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

溫體仁聞言心中頓時一喜。

這幾年皇帝的性情有着極大的改變,從對臣子的嚴苛之極到現在的寬厚仁慈,數年之間竟有着天地之別,對身邊近臣的家人也是屢有恩蔭賞賜,這些行舉都讓重臣們暖心不已。

皇帝既然說讓自己對後代能有期許,那肯定不是加恩蔭了,自己的三個兒子中只有次子溫侃有舉人功名,現在也是七品的中書舍人,難道皇帝要有拔擢的舉動?

正在溫體仁心中猜測之時,楊嗣昌率先趕到了內閣,緊接着兵部兩位左右侍郎以及陳奇瑜也先後趕了過來。

在衆人落座後,朱由檢將洪承疇的奏報簡略一說,楊嗣昌等人都進入到了思考的狀態。

“啓奏聖上,臣以爲,洪亨九所奏錦州城內異動之事似並非大事,蓋因其奏報中有疑似二字矣!以此推斷,或許錦州城內之事並非他親眼所見,而只是耳聞有異,穩妥之下方纔急報朝廷。至於期間究竟何事,臣預計最遲明日便有相關奏報送達!”

楊嗣昌率先結束思考,施禮後奏道。

“臣附議本兵之言。洪亨九行事向以穩健著稱,其定是接報之後方纔趕往錦州查看究竟,但其奏報中並未提及提兵前壓一事,亦未請求朝廷派員相助,故而所謂火併之說所涉官軍員數應是不多。再者,現下建州大軍北撤,對錦州已無威脅,城內所駐亦非朝廷官軍,就算有火併之事生髮,亦與朝廷無干!臣反倒以爲如果此事爲真,若知其詳略後,朝廷何不就此做一番文章呢?”

陳奇瑜不愧是久富盛譽的能臣,他對這件事的推斷和結論更爲直接:他首先是誇獎洪承疇行事穩健,其實是在暗指他膽子太小,連他這樣的人都不是帶着大兵去彈壓,說明事情不大。

再說了,就算真有火併,那肯定是遼西將門之間的火併,那就讓他們打就行了,若是知道其中原因,趁機從中做一番手腳的話,說不定會有更大的收穫。

陳奇瑜的話讓朱由檢點頭不已:“陳卿、楊卿之判合情合理,就目下形勢來講,遼西應無生變生亂之可能。洪卿亦屬能臣,些許狀況其定能應對得當,何況關外尚有數萬精兵壓陣,此事當是無憂。現下只等關外最新之報,到時便可知其事之詳略了,之後衆卿自當各抒已見,針對其情做出相應之斷!”

在座諸人盡皆點頭稱是,經過這番簡短的分析,關外的緊急軍情現在看來不過是虛驚一場。

朱由檢本想讓衆人各自回府歇息,但想到既然個人都在,那就索性再商議一下有關明年大戰的其他細節,儘量做到細節上萬無一失。

“楊卿,秦軍與川軍現分別抵達何處?其軍械糧餉、駐紮之所是否準備妥當?”

朱由檢目視楊嗣昌發問道。

“回稟聖上,秦軍先頭約八千人今日已至昌平,待其紮營歇息後明日未時便可進抵京郊。兵部已派員前往督查引導,京營營房與日常間均有專人維護,待其抵達後隨即便可入駐。川軍一萬人與三日前已進抵山東德州府,按其日行六十里來算,再有十日便可抵京;兵部已遣人知會秦督,令其早日與大軍脫離後趕赴京師陛見。兩軍所有軍需均已備齊,還請聖上安心!”

楊嗣昌已從前幾天的沮喪情緒中走了出來,舉止儀態也恢復到了往日的狀態,並且對部務的要求更加嚴格起來。

“甚好!楊卿做事一向兢兢業業,對本部相關情治了如指掌,如此做派實爲臣子之楷模!朕之選材用人尤重其務實之風,慣於高高在上、誇誇其談之徒朕實厭之,只知吟風弄月,不知民之疾苦者絕無升擢之可能!在座諸卿皆爲言必有理、行必有成之能臣幹才,衆卿平時之勞朕亦是心中有數。毋庸諱言,人生在世,無非名利二字,但凡對大明有所奉者,朕並不吝擢賞以酬,望卿等且記朕之言,勿失朕望爲佳!”

