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

夜市的恢復和推行,正是給了中產階級一個花錢消費的機會,也讓更多市民多了一條賺錢的渠道。

每到申時左右,京師東南西北四城大大小小的夜市便是一派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大街兩旁地民居店鋪也是燈火通明,市民們攜老帶小紛紛走出家門,開始享受這難得的盛世之景。

夜市中,商販的叫賣、學子們的誦讀和歌女們的談唱混雜在一起。人們漫步在熱鬧的夜市中,購物消費,排遣孤獨。

市場上售賣的商品貨物充盈,各類百貨品種繁多,尤以各式各樣的小吃最爲豐富多彩。

夜市開放之處正值中伏天氣,炎炎夏月裡的麻飲細粉、素籤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兒、生淹水木瓜、藥木瓜、雞頭穰沙糖、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皆用梅紅匣兒盛貯,品來頓感涼爽痛快。

夜市的繁盛也使得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每至傍晚,男女老幼便到酒樓茶坊欣賞音樂舞蹈,身家豐厚的商家們也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相繼推出各種新鮮花樣吸引市民們駐足消費。

凡京師酒店門首,皆縛綵樓歡門,向晚燈燭熒煌,上下相照,濃妝歌女數百,聚於主廊槏面之上,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招攬着街面上一個個移動的荷包。

這些歌女以伎藝而入樂籍,不同於後世的娼妓,她們的歌唱既是助興,又是一種藝術表演,供人欣賞,其實這些歌女與後世文藝團體性質上極其相似,只不過稱呼上有所不同罷了。

藝人們還很快將許多諸如小說、陶真、諸宮調、叫果子、影戲等創新形式的演出搬上了酒樓茶館表演的舞臺,除此之外,賣卦、喝故衣、探搏、剃剪、紙畫、令曲、講史等各類娛樂遊戲應有盡有,總之,每個前來夜市的人都能找到符合自己興趣的活動,享受這座“不夜之城”的精彩。

已是入夜戌時,皇明週報公廨裡依舊是燈火通明,剛剛從夜市上游玩歸來的吳偉業正在自己的公房裡奮筆疾書,將親眼目睹的繁華盛景化爲精美文章記錄下來,以供書吏們校驗有無錯別字後,拿去排版印刷,以便明日早上刊發與新一期的週報上。

夜市給平靜依舊,但卻顯得沉悶無比的大明帶來一股清新之風,尤其讓那些慣以風流自詡的文人雅士雀躍不已,許多人在夜市開設之初便夜夜流連於各個市場,品美食、飲美酒、賞美婢,已有很多人聚在一起高談闊論時,把當下的市況與前宋相提並論,盛世來臨已成大多數人的共識。

當然了,要是沒了廠衛的話,文人們不介意以生花妙筆,去皇明週報上刊登文章,大肆吹捧朱由檢爲千古名君,現在嗎,就算了,畢竟到處都有朝廷鷹爪四處逡巡,這種感覺還是讓人非常不舒服。

“妞妞姐,今日酸乳酪備的太少,現下已是所剩無幾,明日你吩咐下去,過了晌午十分便開始多製作一些,好多人想着買呢!

蓉姐,賞這位小哥一錢銀子!這魚羹好吃的很!”

京城西直門外夜市中一個攤位後面,一身淡黃色襦裙的朱媺娖坐在錦杌上,一邊享用着一碗“李婆婆魚羹”,一邊對正在忙着點錢的妞妞叮囑幾句後,然後轉頭對身邊伺候的一位年紀稍大的宮人吩咐道。

那名叫蓉姐的宮人聞聲即刻從一個荷包裡摸出一角碎銀,遞到了送魚羹過來的小哥面前,那名青衣短打的小哥眉花眼笑的接過賞銀,隨即拱手施禮,口中高聲喊道:“謝過小姐賞銀!小的祝小姐五十年後,還如現在這般美貌如花!”

“好好好!就衝你這抹了蜜的嘴巴,趕明兒夜裡這個時辰,再送十碗魚羹過來,本宮。。。小姐還會打賞與你!可別忘了哈!”

送餐小哥的吉利話讓朱媺娖聽得受用無比,隨後停下用食笑着打趣道。

“好嘞!明兒個這個時辰,小的定會準時送到!”

“小姐小姐,今兒個咱們可是發了筆小財!奴家剛纔清點一下,從酉時到現在,咱們足足收銅錢八千餘文,銀幣也有十幾枚!若是照此下去,一個月下來,咱們能賣千餘銀幣咧!”

帶人清點完今日營業額的李小花興高采烈地提着裙襬幾步移至朱媺娖身邊,臉上滿是興奮之情。

李小花就是崇禎八年在河南汲縣街頭垂死的妞妞,前年朱媺娖把奶牛場開辦起來後,便將她從皇莊裡挑來身邊幫着打理奶牛場的日常事務。

今年二十歲的妞妞只比朱媺娖大了一歲,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丈夫也跟她一起在奶牛場裡做活,兩個年幼的孩子都在宮裡放出的宮人開辦的學堂讀書上學。

聖源乳業現在也在向一個小型社會團體的模式轉化着,在朱由檢的格外關照下,奶牛場去年從荷蘭引進了兩百多頭歐洲奶牛,產奶量也隨着大幅提升,營業額遙遙領先於京師的其他三家奶牛場。

爲了方便工人們上下班,朱媺娖將這幾年賺的部分利潤拿了出來,在奶牛場附近修房建屋後分給工人們居住,隨後又從工部喊了專家過來,對整個奶牛場做了詳細的規劃,從去年開始,有陸陸續續投資續建了不少配套設施,這其中,學堂醫院這兩個最重要的輔助設施也是建的最早和最好的。

聖源乳業的僱工,除了一部分有家庭的夫妻共同勞作外,其餘全是朱媺娖從養濟院挑選的孤兒,這裡面女孩佔到了七成,年齡分別在八歲到十二歲之間。

在給這些孤兒蓋屋舍時,朱媺娖並沒有像皇莊裡那種集體宿舍的樣式建造,而是執意吩咐按照京師百姓家的模式修建。

她打算讓這些孤兒在將來長大成人後,在這裡成婚安家,她會盡力保證這些可憐人和他們的後代衣食無憂,對此,朱媺娖有着十足的信心。

她知道,有父皇在,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人給她撐着腰。

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三百章 證據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三百六十章第八十章 困難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