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 只是想靜靜

大殿內一陣手忙腳亂,過了好一陣之後,皇太極終於醒過來,不過沒有像前幾次那樣又變得生龍活虎,而是很虛弱的那種。

他揮動胖手,推開了扶着他的人,也沒讓聞聲趕到的御醫就診,只是斜靠在龍椅上,指着英俄爾岱,厲聲說道:“把戰事細節,全都一個不漏地給朕講清楚!”

塔山之戰,他是知道明國皇帝突然而至,以五六倍的兵力圍住了塔山,以明軍的精銳,多爾袞領軍突圍,事後想想,其實是正確的選擇。只是沒想到,明國皇帝竟然知道了半夜突圍的計劃,從而設下埋伏,才導致了全軍覆沒。

這個戰事,皇太極事後想想,也沒什麼可以說的,只能說,明國皇帝太狡猾,而且這種事情也從未有過,突然來了這麼一次,也確實難防。

那這一次的歸化城之戰,草原一望無垠,明軍絕對沒有突然攻擊的可能性。就這樣,又怎麼會被明軍堵在歸化城內最終全軍覆沒的呢?

說實話,皇太極心中是非常好奇的。他相信濟爾哈朗,絕對不是無能之輩,更不是大意之人!

於是,英俄爾岱就把他到達歸化城,剛好撞到濟爾哈朗領軍劫掠了明國西北,大勝而歸開始說起,一直說到糧草被劫……

這些事情,之前回來的西林覺羅已經稟告過了。但是皇太極還是聽得很仔細,也聽出了一些西林覺羅沒有說到的細節,那眉頭就皺了起來。

英俄爾岱繼續說着,說到了明國皇帝始終保持要進攻的態勢,甚至到了後來,還出了邊關,完全是一副進攻的樣子,其實卻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把察哈爾部和烏拉特部的營地都給偷襲了,導致這些蒙古部族在臨戰之前離去,讓大清這邊兵力大減……

皇太極聽到這裡時,眉頭就緊鎖了,眼神變得兇狠,不過還是沒有說話,繼續聽着英俄爾岱講述。

“……當烏拉特部和察哈爾部的騎軍纔剛離去,明軍就突然出動。明國皇帝麾下的驃騎營配備戰馬,一人三騎,日夜兼程,趕在我軍探馬回報之前,就到達了歸化城,直接把門給堵住了,然後……”

英俄爾岱繼續說着歸化城的戰況,雖然他沒聽到濟爾哈朗發佈的那些軍令,但是他在城外也看到了具體的戰況,因此差不多也能說清楚。

當然了,他說到後來,有關他的事情時,說法當然是和事實有所不同的:“因此奴才偷得了明軍的戰馬,趕往歸化城,如此一來,大清軍隊就不用爭奪城門的控制權,還能用騎軍衝擊明軍大營,一舉奠定勝局。只是當奴才趕到的時候,我大清軍隊卻已崩潰了。而且隨後明國又有一批援軍趕到,奴才見敗局已定,便只能趕回遼東來報信了。就這樣,在明軍的大舉搜索之下,奴才也差點趕不回來。”

英俄爾岱說完之後,腦門上已經有汗,不過他伏在地上,倒也看不出來。

皇太極聽他說完了,忽然從龍椅上坐了起來,用力一拍御案,發出“啪”地一聲,同時臉色有點猙獰,厲聲喝道:“明國皇帝爲何處處料敵於先?他從何處得到的消息?塔山之戰如此,如今歸化城之戰又是如此!他到底從那得到的消息?”

他也確實厲害,一開口就準確地抓住了最爲關鍵的節點。

不管是明軍瞅準了大清聯軍這邊的糧草問題也好,還是劫掠了濟爾哈朗押送回遼東的人口物資,又或者偷襲烏拉特部和察哈爾部蒙古的營地,還有在盟軍離去之後,突然奔襲,所有的這些,都是建立在有準確消息的基礎上。

不過,雖然皇太極認識到了這點,可是,他的這個問題,卻沒人能回答得出來。

崇政殿內,非常地安靜,只能聽到皇太極越來越粗的喘氣聲,這讓不少人擔心,他會不會又氣得吐血。

一直沉默縮在一邊的范文程,心中一衡量之後,最終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地表現自己,以恢復自己在皇上心中以前的地位:“陛下,奴才或者有個想法,可以試着查出這明國內應是誰?”

一聽這話,皇太極立刻聞聲盯向他,眼神中透着兇狠之色,厲聲喝道:“說!”

其他人也有點好奇,沒有一點頭緒的事情,他范文程會有辦法?

