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緊急軍情

“兒臣知罪,兒臣沒有料到那狗皇帝竟然敢身先士卒,以此激勵大軍士氣。

兒臣也沒有料到這狗皇帝的大軍被困數日,依然還能保持如此戰力,這纔是導致我大西軍未能建功,擒殺明賊,還請父皇降罪。”

李定國沒有爲自己的罪過尋找開脫的理由,直接便是扛起了全部的責任。

這一次大戰,在戰前李定國便已計劃周密,本以爲可以一舉建功,但怎料最後卻是功敗垂成,

不但未能擒殺李起,反而搭進去了大西軍兩萬多士兵的性命。

這不但讓大西軍實力遭到重創,同時也對大西軍的軍心士氣造成了極大影響。

李定國身爲此次戰鬥的全權指揮者,自然責無旁貸。

見李定國很乾脆的認罪,張獻忠怒道:“你以爲朕不敢殺你?”

有道是君子坦蕩蕩,李定國不爲自己開脫,勇於認罪,承擔責任,而落在老羞成怒的張獻忠的眼裡,竟然成了有恃無恐,

張獻忠竟然認爲李定國是在仗着自己往日的功勞,以及如今大戰在前,不宜換將斬將,所以乾脆利落的承認罪過,自以爲不敢動他。

“兒臣不敢。”

李定國慌忙解釋道:“父皇,兒臣絕不敢有如此念想,還請父皇切莫誤會兒臣。”

這時候那孫可望便又是站出來對李定國進攻。

“李定國,這一次機會這麼好,竟然被你白白錯過,我看你就是沒有盡全力,我看你就是暗中勾結了那狗皇帝。”

說完,孫可望又是對張獻忠說道:“父皇,這一次滿打滿算我們十幾萬人圍攻官軍,都沒有道理輸,

而且之前李定國就已經在陣前放過的那大明狗皇帝,若是當時下令放箭,十個狗皇帝也死了。

父皇,兒臣敢以人頭擔保就是他李定國暗通朝廷,把我們大西王朝賣了,

還請父皇爲我大西江山穩固,千秋萬代,軍法處置李定國,以安軍心,以儆效尤。”

李定國見孫可望如此說自己,雖然心中悲憤,但也是不好發作,

因爲他越是發作,反而落在一些人的眼裡越是認爲自己在開脫,真若如此,反而容易越描越黑。

張獻忠這時候也是因爲不能殺李起而感到十分生氣。

自從李起帶着五萬大軍進入四川后,他便已經開始展開對李起的部署。

但誰曾想到現在已經是傷亡慘重,第一仗李起打李定國,李定國損失了一萬多人馬。

第二仗李起偷襲孫可望的大營,損失了五六萬的人馬,現在第三仗又損失了兩萬多人馬,

這樣加在一起便有差不多九萬人馬,而他張獻忠一共也就帶了二十多萬的人馬出來,這樣一算,現在竟然已經是折損過半。

可是如此多的人馬下去,李起依然猶如一顆難啃的釘子紮在那裡,讓自己無從下嘴。

所以這時候的張獻忠可以說用氣急敗壞來形容,即便是往日深受他器重的李定國,這時候也是控制不住脾氣,大發雷霆。

“定國,往日你在戰場上指揮出神入化,有如神助,可是現在父皇對你很失望,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敗於那狗皇帝之手,如你這般多敗幾次,我大西軍豈不是要葬送在你的手裡。”

這時候那一向和李定國交好的撫南王劉文秀,便是站出來爲李定國求情。

“父皇,三弟此戰雖然未能擒殺大明狗皇帝,但卻也折損了他許多人馬,並且依然將他困在此地不得逃脫。

如此,我大西軍還有機會,還請父皇恩准三哥將功贖罪。”

“呼呼”的喘了幾口氣,張獻忠慢慢的纔是強自按下怒火,漸漸的恢復了一些理智。

此戰他也是看在眼裡,從戰鬥的各個角度上來講,李定國在指揮上都沒有犯錯,

只是因爲官軍那兩萬人表現的異常出色,這纔是未能建功。

恢復理智後,張獻忠自然也不會太過責罰李定國,只是又是對他申斥一番,而後令李定國以後將功折罪。

若是下一次還不能建功,到時數罪併罰。

李定國謝恩後便是站到一旁,。

這時候孫可望便是自告奮勇,向張獻忠請求由自己擔任指揮,

“父皇,兒臣願全權負責大軍指揮,擒殺大明狗皇帝,爲父皇分憂。”

