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二)

大帳內萬安嚇得站了起來,雙股戰戰,丁一的兇名,別人不知道,萬安能不知道麼?特別是丁一這殺老了人的,說到一個殺字,那股殺氣真的讓萬安嚇得心膽皆寒,不能自己,一下子跪倒在地,拜下道:“先生饒命啊!”

“你也是進士出身,我原以爲這樣是不太好的。”丁一望着跪於地上的萬安,卻就沒有叫他起來,而是受了他這一拜,“但你以私淑弟子自居,又以書院同學同列爲榮。那麼,子曰‘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此間事與守隨交代好了,就去準備一下吧。”

私淑,就是對自己所敬仰而不能從學的前輩。簡單的話,就是萬安沒有緣遇拜入丁一門下,但和丁容城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自許爲私淑弟子。他這說辭,只怕也是四處宣傳的了,否則容城書院的學生,也不會專門來找他造假,還用同學兩字把他圈了進去。

而丁一所說的孔子的話,用粗俗直白的話來講,就是:有準備拜師禮物的傢伙,我沒有不教的。當然了,這也是套話,是因爲丁一願意收下萬安,所以才這麼說,總不能街上隨便一個人提上幾條臘肉就來能拜師吧?

“弟子磕謝恩師垂憐!”萬安激動地拜下去,又磕了幾個頭,丁一虛扶了一下,示意他起來好好跟楊守隨說話,便自行離去了。萬安那是真激動,不是裝的,他這中進士比丁某人還早吧。就丁一在南京那時節,要他跟徐珵一樣,咬牙拜入丁一門下也罷了。但當時萬安和劉吉不太敢下注,丁某人官也辭了,一個七品御史還是署理……

不過到後面他就扼腕了,丁某人中探花,復職,鎮廣西,開四海大都督府——別管它是不是虛銜。現代的英女皇還有許多虛銜的,許多以前英屬殖民地的國家,還尊她爲名義的共主。其實行政稅收軍事外交都沒半毛錢交系,沒這份量,誰給這虛銜?

萬安知道再去投丁一門下,已錯失了最好的時機。所以他乾脆就把丁一以前那些皇漢理論研究了一通。處處宣傳,並以私淑弟子自許。也因此他纔會被派了一個監軍的職務,這許久的努力,總算得到丁一的認可,他當然是極爲激動的。

丁一原本對於萬安、劉吉這種奸黨,是很有惡感,但這回聽着萬安被書院的學生,用同學兩字相脅。而做出這許多壞事,也不得不動容:這人殺人放火爲禍四鄉不錯。但這人是爲你方纔這般做的,卻又就不同了。

“總得有些幹黑活的吧。”丁一走出了大帳,自言自語地說道。

都督宮聚看了騎兵連的演練,瞭解了他們的訓練科目之後,極爲沮喪,看着丁一過來,立時拜下:“制臺在上,小的常某無能,請制臺訓斥處置,不敢有所怨言,只是小的練的是戰兵,不是家丁啊!”

丁一連忙搶上去把宮聚扶了起來,他當然是明白兩者的不同,但不太瞭解細節上的區別,於是就仔細去問宮聚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宮聚聽着丁一問他,苦笑着說道:“制臺真君子,知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之!”他這不是馬屁,那是真心話,士大夫階層最喜歡吹噓的,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吧,覺得讀書人,有什麼事擺不平的?很少有丁一這麼真切來請教,丁一不單骨子打着軍人的烙印,而且現在他很清楚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就得讓專業的人去操持,才能出來一個穩定的結果。

這一點,對於專業的尊重上,整個大明,恐怕真的沒有人能比得上丁一了。

“戰兵則是經過操軍訓練,知進退,能聚散;家丁則是緊隨將帥,衝鋒陷陣……”宮聚說的這些丁一都知道,要是這都不知道,還叫什麼古代軍事愛好者?只不過宮聚接下去說出的,倒就是丁一有點概念,但一直沒重視的問題:“家丁平日也飽食,方能打熬氣力;戰兵於戰前方纔飽食……”就是戰兵要在臨陣接陣的前兩日,才能吃上飽飯。

雖然還沒有到明末小冰河時期,但吃飽飯,對於此時的華夏,特別是最底層的軍戶,那真的是個大問題啊,丁一在廣西,那是大部分的地主、鄉紳都讓侯大苟做掉了,使得他可以有一個重新分配土地的機會;而且丁某人那區區二萬多人的部隊,實質上是用大明過半軍費在裝備着、供給着;他還掌握着海路,有海外廉價稻米大量運入,所以這個問題,丁一向來沒有機會去面對,也就漸漸不去考慮了,來到雲南,被老都督這麼提起,方纔醒覺起來。

誰不想叫士兵起來操練?誰不想練完隊列練體能,練完體能練專業?問題是人都沒吃飽,練個鬼啊?要練出兵變麼?

“都督,若飽食無憂,五千新軍,要多久時間,才能達到騎兵連這樣的訓練水平?”

宮聚聽着嚇了一跳,是真的嚇了一跳,要練五千家丁?這手筆也太大了吧?這位丁制臺要幹什麼?卻聽丁一又對他說道:“四海大都督府裡,有位而無官,有餉而無兵,這五千新軍若是操練得好,到時宣撫四夷,揚我大明軍威於域外,善莫大焉!”

聽着是有些勉強的,但總算有個說法,宮聚咬了咬牙,想了半晌,終於做了決定:“制臺,末將有犬子三人,最小的那個年方十四,大的那個,有子十三,求制臺開恩,給彼等入雷霆書院讀書的機會!”