范文程被皇太極盯得心中一凜,連忙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塔山之戰,消息有透漏;如今這歸化城之戰,消息也有走漏。因此奴才想着,如果能覈實塔山之戰中倖存下來的,最終又參與了塔山之戰的,說不定就能找出這個奸細來。除非塔山之戰和歸化城之戰是不同的奸細,否則這個法子一定有效。”

如果說大清軍中到處都是明國的細作,皇太極是覺得不可能的。因此,他一想范文程這說法,就覺得可以,正想點頭時,多鐸卻是怒聲喝斥范文程道:“你這漢狗,該不會是爲了洗脫自己的嫌疑,就用這等法子來轉移陛下的注意?我大清軍中,就只有你們這些漢狗,纔有可能是明國的細作!能投降我大清,指不定明國皇帝給出點好處,你們就會出賣大清,又投回明國了!”

之前的時候,包括皇太極在內,就是這個思路去查內奸的。數典忘祖之輩,沒人會相信他們的人品,包括建虜在內,也是一樣。也正是如此,范文程也明顯被皇太極疏遠,連孔有德和耿仲明也都被調去了遼東腹地,遠離明軍,也不帶兵,而是去種田了。

不止是他們,包括所有的那些投降大清的明將,全都被建虜或多或少的猜忌。只不過,皇太極沒想影響軍心,因此並沒有明着來。可由此帶來的那股對漢人的不信任,卻是從上至下在慢慢地蔓延開來。

范文程雖然怕多鐸,但遇到這樣的指責,他還是大着膽子反駁道:“豫親王,休得血口本人,我范文程敢以先祖文正公起誓,我范文程對大清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哈哈哈……”多鐸一聽,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指着范文程正想說他數典忘祖之輩,也好意思拿祖宗來發誓。

不過正在這時,皇太極已經陰沉着臉,先一步開口喝道:“範卿說得有理,此事就交給卿來做,給朕去核實,塔山守軍中,還有什麼人是活下來,且是到了歸化軍中。不管是誰,是哪個族的,只要查到了,都把名字報到朕這裡來!”

雖然說塔山之戰,多爾袞所部是全軍覆沒,但多少總有一些漏網之魚的,但是,要查這個,難度也還是有的。

范文程一聽,立刻躬身領旨道:“奴才遵旨,一定儘快把名單呈報陛下!”

“哼!”多鐸見皇太極已經下旨,便冷喝一聲,沒有再去挑釁皇太極的權威。

多鐸的臭脾氣,皇太極當然是知道的,也沒理他,而是轉頭看向伏在地上的英俄爾岱道:“你確認濟爾哈朗和阿濟格,都已經殉國了麼?”

“奴才沒有見到。”英俄爾岱一聽,連忙回答道,“按照當時情況,奴才以爲兩位殿下是難以逃脫明軍的追殺。”

皇太極聽了,不由得又覺得腦袋特別的疼。

上一次的塔山之敗,已經損失了一萬多大清軍卒;如今這歸化城之戰,又損失了一萬多大清軍卒,甚至連郡王和親王都沒有幸免,這樣的敗仗,對於大清的軍心、民心,都是非常重大的打擊;這種敗仗,就算是想隱瞞,也是不可能的。

大清連續幾個大敗仗,必定導致大清的威望大降,那些盟軍會怎麼想?皇太極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他們以後肯定不會再對大清言聽計從,對自己的旨意,也會有所顧慮。

而在國內,那些漢奴逃亡的,也必然會更多。就算沒有逃亡的,也肯定UI蠢蠢欲動,絕不會再乖乖地聽從大清的安排。

皇太極心中其實很明白,這些難題,只要能打一個大勝仗,那麼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

可問題的關鍵是,大清怎麼打一個大勝仗呢?

遼東這個地形,大部分和明國都是大海相隔,這一點,大清是無能爲力的。而在陸路上,又有山海關天險攔着,前面還有錦州、寧遠這些堅城,大清嘗試過好多次,都是失敗而回。

要想攻打明國,打一個大勝仗的,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繞道蒙古草原,從明國漫長的邊關,擇其薄弱破關而進。

然而,就算這唯一的一條途徑,如今也是不可能了。

不說明國東江軍就擺在那裡,如果大清主力要繞道蒙古草原出兵明國的話,東江軍就肯定會侵襲遼東腹地。以東江軍的精銳,兵力不留夠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更不用說,如今大清內部的奸細沒有查出來,如果把繞道蒙古的消息透露給了明國知道,回頭一個不小心,就鑽進了明國皇帝佈置好的埋伏中,不要說劫掠了,對大清完全可能是滅頂之災的。

這個時候,皇太極忽然格外地想念範永爭那些晉商!對比如今,想起當初,沒想到竟然是那麼地懷念!

歸化城之戰,到底怎麼處理爲好,皇太極沒有一個頭緒,便下旨在場的人,全都封口,沒得他允許之前,不得向外透露。

等這些人退去之後,他便開始頭疼起這個問題。

歸化城之戰,肯定是要宣佈的,但是怎麼宣佈,能讓這事影響最低,他卻是要好好想一想的。

夜幕降臨,皇太極都還縮在崇政殿內,誰也不見,就連後宮聽聞皇上吐血的那些妃子趕來,特別是他最寵愛的海蘭珠也過來探視,都被他拒絕了:“諸位愛妃放心,朕的身體沒事,卿等且散去,朕只是想靜靜而已,對,真得只是想靜靜,沒有別的事,散了吧!”

