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

崇禎十七年末,就在所有人忙忙碌碌準備過年的時候,一道昭告天下的聖旨自乾清宮發出,向世人宣示皇家的人丁興旺、後宮和諧,也爲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冊封朱慈熔(乳名水哥兒、周後所出)爲雍王,封地爲南涯行省。

冊封朱慈炫(乳名雲哥兒、田貴妃所出)爲晉王,封地爲南涯行省。

wωw• ttκā n• ¢ O

冊封朱慈灲(乳名成哥兒、袁貴妃所出)爲成王。封地爲南涯行省。

冊封朱媺娖爲皇家大長公主。

晉馮氏爲正三品芸妃,其父爲錦衣衛指揮僉事銜。

晉陳氏爲庶三品文妃。追贈其亡父爲錦衣衛都督僉事,亡母爲夫人。

晉金氏爲庶三品婉妃。

三位貴人所出皇子皇女因尚年幼,待日後稍大再行冊封。

馮霜寒、陳圓圓、金順姬分別先後給朱由檢誕下兩女一子,其中對於金順姬生下的兒子,朱由檢現在已經有了初步打算,待其長大成人後,視朝鮮局勢而定。

如果到時朝鮮局勢穩定,人民安居樂業,那也就罷了,如果政局動盪、民不聊生,說不得大明皇子就會接掌政權,以給朝鮮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使東亞地區的局勢保持穩定和繁榮。

在華夏一直有遼東穩則中國穩,遼東亂則中國亂的說法,由此可見整個遼東地區對於中國的重要性,鑑於歷史上諸多血的教訓,朱由檢是絕不允許一個不受控制的朝鮮政權雄踞東北地區的。

至於雍王等人將來是否就藩的問題,由於時間還早,朱由檢並沒有下定決心,十幾年後根據具體形勢再說也不遲。

這種遠離大陸孤懸海外之地,沒有數十年持續不斷的人財物的投入,其惡劣的生存環境數十年內很難得到較大的改善。

先期被流放到南涯的六千餘名罪犯被當成了犧牲品,但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講,他們也算是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們將會被迫用勞動來恕罪,以便讓自己能夠活下去。

這批人被送到南涯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了,在這期間,他們首先需要找尋到適合生存的環境,比如大片的田地和淡水資源,再就是要隨時隨地面臨着猛獸蛇蟲和疫病的襲擊,還有當地土著對他們的攻擊。

當初運送他們登島時,遵照朱由檢的旨意,鄭家船隊在離開時,除了足夠多的糧食、食鹽、油、藥材之類的生活物資外,還將一批弓弩刀槍留給了這些人,至於這六千餘人之間如何相處,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

朱由檢完全能夠想象到,這些自帶犯罪屬性的人聚在一起,很快就能分成若干個大小團體,相互之間的爭鬥廝殺是不可避免的,因爲這裡面沒有一個善類,誰能存活下來就看能力和運氣了。

南涯行省並沒有官軍和朝廷官吏,這片蠻荒之地現在完全處在無政府狀態,雖然在這期間充滿着血腥和暴力,但這六千多人的到來,也會給這個荒島帶去一定的人氣和活力。

鄭家船隊會定期給當初的登陸點送去各種物資,在巨炮火銃的威脅下,物資的卸載不會遇到什麼危險,更何況,這批罪犯對朝廷的畏懼是深入骨髓的,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對運輸船動手。

現在南涯行省究竟是何狀況,朱由檢也是一無所知,而知道這個計劃的大佬們早就將此事拋之腦後。

對他們來說,那些罪犯都是該死之人,朝廷甚至連物資都不用給他們,任由其自生自滅纔是最好的策略。

但朱由檢心裡清楚,那個面積巨大的島嶼可是礦產資源極爲豐富的地方,是將來大明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只是因爲工業革命尚未到來,所以暫時還不到摘桃子的時候而已,只要時機一到,朝廷就會派人登島進行有計劃的開發。

崇禎十八年二月,克虜伯李重進和遼寧巡撫邱民仰的聯名奏報送達京師:“大清”皇帝多爾袞遞信遼寧行省,願意自去國號並請內附。因事關重大,李重進和邱民仰不敢擅專,特此上稟,並將二人對此事的看法以題本做了詳奏。

自崇禎十一年關外大戰結束,到滿清殘餘奔逃至黑龍江流域至今的七年時間裡,李重進所部聯合馬科部一萬五千騎,每逢夏收時節都會對其所轄地區進行長途襲擾,在殺傷其有生力量的同時,還順便把大片即將成熟的麥田燒掉,這種沒有人性的策略在日積月累之下取得了相當好的成效。

長期的經濟封鎖加上不間斷的武力破壞和摧毀,讓本來就物資匱乏的“大清國”國力每況愈下,尤其是最近幾年,缺少基本生活保障的漢人包衣大量潛逃,很多包衣更是在大明官軍的襲擾行動後主動隨大軍返回。

據遼寧每年上稟的數據來看,七年以來,一共有近八萬漢人包衣以各種方式逃回遼寧行省,這讓本來就地廣人稀的“大清”國元氣大傷,眼見得形勢日益惡化,多爾袞纔在范文程、寧完我等人的建議下向大明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隨着米涅槍的大量配備,明軍在武器上對清軍形成了巨大的優勢,在經過幾次規模不等的對戰後,多爾袞等人感到深深地絕望。

這仗沒法打了。

原先明軍的火銃雖然威力不小,但清軍還有機會突進後對其進行殺傷,可現在連兩百步還沒進去就出現了大量傷亡,這哪是打仗,成了純粹一邊倒的捱揍了。

這樣的屠殺場面就連向來驍勇的八旗士卒也是膽寒不已,所以後來在偵知明軍即將抵達時,清軍都會早早的避開,根本不敢與明軍正面對陣,只能眼睜睜看着明軍肆虐而歸,眼前這一幕幕場景是那樣的熟悉,只不過兩軍的位置掉了個而已。

出於種種複雜難言的因素,朱由檢並沒有下令將這股“大清”殘餘徹底剿滅,畢竟後世都是同胞嗎。

但同胞歸同胞,該報的仇還是要報。尤其是范文程和寧完我兩個漢奸,屬於不可饒恕者,應該千刀萬剮。

交出兩個漢奸,大明給女真部提供適當的物資軍械補給,但該部必須離開黑龍江流域,然後舉族繼續向北或西,尋找適合他們生存的地方。

去北邊找哥薩克們拼命吧,贏了也算是給華夏開疆拓土了。

如果不接受大明提出的條件,那就等着被困死在原地好了。

相信以多爾袞的智商,不會做出不利於自己的選擇。

只要能夠帶着族人活下去,交出兩個漢人奴才也不是大不了的事,范文程、寧完我的那套東西,早就被女真人學的八九不離十了,他們的價值已經失去。

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癟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四章 洪承疇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十七章 樊城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四十章 大戰4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四十章 大戰4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檢的計劃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十六章 平叛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