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元日大朝會

源乾曜與老馮侯爺走在前頭,等他們走到宮門時,宮門已經打開,驗過身份進了皇宮,直奔大明宮含元殿,元日朝會就在這裡舉行。

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京城長安北側的龍首原。大明宮佔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譽爲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更是影響了東南亞諸多國家的宮殿建設。

作爲一年一度最爲重要的元日大朝會,就是在大明宮的正殿含元殿舉行。

天依然黑,只不過從宮門開始,一路延伸到大明宮含元殿,道路兩邊都擺滿了燈籠,照的猶如白晝。馮戈馮炎他們把老侯爺和小侯爺送到了宮門,也就止住了步子,皇宮大院還不是他們能進的,不過裡面燈火通亮,倒也不需要打着燈籠。

宮廷之內是肅穆的,文武百官龐大的隊伍走在寬敞的大道上,除了腳步聲,竟然沒有發出多餘的聲音,即便是馮元一也禁聲了。

因爲前面有相面這一事,導致宇文融是徹底被馮元一征服了,即便是進了宮門,還依然貼着馮元一快步前行。文武百官從宮門進入,距離到達大明宮還有不短的距離,所以幾乎都是邁着急促的步伐。

等馮元一趕到了大明宮含元殿時,那裡已經聚集了大量的人羣了,只不過人數雖多,卻是井然有序。含元殿在前方高臺之上,要走到含元殿,不亞於攀登一座大山,馮元一擡頭遙望了眼彷彿建在空中的含元殿,深吸了口氣拾級而上。

這樣的沿着臺階而上,最終得見含元殿,就像是一種頂禮膜拜一樣,作爲大唐帝國的皇帝陛下,三郎陛下會高坐含元殿,享受着,文武百官與開元九年的第一縷陽光,同時慶賀大唐開元九年的到來。

馮元一也不記得爬了多少級臺階,反正等他走到含元殿前寬闊的前平時,已經有些喘粗氣了,他看到源乾曜已經是滿頭大汗了,若非老馮侯爺攙扶着,估計已經累趴下了。

地面上的積雪早已被清理了乾淨,此刻文武百官站在那裡,卻是不會有任何的影響,若是還留着厚厚的積雪,怕是用不了多久,鞋子就會溼了,然後守着朝會瑟瑟發抖了。

元日大朝會,參與者除京城常參官、非常參官外,還有全國各地諸使(節度使、採訪使、觀察使等)派來長安“賀正“的使者,各州府送賀表、呈祥瑞的使者,以及外國使者及重要賓客等。

人數實在不少,馮元一因爲三郎陛下特別交代的緣故,得以跟着老馮侯爺進了含元殿,宇文融因爲品階的原因,只能是排在殿外觀禮了。

天還未亮,但大明宮含元殿卻是猶如白晝,一衆文武百官趁着朝會還沒有開始,整理因爲急着趕路而弄亂的朝服,馮元一也象徵性的扯了扯。

元日大朝會的必備裝備出了朝服之外,就是笏板了。文武百官朝見三郎陛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皇帝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

笏板的材質有玉、有象牙還有竹子,但是不管是什麼,這麼大冷的天,拿在手上總是會覺得冰涼的,所以不少人是把它插在了腰帶裡,馮元一似乎是早有經驗,專門做了個皮袋子,把笏板別在腰間。

這樣是既美觀,又不用擔心一不小心弄丟了。

時候還早,所有人繼續等待,剛開始還好,因爲趕路誰都沒有覺着冷,但是站了一會,身上的汗消了之後,這天氣就有些冷了,不少人開始原地踱着步子,讓自己身上暖和起了。

時間流逝,當所有人都按照品階官職排序站位之後,東方天際逐漸泛起了魚肚白。這是個好天氣,難得了沒有下雪,若非如此,那先排在殿外的官員們怕是要站在雪地裡參加大朝會了,整個朝會下來,還不知道要病倒多少人。

這是馮元一第一次參加這種規模的朝會,這讓他對於現在以及待會要經歷的一切充滿着好奇,伴隨着東方魚肚白的出現,馮元一看到了寧王李憲、申王李撝、岐王李範、薛王李業依次而來,然後又看到了李瑤李琚哥倆,跟着一衆大小兄弟出現。

馮元一看到這些個大人物都出來了,也就意識到三郎陛下終於要出來了,果不其然在天際越發的明亮的時候,作爲大唐的皇太子李嗣謙身穿太子袍服,姍姍而來,站在了高臺之上的側位。

當大唐開元九年的第一縷陽光,即將照射在大明宮含元殿高臺之上的帝位之時,高力士高唱,“大唐皇帝陛下至!”

