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

李氏朝鮮之中,普通百姓說起丁一,只怕是沒有人知道,就算有些見識,大約知道天朝上國有位丁容城,是了不起的大英雄、大人物,就算是博聞了。●⌒但李舜臣不同,他不是普通百姓,儘管他的生活看起來很拮据,但正如他那口純正的大明官話一樣,絕對不是一般百姓能學得來的。

無他,只是五個字:祖上也闊過。

李舜臣的家裡,是破落的士大夫,也就是說,以前也是風光過的。

所以他知道丁一就是丁容城。

他更知道丁容城能帶給他什麼,破落士大夫家的子弟,跟平民百姓有什麼不同?

除了爛船還有三斤釘這種顯而易見的物質上的東西之外,更爲重要的是,他們祖輩言傳身教的官場智慧,只要一捉到機會,這種祖上闊過的人物,會比平民百姓能更好地去把握,去權衡,以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Www☢Tтkā n☢¢ ○

李舜臣雖不是姜子牙八十遇文王的際遇,但也是大器晚成的,到了三十多歲才中了武舉。他自然也不曉得,自己三十多年後能當上這全羅道左水營的節度使,所以對他來說,根本就沒有取捨的難度,家裡連日子都緊得過不下,要到這邊找一名當小史的世交借錢的地步了!要遇着丁容城還不懂抱大腿,這真是祖上白闊了。

“你剛纔不是還說讓拿刀來殺你麼?”文胖子卻就看不慣了,在邊上說着怪話,“少爺。他說要爲您碎身無悔,胖子去找把修錨的大錘來。看看成全這廝,給他從上到下都砸碎了。您放心,只要不動脊樑骨,他死不了的!”

丁一笑着示意胖子不要嚇唬這少年,好聲問他道:“你聽說過我?”

“若爲錢帛,學生絕不能帶兵入京畿!此與賣國何異?”李舜臣並沒有老老實實回答丁一的話,而是又作了一揖,“然容城先生當面,正是朝聞道而夕可死,學生慕雷霆學派久矣。若不是家道艱難,着實拮据,前年就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友人,想要西渡天朝,前往容城求學!”

曹吉祥聽着,卻覺這小子馬屁當真拍得極爲精悍。

他如果說是久仰丁一大名之類的,這等話,丁一隻怕聽得耳朵起繭了,又不是丁某人剛剛起步的時節。看見有人聽着名字,翻身跪倒,納頭就拜,就能心中暗自得意。現時早就過了那境界了。李舜臣要只是不要臉地舔菊,哪能有他什麼好?丁一最多笑笑賞點東西打發他走罷了。

可他這麼一說,卻就是向道之心堅決了。

這個道不是道家的道。而是指丁一提倡的那些皇漢理論、鐵血理論,被書院的學生整理之後。雷霆學派奉行的所謂“丁學”,鼓吹民族自強等等的學說。

曹吉祥卻不知道面前這位少年。可是李氏朝鮮此後百年唯一擺得上臺面的絕代名將。

這等人,是沒機會給他,真有一縷陽光,他卻就能燦爛到嚇人。

“汝想去容城書院讀書?汝於雷霆學派,有何見解?”丁一也不是好糊弄的。

但李舜臣看來是真的有了解過雷霆學派的學說,開口第一句,就把文胖子和曹吉祥雷得不行:“朝鮮本是華夏固有領土,神聖不可侵犯!朝鮮本是箕子受封之土,箕子原是商紂之叔,後來大周定鼎中原,也臣於周,後又臣於秦,朝鮮蒼生,安敢自外於華夏!學生祖輩上溯稽古,亦是箕王治下,學生安敢自外於大明!”

曹吉祥在邊上聽着真的是暗暗佩服,這看來真得讀書,這人的馬屁拍將起來,就是不一樣啊!

李舜臣這話,不單把自己摘出來,而且還爲丁一的軍事行動,做了一個名正言順的釋義。

他不是賣國啊,朝鮮原來就是華夏的神聖領土嘛,歷史脈絡都給列出來了。

好了,後來衛滿推翻了箕子後人的統治,他李舜臣是不管的,他以箕朝遺民自居,他祖上亦是箕子治下,是不是真的?鬼知道?反正他不是石頭裡蹦出來的,一路追溯上去,總能扯着邊啊!

