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鰲拜

多鐸的這般表現,在前幾日的書信往來中,也是他得到了大軍統帥多爾袞的高度的讚揚。

多爾袞的誇獎,這更加是讓多鐸志得意滿。

不過這畢竟也是隻有一百餘韃子探馬,往這兩萬人的大營四周一放,基本上也就看不到人。

前後左右,四面一分佈,一面也不過只有二十多人而已,雖然只是用於警戒放哨,並不需要做正面的戰鬥,但是這區區二十多人,就要把這兩萬人的大營看守住一面,這困難還是不小的。

如果韃子這一次面對的只是一般的軍隊,那也無所謂,即便這些探馬不派出來放哨,那也沒人敢打他們的主意,

但是偏偏他們這次面對的是李起,是郭雲龍,是他們一生註定了最強大的勁敵,這可就有他們受的了。

此時,突然就在韃子大營的左側方向,就在這二十多個韃子探馬稀稀拉拉,左一個右一個在那裡警戒放哨的時候,

只見猛然之間便是大地一陣顫抖,多年的軍事經驗告訴這些韃子,這是有大股騎兵來襲,而且人數一定不少!

“別的博大,啤得吧的!”

幾個韃子探馬高聲喊叫,手裡也是第一時間快速從腰間拿出了號角,“呼呼”的便是吹了起來。

然後就在這,只聽得“咻”“咻”“咻”的一陣勁風呼嘯,一陣箭雨便是將他們覆蓋。

不多時,韃子許多探馬便是立死於當場。

這一輪箭雨,二十多個韃子探馬,最起碼死了一半不止,剩下的韃子僥倖不死,則是慌忙打馬向着本部大營逃去。

曾幾何時,作爲韃子裡面最精銳的探馬,許多時候他們即便是孤身面對幾百幾千的明軍,他們也敢打馬向前。

而不知從何時起,在不知不覺之間,時代已經是不一樣了,敢於孤身對戰明軍的情況已經是越來越少了,這一點,就連他們自己都沒有發現。

就在這些韃子慌忙打馬逃向大營的時候,郭雲龍也是領着一千精銳騎兵追了過來,那氣勢猶如泰山崩塌一般,彷彿是要一腳踏平天地。

不過令韃子沒有想到的是郭雲龍並沒有打算一舉攻破大營,而是在離營門還有一箭之地的時候,便是停住了衝鋒的腳步。

而後只見郭雲龍這一千騎兵“咻”“咻”的射出了帶着火苗的箭雨。

這些箭紛紛落在了韃子大營的帳篷上,糧草輜重上,還有許多韃子的身上。

很快,韃子大營伴隨着一些中箭之人的慘叫聲,便是開始燃燒了起來,火勢也是越來越大。

而後,郭雲龍便也是不等韃子做出反應,大手一揮,便是帶着千餘騎兵呼嘯而走。

多鐸這個時候也是被驚醒,大怒,正想要下令追擊。

這等奇恥大辱,叫多鐸如何能忍!

然而這時候多鐸身邊卻是有一人站出來將多鐸攔下。

攔下多鐸的是鑲黃旗的固山額真,名叫鰲拜。

這鑲黃旗本來和正黃旗一樣,都是隻屬於韃子皇帝一人的,只聽命於韃子皇帝,地位在整個八旗裡面是最高的,和正白旗一起,被稱爲上三旗。

其餘五旗則是被稱爲下五旗,可見地位如何了。

但是無奈這時候韃子皇帝順治實在是太過年幼,無力掌控朝局,更加無力治理這兩旗人馬,所以就被多爾袞遙控,以順治的名義掌握了這兩旗人馬。

這鰲拜本爲順治的父親皇太極的心腹奴才,當年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豪格爭奪皇位,搞的是劍拔弩張。

多爾袞這這一次的爭奪當中,憑着輩分比豪格大,戰功比豪格大,人馬比豪格多,威望和手段比豪格強,一直便佔據主動。

眼看着皇位就要被多爾袞強去,作爲皇太極的心腹奴才鰲拜,這時候如何能忍!

於是鰲拜自作主張,冒着極大的危險,便是帶着數百韃子兵,突然一舉把正在談判的多爾袞和豪格等人包圍,揚言繼位的人若非先帝之子,那麼今天誰也別想活着離開這裡!

