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棉布市場(四)

9月份的東方港的氣候仍然非常寒冷,凜冽的西南風經常達到6級以上。即使是穿着華夏東岸共和國最爲保暖的陸軍34年式冬裝,你依舊能夠感受到那寒風中彷彿無處不在的刺骨寒意。

這並不是個適合遠航的季節,不管是對遠道而來的商船還是對東岸共和國自己的戰艦而言。但是凡事總有例外,在今天的東方港1號軍用碼頭內,一艘高大的雙層甲板戰艦正靜靜停靠着。

海軍部一幫官員們在甲板上走來走去,不時愛不釋手地撫摸着舷側的欄杆。經過數百名船廠工匠和兩倍的船廠工人沒日沒夜、歷時近18個月的奮鬥,這艘“八月十日”級戰列艦的首艦——被命名爲“八月十日”號的長34.5米、寬9.5米的雙層甲板戰列艦終於完工了。

該艦共有四桅,航速6節,排水量爲920噸,戰艦吃水深度約爲4米,整個水線以下部位覆蓋着銅皮。全艦定員爲350人,裝備有16門32磅長管重炮、16門24磅長管重炮、16門18磅長管/短管炮、12門12磅長管/短管炮、6門8磅短管炮,一共66門全鋼製火炮。

無論是戰艦的噸位、航速,還是火炮的數量、口徑和射程,這艘戰艦在南大西洋及南太平洋地區都是首屈一指的。而爲了湊齊戰艦所需要的火炮,這幾個月內的軍火出口幾乎再次全部暫停,絕大多數的鋼產量都被用來鑄造大炮。

與“八月十日”號戰列艦相比,西班牙人秘魯艦隊的“聖洛倫索”號和“加的斯岩石”號都要黯然失色,除了戰艦噸位外,她們在戰艦航速、火力等方面都是完敗。

該艦的艦長毫無疑問是由剛剛被晉升爲海軍少校的陸銘擔任,而艦長下面的大副、二副、航海長、水手長、槍炮長以及各個位置的低級軍官則在海軍官兵及海軍部一幫參謀軍官當中引起了激烈的爭奪,到目前位置仍然沒有塵埃落定。而且,這艘戰艦350人的定額也不容易籌齊,因爲這幾乎讓海軍無形中擴軍了一半左右。

目前唯一的辦法就只能是從各艦中抽調熟練水手,再補充一些經過甄別、較爲可靠的投誠海盜,剩下的再招募一些新人,以老帶新,加強訓練,爭取能夠早日形成戰鬥力。而各戰艦抽調人員後形成的缺額,則只能招募新人重新訓練了。

“66門火炮,齊射一次該有多壯觀啊。”這是一位陷入幻想中的海軍部一等參謀。

“開着這麼強大的戰艦,堵到人家港口外,讓人家那些小舢板不敢出港,這該是多麼拉風的一件事啊。”這是一位攻擊傾向嚴重的海軍部二等參謀。

“知道齊射一次要花多少錢麼?”有人潑冷水,“兄弟,沒個二三十元打不住。尼瑪,這打五輪齊射就要一百多塊,而一般來說,這五輪齊射要是運氣差點的話可能都還沒命中人家幾發呢。這大炮,果然打的就是錢啊。”

“花錢怕啥?”有人不服氣了,“有了這麼牛比的戰艦,去搶那些商船不要太犀利。火力這麼強,航速又這麼快,搶哪艘船都不可能失手啊。”

“都別扯淡了,看,今天主桅旗杆上第一次升國旗和海軍旗,大家肅靜。”

……

帕斯奎爾家族的“蝴蝶”號與“夜鶯”號武裝商船在引水員的調度下進入東方港商用碼頭時,朱利安·帕斯奎爾見到的就是這麼一番景象。其實不光他見到了,兩艘商船上幾乎所有的船員、乘客都看見了。

