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

北方這邊,張勳率殘部成功到達奉天,張作霖率奉天所在官員將領出城迎接,派第十師一個旅負責保衛工作。

但張勳所部剛到,張作霖便突然翻了臉,讓人抓了張勳並讓所率部隊控制了張勳部。

隨後以溥儀名義罷免其所有職務,削去爵位,廢爲罪人,之後又以圖謀篡位、密謀造反、作戰不利等所列七大罪斬首示衆,其所率部隊打撒編入奉軍各部。

張勳的幾個部下也全部以一系列莫須有的罪名殺了。

而康有爲怕連級自己馬上私擬了一份詔書,詔中大肆讚揚了張作霖替朝廷除殘暴,一心忠於 大清,並以溥儀名義加封其爲遼王,鎮國大將軍王,領侍內衛王大臣,攝政王,海陸軍大元帥,命其組建內閣,重振大清。

張作霖看後大喜,着即大封衆臣:拜劉陽爲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少保,總理內閣事務,封智侯。王永江爲東閣大學士,協助內閣事務,領戶部尚書銜,封戶侯。拜吳俊升爲黑龍江將軍,騎軍衙門都統,領兵部尚書銜,張作相爲吉林將軍,陸軍部尚書大臣,領兵部尚書銜。孫烈臣爲奉天城防都督,馬占山爲山海關總兵,鎮守山海關。康有爲爲翰林院學士,清史館總監。並對其餘人也逐一封賞。

從這個任命可以看出張作霖對劉陽的重視,他的幾個把兄弟還沒劉陽官職一半大,如果放在前清,張作霖是一人下萬人上,而劉陽則只居其下了。

同時張作霖收縮戰線,奉騎軍雖重創蒙騎軍,使蒙騎軍只剩一個旅左右,但還是將軍隊退回關外,命馬占山死守山海關,因爲東北地理有個好處:就是山海關是關內出入關外的唯一近道,守住山海關則關內軍隊出關不可能那麼方便。所以當年明末清軍至明亡也沒攻破關寧防線。又命孫烈臣抽出一個旅駐山海關與馬占山部擴爲一個師,馬占山任師長,授少將銜。

張作霖改編東北各部番號:第十師改編爲禁衛一師,第11師改編爲步軍一師,第12師改編爲步軍二師,馬占山那個師改編爲步軍三師,騎兵旅擴編爲騎軍一師。

張作霖與日本簽訂密約,借款又購買了三個步兵師裝備與三個混成旅裝備,並在日本人贊助下擴建了東北兵工廠。

從辛亥革命後,國內軍閥林立,各國都在扶持自己的勢力,日本起初資助孫文 革命黨,結果看他們實在扶不起,便放棄了,又扶持段祺瑞,結果老段勢力又太大了,日本怕老段一統中國,到時就不好玩了,同時老段又與歐美比較親近,於是又放棄了他,最後發現張作霖有點意思,於是又準備扶持他,日本始終需要一個分裂的中國,這樣對他們纔有益。

而英國這邊則一直與段祺瑞談,並與其簽訂了密約:組建十五個陸軍師。同樣也許了不少東西。

德國剛開始便扶持尹昌衡,爲了拉攏沒少賠東西。西門子公司與成都一家小型公司聯合成立了一個西成電氣公司,基本上是將好的技術。全給了西成公司,這家公司的總經理是鄭天。尹昌衡花小价錢向德國要這要那。並與德國軍方簽署了一個強軍計劃:

這個計劃大致就是德國贊助衛國軍於1913年初再組建步兵師十個,混成旅十個,騎兵師三個,獨立炮兵團五個。並且德國陸軍還要向他提供一些武器技術。德國爲了拉攏尹昌衡,可謂花了大價錢。

法國爲了修建滇越鐵路,也是給尹昌衡送這送那的,生怕被德國人給搶了。

所以說這幾個月尹昌衡私人資產近千萬。不過他也沒亂來,他將近千萬的款子幾乎全投入到青黴素與 原 子 彈的研發工程中。

因爲他知道一旦有了青黴素,在一戰的時候,向歐洲各國一賣,他肯定又發一筆大財,並且有了青黴素對自己軍隊醫療技術的發展也有利,而原 子 彈的用處則不用說了。

俄國這邊則是一直希望蒙古 獨 立,然後讓自己吞併,並且一直與張作霖保持着聯繫。

美國這邊則扶持福建孫道仁,如今的孫道仁在福建已經擁有三個美械師,兩個美械混成旅,並且孫道仁的福建海軍重新換裝,將原來的一些老舊的炮艇全部換成美國的老式軍艦。如今有3艘驅逐艦,2艘巡洋艦,雖然只有5艘船。但一旦開戰,北上與北京政府手下海軍部的海軍打一架的底氣還是有的。

