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恢復政務

“大明的錢糧都由京師統一調配!鑄錢只能由大明軍械製造局完成,南直隸的直隸州府地位早就已經取消,侯恂,立刻以戶部的名義申斥南京上書要求鑄幣的官員,將大明軍械製造局製造的一百萬紙幣馬上下發到皇有企業中去流通,同時在大明商業銀行中開始下發紙幣,可以由百姓們自主的去更換使用,不勉強,大明商業銀行要支持紙幣和銀錢之間的相互轉換!”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語氣是淡淡的。

他雖然恢復了自己平時勤政的狀態,恢復了自己的願望,重新樹立了自己的目標,但是那再也沒有辦法回到現代去的壓力,並沒有完全的消失,他只是在自己跟在的心在對抗!

崇禎皇帝朱由檢感覺自己在爬一個坡,一個大的難以想象,看不見盡頭的坡!他再也沒有辦法回到他剛剛重生時候的狀態,或者他也不知道要用多久,他才能夠回到那種狀態,因爲,他無法忘記現代的一切,無法忘記,自己曾經擁有一條很平坦,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就能夠成功的道路。

人總是這樣,白手起家並不是最難的,難的是被命運反覆的作弄,反覆的摔倒,再要重新爬起來,這需要驚人的意志力!

衆大臣聽着皇帝的語氣有些壓抑,卻並沒有奇怪,因爲皇上的執政思路並沒有變,他們也知道皇帝早就想對南直隸動手,但是大明的經濟實際是控制在江南豪紳手中的!這樣硬生生的奪走,能夠辦到嗎?江南豪紳們會如何反擊?這個問題。如同一片巨大的陰雨雲!壓在朝堂上的所有人的心中!

侯恂恭恭敬敬的答應着。在看過了大明紙幣的樣本後。侯恂不再反對發行紙幣,反而成爲了支持皇帝改革幣制的最堅定的擁護者之一。

崇禎皇帝朱由檢並不是商量的口氣,也沒有要跟大臣們討論的必要,他的朝會,其實就是他發佈政略的地方,大臣們只有建議的權力,並沒有一個人有干預他政策的權力,這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改革了中樞體系後。將權力牢牢地攥住在自己手中的最直接的一個體現方式!

“吏部記錄,洪承疇任爲延綏巡撫。”崇禎皇帝朱由檢還是淡淡的口氣,似乎他的銳氣不夠支撐他像以往一樣,說話的時候渾身是勁!

對於這一點,所有人都沒有覺得意外。

洪承疇作爲楊鶴手下干將,本該支持上司的“招撫政策”,可是洪承疇沒有,他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僅剿匪,且並“殺降”!當時被其殺掉的投降“賊軍”多達數萬,這也是洪承疇出現在每本歷史書上都是“反動人物”的原因。其實如果讀過明末“賊軍”史就不難發現。李自成、張獻忠曾多次詐降,養精蓄銳一段時間後再反。明朝多次對“賊軍”剿而不死。就是因爲這種詐降。由此可見,洪承疇在這方面是頗有先見之明的。

上一次檢荀樓到陝西的事情,衆人都有所耳聞,都很奇怪以皇帝的脾氣,爲什麼沒有對楊鶴動手!大家都在等着崇禎皇帝朱由檢的下文,在說過了洪承疇的事情之後,顯然是有讓洪承疇接替楊鶴的打算,大家都在等着皇帝做出對楊鶴的處置!

楊嗣昌是這等待的衆人當中最關心的一個,因爲他是楊鶴的兒子!

崇禎皇帝朱由檢當然也沒有忘記楊鶴,更沒有忘記楊嗣昌,楊嗣昌時任右僉都御史,而且崇禎皇帝朱由檢是很欣賞楊嗣昌的!比起周延儒,楊嗣昌可能是銳氣不夠,但楊嗣昌更像是精明且深藏不露的洪承疇,狂傲的周延儒的一個綜合體,而事實上,崇禎皇帝朱由檢對於周延儒,洪承疇和楊嗣昌都頗爲欣賞,更關鍵的是三個人都能文能武,是他手中難得的能夠出將入相的人才!

在明末官場,周延儒,洪承疇和楊嗣昌都十分的閃耀!但是,能力強,還並不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最欣賞楊嗣昌的地方,關鍵是楊嗣昌忠心,這也是崇禎皇帝朱由檢上一世,在將楊鶴傳首三邊之後,依然重用楊嗣昌的一個具體因素!

“眼下最關鍵的是要穩住大明京畿地區的局勢,白蓮教的餘孽要毫不留情的誅殺,皇黨的建設要紮紮實實的做好,不合適皇黨的人,要堅決的清理出去,合適的人,要積極的向皇黨靠攏,不管局勢怎麼亂,大明朝廷自己不能夠亂,朕的皇黨不能夠亂,只有最堅定的跟朕站在一起的人,才配進入皇黨,周延儒,這都是你的事情!”崇禎皇帝朱由檢淡淡道。

周延儒大喜,強壓着聖寵臨頭的喜悅,出班跪地,“微臣遵旨!”

衆人都很奇怪皇帝爲什麼始終沒有說楊鶴的問題,說楊鶴謀反,可能證據不足,但是兩年多的剿匪,不但沒有減少反民的數量,反而是越剿越多,這總不能略過不提吧?