高聳的甲板、巨大的帆面、密密麻麻的炮窗和鮮豔奪目的旗幟,看到這一幕的帕斯奎爾不由得由衷感嘆,即使是在法蘭西,這樣強大的戰艦也屈指可數吧。也許,法蘭西根本就沒有這麼強大的雙層甲板戰艦。朱利安突然覺得,眼前這個到處散發着勃勃生機、如同旭日般蒸蒸日上的國家,並不是自己能夠輕易討價還價的。

許信三人此時卻是異常興奮地站在“蝴蝶”號的前甲板上,仰起頭朝“八月十日”號行注目禮。孤身在外幾個月,他們比誰都更深刻地瞭解到一個強大的祖國作爲後盾是多麼地重要。而戰列艦這種國之重器,更是國家實力的直接體現。

兩艘法國商船停靠在商用碼頭後,帕斯奎爾等人前往碼頭外的商業旅館,等候華夏東岸共和國外交官員的接待。在前往賓館的路上,路邊兩具絞刑架上晃盪着的屍體引起了朱利安等人的注意。經過詢問得知,這是兩名意欲刺探華夏東岸共和國兵工廠情報的西班牙奸細。他們被東方縣人民法院以間諜罪判處絞刑,在他們到來前三天剛剛行刑完畢。聽到這裡,朱利安等人的臉色更加陰沉了。

而許信等三人,則直奔行政大樓,向各自的所屬部門進行述職。

這個三人商務考察團從波爾多帶回了大量有價值的商業、農業、社會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報,工商部、貿易部、外交部及國家情報總局聯合派員參與了他們的述職報告,並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使得穿越衆對當前法蘭西西南部至少是加斯科涅地區的社會生態有了一定的瞭解,這在政務院及執委會做相應的決策時是非常有用的參考。

在許信三人的述職報告結束後,執委會成員們再次齊聚一堂,召開了臨時會議,討論他們帶回來的信息。

法蘭西複雜的社會生態及地方經濟模式,極大地衝擊了執委會各位委員們的思想。原來大家雖然也認識到去那邊銷售棉布可能會比較困難,但是遠沒有想到當地的情況是如此的複雜。簡單的生意被太多的因素所摻雜,使得外來商品在當地遭到發達的小農經濟、封閉的關稅壁壘和強大的地方保護主義的頑強阻擊,幾乎寸步難行。

而要打破這種阻擊,就需要在當地代理人的配合下,使用大量價廉物美的商品衝破、瓦解當地原有的經濟秩序,但是這同時也會造成較嚴重的社會問題,難免會引起法國上層官員的注意與敵視。

而另一方面,這種人口衆多、消費能力強的地區正是東岸共和國夢寐以求的商品傾銷地。僅僅加斯科涅地區就有約一百萬人口,全法國更是有近兩千萬人口,稱之爲歐陸第一大國是毫不誇張。這樣的市場抓好了,理論上每年的棉布消費量在幾百萬匹到一千萬匹之間,這其間的利潤總額是不可想象的。

“怎麼樣?大家都說說吧,反正我是覺得風險不小,但收益也很驚人啊。”馬乾祖看了看其他幾位委員,率先說道。

“還能怎麼樣?迎頭直上唄!”被人稱爲“馬大炮”的政務院總理馬甲說道。他是之前力主發展紡織業與皮革加工業的中央委員之一,現在皮革加工業由於缺乏原料還沒什麼起色,紡織業尤其是棉紡織業卻已經在以很明顯的趨勢崛起了,他自然也是極爲欣喜的。

“我們能有什麼損失?”馬甲說道,“面對每年保守30萬匹棉布消費量的市場,我們還有什麼可猶豫的?不搏一下,那我們就永遠沒有機會。搏贏了,那自然不用說,每年的鉅額利潤可以將我們全國都無比滋潤地養活着;失敗了,我們也不會損失什麼東西,頂多這片市場暫時向我們關上了大門而已,我們大可以拍拍屁股接着去別的地方繼續做生意。”

“我同意馬甲的意見。”分管財政的湯圓第一個響應,對於這種能賺好多錢的事情他一向是不遺餘力地支持的。“不過我要補充一點,法國人要參觀工廠以及要和我們合資建廠的要求千萬不能答應,這是我們賺錢的金飯碗,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要是他們竊取了我們的技術情報,那麼以我們目前的綜合實力,很可能是拼不過他們的。”