丁一自然明白是什麼意思,宮聚這就是以子孫爲質了。因爲要練五千家丁,宮聚又不是紙上談兵的書生,自然知道五千家丁能幹出什麼樣的事來。雖然丁一也爲這五千新軍的去向做了安排,但他始終放不下心來。只不過他沒有選擇,他本就是獲罪坐獄,是石亨和楊洪保他出來的,練兵又出了這檔子事,眼前這位年輕的左都御史,給出了這個抱大腿的機會,他能不抱麼?答案必定是抱緊丁一大腿了。

“門下沐恩小的宮某,參見恩主!”宮聚看着丁一點頭,撩起袍服就衝丁一拜下,這回丁一忍住沒有攙他,受了他的禮,不是丁一拿大,這是時代的侷限性,不讓他拜,宮聚那心裡就沒個底氣,沒什麼着落一樣。宮聚馬上就修書,叫來親兵送回老家,命他的幼子、長孫,立即去容城的雷霆書院入讀云云。

然後他才恭恭敬敬地對丁一稟道:“單就操典隊列,二月足矣!”能保證吃飽,他能保證兩個月達到騎兵營的水平。丁一點了點頭,又對他說,會安排一個教導隊給他,裡面三百多人,都是有兵頭將尾的水準,宮聚很乾脆地指着騎兵營裡的幾個班長說道,“若如彼輩之能,一月之內,必成!某教立軍令狀,若不成,提頭來見制臺!”

丁一好奇得很,這信心哪來的?仔細問下去,他方自暗暗感嘆,這位老都督,還真是練兵的能人啊!或是說,練兵的天才。他是怎麼訓練新軍的呢?答案就是廢物利用。

以前王振還在臺上時,丁一選去金魚衚衕教練之後,被淘汰回去衛所的那些人。丁一選他們的時候,自然就是勾決了軍籍,如果他們自己逃跑或是不聽話,那就成了流竄匪類,但丁一覺得他們領悟力太差,或是體能不太標,智商不夠之類,要他們回原來衛所,卻是一點不難的。連王振都不用去麻煩,當時的東緝事廠十二顆管事之一的文胖子,就足夠叫手下人去把這些事安排得服服帖帖了。這些人對於丁一來說,就是廢物,或者說,不合格的軍人。

宮聚就是通過去收羅這些人,然後從他們講述的訓練內容和要領,總結整理出來之後,按照他的理解,去訓練那些新軍——不打仗的話,一天只有一干一稀兩餐的士兵,而且飯食裡大半還是陳米。別以爲募兵不是軍戶,就能有多好的日子過,有餉是不假的,但層層剋扣是難免,有糧也是不假的,但也就管個半飽吧。

聽着丁一答應管飽,又給他三百來個班長,宮聚真是跟鄉下貧僱農一夜暴富一樣,儘管強行抑壓着,但那興奮勁,是任誰也看得出來。丁一倒也是樂意他有心思去投入工作,不過就跟他約法三篇:“其一,不論阿誰,不得剋扣軍餉;其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自汝以下,人人必遵;其三,夜間一個時辰的識字課,雷打不動,識字率上不去的,不得晉升。”

宮聚聽着苦笑起來,不喝兵血?大明朝除了丁容城和丁如玉所部,哪個軍伍不喝兵血?不過想想現時自己投在丁一門下,聽說丁容城待手下極厚的,不喝兵血也罷了,反正這麼些年,該置辦的行鋪田產也都辦妥了;至於識字,宮聚真不覺得有什麼必要,但人家容城先生要折騰,就由他吧,何必跟恩主對着幹?那不是忠心,那是有毛病。

“只是這第二條,末將方纔聽他們唱了一回,兵要這麼訓着,只怕沒有殺氣啊!”宮聚唯一有意見的,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他覺得有必要跟丁一說說,“秋毫不犯而又勇往直前的軍旅,自古以來,也就只有岳家軍了。但凡老實的軍兵,臨陣便易生出怯意來……”

第3章 永鎮廣西(三)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4章 新君(十六)第9章 風*流*眼(十八)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三)第3章 心如鐵(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九)第51章 淡馬錫(一)第45章 教看風雲手(六)第4章 新君(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三)第4章 新君(二十)第2章 定埃及(十一)第79章 翻雲覆雨(十)第88章 贏取自由身(十三)第3章 爪哇(十六)第2章 定埃及(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七)第4章 出印度洋(八)第80章 翻雲覆雨(十一)第121章 待從頭(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三)第5章 君臨(十)第84章 虎脫柙(八)第15章 洗劍血成川(四)第5章 奪門(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四)第43章 暗涌(一)第9章 風*流*眼(十五)第3章 飛地(十七)丁一的奮鬥十八第6章 歐洲(六)第86章 贏取自由身(十一)第105章 天子賜顏色(十七)第13章 進京(一)丁一的奮鬥十三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六)第6章 歐洲(四)第1章 溫柔鄉(十)第3章 飛地(十八)第2章 絕戶計(十)第9章 獵火照狼山(四)第2章 絕戶計(七)第7章 辭京(三)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7章 辭京(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十)第2章 絕戶計(十七)第5章 君臨(十四)第1章 入埃及(一)第53章 謀遺產(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三)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九)第8章 決鬥(二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7章 辭京(六)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2章 定埃及(十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九)第15章 江山萬里煙(五)第2章 篳路藍縷(八)第62章 工欲善其事(十二)第3章 爪哇(十五)第9章 風*流*眼(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第56章 更有強中手(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六)第7章 風蕭蕭(十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九)第2章 定埃及(十九)第7章 風蕭蕭(一)第127章 待從頭(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二)第3章 飛地(十六)第7章 辭京(六)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5章 君臨(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二)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八)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32章 幽懷恨無句(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七)第3章 爪哇(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九)第95章 萬事皆備(十四)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