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苦衷

面對着劉桃樹的請求,李起只是微微笑了笑。

李起知道只要自己一點頭,那麼劉桃樹這一出去,便不知有多少人要人頭落地。

即便不殺這些人,那這些人也將一下子將整個南《》京的大牢塞滿。

這樣的局面自然是李起不希望看到的。

對於這些人,李起自然也是非常的看不慣他們,但是他們目前的表現雖然說多少也是在威脅自己,但畢竟也沒有到令人髮指,不可容忍的地步。

這就像後世許多的商人一看行情不行了,就僱人去打砸自己的售樓處,爲的就是要引起朝廷的重視,然後讓朝廷出臺政策保護他們,維持社《》會《》穩定。

現在這些奸商們雖然也在威脅李起,但畢竟也只是在街頭巷尾訴說而已,要拿確鑿的證據,也不可能拿得到。

而且不能因言獲罪,這是明末這個時期主流的社會觀點。

李起如果以這個來問罪於他人,自然是會引起天下人的不滿,李起也將給天下人留下一個不能虛心納諫的印象。

這對一個君王來說是一個極其惡劣的評價,若是再被有心人宣揚,這將對以後的施政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

所以李起現在並不打算對他們進行強硬手段,因爲李起認爲市場會給他們血琳琳的教訓。

“走,出去見見百姓們。”

李起從容的便是帶着劉桃樹,魏千章,魏萬章幾人出了定王府,來到了一衆百姓的面前。

百姓見李起出來了,都是激動不已,

“殿下,殿下,求殿下留在我們這裡登基稱帝吧,我們本來就是大明朝的國都啊。”

“是啊殿下,你就留在這裡吧,殿下你就留下來吧,這裡也是你的家,也是我朱明皇族的家啊。”

百姓們一個個都是說着心裡的話,有那容易動感情的人,這時候已經是淚流滿面,說不出話來。

當然,這些人是真情流露,有的人卻未必如此,只見有一些人在背地裡賊眉鼠眼,看向李起也是一臉的奸笑。

心說這下定王還不得上當。

然而接下來李起的話卻是大大出乎他們的預料,並且給了他們極其重大而致命的一擊,使得他們從此之後便是坐立不安了。

“鄉親們,你們都起來吧,都起來罷。”

“不,殿下你不答應我們,我們就長跪不起。”

長跪不起,這句話一直以來便是極其要挾人的話,多少人帶着一大幫人就這樣跪在某個人的面前,說着不答應就長跪不起之類的話,

而之後,往往他們也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但是很顯然,李起並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有所讓步。

“鄉親們,你們要知道國家大政方針既然已經制定,便會有他的道理。你們知道當年成祖爺爺爲什麼要遷都嗎?”

老百姓自然是不知道什麼國家的大政方針,百姓都是一臉疑惑的看着李起。

李起又道:“那是因爲我大明王朝一直就有那心腹之患,在廣袤的草原上一直以來就有着一個又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

他們走了一撥又一撥,但是他們每一撥人對我中原王朝都是虎視眈眈。

就像我們大明剛建立時那草原上的韃靼人,那是何等的囂張,何等的不可一世,土木堡之變,他們甚至帶領着幾十萬大軍包圍了神都。

後來韃靼人沒落了,又有那滿州韃子崛起,他們在兇殘程度上一點不輸韃靼人,殘殺我大明無數百姓便是鐵一般的事實。

對他們,難道我們不應該防禦嗎?

對他們不加防禦,那麼一旦讓他們寇邊入關,那我大明王朝,還有整個漢家天下,都將面臨滅頂之災。”

李起通俗易懂的話自然也是讓老百姓對遊牧民族有了全新的一番認識。

“怎樣防禦他們?最有效最堅決的措施當然是將神都設在他們的面前,以帝王最堅決的信念和意志去抵禦他們。

正已經爲如此,這纔有了成祖爺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遺訓。

鄉親們你們想一想,我本藩把神都遷回南《》京,那麼這無疑也將削弱在京畿之地的駐軍,

遊牧民族若是再一度攻打我們,而我們南《》京離那裡地跨千里,鞭長莫及。

他們入關後又將直接威脅我們的中原地區,你們想一想那時朝廷又將面臨何等的危險?天下百姓又將面臨何等的危險?”