“這是自然。”其他委員也紛紛點頭。

“我也有一點補充。”分管民事的肖明禮說道,“之前貿易部的小許和法國人商量好了移民那些破產的法國紡織工人,這事情也要慎重啊。五千多從業人員,就算只有三分之一願意來我們東岸,那也會極大地破壞我們如今的人口結構。這件事情,我們必須要謹慎,我們可不能一不小心人爲地製造出某個人口數量較大的民族出來,這樣會很麻煩的。”

“我們現在全國總人口爲9800餘人,其中查魯亞及瓜拉尼人的數量接近2500,已經到了到了危險警戒線上了,必須加以控制。同理,移民這些法國破產工人也要慎重,不能重蹈覆轍。”肖明禮繼續說道。

“咳咳,別跑題了。”馬乾祖咳嗽了聲,說道:“我看大家的意見也很統一,那麼這件事就這麼處理吧,老高,這件事你負責,和法國人好好談談,打消他們那些不切實際的念頭。”

高摩點了點頭。

第二百七十三章 礦區(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魏氏經濟學(一)第二十五章 荷蘭人的未雨綢繆(一)第五十九章 海上收費站(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湖西(三)第十七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十八章 鑄炮第一百六十九章 奧斯曼之行(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銀行體系第九章 新移民(二)第十三章 西大荒(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布城,不堪一擊!(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東地中海的盛夏(三)第一百零九章 遠東根基第一百章 本土的準備(一)第一百十四章 遲來的接觸第九十二章 南方戰區(四)第五十八章 南方的英國人(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微調(二)第四百五十章 社會變遷(二)第六十九章 海軍與海盜(四)第二十六章 荷蘭人的未雨綢繆(二)第五十三章 波爾多風雲(十)第六十八章 海軍與海盜(三)第十三章 新發展(二)第十八章 南方共同市場(三)第五十七章 決戰:前奏第三十二章 大河以西(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華夏、新危機(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巴西局勢再平衡第十三章 新華夏殖民地的春天(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見聞(四)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點第二十章 “走私商人”的興趣第十六章 執委會的體面第四百七十二章 從南到北(一)第二百零九章 血肉磨坊(八)第二百十章 血肉磨坊(九)第三百零二章 戰爭歲月(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社會變遷(一)第九章 狼羣(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聖菲,指日而克!(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製革第七章 第一件工業製成品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日(二)第四百十二章 且戰且退(一)第九章 新移民(二)第一百十八章 見聞(一)第三十七章 棉布市場(三)第一百五十章 亂局(十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逐漸復甦的經濟(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口飢渴症第十五章 軍部的獨走第二百七十五章 市面(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從南到北(一)第四十九章 波爾多風雲(六)第九十章 表兄(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去國離鄉(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冬日(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難的行軍(十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商品化的農業第四百六十六章 社會變遷(六)第八十四章 財富與銷贓(二)第一百七十章 奧斯曼之行(二)第二十章 人代會第一百六十章 西印度洋(十四)第七十六章 南方戰區(三)第四十九章 波爾多風雲(六)第五十七章 黑水大開發(三)第一百十七章 烏江之畔(六)第八十九章 漂洋過海(十七)第二百八十三章 炮臺,三日而下!(二)第三十四章 燧發槍第四十八章 波爾多風雲(五)第四十五章 西班牙補給船第四章 新起點(四)第七十章 決戰:間奏(三)第三十一章 新華堡(四)第一百六十章 西印度洋(十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創業與發展(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南太平洋(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第一百十六章 新的援軍第五十二章 戰備之船舶(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漂洋過海(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創業與發展(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印度公司(一)第一章 安齊拉納納(一)第八十八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湖西(四)第二十四章 卡瑪部落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資本(一)第二十四章 百萬法郎戰爭(三)第五十一章 戰備之船舶(一)第三十二章 大河以西(一)第二百二十章 熱帶沃土(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創業與發展(三)第四章 新起點(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