正是在鰲拜這毅然決然的態度之下,多爾袞爲了脫身,這也沒辦法,只能是答應退出皇位的爭奪。

不過他也並沒有就此完全讓步,作爲交換條件,豪格也必須同樣退出。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年幼的順治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成爲了韃子皇帝。

可以說順治能夠當皇帝,這完全是鰲拜的功勞,沒有鰲拜,十個順治,一百個順治,也只是一個娃娃。

鰲拜功不可沒,也正是因爲這件事情,這也爲鰲拜在原本的歷史裡面,在多爾袞死後能夠崛起提供了有力資本。

在那個歷史裡面,多爾袞的時代過去後,鰲拜便是成爲了韃子朝廷中的第一人,權傾朝野,隻手遮天,這根基就是在那時候打下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縱然鰲拜隻手遮天,不論是順治皇帝,還是康熙皇帝,都是奈鰲拜不何,但是鰲拜至始至終都沒有不臣之心,可謂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報答當年皇太極對他的厚恩。

可最後鰲拜卻是落得個身首異處的結局,權力鬥爭之殘酷,可見一斑。

不過在這個時空,因爲李起的到來,還能不能有鰲拜崛起的那一天,這就是未知數了。

言歸正傳,在順治當了皇帝后,鰲拜也是受到重用,接連被提拔。

雖然他因爲皇位之事得罪了多爾袞,但畢竟鰲拜也沒有什麼確鑿的把柄被多爾袞拿住,而且鰲拜本身軍功也不小,

再加之鰲拜因爲皇位之事,身份變得比較敏感,許多人都是對鰲拜比較關注,

所以多爾袞爲了大局着想,也並沒有過多的難爲鰲拜,並且爲了顯示自己的胸懷寬廣,還對鰲拜進行了封賞,最後竟然是一步步將他提到了鑲黃旗固山額真的位置上,使許多人不得不對多爾袞佩服。

這時候只見鰲拜攔下多鐸,對多鐸說道:“王爺,此時天色已晚,敵在明,我在暗,一旦貿然追擊出去,萬一遭到敵人的暗算伏擊,那可就要全軍覆沒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第三百七十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百零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三百八十六章 議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兩百六十九章 命中註定第七百一十四章謀略高低不重要第七百五十章 你也有這時候第六百九十章 山海關大婚第五百一十章 你太高看他們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鹿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親密無間第六百一十五章 李起入川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訝的多爾袞第六十六章 保證完成任務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四百零二章 震驚的李起第四百四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四十七章 **爛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的話不好使嗎第兩百三十一章 公主苦啊第三百九十七章 氣急敗壞第三百八十七章 姜曰廣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訝不已第十六章 唐通第四十三章 小不忍 則亂大謀第兩百二十八章 誰能想到呢第五百五十三章 聽天由命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的代善第三百七十八章 什麼是皇上第九十章 天下大勢第四百二十二章 戰前部署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六百零六章 人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三百五十章 皇上息怒第三百九十四章 當局者迷第七百五十三章 誰最大第四百零七章 滿朝譁然第三百六十四章 知遇之恩,不敢辜負第五百四十章 突變第兩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多爾袞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事不好第兩百二十章 哭笑不得第四百三十六章 如何能忍第三百零二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七十一章 尚可喜之死第四百二十一章謀劃第八十七章 我是救人的啊第五百三十八章 單刀赴會第七百三十六章 民心所向第五百零六章 城頭劇變第三百零六章 爲大清江山清理門戶第七十九章 廢除肉刑第三百九十四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五十八章 親密合作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七百五十章 你也有這時候第五章 村中搏殺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相信他第七百三十三章 不合時宜就要廢除第五百九十八章 痛心疾首第一百一十章 匆匆過客第六百四十三章 輸了不認帳第九十一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營救李起第五百零七章 本藩一諾千金第六百七十七章 張獻忠之死第四十八章 差點嚇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戰滿達海第四百九十八章 局勢大變第三百五十八章 親密合作第兩百八十章 反目第一百零七章 事遭突變第兩百五十四章 異士第三百零五章 意圖聯手第兩百五十七章 天意第六百三十一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四百三十五章 看破不說破第兩百四十八章 罪己詔第六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三百七十九章 縣官不如縣管第六百九十七章 可以回家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瞬間萬變第九章 蒙古馬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訝不已第四百九十三章 我自有分寸第三十章 你們誰敢第三百四十一章 憂心的馬士英第兩百一十四章 讓你死個明白第三百零六章 爲大清江山清理門戶第五百九十一章 李定國第一百二十三章 屬下冤枉第二十一章 見到手下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事出有因誤會生第兩百六十七章 一招制敵第二十九章 高一功第兩百八十一章 重現昨日榮光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的話不好使嗎第六百五十三章 興師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