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

在朱由檢對大明的總體規劃中,農業仍舊是壓艙石,但這個農業並非單指糧食,而是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以畜牧養殖及經濟作物種植爲方向、更加現代化的農業。

在這個整體規劃裡,南亞各藩屬國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畜牧養殖帶來的好處自不必多說,其產品在滿足大明人口腹之慾、帶來更加豐富的營養價值的同時,也會極大地減輕大明對糧食的依賴。

而養殖業是需要海量雜糧的,大明自有土地的作用是確保口糧,預防長期極端自然災害引發的危機,那麼養殖業所需糧食從何而來?這時候,南亞藩屬國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

朱由檢並沒有打算幫助藩屬國發展經濟,至少在大明主導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到來前不會這樣去做,藩屬國的使命就是爲大明提供糧食,等大明所有經濟形式都走上良好運行的正軌,那到時可以考慮將一些落後的手工業轉移到各藩屬國,用的也是宗主國支持藩屬國發展經濟的名義。

作爲負責任的大國,幫助各國民衆提高生活質量,這是大明無可推卸的義務嘛。

大明百姓可以將多餘的糧食售賣給四海酒業或者官倉,價格現在以每石三錢爲標準,以後會隨着物價的漲幅而向上浮動。

在售賣糧食獲得銀錢之後,百姓們可以用極低的價格從四海糧行購買到產自南亞的玉米、大豆、稻米等農作物,然後用這些糧食輔以其他草類飼料餵養家畜家禽,等到這些豬牛羊雞鴨長大之後,再拿到市場上售賣。

這一來一往之間,大明百姓付出的不過是時間和勞力,至於餵養的糧食成本本身就已經賺錢了。

三錢一石賣糧,一錢一石買糧,簡單的交易中,平民和農戶們無形之中就賺了兩錢,再加上家禽家畜售賣後所得的銀錢,長此以往,擺脫貧困甚至過上小康生活並非難題。

農戶們賺取的利潤其實就是朝廷給的,四海商行在這項產業鏈中很難獲取利潤,甚至還會賠本,但這件事,四海商行必須去做,這是它存在的意義。

四海商行各種產業存在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賺取利潤,更重要的是,這個實際上已經成爲半國有的龐大經濟體,要爲穩定社會、發展經濟、帶動更多平民百姓致富做出無人能比的貢獻。

щшш ▪тTkan ▪CO

四海商行涉及產業種類太多,每年利潤太過驚人,已成爲大明經濟的基石,也應當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商行每年到底賺多少錢,這是一個未解之謎,除了朱由檢以及首輔孫傳庭、次輔盧象升、戶部幾位堂官以及其他具體經手人之外,旁人無從得知,但據有心人推測,當不在八百萬兩以下。

因爲這個商界龐然大物最大股份持有者是皇家,所以它只能算是半國有性質,可就是這個半國有,也能在富民強國的變革中,承擔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在未來多少年後也是無可替代的。

正是有這種強力支撐做底氣,朱由檢纔敢放手施爲,以強有力的舉措推廣各種惠民計劃並落到實處。

醫院、學堂、養濟院、惠農補貼等等,此間種種都需要花費大量資金,如果單靠太倉收入是遠遠不夠的。

太倉收入除了要拿出一半左右金額支持各項軍費開支外,剩餘的會被分作數塊,用在水利設施及道路的修繕與維護、防災減災、採購糧食入倉、官吏俸祿發放、城市改造與維護等等諸多事涉民生的方面。

朱由檢知道,其他方面或許可以想法子節流,但軍費是無論如何不能節省的,尤其是官兵的餉銀,這個必須按時足額發放到位,這是他特別強調過的。

在他的要求下,每到餉銀髮放日,直屬錦衣衛領導的軍紀官都要現場監督整個過程,並且會事後進行暗訪,在這樣公開透明的機制下,十幾年來,剋扣士卒餉銀一事從未有過發生,這從根本上保證了官兵對皇帝以及朝廷的忠誠度。

除了這件事關軍心的大事外,軍費開支的另一大項就是軍需的保障,正北、西北、東北方向成爲軍需消耗的大頭,每年單是棉衣被服靴帽就要耗費大量的銀錢物資。

考慮到這幾個地方都處在極寒地帶,朱由檢特意下旨,讓兵部大大增加鴛鴦戰襖中棉花的含量,提高保暖度和舒適度,不使官兵在日常操演、巡哨時因凍傷而減員,棉靴、帽盔樣式和材質也要更加適合官兵保暖,棉手套、耳帽、棉質圍脖這幾樣,都是朱由檢效仿後世產品樣式,親自畫出圖畫後交由兵部製作的。

官軍禦寒軍需每三年發放一次,夏秋單衣兩年發放一次,淘換下來的可由將官士卒帶回家中,給其家人使用,這也算一種變相福利吧。

現在大明境內各種大小水利設施工程正在如火如荼開展當中,由於事涉局部甚至全局,所以各項工程的結束不能以年來計算,是要拿出數十年、上百年的時間來常抓不懈的。

戶部和工部每年都會拿出一個兩百萬銀幣的總預算,然後根據各省上報的情況來進行分配,這其中尤以湖北、江西、河南三省爲重,總預算的五成以上會投入到三省相關府州縣,不管是續建還是新開,都會從朝廷獲得大量的撥款。

因爲每年水利工程牽涉的金額太過巨大,爲了防止出現嚴重額貪墨現象,朱由檢特意下旨,命令當地錦衣衛派遣精幹力量入駐負責採購物資、發放工錢的工程指揮署衙,盯緊每一筆款項的進出,盯牢每一名涉及支出銀錢的官吏,不使一分銀幣成爲某些人的私財。

四海商行也會抽調賬務高手不定期進行查賬,如此雙措並舉之下,在銀錢支出上將很難出現大的漏洞。

爲了提高官吏們的工作積極性,朝廷也出臺了各種獎勵舉措,這其中就包括參與者俸祿外能夠領到各種補貼,這些補貼累積起來可不是個小數目,豐厚的待遇足以讓所有人都心甘情願的付出全部精力了。

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五百八十章 佈置妥當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九十章 平息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六章 皇莊2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二百章 客戶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三百章 證據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