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奪門(十)

於家小院並不太大,于謙的清廉任誰也指摘不了的,這宅院相比於金魚衚衕的丁府,那就小到可憐了。?一下子涌進來許多人,正堂裡都坐不下,只好在天井的檐邊擺了椅子坐下,這還是朱動細心,出來時就帶了許多摺疊的馬紮,要不然於家宅裡,哪怕有這麼多椅子可用?

能進得於家小院,都是頭面人物了,正堂裡坐着的,是掌握京師團營的石亨、曹吉祥;接下來就是太常寺正卿許彬、光祿寺卿楊善;然後就是英國公張懋和掌五軍都督府事三位勳貴,前軍都督府的都督、後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的僉事。

正堂還有幾個空位無人坐,但在天進邊上的檐下,卻就坐着六部的五位侍郎,七八位十三道掌印御史,還有京縣大興、宛平的知縣。而丁一就微笑着袖手立於天井之中,這幾乎就是一個小型的朝班了,過不一陣,有親兵奔入,低聲向丁一稟報,丁一就迎了出去,卻是吏部尚書王翱、兵部左侍郎兼任左春坊大學士的閣臣商輅、兵部侍朗李賢還有刑部侍郎姚夔也來了。

商輅看着這架勢,卻就展顏而笑,用力把了把丁一的手臂,低聲道:“三弟成竹在胸,善。”他並沒有去怪責丁一事先沒有跟他說,這種事,哪裡可以還沒舉事,就四處宣揚的?何況他是閣臣,也就是景帝的秘書,丁一沒有跟他說,就是不想置他於兩難之地。

李賢也是拍了拍丁一的肩膀,衝他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

倒是王翱有些不快。沉聲問道:“少保意欲何爲?說是少保有恙,延請老夫前往,卻又將老夫送到於大司馬這裡來。如此形同匪人,將老夫擄於此地,真斯文掃地!”因爲他們這些人,可就不比先前到來的,是立憲密約的參與者。

“天官請息雷霆之怒,待人齊了,學生自然與諸公一個交代。”丁一對於這位代替王直的吏部尚書。並沒有因爲他的不客氣而發怒,因爲事實上京師吏部現時兩位尚書在視事,一個是老王直。一個就是這位加了太子太保的王翱,王直年邁,實際上就是王翱在掌握部務,所以于謙說王直貪蠻權位不肯求去。也不算是空穴來風的說法。

永樂年就進士的王翱。不滿地冷哼了一聲,和商輅去到正堂坐落,李賢和姚夔卻便只能在屋檐下的馬紮坐着了。而緊接着,丁一聽了親兵入報,就笑了起來,迎出門去,這回入內的,卻就是首輔陳循了。院間坐者,除了王翱之外。無不起迎。

陳循這景帝的大秘書,卻沒有王翱那吹鬍子瞪眼睛的做派,他倒是笑問丁一:“大司馬何在?”于謙,這景泰年間的實際相權掌握者,始終是沒有出來露面。

“家師候公久哉。”丁一笑着行了禮,卻沒有把陳循引到堂上安坐,而是請了王翱一起,和陳循一同入了于謙的書房去。

石亨很不滿,對着曹吉祥抱怨道:“若彼等猶自在朝,置吾輩於何地?”這些人,本就是景泰朝的高官,如果這些人都參與復辟,那麼就算復辟成功了,也輪不到曹吉祥和石亨等人掌權啊。

曹吉祥卻不在意,只是笑道:“咱家視富貴如浮雲,是心懷舊主,應合少保之呼,共舉義事。”聽得石亨都想吐了,說誰視富貴如浮雲,也輪不到這廝來說啊!曹某人這廝,喝兵血、鑽營之事,那做得不要太絕了!只不過石亨也明白,曹吉祥是內廷官,也就是太監,在座的人,都是外廷官,要是復辟成功的話,石亨或是沒有多少利益可言,做爲唯一參與的內廷官,曹吉祥的好處,那自然是不必說了,所以曹某人才會說出如此噁心的話來。