崇禎皇帝朱由檢看了一樣楊嗣昌,“楊嗣昌,你準備一下,明日你跟檢荀樓和西廠禁衛一起往大同!”

衆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要扣住一個人質啊,皇帝一定是希望用楊嗣昌來牽制楊鶴,讓楊鶴平穩的將山陝兩地的軍權交出來!

楊嗣昌當然明白皇帝的意思,平靜的出班接旨,雖然是隻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人,但是楊嗣昌看上去要比他的實際年齡大的多,十分的老成幹練,“微臣遵旨,皇上,微臣請求皇上看在我父親爲大明盡心竭力數十年的份上,如果皇上要對父親知罪,請用楊嗣昌一人承擔,讓父親可以回鄉養老。”

楊嗣昌的話,崇禎皇帝朱由檢並不意外,這些話,他當年就聽過了,在朝堂說出這些話,可不是惺惺作態,可以看的出來,楊嗣昌是一個遵循孝道之人,這也是崇禎皇帝朱由檢非常欣賞楊嗣昌的一個原因!

“楊嗣昌,朕要怎麼做那都不是朕擅自決定的,得看你父親自己怎麼走?人在做天在看。”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目光就像是一個老人。

楊嗣昌的渾身一顫,皇帝的意思很明顯了,楊嗣昌其實很明白父親的個性,看來父親這一次,在劫難逃!

崇禎皇帝朱由檢看見楊嗣昌不再說什麼,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對楊嗣昌是有足夠的瞭解的,在對待邪教的時候,他會用連坐手段,但是對付官員貪腐,對付官員瀆職,他都是就事論事,不牽扯家人的官員,並不株連!可以說,崇禎皇帝朱由檢在對待官場方面,還是比較溫和的,殺的人多,那是因爲那些貪官們已經無可救藥!而這些無可救藥的官員,數量實在太過龐大!佔了大明官場的九成以上!

爲了穩住留用的官員,他曾經下過旨意,凡是經受過雙規,查清了前朝任職期間貪腐問題,並退還了髒銀的官員們,只要數目不是特別巨大,都不再追究,就是這麼一個思路,他畢竟還是有留一些人來辦事,他的那些個從九品們,不是一年兩年當中就能夠成熟起來的。

任何一個政治制度的形成,都不會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這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組織之一!

鄭月琳和張慧儀都忍不住看了一眼皇帝,御座卻早就空了,皇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下朝,衆大臣們在王承恩的宣佈退朝聲音中,跪地,對着那擁有着至高權勢的御座,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250章 覺悟了第257章 敵人才是最好的朋友第332章 心理博弈第1088章 皇太極還在第554章 做客第95章 瀛國太夫人管很寬第467章 皇帝氣場第548章 藍琪薇買東西第161章 周延儒大鬧中樞院第863章 大淩河守軍突圍第875章 又胡來?第366章 很大方第949章 只看不說話第178章 回到機艙第854章 分崩離析和一個整體第947章 中原亂紛紛第970章 又怎麼了第634章 皇帝的氣量第148章 懿安皇后和田貴妃第738章 實機操作第415章 第五層第608章 你是皇帝第397章 陰冷的粉第913章 死士第311章 與洪承疇鬥智第293章 趕緊說第1086章 戰前安排第922章 這樣的感覺很好第623章 好狗第1033章 四大貴妃第139章 鄭月琳第788章 有信心第248章 大兵很兇第278章 你是太監嗎第731章 瘋狂第463章 入套第491章 燒茶禁茶第238章 好勝的鄭月琳第603章 放得開第1031章 朕是皇帝第69章 滿桂落馬第804章 一條鞭法第437章 客巴巴第997章 朕要打一窩第446章 魏忠賢死了第556章 洗碗第207章 小螞蟻皇帝第187章 很難駕馭的團隊第891章 拿出魄力來第937章 陳圓圓第527章 宮內爭寵第345章 德羅辛克第491章 燒茶禁茶第329章 孤注一擲第540章 文醫生第99章 好心當成驢肝肺第98章 應對囤積居奇第982章 南漢山城第727章 記日記第1072章 大明皇家軍事學院第661章 五十年第535章 屋檐第995章 皇太極的盟友第76章 考選令第542章 轉變很大的藍琪薇第387章 精簡第290章 洪承疇第778章 楊鶴自求傳首三邊第623章 好狗第775章 五百刀斧手第235章 聰明的女孩第54章 鷹翅第977章 大炮第28章 寒風第144章 我覺得面子不夠第1016章 崇禎你出來第1039章 見高迎祥第195章 老虎肉好吃第364章 你看的見我嗎第2章 會笑的皇帝第1008章 低級國家第903章 捉襟見肘第1057章 李巖第1073章 你起來第464章 步步跟進第422章 軍政分離第747章 解救北京城第1013章 京都之戰第998章 天下第一第612章 解毒第605章 藝術家第320章 楊鶴設宴第15章 皇帝的戰前動員第981章 想靜一靜第252章 職業軍人第9章 千刀萬剮六言官第622章 第二次京師保衛戰第543章 文醫生很生氣第545章 防疫治疫第310章 茶樓密會洪承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