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

松山城外的八旗兵也遇到了與尚可喜在大興堡相似的情形,並且比大興堡這邊的清軍損失更重。面對城外列陣的五千勇衛營士卒,嶽託採用了同樣的戰術:一千蒙八旗騎兵分成五隊,輪番衝擊明軍側翼,以給漢軍旗的步卒打出一個缺口來,但同樣在明軍城頭佛郎機炮的密集打擊下無功而返,反倒是丟下了上百具屍體。

嶽託雖是八旗中的精英人物,但不光是他,就整個八旗、包括老賊野豬皮以及繼任者皇太極在的內所有人來說,他們依仗的是蠻力和個人武勇在與敵野戰搏殺中打敗對手,而非憑藉事先的謀劃取勝。豐富的戰鬥經驗使他們具備了戰場上良好的嗅覺和判斷力,能在戰陣上根據形勢隨機應變,加上獲勝後極其豐厚的獎賞足以刺激八旗士卒奮勇搏殺,這纔在與明軍的作戰中屢屢獲勝。

但是面對堅城和眼前這隻有着極強作戰意志、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明軍,嶽託這種所謂的智將也同樣缺乏有效的破敵手段。

“王爺,還是等紅夷大炮運上來再打吧,只要用炮把城牆上明人的火炮打掉,明人步卒大陣擋不住咱們八旗馬隊衝陣;奴才覺着現下咱們還是合兵一處爲好,王爺最好派人去西邊智順王那邊查探一番,若那邊得手,咱們就在這裡跟明人耗着,反正明人不敢主動向我進攻,等智順王獲取物資後再過來合兵;若是那邊也遇上硬茬,那就乾脆調過來,人手多了也好調派!”

眼見面對明軍鐵桶般的防禦陣型,八旗兵有些狗咬刺蝟-----無處下嘴的樣子,一側的孔友德向嶽託建議道。

漢軍旗攜帶的大炮攜帶不便,跟不上大隊人馬的前行速度,所以落在了後面。

嶽託以及八旗將領們都有些輕敵,滿想着明軍重兵都在錦州城內,松山等堡城防守力量不會太強,於是抱着速戰速決的心思輕裝來到松山城下。

沒想到松山不僅也有大炮助陣,而且守衛力量十分的強悍,明軍也竟然敢出城列陣迎戰,嶽託便依照從前的經驗下令打了一場,結果這才吃了個小虧。

“也好,恭順王你帶上兩個牛錄的人馬去後邊接應一下炮營,我這就遣人去西邊查探是何情形!”

松山城頭上,洪承疇等人正在城樓觀看敵陣。看到八旗陣中分出數百人馬向後而去,洪承疇果斷下令:“若本官所料不差,建奴當是派人回去接應紅夷大炮前來攻城;傳令下去,城外軍陣依次撤回城內,以免給敵當了靶子,我軍守城即可!”

隨着軍令的下達,城門洞開,城外列陣的明軍一營一營的交替掩護着退回城內。八旗那邊雖然看到明軍在往城內撤退,但因懼於城頭大炮的威力,嶽託並未下令趁勢掩殺,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明軍分批撤回城內。

“等下建奴大炮運來後城樓怕是不甚安全,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城上守禦之事都已佈置妥當,督師還是下城回署衙靜候便可。有卑職等在,建奴無論如何也破不開松山城!”

茅元儀拱手施禮道。

“也罷,本官留在城上也無甚用處,守禦之事便交給止生了!”

從善如流的洪承疇揹着雙手邁着官步離開了城樓,沈世玉、張鬥緊隨其後,城樓外面的一大票親兵圍攏過來護着幾人回了署衙。

沐浴更衣過後的洪承疇邁步進入署衙二堂內,沈世玉正在與張鬥低聲交談着什麼。

“昆崗、玉衡在談論何事?”

一身寬大道袍的洪承疇好整以暇的坐在了主位上,僕從端上一碗熱茶後退了下去。

“洪公,學生與監軍適才正在商討敵情。洪公自會看出,城外建奴步騎皆不可懼,蓋因其兵員甚少,對我部威脅並不大,但唯獨其紅夷大炮甚是犀利,實乃對我軍最大之威脅。若我部尋機將其大炮毀去,那對建奴實力將是極大的削弱!”

“昆崗所言吾豈不知曉?不錯,現下城外建奴唯有大炮對我威脅甚大,有炮在,我軍便無法出城與敵陣戰。紅夷大炮乃孔友德叛明降清時帶去之物,其炮手皆受過佛郎機人之教導,射術亦是甚爲精湛,可若想除之卻甚爲不易。吾自知爾等想用夜襲之策將其毀掉,但建奴可不似當初境內流賊那般的烏合之衆,其對我軍定會早有防範,若遣人出城夜襲,怕是難以成事!”