此時書房之中,于謙鐵青着臉,一把長劍就扔在書案上,看着丁一領了王翱和陳循入內,便冷然問道:“逆徒!聖天子在位,你意欲何爲!瓦剌鐵騎圍京,老夫亦面不改色,持劍而戰,汝若欲強施逆行,老夫今夜,便……”他本就有哮喘,說着卻就咳了起來,害得陳循和丁一都連忙上前,給他拍打按摩,好半天才停下來。

“先生,天官。”丁一對着于謙和王翱擡手行了禮,衝他們說道,“此間事,便由首輔與兩位商議吧,外間諸多事務,學生還需前去料理,便先請罪告退了。”說着一揖,衝着陳循點了點頭,便出了書房去。

陳循並不是立憲密約的成員,但在今夜朱動去請他時,給他看了立憲密約之後,他並沒有用多久的時間,就提出要看密約原件,而在得到丁一同意之後,看到了原件,陳循就要求自己也附署其後。

這位狀元出身的首輔,是完完全全被這立憲條約所吸引,只因這事辦成了,他就不是現在的首輔了。現時的首輔是什麼?就是景帝的秘書長!而如果按着這立憲密約的話,他就是相權掌握者!

就算龍椅上的皇帝強勢到不行了,按密約所提出的二元君主制來立憲,他這首輔至少也是丞相,相當於德國有名的鐵血首相俾斯麥,在法理上有權率領六部的丞相,而不是一個大秘書;若是皇帝不是特別強勢,按立憲秘約所說議會君主制,那他這首輔,就是實際上的國家元首!

他爲什麼不幹?憑什麼不幹?

至於丁一專權,陳循也不是沒有考慮過,丁某人是否會如朱動所說,不干涉朝政呢?

也許到了復辟成功,丁一會不認帳;但此時不答應,大約朱動那一衆人,就要逼着陳循以身相殉了。在死亡和丁一可能反悔不認帳之間,陳循事實上也不用太猶豫的。而他附署密約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來說服於謙跟王翱。

出到外邊的丁一,立在天井之中,卻對着在座人等說道:“歷史,會銘記這個夜晚。”

石亨此時原本想要冷哼一聲,他原就是梟雄之輩,試想土木堡之役,他麾下軍隊盡亡,這人單騎得還,那真如喪家之狗一般無二的,近代被喚作玉帥的吳佩孚,兵敗之後就是去當寓公了,那還是維持着八大處的心腹親信呢,石亨是單騎逃還,可見慘到什麼程度?這人居然還有壯志雄心,敢於招募壯士,與韃子再作血戰!所以別人見看丁容城名滿天下,縱有千般不滿,面對丁一也是不敢作色,他卻不然,眼看就要發作。

但此時一片雪花,在院子裡如同白晝的火把光照下,飄飄墜墜地落下,就這一片雪,看在石亨眼裡,卻教他福至心靈,突然之間清醒了過來:丁一將他和曹吉祥,還有五軍都督府在京視事的都督、同知、僉事,都喚至此處,末必就不是軟禁啊!

這一節想通了,後面以石亨沉浮宦海的經驗,就很明白了。

丁一分明就是怕他們在今夜折騰出不受控制的事來,所以直接將他們這些軍隊的大佬,拘禁在此!否則的話,要幹這等潑天的大事,必然是各個軍頭奔赴軍中,然後盡起心腹,各路軍隊齊聚涌入紫禁城裡纔對啊!