三郎陛下身着元日冕服,頭戴垂十二冕旒,腳踩淺幫重木鞋底的舄(鞋子),緩步而來,神色威嚴,幾乎是在那一縷陽光照射在帝位的剎那,三郎陛下站在了帝位之前。

朝霞與皇帝融合,交相輝映,羣臣高呼。

“萬歲,萬歲,萬歲!”

“萬歲,萬歲,萬歲!”

“萬歲,萬歲,萬歲!”

這聲聲萬歲,響徹雲際,喚醒了皇宮,喚醒了長安,喚醒了天下黎民。

這一刻,不論是皇室宗族,還是文武百官都能感受到大唐的強盛,即便是馮元一聽着耳畔傳來的萬歲之聲,也覺得血脈膨脹,自豪之感,傲然之情油然而生。

這就是我煌煌大唐,這就是我中央之國,身爲華夏子孫能夠見證大唐之強盛,胸中自然生出自豪與豪邁。馮元一視線餘光向後看去,看到了各國使者,此刻是一個個面露惶色,心中生出了弱小與渺小之感。

與大唐相比,這些使者所在的國家,無一不是弱小渺小,與大唐保持良好的關係,還能從中獲得許多好處,但若是有心敵對,結果肯定會是承受大唐兵鋒所指。

突然在馮元一收回視線之時,似有若無的他從一個使者臉上看到了殺氣,更確切的說是一種心有不服的戾氣,馮元一使勁的記下了那人的樣貌。

在文武百官,在各國使者的高呼萬歲聲中,三郎陛下彷彿化身神明,金色的朝陽籠罩其身,開元九年的第一縷溫暖照射在了三郎陛下身上。

天下九州,億萬黎民,盡在朕之手中,三郎陛下心中升起了一股豪邁之意。

“衆卿平身!”

第127章 遇到剪徑的了第003章 打了個鍋第157章 括戶與科舉第249章 阿史那拜德與巴德尼瑪袞第004章 孫神醫第221章 洛陽,商賈是把雙刃劍第153章 好兄弟第111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094章 蒼蠅,你是個高手第129章 吃雞裝備第087章 流水線作業,標準化生產第144章 不請自來的皇帝第252章 挑戰皇權第107章 驚坐起第006章 開酒樓第033章 賠禮道歉第069章 天牢接母第045章 狼來了【求收藏推薦】第032章 天興伯,陛下召見第161章 入學考試第075章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第074章 馮家莊第024章 力士,出宮第150章 你就是宇文融第025章 皇帝點菜第207章 原來如此第248章 吃裡扒外的東西第050章 《西廂記》熱賣【求推薦收藏】第149章 吃完了還有兜着走第035章 活字印刷術第024章 力士,出宮第097章 三郎陛下頭疼第221章 洛陽,商賈是把雙刃劍第043章 大興善寺會記着小侯爺的善舉第109章 刨土豆(求推薦收藏書評)第052章 小墨兒孫墨菀【求推薦收藏】第215章 捷報,隱憂第122章 崑崙山找人蔘第214章 吐蕃扣邊,談情說愛第016章 小侯爺威武第241章 夫妻協作,來一首吉他曲第090章 老小孩姚崇第229章 救命第198章第017章 天興伯,你可有話說第096章 隻身犯險收降戶第103章 你他孃的真是個天才第068章 十個特赦名額第242章 焰火第096章 隻身犯險收降戶第021章 何人在此生事第248章 吃裡扒外的東西第152章 元日大朝會第159章 糊名法第048章 醉千君是何許人也【求推薦收藏】第163章 衝突第143章 大唐的春節第077章 災民第114章 生了第145章 老叟宴第215章 捷報,隱憂第129章 吃雞裝備第184章 臣有一法第230章第118章 武成渝獻寶【第二更】第185章 融合,從養牛養羊開始第195章 高力士與馮元一第055章 太原王氏是個什麼東西第201章 生辰蛋糕第203章 鏡子與玻璃第082章 三千張曲轅犁第160章 新思想的萌芽第099章 爲了雲居書院第194章 我被人打了第191章 說玉佩第235章 鼓動太子找老婆第060章 人體模型第120章 這事我來想想【第四更】第079章 曲轅犁第184章 臣有一法第246章 土炸彈之威第033章 賠禮道歉第195章 高力士與馮元一第191章 說玉佩第172章 狀元一定是我的第048章 醉千君是何許人也【求推薦收藏】第143章 大唐的春節第202章 我可以與你合作第166章 磨刀不誤砍柴工第059章 悲催的武文行第150章 你就是宇文融第147章 讓朕來第157章 括戶與科舉第145章 老叟宴第115章 寧王李憲第058章 搖椅,舒服第189章 啤酒麻辣小龍蝦第125章 結婚紀念日第161章 入學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