他是這麼說了,可那些後宮妃子全都不信。實在是皇太極這行爲,太過反常了!如今,都已經到了連海蘭珠都不見的地步。

還有,之前的時候,他已經吐血過幾次了,今日竟然又吐血,肯定是朝政上遇到了非常困難棘手而且是氣人的事情。不管是對於大清國運的擔心,還是對皇太極本人身體的擔心,都讓他的妃子等在外面,並沒有散去。

崇政殿內,皇太極考慮良久,還是沒有想到對付明國的辦法。終於,他嘆了口氣自言自語道:“看來,只能是宣揚對朝鮮的大勝了,唉,如今也只有欺負欺負朝鮮了!”

這麼想着,他彷彿老了好多,終於出了崇政殿。

海蘭珠一見,立刻迎上去擔心地問身體。

“呵呵,朕沒事,好得很!”皇太極把憂慮隱藏在心中,對海蘭珠和藹悅色,對其他人,只是淡淡地點了下頭,就擁着海蘭珠走了。

這個情況,讓皇太極的皇后還有其他妃子見了,都是目露嫉妒之色。不過他們互相看看,卻又把這個隱藏在心中,各自散去了。

讓皇太極沒有想到的是,他還沒來得及宣佈歸化城的戰況,盛京街頭就響起了喧譁聲,其吵鬧的聲音,甚至都傳到了皇宮這邊,讓本身就有點煩躁的皇太極很是惱怒,便立刻追問什麼事情。

其實,他雖然沒有宣佈歸化城的敗仗,可終歸是有些人已經知道。雖然他們不敢違背皇太極的旨意,但回去之後,他們神情變化,自然會引起親近之人的注意,問話之下,就往往是這樣的結果。

“你別告訴任何人,皇上下了旨意不得外傳的,歸化城那邊,大清軍隊全軍覆沒,就連濟爾哈朗和阿濟格都戰沒了。”

“啊,竟然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放心,我絕不會告訴其他人的。”

這樣的對話,循環幾次,說得人都是再三叮囑,聽得人都是再三保證,可知道的人卻是越來越多。而且這個人數,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

雖然纔過去幾天時間,可盛京城內已經有一些人知道了。然後,這些上街的時候,不小心活見鬼了,便當即喧譁了起來。

161 諸軍免送370 這次不一樣了!548 利之所趨(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9/11)304 倒黴298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701 湯若望的勸說390 掃把星830 何等的霸氣149 大發雌威5 吏治與錢糧36 奏章236 猛虎潛于山林怕怕509 一臉懵逼459 老奸巨猾227 兩個決定(爲五月月票三百加更)873 無價之寶762 誰都不是善茬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983 盤口436 百感交集238 楚王好細腰563 寧完我的下場135 無敵統帥(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2/4)853 議和啥934 兔死狐悲423 貸款之意外674 兵貴神速是不對的979 脫褲子放屁791 安德斯的介紹40 東廠之痛502 多鐸小兒,蹲那尿尿呢!770 點睛293 失足落水946 里斯本之戰328 被朝鮮人坑了一把496 夜襲841 這是什麼情況?851 心不在焉395 各自打着算盤564 開誠佈公(爲songshy萬賞加更)117 又進東廠大牢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408 血債血償108 盧象升的奏章100 訓斥483 好狠的計策!344 大明密探876 快成了651 該回家看看了676 計中計183 虧本買賣(爲堂主文淵閣大學士餘加更2/2)849 什麼仇什麼怨563 寧完我的下場369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495 建虜並不笨119 諸臣誤朕929 阿巴斯二世的死法730 能臣先壓着360 憂慮856 那只是利息而已815 投海自盡59 擔憂482 什麼鳥王爺621 時代已經不同了283 這是大捷麼?871 吐血了97 人心慌了495 建虜並不笨542 飛車794 蒸汽船638 水師的春天727 忙成狗了864 悲劇489 朕撤你的職685 強弩之末951 鐵甲冒煙戰艦918 這個場景很熟悉963 別開槍898 大明皇家學院578 大清真亡了622 真假672 封賞672 封賞358 難以置信686 一個很大的驚喜975 一炮糜爛幾十裡69 伍忠的表演183 虧本買賣(爲堂主文淵閣大學士餘加更2/2)415 攻防轉換457 科技的蓬勃發展507 向皇太極和努爾哈赤禱告247 有了目標305 “利”519 阿濟格的下場453 一代梟雄593 似曾相識214 形勢急轉直下921 方正化違旨不遵165 關鍵人物崇禎皇帝539 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