同時美國政府向段祺瑞發出聲明表示:如果於1913年1月10號前。不能不購回前清訂購的軍艦。則決定不再賣給他。

而段祺瑞如今哪有那麼多錢去買軍艦,於是決定不要了。薩鎮冰則表示無論如何都要保住軍艦,不然海軍集體沉艦辭職。

於是,無奈的段祺瑞只好派人先與美國方面談着,另一方面他乘車到達北京。

重回北京的他,看着北京的城牆,臉上是帶着勝利者的微笑的,汽車快速駛入內城。

進城後,他從車窗裡看着外面,沿街站着嚴肅的衛兵,過一會兒,看到幾乎被炸塌的房屋。但很快汽車停到總理府門口。

一個少校快步走到車門前,打開車門,段祺瑞從車內走了出來,然後拉了拉衣服。整了整着裝,看着這周圍,他嘆了口氣道:“都是我的不對啊”

這時徐樹錚快速走向段祺瑞笑着行軍禮道:“泉帥,一路辛苦了。”

段祺瑞點了點頭,擺了擺手道:“沒事,如今戰事什麼情況?”

徐樹錚道:“張勳叛軍幾乎被全殲,奉軍全部退入山海關內,但仍佔據了一些蒙古地盤。”

“你不是有一個師的騎兵嗎?從內蒙那邊翻過大興安嶺一舉殺入東北。”

“可是,可是由於作戰失利,我部騎兵只有一個旅了。”

什麼?那個騎兵師長是幹什麼吃的?罷了他的職。”段祺瑞帶着生氣的腔調說道。

徐樹錚聽後立刻解釋道:“泉帥,這不怪他,他當初在外蒙駐紮,那兩個旅全是蒙古將領,只會猛衝不會打仗。所以此事怪我。”

“罷了,山東那邊如何?”

“山東那邊吳鳳嶺與盧永祥率部已經南下山東,決定一舉幹掉魯系張永成。”

“好,讓他們速戰速決,”

停頓了一下繼續問道:“黎大總統現在在哪啊?”

徐樹錚聽後笑着讓身後的中校從公文包中拿出一份文件遞給段祺瑞,仍笑着說:“咱們黎大總統因此事後無臉再見您便寫了份辭呈派人送來。”

“只給了份辭呈,沒給大總統印說明沒誠心,還是不服,駁回辭呈不準。”段祺瑞看着辭呈強硬的說道。

“是”

段祺瑞們之後快步進入總理府,並開了一個小型會議,會上大致是讓梁啓超任教育部總長,讓共和黨在議會中重奪席位,並讓梁啓超也學學孫文的黨也編幾個口號,不然太單調了,同時要繼續擴軍,將南方革命黨軍隊的番號全部收回用於中央。

辭呈退回黎元洪手裡後,他也不傻,知道段祺瑞明白他的意思,嘆了口氣道:“唉,看來他們是讓我連這個圖章總統都不讓當,罷了,罷了,不如回家陪陪妻兒”。

隨後他發出通電:民國元年8月16日,因國內戰事全由元洪一人挑起,使元洪無臉再擔任民國大總統之重任,故此宣佈辭職,今生不再擔任公職,永不問政——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

黎元洪再一次派人將辭呈與大總統印交給段祺瑞,段祺瑞這一次便批准了,讓議會重選大總統,舉行第二屆大總統選舉。

黎元洪進入天津租界當了寓公,最後還成了個書法家。

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四章 對策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十七章 李嫣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六十九章 南北戰事起第十八章 訂軍械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三十五章 楊增新的兵變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三十九章 滇桂聯軍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六十六章 廣西歸北洋了第七十七章 熱河歸奉第三十三章 復重慶第六十九章 南北戰事起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十一章 清帝退位第三章 出征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六章 定藏第六十四章 誤會第八十章 入陝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戰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三十五章 楊增新的兵變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十六章 西北製造局第六十九章 南北戰事起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三章 出征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戰第六十六章 廣西歸北洋了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七十七章 熱河歸奉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六章 定藏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攏第八十章 入陝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二十四章 貴州不安第二十四章 貴州不安第六十三章 各方態度第三十五章 楊增新的兵變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攏第六十九章 南北戰事起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三十九章 滇桂聯軍第十一章 清帝退位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