒼白,何況於景帝還下旨:誰樂意誰去廣西“冚家鏟”!

相比之於京師的朝廷諸君,石璞的心情要好得多。都嶠山那三千軍馬都被營救出來了,山地旅二零一團可謂是撿了個大便宜,他們入得都嶠山兜峰峽谷的時候,杜子騰教七八人拿着鐵喇叭,由那些狼兵、盤族教官領着爬到各處懸崖高嶺,以鏡子反射日光爲暗號,一齊發聲吼叫:“奉阿傍羅剎法旨,上天有好生之德,午時三刻爾等若不散去,將降五雷正法誅邪!再於三更拘魂煉魄!”

這要有正宗道家或佛家的人等聽着,只怕會活活笑死。阿傍羅剎、法旨、五雷正法、拘魂煉魄。這是一鍋大亂燉麼?都哪跟哪啊,全是風牛馬不相及,扯不到一塊的東西啊!可惜義軍大多是無產階級或流氓無產階級。大字都不識一個,會寫自己名字的人都少有,誰去研究佛道典籍?

昨晚逃得生天那數百義軍老底子,聽着就慌了,他們親歷過排槍的射擊;鄭昂的幾十親信也是膽寒,他們是看着邢大合和杜子騰手中火光電閃,然後自家兄弟就一個個倒下。別說那是火器,火器有連發的麼?百虎齊奔也不是這樣啊,也會有濃煙啊!至於昨日山谷口三十公斤黃色炸*藥爆炸之餘活下來的千來人。那是立時就倉皇逃竄了,有幾個沒跑,是當場驚得尿了褲子,有兩個嚇得膽破。就這麼死在那裡。

這就是跨時代科技的威攝力了。因爲完全不是這個時代的底層人民可以理解的威力,他們很容易就將其往鬼神那方向想過去,然後就開始腦補,尤其當那些喊話的人一齊發聲,更如羣山咆哮一般,只喊了兩遍,那些義軍就散了大半。

這時代有什麼辦法,在不點菸花火炮的情況下。七八個山頭,大家一起異口同聲嗩喊?

根本就沒有。所以這也是不能被義軍所理解的事,於是同樣也被腦補成丁容城的神通。

喊了三遍,杜子騰帶着偵察分隊摸了過去,竟是幾千義軍跑得一個不剩。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就極好地體現在這幾個破鐵喇叭,幾小塊鏡子嚇退數千敵軍上面。不單是義軍,連着那些被救的邊軍,回到梧州府城之後,晚裡都點着香燭,向懷集方向叩頭,說是叩謝阿傍羅剎救命之恩。

石璞不知道這些事,就算知道他也不會在意,對他來說,軍兵是愚昧的,是不可使知之的羣體,他們只要聽號令去衝殺就可以了。他的快意,是在於丁一拒絕了他派去懷集傳令的手下。

包括這些日子裡,趙輔手下那三四千邊軍和先前隨着石璞守梧州的五六千邊軍裡,有近四千人加入了忠義社,被圍於都嶠山兜峰峽谷的三千邊軍,更有四五百人宣誓加入秘密組織天地會,石璞也是一無所知的。

他在意的是,終於有理由可以折騰丁一了。

於是他馬上吩咐幕僚開始炮製奏摺,參劾丁一不聽宣調,知會共商軍議,卻以有旨意不得擅離懷集爲令拒絕前往梧州,甚至還舉出例子,說是上回丁一不也是沒有旨意就去梧州了麼?彼時怎麼不考慮有旨意不得擅離?更是引經據典,指責丁一曲解聖意云云。

石璞並不知道,這封他覺得可以好好殺一殺丁某人勢頭的奏摺,把他自己摺進去了。

本來皇帝的意思,是教他隨宣旨中官回京便罷。

當朝廷收到這份奏摺時,無論是丁一兩個義兄,李賢和商輅,或是身爲丁一先生的于謙,都是火冒三尺;連和于謙極不對付的吏部天官老王直,看着這奏摺也氣得鬍子發抖大罵道:“石仲玉無恥!”至於首輔陳循包括次輔等內閣大臣,也是憤慨不止。

所謂犯了衆怒就是這樣,官場上有一些事,再不爽也不是不能做的,例如於謙收了丁一爲親傳弟子,有一些事他就不得不去爲丁一兜着,要不然如何對得起這先生二字?天下人看着,或是說天下士子看着,誰會有他於大人的好話?

丁某一就算不容於朝廷都好,他可剛剛把老石璞救了出來,就算朝廷要治他罪,石某人怎麼也得上個摺子替丁一分辯一下,哪怕只是形式上走一通,也纔算交代得過去?這才幾天,又是搶功摺子,又是參劾摺子,石某人到底得多不要臉?這等白眼狼,誰願意與之爲伍?

於是,犯了衆怒的下場,就是石璞終於在梧州府城見到了丁一。

聽着丁一過來,石璞倒是就出迎於門外,微笑着一副寬厚長者的慈祥,心中卻冷笑着腹誹:現時才服軟,現時纔來梧州?遲了!只不過他一開口卻是說道:“如晉啊,老夫是望眼欲穿啊,這廣西平亂的謀略,一路都盼着你過來一起參詳……”

丁一規規矩矩地行罷了禮,方纔低聲道:“玉公,有天使同來。”

石璞畢竟年紀大,加上心思不太正有點走火入魔,一路都在想着怎麼整治丁某人,直到丁一提醒,才發現丁一身後還跟着一大串人,有中官,有文官,只聽那中官冷冷說道:“太子太保、兩廣總督、工部尚書石璞可在?嗯,接旨吧。”

