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槍在肩(一)

關外之戰,當擲彈筒也就學名超輕型迫擊炮的戰爭之神發聲以後,不單那隊千騎真的全身流血而死,連其他的千騎也老老實實。當一支千騎不由自主地下馬膜拜之後,雕溝之外,數萬蒙古軍兵陸續拜倒頂禮,不分部落陣營。

餘下的後續,基本在這樣誇張的武力炫耀前面,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

丁一唯一做的事,就是在心裡記下了朱狗剩這個學生一筆,這人很有些天賦,就衝他敢命令把彈藥都打光這一點,就很果敢也在戰術上十分正確。因爲這當口省是沒用,這一隊千騎要是鎮不住,就留幾十顆榴彈,又有什麼用?

“不單都音部落或者哈剌嗔、永邵部、翁牛特部,你也是那顏的人!”巫都幹在蛤蟆石邊上,如是對也先說時,不論是也先或是伯顏帖木兒、賽刊王,都全部失語,這便讓巫都幹得意起來,開始發作,“那顏是天可汗的血脈!碎葉水以南,原本就是那顏的疆土!碎葉水以北,將來也是那顏的所有!萬千的好男兒,便將跟隨着那顏的旗,打下大大的疆土!”似乎漸漸的,這什麼見鬼的天可汗血脈,連她自己也開始沉陷其間,煞有其事了。

各部落、各千騎的頭領,沒有一個人敢提出異議,都老老實實地隨着信使,進入雕溝議事,因爲這戰爭之神——這時代也只有丁一纔會覺得擲彈筒是單兵裝備——的咆哮,讓他們失去了所有的抵抗心理。

若只是擲彈筒的精確打擊倒還罷了,末代蒙古騎兵在八里橋還能冒着炮火衝鋒,儘管只帶給敵人兩位數的傷亡(法軍死亡三人,傷十八人;英軍死亡二人。傷二十九人);但阿傍羅剎在草原上的傳說,對於蒙古人來說,就是從精神到肉體上雙重摧毀,他們面對丁一,真的是生不起什麼鬥志了。

朱狗剩按着事先草擬好的名單。當衆朗讀:“伯顏帖木兒、賽刊王、毛裡孩、孛來……等七十三人,隨先生入關,到京師學習漢官禮儀,期爲三個月至半年,考覈合格之後,由明軍護送出關。將由伯顏帖木兒出任漠南警備區司令,由毛裡孩出任漠北警備區司令……”也就是說,把漠南韃靼和漠北瓦剌的頭人,互相對調過來。

這就算二十萬明軍陣列於前,也絕對幹不成的事。這就是流官的性質了,首領官吏由上級機構委任。而不是由部落本身推舉。通常新納入版圖的地區,都是先行土官制,然後再慢慢推行流官。這跟時代沒有關係,後世不都還有一國兩制麼?總得有個過渡期。

丁一這邊是完全忽略了這過渡期,直接就這麼安派下去,以後服不服氣,那是另說。至少目前在精神和肉體雙重摧毀之下,在座一百餘名大小頭人,無一人敢於出聲反對的。

很快就到了也先這一節,只聽朱狗剩宣讀道:“草原本來苦寒,民衆貧苦者多,嬰孩夭折常有,如此困境本應攜手共濟,先生也念諸部慘況,不時派商隊接濟草原諸部……”說得丁一的商隊入草原,東西是白送不要錢的一般。“……有也先、脫脫不花者,因私慾而起刀兵,……非正義的戰爭致使草原人丁傷亡無數……現將也先、脫脫不花、阿剌三人,列爲戰犯,將於明年三月。於大明京師,由四海大都督府召開軍事法庭進行審判!”

這就讓各部落和各千騎的頭人覺得新奇了,還審判啥?草原上,誰贏了,誰就是掌權,失敗的就被幹掉。但如果就這麼殺了也先,丁一怎麼治理這片草原?推脫脫不花上臺麼?這廝可是不願當傀儡的,難不成他不願當也先的傀儡,就願意當丁一的傀儡?

所以丁一也只能通過不斷販賣理念,來慢慢將這片草原,納入大明的版圖,並將實際的控制權,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基本上所有的處罰、處置,都是由朱狗剩和李雲聰來宣佈的,到了丁一開口,說的都是讓在座頭人,大約除了也先和阿剌、伯顏帖木兒、賽刊王有限幾人之外,其他人都覺得阿傍羅剎是有大慈悲的。

“牧民要信喇嘛,便讓他們信喇嘛好了;牧民要信薩滿,便讓他們去信好了。何苦去爲了這個,爲難人家?”丁一坐在上首,全無半點火氣,“我,丁一,現委任巫都幹爲漠北共漠南的通天大薩滿,各位可有異議?”

誰想被那超輕型迫擊炮再炸上一輪?至於也先和阿剌,也都壓根不想理會這等在他們看來無關緊要的事,所以丁一提出舉手表決,幾乎全票通過。緊接着在座一百多個頭人,每人都於指尖刺出一滴血,然後由丁一在巫都乾的額上,以這碗中一百多滴鮮血爲墨,寫了一個篆體的“巫”字,就算是功成了。

若放在現代,這是很兒戲,很扯蛋的事,可是對於這些頭人來講,哪怕是也先和阿剌,都不覺得是開玩笑,都以爲,每個頭人的血,大約是被阿傍羅剎施了什麼神通法術,賜給了巫都幹神通。

“你們回去之後,要把每個部落一年需要多少糧食才能過冬,統計報上來,自己又能養活多少人,有多少人是養活不了的,到時我會幫諸部想想辦法,教你們養活不了的人,都活下去,但不要虛報,到時諸部徵兵,卻就是要按你們報上來的丁口來徵派。可知道了麼?”