他這遺民要重投華夏懷抱,誰敢說他賣國?遺民義士,歷傳百十代,矢志不移要光復箕子朝鮮,這不是義士忠臣,誰是義士忠臣?

丁一聽着點了點頭,卻對李舜臣道:“時過境遷,如今朝鮮已定,不易動盪,除非此間國王倒行逆施,敢於忤逆大明,那纔會考慮弔民伐罪,以解百姓的倒懸。不然的話,華夏向來是不干涉他國內政的。”

要朝鮮做什麼?不算非洲,單就澳大利亞、美洲,都是出門就能撿到吃食餓不死人的富饒土地,等着丁一把亞洲撫平了去進軍,他要朝鮮幹什麼?連日本丁一開始都不打算去弄,看不上這那點地方,是英宗要治黃河需要錢,丁一才起了徵倭的念頭的。

說到此處,丁一伸手止住神情激昂的李舜臣,對他道:“不過,汝等遺民,正如你所述說,總是華夏子民,若仍心向故國,自然也可準爾所請,遷回中原。”

李舜臣聽着便冷靜了下來,想了半晌向丁一長揖及地道:“先生教誨,能使頑石點頭,學生聞知頓悟,真勝讀十年書!學生正是箕王遺民,願歸故土!”他是聰明人,自然聽得懂,丁一對朝鮮沒有什麼領土的需求,並且聽得懂丁一話裡意思,那就是不打算在朝鮮浪費太多時間。

然後他再整了衣冠,又向丁一跪下,磕頭道:“舜臣求先生垂憐,願在先生跟前做個灑掃童子,得時時能聽聞先生教誨,以教此生不虛哉!”

文胖子聽着“撲哧”就笑了起來,搖頭道:“你這廝不但好吹牛皮,這心還真大,蠻敢說的。求少爺收錄你入門下?你可知道少爺門下都是什麼人物?”這不是開玩笑,當代英國公就不提了,劉吉也是進士出身的,王越掌雲遠;陳三掌草原;杜子騰萬安掌兩廣;朱動掌爪哇全是執掌一方就更不必提,就算不怎麼顯眼的,魏文成也是安全局衙門的首領官,胡山也是數萬虎賁在手。

“聖人有教無類,先生當世之賢,故舜臣敢請先生垂憐。”李舜臣卻是不怕文胖子,倒是言語之中,又把丁一捧了一把。

“嗯,你有束脩?”丁一倒也是起了玩笑之心,這水營都爲警衛團所接管,李舜臣哪裡能找到十條臘肉來?

“是。”李舜臣居然面不改色這麼回答,然後他跪在丁一腳前,卻就開口說道,“舜臣不敢妄測先生心意,但兵末動而糧草先行,觀此精兵,四百士而據水營,押俘虜數千,查剿庫房,佈置防務,井井有理猶有餘力,學生以爲,據全州之華夏將士,約有三千衆,而商船港口必也有兵據守……”

他的結論,是各處大概的兵力和艦隊的海軍將士,算出明軍大約一萬人,一萬人,一人一餐三兩米飯【別以現代都市白領來代入,現代軍營訓練量大的,就是有菜有肉,胃口好的一頓三兩米飯都很正常】,李舜臣算的是兩餐,就是六兩,六兩可是指米,軍糧不是用米來算的,是用沒脫殼的穀子來算的,怎麼折算呢?就是“折粟一斛,輸米六鬥”,大約六成的出米率,也就是一個士兵一天單是粟就最少得一斤,還是隻吃兩餐,明軍就需要一萬斤軍糧。

五噸。別說火車皮了,弄個手扶拖拉機,瘋狂超載的話,那很快就能運好,但這年頭沒這東西啊,都是人力、畜力來扛來運,運輸的過程裡,這運輸的人員和畜口也要消耗糧食啊。

“學生的束脩,便是五座糧倉,其中三座,至少有十萬斛!”