奏樂、開中門、置香案等等瑣雜事務缺一不可,當然宣旨之前,念丁一於國家有功,腳腿披創舊疾症重,特賜免跪也是一如以往的。但這聖旨宣罷,石璞當場就昏了過去。因爲旨意不是如他所想,如何把丁一撤職法辦或是發往軍前效力。

而是把他石某人一擼到底,免了兩廣總督不提,連工部尚書銜也擼了,太子太保的榮銜也削了,然後“念其年老昏庸……派員押解,即日發回原籍……命當地官府嚴加看管,不得有誤……”這不是退休啊,是開除公職,還要當地官府監管。

這就是犯了衆怒的下場,丁某人救了他石老頭兒,結果被這麼爭功不說,還往死裡整,要是個無腳蟹倒也罷了,問題人家是正經八百的探花郎,幾個狀元都與丁某人有師生之實,開了幾間大書院,弟子數千;還是太皇太后義子、大司馬親傳弟子、十萬鐵騎之中救出上皇的功臣,石某人敢這麼搞,以後還有誰他不敢搞的?

“玉公,保重身體啊。”丁一極爲真誠地扶起石璞,低嘆道,“怎麼的會如此?這朝中有奸邪!玉公親歷沙場,不避刀矢,安能如此下場?學生身爲士林中人,如何能坐視?玉公,此乃亂命!學生要上表朝廷!”

石璞氣得一口血當場噴了出來,把一部雪白鬍須染得鮮血,他戟指着丁一,半晌說不出話來,這時卻就有吏部、刑部的官員過來了,有人賠笑勸着丁一,有人攙扶石璞到邊上,低聲與他說道:“汝好自爲之,丁容城奏摺上,從不曾有半句害爾之辭!”

歷經數朝的石璞本是聰明人,只不過是他着實看不慣丁一,或者說,他根本無法接受自己是靠着丁一救援才活下來的事實,這時被人這麼一說,冷靜下來細細一推敲,哪裡想不通自己犯了衆怒?不禁又是一口血溢了出來,蒼涼笑道:“原來如此,竟是自取其咎!罷了!”

推開攙推着他的人等,踉蹌行到丁一面前,勉力長揖:“如晉,汝是正人,這其中許多關節,你、你不曉得啊!是老夫對不起你,莫怪朝中諸公,唉,想不到,想不到爲官數十載,今日方明白,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真諦!如晉……”他把着丁一的手,嘴脣顫動着,似乎想從丁一的眼中找到一絲慌張或得意,但他終於沒有找到,能對付得了測謊儀的丁一,如何會在他面前露出什麼馬腳?何況本來丁一真的就沒說過他半句壞話,石璞終於深吸了一口氣開口道,“汝太直了,如晉,今後萬事要細思……世間人,終不是人人如你一般,只存公心……”

丁一一副不太明白的模樣,但持禮極恭地送了石璞出得府城,還送了兩封銀子給押解石璞的官員,又硬把石璞的一個侍妾也弄到牛車上侍候石璞,刑部的人本來是要把石璞的幕僚、僕役、侍妾這些身邊人都扣押起查問的,結果也只好賣丁一面子,石璞坐在牛車上,真個老淚縱橫,一路北去,只喃喃道:“老夫愧對如晉啊!”

陽光把丁一的影子拉得極長,他站在梧州府城城門口,望着石璞遠去的牛車,低聲地說了一句身邊丁君玥等人,誰也聽不懂的話:“不作死,不會死啊。”

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2章 絕戶計(十一)第51章 工欲善其事(一)第8章 決鬥(十五)第3章 心如鐵(十六)第3章 爪哇(十三)第34章 幽懷恨無句(四)第13章 進京(一)第103章 只待東風(七)第5章 忠義無雙(五)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二)第4章 槍在肩(四)第64章 更有強中手(九)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4章 新君(四)第1章 舊部(五)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22章 獨立顧八方(五)第5章 忠義無雙(十)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1章 溫柔鄉(六)第2章 篳路藍縷(十九)第53章 工欲善其事(三)第3章 心如鐵(一)第2章 篳路藍縷(十九)第5章 奪門(十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三)第51章 離別易銷魂(二)第6章 歐洲(五)第4章 新君(十二)第84章 萬事皆備(三)第4章 萬山在握(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八)第6章 歐洲(六)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二)第6章 傷別離(十四)丁一的奮鬥十第14章 江山萬里煙(四)第8章 轉進(七)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9章 風*流*眼(十二)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八)第3章 立儲(十四)第41章 教看風雲手(二)第8章 決鬥(十二)第2章 絕戶計(十四)第62章 工欲善其事(十二)丁一的奮鬥二十六第7章 猙獰(十四)第15章 江山萬里煙(五)第3章 立儲(六)後記丁一的奮鬥二十一第6章 傷別離(六)第6章 傷別離(二十四)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一)第61章 工欲善其事(十一)第7章 猙獰(八)第84章 虎脫柙(十四)第42章 殺熟(二)第25章 江山萬里煙(十五)第1章 舊部(六)第46章 角力(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丁一的奮鬥十二第84章 虎脫押(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五)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七)第4章 槍在肩(一)第65章 更有強中手(十)第1章 舊部(六)第6章 歐洲(七)第73章 翻雲覆雨(四)第84章 虎脫柙(七)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九)第84章 虎脫柙(九)第76章 閒遊獨木橋(六)第1章 舊部(八)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五)第3章 飛地(十)第51章 工欲善其事(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九)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四)第32章 或言堯幽囚(五)丁一的奮鬥十九第61章 交易(五)第10章 快意(二)第6章 歐洲(四)第5章 君臨(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七)第7章 猙獰(二)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