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

雖是有盾牌在前面遮擋,但清軍弓手短時間內射過來的兩百餘支重箭,還是給後隊明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近十輪箭雨之下,大約有四十餘人或是當場陣亡,或是被長箭命中後喪失了戰鬥力,就連前排的刀盾手也有人被弓箭射中。

清軍中有幾名箭法神準的弓手,在齊射幾輪後,用直射的方式射出手中長箭,數只重箭帶着輕嘯聲電閃而至,穿過狹小的縫隙射中數名刀盾手的軀幹或四肢。

隨着數名刀盾手的倒下,原本密集的盾陣已出現了缺口,幸運的是,蹲在最後一排盾牌下面的擲彈兵未受波及,五名擲彈兵一手攥着燃着的火繩,一手緊握震天雷,側目看向劉國能,緊張地等待着投擲的號令。

聽着身後手下不斷傳來的慘叫聲,以及中箭後強忍之下發出的呻吟聲,劉國能面色絲毫未變。

多年來見慣了戰陣上的瞬間生死,他的心已經變得如鐵石一樣堅硬。

在箭雨逐漸稀疏時,對面的清軍有人大聲吼叫着幾句聽不懂的話語,身材高大的劉國能透過兩面盾牌的縫隙看向前方,清軍弓手已經有人力竭後退到一側,只有幾名臂力強勁的弓手還在張弓射箭,但明顯已是強弩之末,而清軍步卒已經從幾十步外逼近到二十步左右的距離,最前面的數名重甲兵已經有準備衝鋒的姿態。

“點火!”

“投!”

這兩道命令幾乎是不分先後的從劉國能的口中吼了出來。

聽到號令的瞬間,五名擲彈手幾乎同時吹燃如香頭般明滅的火繩,引燃震天雷引信後迅速起身,身子後仰一下猛然前俯的同時,腰臂發力將震天雷投了出去,隨後這幾名擲彈兵跟着前排的盾手一起向前趴伏在地。

劉國能已經來不及觀瞧震天雷爆炸後的效果,連同身邊的兩名親兵迅速臥倒於地,露出了後面三排二十幾名已經擺好射擊姿勢的火銃手。

身披三層重甲的達特勒已經準備發力帶頭衝鋒,再有十幾步的距離,他就會用手中沉重的連枷砸開明軍盾手的陣型,之後就是跟隨的紅甲兵用狼牙棒、虎槍、重錘輪番敲擊明軍,往往瞬間就會把明軍給徹底擊潰,剩下的就是後面的甲兵追殺潰陣的敵軍了。

然而就在這時,對面的明軍盾陣中忽然有幾枚黑乎乎的東西飛了過來,達特勒稍微一愣神後下意識地側身避讓一下,剛要起速的腳步也略微停滯了一下,他身邊的幾名紅甲兵與他做出了同樣的反應。

就在那幾枚黑乎乎的東西掠過達特勒的頭上之後,對面前排的明軍忽然做出了一個讓他感到匪夷所思的動作:二十幾人忽然紛紛前撲趴在了地上?

“???”

“這羣明狗還沒打就要降了嗎?”

就在達特勒和前排的數名紅甲兵愕然的同時,他們看到的是對面三十步外,二十餘個黑黝黝的銃口正對着他們。

緊接着,先是幾聲轟轟地爆炸聲在達特勒的身後驟然響起,隨後達特勒看到對面忽然之間緩緩升起的白色硝煙,爆豆般的銃聲已被劇烈的爆炸聲所淹沒。

達特勒只覺胸腹之間一陣劇痛傳來,似乎有什麼尖銳的物體猛地鑽入了自己的體內,五臟六腑宛如翻轉挪移了一樣,一股液體夾雜着幾塊固體從食道中衝向他的口腔和鼻腔,本來緊閉的雙脣忽然間不由自主地大張開來,大股的鮮血和碎肉隨口噴了出去,他的身子突然就像倒空了地糧袋一樣,緩緩的委頓在地,臉上的驚恐絕望不甘疑惑凝聚成了他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一副表情。

兩枚鉛子撕碎了達特勒向來引以爲豪的三層重甲後鑽進了他的身體,急於尋找出口的鉛子因爲無法透體而出,只能藉着巨大的動能在人體裡橫衝直撞,撕碎任何阻擋在它前面的物體,直到動能衰竭後才停了下來。

三排銃手快速將火銃打響後立刻閃到一邊,趴在地上的劉國能雙手撐地迅即起身,拔刀出鞘的同時側身向後吼道:“長槍上!”

此時對面的清軍已經亂成一團。

五枚震天雷雖然只造成了二十餘名清軍的傷亡,但巨大的爆炸聲以及大股嗆人的硝煙,中間夾雜着血淋淋的殘肢斷臂,加上滿地的血肉,這一切都給從未見識過震天雷威力的清軍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始覺和聽覺上的震撼。

前排的達特勒和數名紅甲兵已經被二十餘發銃彈打倒在地,跟隨在他們後面的清軍又被震天雷炸到一片,明軍的前面只剩下五六名明顯有些不知所措的清軍,而他們的身後則是滿地的屍首和傷員。

趁着這個間隙,四十名明軍長槍手排成五排,穿過避到一旁的刀盾手們閃出的空檔,齊步向對面的清軍逼了過去,走在第一排的長槍手已經把長槍放平。

沒被震天雷和火銃傷及的數名紅甲兵這時候已經醒過神來,不得不承認八旗士卒確實勇悍,就算是在這種突如其來的打擊下瞬間死傷慘重,這幾名紅甲兵面對逼來的明軍長槍依然毫無懼色,幾人之間甚至沒有互通聲氣,便一聲不吭的舉起手中兵刃應了上來。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這種兵刃上的優劣現在被充分區分了出來。

“刺!”

儘管這數名紅甲兵個人武技都遠勝明軍長槍手,可是還未等他們近身肉搏,前排的八隻丈餘長槍便在隊正的喝令聲中整齊的刺出,第二排的八根長槍也從第一排士卒的肩頭刺了出去。

眨眼間,這數名紅甲兵的身上都被刺出幾個血洞,隨着長槍手們紛紛抽回被鮮血染紅了的槍尖,數名紅甲兵全都倒地身亡。

這小隊明軍的隊正正是李定國。

他這一隊五十人作爲突擊隊擺在了銃手後面,成爲了五百士卒的先鋒。

剛纔清軍的弓箭造成他手下十名士卒的傷亡,李定國由於站在前排最右側靠近宅院的位置,所以幸運的沒有被弓箭射中。

“進!”

看到對面的清軍已經從短暫的混亂中清醒過來,並已經嚮明軍迎來後,李定國將帶血的長槍的豎起後下達了命令。

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一百章 心安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七章 皇莊3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三十章 預謀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八十章 困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七章 皇莊3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十八章 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