說到這裡,李起鄭重對百姓們躬身下拜,

“鄉親們,不是本藩不聽從你們的建議,實在是此事事關天下江山社稷,事關天下百姓安危,事關漢家生死存亡,這等大事,本藩實在是不敢輕舉妄動,擅自更改啊。”

說完,李起更是一下直接對一衆百姓跪在地上,大聲道:

“如果鄉親們不能夠體會本藩的苦衷,不能夠體會朝廷的苦衷,一定要對本藩咄咄相逼,那麼本藩也只能在此長跪不起了。”

李起這般態度,立馬就是讓所有的百姓震驚了,他們都是呆愣在那裡,所有的人全都傻了。

這年頭,在封建王朝,試問又有哪一個百姓見過親王對自己下跪的呢?

而且這個親王還是即將要登基稱帝的君王,未來皇上,這等場面,別說是見到過,便是在戲文裡,那也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事情。

“殿下,你快起來吧,是我們不懂事,我們不敢求你遷都了。”

“是啊殿下,你快起來吧,我們不敢再說這樣的話了。”

“我們不敢了,不敢再說了。”

李起的這一跪,他們試問又有誰敢受呢?

百姓們一邊慌忙躲避,一邊大聲疾呼,只想要把李起勸起來。

“鄉親們,你們能夠體會本藩的苦衷嗎?還要本藩在這裡登基稱帝,以後留在這裡當皇帝嗎?”

“殿下,我們都知道殿下的苦衷了,原來這事情竟然有這麼嚴重,我們一直都不知道啊,

現在殿下說了,我們自然也知道輕重緩急,我們以後再也不敢向殿下說那樣的話了。”

“是啊,是啊,我們不敢了,不敢了。”

第五百二十三章 老大難問題第七百零四章 手足無措的李起第七章 吳三桂第六十五章 燃燒罐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果輝煌第七十六章 鋼柔並用第一百三十八章 兩軍陣前第四百九十一章 信人不如信己第三百四十六章 宮門發威第五百零九章 爾等何以安社稷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清的罪人第兩百零八章 你們太看得起韃子了第一百零二章 善緣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所畏懼第三百三十二章 面君見駕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掃陰霾堵胤錫第兩百一十五章 緊急部署第二十一章 見到手下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無根漂萍第六百九十四章 汗流浹背的洪承疇第一百七十章 滿達海之驚第五百九十六章 意氣風發李定國第六百六十二章 酒後迷離第十九章 第一次感受戰爭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事以前沒少幹第三百三十五章 寵臣張廣延第三百七十八章 什麼是皇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窩裡鬥第四十五章 路遇強盜第四百零九章 困惑的阮大鋮第三百零四章 多爾袞忌憚的人第六百五十章 珍惜第兩百一十三章 直取武清第四百二十六章 悔恨惱怒的多鐸第七百八十三章 鄭森第一百八十七章 殘忍好殺李自成第五百零七章 本藩一諾千金第一百章 大義陳圓圓第五百九十章 其中必有關節第六百四十章 時機未到第六十四章 你以爲是請客吃飯啊第三百八十五章 鬼辯第七百零四章 手足無措的李起第七十二章 中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變第七十六章 鋼柔並用第四百五十三章 洪承疇諫言第兩百九十八章 高興的小不點第三百五十九章 百姓苦啊第五百零五章 算算你還是賺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敗了第十三章 黎玉田之死第三百七十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六十二章 使者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必過分看重第兩百六十八章 驚喜來的太突然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第五百七十一章 困境立解第兩百八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四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戰第五百零八章 朱慈炯狗賊拿命來第兩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多爾袞第七百四十五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拳打在綿花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堵胤錫何懼第六百二十章 探路第四十五章 路遇強盜第四百三十一章這究竟是爲什麼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百六十五章 擡起頭來第兩百三十九章 借東西的變債主第六十七章 我不怪你們第六十五章 燃燒罐第四十一章 畜生第五百一十八章 得意的馬士英第一百六十五章 貴有天下第四百零三章 最是負心讀書郎第五百一十八章 得意的馬士英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老者勸進第六百零六章 人心第六十三章 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第五百零三章 城頭議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訓第兩百七十三章 仙人跳第七百七十章 儘可能的幫助他們第兩百六十一章 洪承疇的戰略第一百九十章 退敵之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殘忍的韃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擡起頭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生靈第一百九十六章 劇烈反轉第六百八十七章 驚訝的多爾袞第四百一十七章 志得意滿多爾袞第七百五十二章 高興的太早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六百六十七章 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