一斛差不多一百二十多斤,十萬斛,六萬多噸了,至少有三座是數萬噸。

丁一當然需要糧食,儘管他無意克服朝鮮全境,儘管明軍的兵力也沒有李舜臣估計那麼多。榮一團和警衛團都是加強團,四個營的編制,每營四百人計,加上團直屬的工兵連、輜重連、偵察連等等,大約就是二千人,兩個團四千人,艦隊的人手並不多,主要是兩條驅逐艦上的水手、炮手,其他補給艦基本就是水手,可以忽略不計,總共五千人上下,一日是要三餐的,儘管補給船有攜行乾糧、罐頭等物,但消耗也是很高。

這五座糧倉若真如李舜臣所說,那倒當真解了燃眉之急。

丁一含笑望着李舜臣,五座糧倉當然是有兵把守的,決不可能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唾手而得。

所以李舜臣這話,終歸是有些吹牛皮的。

少年終於有些尷尬地低頭道:“只教予舜臣五十猛士……不、不,二十猛士便可!當爲先生取之!”

“三人,我只能給你三人。”丁一笑着對李舜臣說道,“不過,你可以在那些俘虜裡,挑選二百人出來,若你能得一座糧庫,並將存糧搬運至此營盤,我會再給你三人,並且你可以從俘虜裡再挑二百人。敢不敢去?”

丁一說着對文胖子吩咐:“彼若願去,你帶兩人,護着這孩子。”

若是有什麼變動,文胖子要做的,就是把李舜臣幹掉,這個是不必說,連李舜臣都能聽得明白的事。

名將?名將也得證明自己的價值!不是納頭就拜,丁一就會倒履相迎的!

第54章 工欲善其事(四)第39章 幽懷恨無句(九)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6章 歐洲(十四)第2章 遠航(九)第27章 江山萬里煙(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四)第7章 辭京(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五)第9章 獵火照狼山(四)第2章 絕戶計(十三)第1章 督廣西(十四)第8章 決鬥(四)第5章 忠義無雙(十)第2章 絕戶計(十五)第6章 傷別離(八)第104章 血腥序幕(一)第8章 轉進(九)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三)第6章 傷別離(二十二)第122章 待從頭(五)第87章 萬事皆備(六)第13章 進京(一)第55章 受辱(一)第100章 只待東風(四)第5章 奪門(十)第28章 或言堯幽囚(一)第5章 君臨(五)第6章 歐洲(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三)第1章 入埃及(十)第3章 永鎮廣西(十)第42章 幽懷恨無句(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五)第2章 篳路藍縷(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三)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7章 猙獰(八)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一)丁一的奮鬥十二第76章 閒遊獨木橋(六)第12章 威脅(二)第92章 天子賜顏色(四)第3章 飛地(十九)第3章 退婚(一)第5章 奪門(六)第1章 督廣西(十)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5章 租界(九)第4章 出印度洋(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三)第4章 出印度洋(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十)第2章 絕戶計(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六)第6章 傷別離(十六)第43章 幽懷恨無句(十三)第53章 離別易銷魂(四)第7章 風蕭蕭(四)第4章 新君(十四)第10章 萬事開頭難(十)第1章 督廣西(一)第4章 萬事開頭難(四)第2章 絕戶計(十六)第6章 會師(五)第7章 辭京(四)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第82章 萬事皆備(一)第8章 決鬥(十五)第7章 猙獰(十七)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6章 獵火照狼山(一)第3章 心如鐵(十二)第46章 教看風雲手(七)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83章 萬事皆備(二)丁一的奮鬥十九第5章 奪門(七)第2章 遠航(二十一)第41章 教看風雲手(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四)第5章 忠義無雙(四)第60章 更有強中手(五)第7章 風蕭蕭(十三)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83章 萬事皆備(二)丁一的奮鬥二十一第28章 或言堯幽囚(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丁一的奮鬥三十六第96章 天子賜顏色(八)第3章 立儲(十九)第70章 工欲善其事(二十)第7章 辭京(五)第2章 絕戶計(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