溫體仁等都是施禮口稱謹記,朱由檢又吩咐明日昭仁殿議事之後,遂起身帶着王承恩回宮而去。

第二天辰時過後,昭仁殿裡已是座無虛席,內閣以及六部堂官濟濟一堂,正在等候皇帝的到來。

時節已至立冬之日,殿內各個角落點起了數個燒着銀炭的火盆,使得不算寬敞的昭仁殿裡溫暖如春。

身具東閣大學士職銜的孫傳庭與陳奇瑜也是列席其中,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等人則是立於御座的右側位置。

隨着一聲靜鞭的脆響過後,司禮監衆人皆是跪倒在地,殿內文臣們紛紛起身聚於殿中位置站好,片刻過後,朱由檢帶着王承恩和駱養性由後門進入殿中。

“臣(奴婢)等參見聖上!”

待朱由檢在龍椅上坐定之後,以溫體仁爲首的重臣躬身拱手施禮參見,王德化等人則是大禮參拜。

“衆卿平身吧!”

衆人施禮後紛紛落座。王德化等人起身後依舊站在了朱由檢的右側數步之外,王承恩立於他身後左側,一身大紅官服的駱養性則是站在了朱由檢御座階下的側方。

“聖上有旨,今日召集羣臣至此,所議一爲江南四府主官佐貳相關人選;二爲內閣公署擴建一事;三爲新設有司、並選派主官一事;四爲放開茶葉經營一事!之後諸臣工但有所奏皆可報來!欽此!”

王承恩從朱由檢身後轉出後向前一步,尖着嗓子大聲將今日議題公佈,隨即退後幾步繼續躬身縮在了朱由檢身邊。

李二喜因在周王陛見之事上立功,回宮後不久即被擢爲從六品的奉御,被派到皇莊事物局跟着劉朝學習管理經驗去了。王承恩在跟朱由檢請示過之後,將提督東廠的職務交給了原御馬監少監盧九德,自己則以司禮監秉筆的身份繼續服侍朱由檢。

王承恩宣佈完聖喻之後,包括溫體仁在內的諸臣都有些摸不着頭腦的感覺,戶部尚書侯恂也是覺得有些突然。

因爲這第四條可是牽連甚廣的大事,放開茶禁就意味着戶部又少了一項稅收的來源,也等同於少了一項權利,戶部的茶課司該何去何從?

皇帝這幾年的做派與以往迥然不同。經常想一出是一出,不時便有天馬行空的想法拋出來,這讓習慣了循規蹈矩的一些重臣非常地不習慣。

除了第一條前幾天商討過、重臣們各自有自己的打算以外,後面三條這又是要鬧哪一齣?

“江南四府事涉民亂之犯官皆以伏誅,其空缺職位不能虛置過久,以免耽擱轄地公務。前番朕下旨令諸卿舉薦,諸卿可有人選以薦與朕?”

朱由檢不關心羣臣私下的心思,而是直接將今日的議題引入正軌。

“啓奏聖上,臣有一人選欲薦於聖上!”

新晉大學士、工部尚書範景文率先起身後出列奏道。

“哦?範卿欲薦何人?其有何功績能與衆人聞?卿且奏來!”

朱由檢笑着開口問道。

“啓奏聖上,臣欲薦之人乃工部都水司郎中王文晦是也,臣已備題本以供聖覽,其上列舉其就職工部十餘年之政績,還請聖上備查!”

早有準備的範景文說罷,從懷中掏出題本雙手高舉過頂,王承恩走下御階接過迴轉,然後雙手呈送到朱由檢手中。

“啓奏聖上,臣也有人選要舉薦!題本已備好,恭請聖覽!”

就在朱由檢拿着範景文的題本翻看時,同爲新晉大學士的侯恂也站了出來,手上同樣拿着一份題本。

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章 洪承疇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三十章 預謀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