“在座諸位,有人是爲了理想,認同學生的理念,不辭粉身碎身,爲蒼生、爲大明之重光,來到這裡的。”丁一伸手接着那片雪花,他就看着那片雪花,如同雪花裡,有着這世間最大的奧妙,“有人是爲了富貴榮華,加官進爵而冒着抄家滅族的危險,來到這裡的。”

他擡起頭來,看着姚夔,笑了起來:“你我志同道合,縱不附署,也是同志。”歷史上,在石亨復辟之前,陳循就指示姚夔就起了一份奏摺,請英宗復位的,只不過石亨他們舉事太過突然,然後這份許多人附署,包括于謙在內的奏摺,纔沒有送遞上去,所以丁一這麼請這位到此。姚夔聽着點了點頭,起身一揖復又坐下。

“大兄、二兄,不管你們願意與否,小弟要做這事,兄等必定不能置身事外的,故之小弟教門下子弟,請兩位兄長到此,若兄等對此有異,請割袍斷義自出,小弟擔保,無人加一指於兄等身上。”丁一對着商輅和李賢這麼說道。

因爲這兩位,認真的說,景帝是有恩於他們的,商輅不必說了,李賢更是“自郎署結知景帝,超擢侍郎”,所以丁一給他們一個選擇的機會,如果不叫他們過來,那就是丁一失敗了,這兩人也是說不清的;但此時聚於一堂,如果這兩個不認同,割袍斷義而去,那事後卻就是說得清楚的。

商輅這原本丁一覺得有點不太夠義氣的二兄,卻是笑道:“何忍相棄而去?不必贅述!”

而李賢這位出了名的大噴子,倒是猶豫了一下,方纔擡頭對丁一道:“汝於今夜舉事,應遣人前往軍中,分派心腹盡起團營兵馬纔是,教這石總鎮與曹某坐於堂上,直如兒戲!事已至此,有甚麼好說?趕緊分派諸般事宜,依爲兄看來……”他說着,就要開始噴了,皇帝都照噴的李賢,還會照顧丁一面子?

第6章 歐洲(二)第7章 猙獰(三)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三)第2章 遠航(十四)第3章 立儲(十八)第5章 君臨(十六)第5章 奪門(十八)第3章 飛地(九)第45章 教看風雲手(六)第49章 幽懷恨無句(十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1章 舊部(六)第3章 立儲(十六)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43章 暗涌(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六)第111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三)第5章 君臨(二)第46章 角力(二)第63章 更有強中手(八)第3章 立儲(十三)第4章 新君(八)第73章 把吳鉤看了(六)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六)第7章 辭京(九)第5章 忠義無雙(七)丁一的奮鬥三第8章 決鬥(十四)第83章 其血玄黃(十)第8章 決鬥(十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九)第2章 絕戶計(三)第77章 翻雲覆雨(八)第72章 把吳鉤看了(五)第5章 奪門(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九)第64章 麻煩(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六)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三)第105章 血腥序幕(二)第3章 心如鐵(六)第7章 猙獰(十一)第32章 舌戰(二)第127章 待從頭(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四)第7章 辭京(五)第42章 教看風雲手(三)第5章 租界(六)第6章 歐洲(二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三)第1章 督廣西(十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三)第40章 熟人(二)第112章 血腥序幕(九)第8章 轉進(十七)第3章 永鎮廣西(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39章 幽懷恨無句(九)第7章 風蕭蕭(一)第3章 爪哇(八)第7章 猙獰(九)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六)第2章 篳路藍縷(十四)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四)第7章 辭京(一)第84章 萬事皆備(三)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三)第84章 虎脫柙(六)第3章 心如鐵(十一)第2章 絕戶計(八)第1章 入埃及(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二)第5章 奪門(十)第90章 萬事皆備(九)第3章 立儲(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三十)第5章 君臨(二十)第8章 決鬥(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六)第9章 風*流*眼(十九)第79章 贏取自由身(四)第4章 出印度洋(四)第6章 歐洲(六)第3章 立儲(九)第84章 虎脫柙(十六)第5章 故人心(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十)第6章 會師(三)第71章 閒遊獨木橋(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1章 溫柔鄉(五)第26章 謀逆(二)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17章 江山萬里煙(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