“是,那顏說得是,我們都記在心裡了。”那些頭人,紛紛地這麼答道,不知不覺,他們已經把丁一稱爲那顏,這不是拍馬屁,這是草原上的習慣,勝利者應有的榮耀。

當丁一率領一千火槍兵、一千都音部落的騎兵出現在宣府關外時,守將大駭,雖不敢放丁一進關,但使人去認,當真是脫脫不花、也先、阿剌等人無疑。於是連忙供給帳篷等物,又派人八百里加急,用吊籃把李雲聰吊上城,派了人護送着李雲聰,將丁一奏摺送到京師去。

當收着丁一的摺子,整個京師就沸騰起來,也許用一個現代的詞語,更爲傳神一些,那就是:全民狂歡!這可不是離京萬里的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啊,這是關外啊,無論脫脫不花還是也先,人沒見過,這名頭大家可是知道的,就算不知道,韃子的皇帝和太師,單這官銜,就足夠讓大家瘋狂了。

而朝堂之上,近了京郊,便一路狂呼:“丁容城擒了韃子皇帝和太師!”的李雲聰,卻就沒有入京之時的風光快意了。因爲朝廷之上,一衆大臣幾乎是輪番地質問着他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景帝似乎很樂意看着這種情況的出現,根本就不去制止。

“丁容城立甚麼漠北、漠南警備區,是誰給予他這權力?這是逾權!退一萬步講,便是戰時事急,軍機易逝,那也不應弄這勞什子警備區!這等衙門的名目,也不曾遞上摺子來,到底何等品級?這衙門官吏如何配備?爲何不按宣慰司、宣撫司……”吏部那邊就先發難了。

沒這種衙門,撫夷方面,朝廷有定製的,就是按着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之類的。

跟接着禮部有侍郎,也抑壓不住,出班開始來噴了:“丁總憲憑何能委那薩滿爲草原通天大薩滿?此事於禮不合,史不曾有!若戰而勝之,當應有教無類……”意思就是推廣儒家,使得草原人也奉孔夫子爲聖賢等等,否則的話,“……容城縱有不世之功,也爲名教罪人!”

至於戶部那邊倒還好些,剛噴了兩句:“草原減丁,於華夏便是大功,爲何丁總憲要養活草原韃子不能活之丁口?難不成以我華夏民脂民膏,去博韃虜之歡心麼!”便被擔任首輔的戶部尚書陳循以目光制止,所以那出來噴的侍郎,不情不願加了一句,“或其中有曲折之況,汝爲信使,卻不能將其表述完全,實陷丁總憲於不義!”也就是從噴丁一,轉爲噴來報捷的李雲聰。

大理寺那邊要劇烈許多,主要就是四海大都督府,有什麼權力審判也先、脫脫不花、阿剌這蒙元的皇帝和太師、知院?他們認爲這權力應該是歸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三司會審纔對的,丁一這麼幹,絕對是目無法紀的表現。

連鴻臚寺也跳將出來,認爲禮教綱常和威服四夷的事,理應由鴻臚寺來處理,丁一這麼不經奏報,直接就把草原頭人召集起來,加以訓示,絕對是侵犯鴻臚寺的職權等等。

而相對於朝堂的衆多口水噴濺,清靜的後宮之中,孫太后的眉頭卻就緊鎖起來,怎麼整治丁一?她突然有些心慌,不過想想先前就派了女官和太監,陪同英國公府的張玉,去廣西把柳依依和天然呆都接上京師來,她卻又就心安了:“任爾淮陰侯、陳白袍再世,霍驃姚、嶽武穆重生,便又如何?”

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五)第2章 憑陵雜風雨(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七)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八)第5章 租界(五)第98章 只待東風(二)第3章 永鎮廣西(四)第1章 入埃及(十三)第72章 閒遊獨木橋(二)第33章 或言堯幽囚(六)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8章 轉進(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一)第1章 割袍(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九第4章 萬山在握(十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六)第3章 立儲(四)第2章 遠航(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32章 幽懷恨無句(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六)丁一的奮鬥十五丁一的奮鬥一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5章 君臨(二)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51章 工欲善其事(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6章 傷別離(五)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60章 更有強中手(五)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第10章 獵火照狼山(五)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七)第2章 遠航(八)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五)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98章 只待東風(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一)第1章 督廣西(十七)第6章 傷別離(十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1章 入埃及(三)第1章 舊部(十)第22章 獨立顧八方(五)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2章 遠航(十二)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六)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3章 立儲(十)第3章 立儲(十)第84章 虎脫柙(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四)第78章 閒遊獨木橋(八)丁一的奮鬥一第54章 謀遺產(二)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三)第76章 翻雲覆雨(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2章 定埃及(八)第6章 歐洲(十二)第13章 江山萬里煙(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第6章 傷別離(二十)第83章 其血玄黃(二)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5章 租界(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1章 萬事開頭難(一)丁一的奮鬥三十三第23章 江山萬里煙(十三)丁一的奮鬥三十四丁一的奮鬥十第9章 風*流*眼(三)第85章 贏取自由身(十)第34章 收徒(二)第42章 殺熟(二)第1章 舊部(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丁一的奮鬥七第41章 幽懷恨無句(十一)第5章 奪門(十八)第3章 立儲(五)第8章 決鬥(十三)第6章 傷別離(十一)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6章 歐洲(四)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三)第3章 心如鐵(四)第4章 萬事開頭難(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第116章 血腥序幕(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一)第2章 遠航(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