孫可望此時站出來自然也是想要故伎重施,奪李定國的兵馬指揮大權。

這時候孫可望手下人馬折損大半,若是能夠接過李定國的指揮大權,那麼自然也可以補充一下自己的實力,爲日後的競爭增加砝碼。

然而他的這個建議卻是被張獻忠駁回了。

開玩笑,在戰場上張獻忠最信任的人就是李定國,連李定國都沒有啃下李起這塊硬骨頭,換別人那豈不是有多少死多少。

再加上此前孫可望大營被李起偷襲,那活生生失敗的例子擺在張獻忠的眼前,讓張獻忠更加不敢冒險。

當然,那一次大戰也是張獻忠沒有及時干預的結果。

當時其實張獻忠是知道李起帶兵要偷襲孫可望的,可是張獻忠爲了一舉端掉李起的官軍大營,這纔是保持了沉默,把這孫可望給賣了。

也正因爲如此,張獻忠對孫可望多少也有一些警惕之心,生怕他會覺察到自己的這種行爲,對自己不滿。

到時候一旦他擁兵自重,不服管束,那就不好調派了。

所以這時候張獻忠防孫可望還來不及,又怎麼會賦予他兵馬大權呢?

駁回孫可望的請求後,張獻忠正要在命李定國準備則以良機,再度攻擊李起。

怎料就在這時候,一騎快馬急速飛奔而來,嘴裡還大呼閃開閃開,一副十萬火急的模樣,一看就知有緊急軍情。

到了張獻忠面前,那人急忙跪地叩首,一臉急切的說道:“稟報皇上,秦良玉領軍十萬,圍困國都,國都岌岌可危。定北王急請皇上回軍救援。”

“什麼?”

wωω _TTKΛN _¢ ○

張獻忠,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等人一聽到這個消息,皆是大驚失色,滿臉的不可置信,只以爲是自己出現了幻覺。

第六百零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七十一章 傷員第七十三章 殺啊第六百六十七章 判若兩人第六百四十章 時機未到第四百五十一章 該打的仗總是要打的第四百八十四章 急不可待第一百四十五章 難道是搞制衡第三百零九章 老謀深算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底子在第十二章 賭一把第兩百六十五章 這如何使得第一百九十三章 韃子的算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四十章 突變第一百零五章 漢滿逆轉 跪求訂閱第三百零八章 兩軍陣前 一觸即發第兩百二十五章 朝議第九十章 天下大勢第五十三章 未請教好漢大名第三百一十二章 君臣密謀第四百一十八章 往哪走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敢戲耍本官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意多鐸第六百五十一章 盡力就好第三百七十一章 尚可喜之死第五百六十章 氣度第四百一十七章 志得意滿多爾袞第一百九十五章 虛僞李自成第兩百四十五章 我輩責無旁貸第九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兩百五十四章 異士第五百一十八章 得意的馬士英第一百五十五章 共赴國難第三十八章 死能改變什麼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底子在第六百八十三章 動人的談話第一百八十七章 殘忍好殺李自成第四百四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七百二十八章 孩子總是天真的第七百二十五章 這種感覺很好第六百零一章本王一力承擔第一百二十五章 止步不前第兩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的罪過第五百零七章 本藩一諾千金第五百九十三章 偷營第六百一十二章 天馬行空第三百六十一章 吳軍內訌第四百五十六章 也許是衝動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事不好第一章 國破家亡第五百四十一章受阻第六百一十三章 武進侯第七百三十五章 恆盛七年第兩百九十四章 敗亡第兩百一十四章 讓你死個明白第六十一章 軍事編制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第兩百零五章 請殿下降罪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五百二十二章 心腹之患第六百零八章 夫妻相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第七百三十七章 很好第一百八十八章 驚恐牛金星第三百四十五章 無需關注太多第六百九十八章 軍民一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盡力就好第六百一十三章 武進侯第九十八章 陳圓圓第四百九十九章 寇白門的可憐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劇烈反轉第五百零五章 算算你還是賺了第兩百四十一章 囂張跋扈趙應元第二十二章 死了第六百三十章死地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者不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禮部有司第三百一十一章 英烈不如戲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今非昔比第一章 國破家亡第四百九十八章 局勢大變第四十四章 一直在這裡第二十七章 再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洪承疇諫言第七百一十一章 存在即合理第兩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多爾袞第一百一十四章 進山第三百二十六章 李起立誓第兩百九十六章 不堪入目的阿濟格第五百四十五章 苦衷第四百八十章 皇權威勢大如天第兩百二十八章 誰能想到呢第六百八十九章 這就受不了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負使命第六百八十三章 動人的談話第七百二十八章 孩子總是天真的第一百八十五章 再逼吳三桂第三百零二章 天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