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

馮玉成在從趙老三口中得知確切情報後,趁着漕糧船隊尚在宿遷的功夫,立刻連夜趕到了濟寧州,打算找到可靠的力量破案拿人。缺乏處事經驗的他雖然考慮的很細緻,但卻找錯了衙門,在一種想當然的思維狀態下找到了濟寧州的錦衣衛百戶所。

他之所以沒有找當地官府派遣衙役捕快準備拿人,是考慮到一旦事有不諧走漏了風聲,這件能給自己的仕途打下堅實基礎的大案就會胎死腹中,若是再想找尋線索就難上加難了,因爲那夥人肯定會暫時收斂行舉,就算以後再做也會謹慎許多。

不管是從自家曾出仕的長輩口中,還是他在都察院所觀所聞,馮玉成都對地方官府中那些底層胥吏有着充分的認識和了解。這些人世代在衙門中效力,對地方勢力的掌控和接觸都超過了府衙中的老爺們,但凡任何的風吹草動,這些人總會在第一時間內得到消息。馮玉成相信,這次事發濟寧州的案子肯定早已有之,衙門中的地頭蛇很可能會參與進去。

只有錦衣衛是最可靠的。他天真的認爲,錦衣衛即爲天子親軍,偵緝各種不法是親軍的首要之務,泄密是絕無可能之事,只要錦衣衛出馬,人贓並獲是十拿九穩,自己的首功肯定是沒得跑了。

他這想法確實沒錯。錦衣衛哪會將地方上這些魚鱉蝦蟹放在眼裡,錦衣衛辦差也從未有泄密之事,在辦差之後前途賞賜一點都不少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將官校尉都不會去犯糊塗。

可他錯就錯在,他高估了錦衣衛這個羣體的操守。

濟寧錦衣衛百戶高立志不冷不熱的接待了他,對於都察院這個和錦衣衛搶飯吃的衙門,錦衣衛上下都非常的敵視。

馮玉成並未理會高立志的態度,而是將漕糧船隊數日之內便會抵達濟寧州、到時將會有人將會內外勾連、將裝着砂石的麻袋當做糧食運進永濟倉、之後於夜間再從永濟倉內將真正的漕糧倒出、再轉賣給他人謀取私利的消息簡略一說,並要求錦衣衛備好人手,於何時的時機抓捕人犯。

高立志聽到有如此重要的案子被這名御史探知,此案一旦偵結,馮玉成的名字直達聖聽、立功受賞是一定的了,心下嫉妒的同時高立志動起了歪腦筋。他推說手下校尉都去了外地執行公務,現下衛所內人手不夠,須得等人手到齊後方能動手,請馮玉成且去歇息等候,到拿人時再知會他一起前去。

馮玉成也不是傻子,他敏銳地觀察到對方起了別樣的心思,在與高立志爭執幾句後乾脆不走了,當日吃住都在百戶所內,對高立志更是形影不離,此舉讓高立志哭笑不得。

而接到高立志派人傳信之後,兗州府千戶李烈立刻帶人飛馬趕到濟寧,在與馮玉成爭吵半天無果後,只得派人去請李邦華來,看能不能和這位憲臺分說一番,案子辦成上報時,就說是錦衣衛和巡漕御史同時從不同之處發現了此案線索,最終聯手破獲了這個大案。

在接到錦衣衛的通稟後,李邦華與當日下午申時末趕到了濟寧州城。

進城之後,在兩名校尉的引領下,李邦華來到了位於州衙一側不遠處的百戶所內。馮玉成和李烈仍舊在二堂內對坐。經過大半天的爭吵,兩人都已是身心俱疲,都想趕緊找個牀榻堂下歇息一番,但是爲了維持最後的尊嚴,只能在堂內僵持着。

“見過憲臺!”

“李制憲,您老人家可算來了!您手下這位馮御史可真是個人才啊!”

李邦華負手邁步走進堂內,馮玉成和李烈趕忙起身行禮。

“唔。子厚,汝辛苦了!且安心,一切有本官爲汝做主!”

李邦華叫着馮玉成的表字溫和地安慰道,眼神裡滿是掩飾不住地欣賞意味。

在這名嫉惡如仇、行事果敢的年輕人身上,他彷彿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一路上在簡單詢問過馮玉成與錦衣衛之間爭執的事因後,李邦華更願意相信案子的線索是自己這位愛將首先發現的。

李邦華的到來彷彿給馮玉成早就疲憊的身心注入了新的活力,讓他逐漸萎靡的精神重新振作了起來,昂揚地鬥志重又回到了他的身上。

李邦華理都沒理李烈,徑直走到原先李烈佔據的主位上,轉身撩起衣袍坐了下來。李烈口中“嘿”了一聲,心中雖然不忿之極,但李邦華的名聲和地位擺在那裡,最後他也只能鬱悶地坐到了下手的位子,馮玉成儀態昂然地坐在了他的對面。

“子厚,汝且將事情原委分說一遍,餘事勿要涉及!”

李邦華簡單吩咐一句之後,馮玉成遂起身施禮,將在宿遷城內的遭遇詳細的講述了一遍。

“很好!子厚見微知著、有膽有識,凡事親力親爲,實乃柏臺之表率!李千戶,此事詳情你既已知曉,相關要害之處可有遣人盯住?照子厚之言,漕糧船隊最早可於明日抵達濟寧州運河碼頭,如何人贓並獲之後順藤摸瓜,便是親軍之責了!,此案首功當爲子厚所有,親軍次之!好了,本官有些乏累,子厚隨本官且去客棧歇息,靜待明日之後親軍之喜訊!”

李邦華說完便站起身來,負手施施然地步出廳堂,馮玉成神色平靜地跟隨其後,眼神中卻是抑制不住地喜悅之情。

整個過程中,李烈連話都沒插上一句,結果就以馮玉成大獲全勝告終。李邦華倏忽而來、倏忽而去,只留下了目瞪口呆的李烈待在當場。

“千戶,要不要先上密奏給指揮使,讓指揮使給咱們爭這個首功?”

看到李邦華一行出了大門後,堂外等候的高立志趕緊進入堂中,衝着坐在椅子上生悶氣的李烈請示道。

“上個屁的密奏!你以爲老李頭不上本啊?這老頭素以持身正而著名,資歷比咱們指揮使他爹還老!你說皇上能不信他而信咱們!算了算了,不就是個首功嗎?就讓給那個愣頭青好了!以後派人盯緊他,尋到錯處就辦了他!各處的人手都佈置妥當了?”

李烈雖是鬱悶之極,但事已至此也就這樣了,接下來就是如何佈置拿人了。這件案子的結果肯定會震驚朝野,馮玉成首功等同於攻城先登,剩下的就是掃尾了,錦衣衛也就沾上點光而已。若是首功歸己,自己肯定有機會向上挪一挪的,手下也能跟着沾光,而現在只能是本身職權之內的事了。

錦衣衛身爲皇上的耳目,負責偵緝天下不法,可這麼大的案子發生居然絲毫不知,這讓皇上怎麼想?這個永濟倉可就在濟寧百戶所的眼皮子底下的,這可真算是燈下黑了。

看着站在身前的高立志,李磊恨不得一腳把這個王八蛋給踹死,要不是這小子平時年節之禮不斷的話。

“你還站着作甚?還不滾去四處查探!滾!”

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十六章 平叛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零二章 開發遼東的勞力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