“洪公,學生以爲夜襲可行!我軍可採用聲東擊西之策,遣幾路人馬分襲建奴西面和北面,擾其形神,待敵大部分散後,再遣一路人馬直搗其大炮陣地,如此可成矣!”

洪承疇捋須思襯半晌後,重重的點頭道:“昆崗此策甚佳,若一切順利的話,當有六成把握!來人,去城頭將茅止生喊來!”

當孔友德好不容易帶着十餘門大炮趕到松山城外時已是申時左右,待炮陣佈置完成,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攻城之事只能順延到了明日。

前去西邊與尚可喜聯絡的探馬回稟,說是智順王攻打大興堡亦是受阻,探馬趕到時,尚可喜正欲遣人來松山請求大炮支援。在接到嶽託合兵的命令後,尚可喜便將人馬召集起來後開始向松山方向移動,明日全軍便可抵達。

“王爺,現下已可確認,對面這路明軍是由關內調派而來,其陣型嚴謹密實、陣容嚴整有序,恐比祖大壽麾下之明軍難對付的多!奴才以爲,此時明廷竟敢將精兵調到關外,那看來其境內諸路義軍怕是凶多吉少!奴才就怕將來明廷陸續將強兵派至關外,那可對我大清極爲不利啊!”

大帳中的牛油蠟燭忽明忽暗,孔友德的言語讓嶽託的臉上更是陰晴不定。

晉商被明廷一鍋端掉後,整個建州不僅各種物資日漸匱乏,而且對大明境內的各種消息也失去了來源和渠道。

現在建州上下只隱約得知大明境內的反賊處境極爲不妙,但對於大股流賊已經全部覆滅一事並不知曉,但孔友德適才的分析顯然非常有道理,若非反賊已除,明廷哪會將精銳調至關外?

寬大的營帳內只有他和孔友德兩人,嶽託打算和孔友德商討一下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雖然向來瞧不上漢人,但嶽託對於范文程、孔友德等幾人還是高看了一眼。

論行軍打仗、排兵佈陣,漢人確實不行;但論起見識、眼光與謀略來,嶽託也承認,這些漢人奴才還是比旗人更突出一些。

“恭順王此言莫非有懼敵之意?今日所遇之明軍確實頗爲精悍,但還沒放在我八旗眼中!松山城中有多少明軍?往多處說頂多一萬多,明軍要是不以城牆做依託,野戰早就被我八旗擊潰。也就是說這隻明軍還是懼怕我八旗實力,不敢與我正面相抗!就算這路明軍不好對付,可他們有多少這樣的兵馬?最多不超五萬之數!要是多的話還讓關內的土賊攪亂十年之久?我大清有精銳十餘萬,豈能懼怕這區區數萬明軍!”

嶽託冷笑一聲開口道。

對於孔友德的判斷和結論他心裡十分認可。但在與明軍交手多年形成的思維定式下,嶽託依舊固執的認爲明軍所謂的精銳並不是很多,況且並不敢和八旗野戰對陣,面對八旗大軍時還是以防守爲主。

“恭順王切莫想的過遠,還是想想如何應對明日之戰爲好。明人忒是狡詐,定是其主將猜到我大炮將至,故此纔將明軍撤入城內。我軍雖有大炮助陣,但明人城頭也有不少大炮,想破城怕是不太好辦。前有義州之敗,今有破城未果,若此番我軍無功而返,豈不是漲了明軍氣勢、滅了我八旗威風?此股明軍必須除去方可,恭順王,你可有良策?”

看到孔友德對自己的一番話有些不以爲然,嶽託將話題轉開,說起了明日如何破敵一事。

孔友德苦笑一聲:“王爺說的甚是有理,奴才本想運來大炮,趁機將城外明軍陣勢擊破,到時我軍趁勢掩殺,自會又是一場大勝。誰知明軍主將太過狡猾,竟然看穿奴才的意圖,這就不太好辦了。明軍人數雖少,可我軍並不多過與他,除非我大清主力齊至,同時掘壕圍困鬆、錦兩城,待其糧絕自能破之,否則別無他法!”

“明日戰事待智順王率部前來後再說吧!今夜你部需加派人手,提防明軍夜襲,炮陣那邊最需防範!本王自會調派人手協防與你!去吧!”

由於清軍防範嚴密,在陣營前每隔數十步便燃起火堆,並且派出多隻夜巡小隊來回巡視,明軍計劃中的夜襲並未得以實施。

而清軍對於攻城也缺乏有效手段,主帥嶽託又不願空手而回,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一場清軍大舉南下報復明軍的戰事最終進入了僵持階段。

第三百章 證據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七章 皇莊3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七十章 商路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