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

看到許有成猶豫半天,最終答應了自己的請求,方文心下大感舒爽,隨後兩人就接下來如何行事再次商議一番,方文心滿意足地起身告辭離開。

在邁出千戶所大門數步之後,方文突然敏銳地覺察到,在街頭巷尾間,正有不少隱藏的目光正在觀察着自己。

他心裡頓時醒悟過來,這些肯定是蘇州城內的士紳大戶們派過來打探情況的,因爲懼怕門口值哨的校尉的緣故,所以躲在遠處觀望着風色。

反應迅速地方文隨即停下腳步,臉色在一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他先是擡頭望天呆愣半晌,然後裝模作樣地搖頭嘆息了一聲,緩緩轉身衝着衛所署衙上下打量一眼後,一甩袍袖邁步走向停在一側的官轎,等候在此的管家打起轎簾,方文躬身鑽入轎中,隨後四人官轎晃晃悠悠地起行而去。

衛所門口值哨的校尉看着方文這一連串莫名其妙的舉動,心裡不覺有些詫異:這位知府適才還一臉輕鬆的模樣,怎地忽然之間就變了顏色呢?

這當官的真是變臉如翻書啊。

那些偷偷摸摸窺視方文的各家各戶派來的管家僕從,在看到方文離去之後隨即也四散而走。

方文回到府衙之後,立刻打發管家去把任元山喊到了後宅的書房之中。

“老任,本官之本意,原是想借着錦衣衛這把利刃,威嚇一下不服朝廷號令之人,沒想到此次許有成居然有借揭帖之事大肆牽連之意,若是任由廠衛肆意妄爲,那蘇州之士紳可就有滅頂之禍啊。

劉繁若此等四品致仕高官說拿就拿,其他人誰敢言能脫得過去?”

方文一臉沉重之色,語氣中透着一股無奈之情。

“那該如何是好?

府尊來蘇州府已有兩載,應該知曉,這些士紳大戶其實並無視朝廷如無物之意,咱們蘇州府每歲上繳之賦稅也是在各府中名列前茅,此次事端看似洶洶,實則衆人只是一時之間有些肉疼,想着藉機發泄而已,若是被以謀逆論處,下官也替他們覺着冤屈啊!

府尊,關鍵時刻,身爲蘇州主官,你可得想法阻止他們纔好,要不然咱們這官聲在士林中可就徹底毀了啊!”

任元山在蘇州任職日久,與部分士紳日常之間走的很近,聽到方文如此說道,任元山不由得有些着急起來。

這事不能再無限制的擴大下去了。

要是與自己交好的士紳也不幸被廠衛羅織罪名拿進廠衛大牢,這萬一要是把自己擡出來,那可就黃泥巴落進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

“本官此去有許有成面議,試圖說動他放棄株連、只誅元兇。

開始他也是執意不肯,妄想於此事中撈取晉升之資本,但是在本官曉以大義、直指其此舉可能會破壞聖上大政方針之後,許有成態度有所鬆動,但最終仍未鬆口。

本官在回返路途之中靜思一番,覺着此事應當從兩處着手,或許會取得可喜之成效,不過,此事尚需老任你從中費一番力了,你要是能在接下來之事情中有所收穫,那此事大有可爲!”

方文先是說明了一下今日去千戶所的結果,隨後目視任元山,將自己打算讓蘇州城的士紳大戶簽下保證書的計劃講了出來。

“府尊實在是高明!此策的確大有可爲!下官以爲,只要能確保不被牽連進謀逆案中,蘇州府大部分士紳還是開明的!

下官這便去召集相關人等與其協商一番!”

任元山琢磨了片刻,覺得眼下來講,方文這個辦法應該是最佳策略了,只要別把與自己相熟之人牽扯進去,那自己就不會深陷其中,落得個無妄之災。

“老任,咱倆也不是外人,本官跟你說句腹心之言。

只要聖旨到達,我蘇州府能在士紳一體納糧這等大事中拔得頭籌,那你我之名定會入得聖聽,本官估計在此地也不會待多久了,而蘇州知府之位。。。。”

爲了最大限度的激發任元山的辦事熱情和效率,方文不失時機地拋出了一張大餅。

“府尊說的哪裡話,爲聖上盡責,爲朝廷辦差,是我等義不容辭之事,升擢一事下官根本不去多想!

府尊且安座,下官去也!”

任元山強忍欣喜之意,義正言辭的表明了態度,隨後起身告辭疾步而去。

接下來的幾天內,任元山連續召集蘇州城數得着的鄉紳大戶們與會,擺事實講道理,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勸說士紳們認清形勢,千萬莫要行錯踏錯,最終落得人財兩散的結局。

期間雖有不少士紳因爲恐懼害怕的緣故,在任元山的一番說辭之下動搖起來,當仍然有一部分人接受不了任由別人搶自家錢財的事實,舉出大明曆代帝王如何善待士紳種種事實,與任元山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任元山將勸說無果,數次大怒之下便欲起身離去,但因爲考慮到很可能自己會身涉其中,最終還是忍了下來。

就在幾次會商後,雙方向陷入膠着狀態時,擊垮士紳們最後一絲幻想的殘酷現實到來了。

接到了將松江府襲官案犯押赴蘇鬆常各府鬧市處斬的聖旨後,一隊隊錦衣衛各自押解着或百十口,或幾十口的人犯分赴各處城中,在鬧市中將各家大小人丁當衆砍下了腦袋。

一時之間,蘇鬆常三地府城中觀者如山,隨着監斬官一道道命令發下,各個鬧市區頃刻間血流成河,強烈的血腥味衝擊下,不少人嚇得暈倒當場,有個別膽小的甚至嚇得大小便失禁。

或是親眼目睹,或是聽人描述這一慘烈場景後,蘇州城所有士紳大戶都嚇破了膽,隨後便在任元山再次召集會商時,痛痛快快地在擬定好的文書上簽字畫押。

也由不得他們不害怕。

顧呂徐週四姓海商在江南一帶可是赫赫有名,不論是家世還是財富都是冠絕一時的人物,沒想到這回卻被廠衛連根拔起,所有榮華富貴眨眼間煙消雲散。

蘇州府的士紳們在恐懼之餘,各自掂量了一下,從四姓海商到最近的劉燦景,哪一家的分量都是不輕,可最後如何?

在刀把子面前,什麼名望關係、豪宅錢財,統統沒派上任何用場。

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國婚姻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一百一十章 鹽商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十八章 容情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軍、人事任免、漕運改革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訪艱辛、 驚喜、睚眥必報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帶動市場繁榮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