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血性在否

南方事了,張漢卿北上。

本該到來的直奉大戰遲遲未能開打,會不會是因爲自己一連串的攪和,導致歷史的車輪一點點偏移,從量變產生質變,從而爲中國永消了此一禍患?若如此,則中國幸甚!

不過未雨綢繆,還是先把人民軍搞好是要緊。自己強大才是正經,何況未來也不把打敗直系做爲首要目的,畢竟在歷史上最壞的情況還是把它打敗了,他現在已經把目光轉向了統一全國和與列強叫板。

人民軍擴充太快,導致參謀工作、政訓機制、後勤保障都跟不上需求,特別是缺少一大批有軍事經驗和才能的中下級軍官是硬傷。

德國爲什麼軍事上強大?是因爲他們有着世界一流的參謀團,英國爲什麼稱雄海上百年?因爲他們有全球頂級的軍官團。良好的制度使得他們國家的軍事人才的出現層出不窮,中國暫時還不能跟他們媲美,只有走創建軍校的中規中矩之路了。

對於武漢軍校,張漢卿是下了血本的:人民軍缺少軍政幹部不假,但他還是從各部調出上百個校級、400多位尉級軍官組成第一期學員。越是人力緊張,越要創造條件,不然在不久後的將來人民軍實現大擴張,人才的需求會更是瓶頸。

連奉軍一共才23個師,保衛國家是遠遠不夠的。二戰前後列強每個國家都是輒以數百萬兵員、幾百個師,也不過十幾年後的事情,那個時候這些經過正規訓練的初等軍官大都已經們列軍師長了吧?可不能臨時抱佛腳。

東北講武堂倒是風風火火,這有賴於自己先見之明。它起步較早,東北又是很早抱成團的地方,交通也方便,培訓已經成了系統化。所以奉軍的軍官其軍事素養反而比人民軍要高,雖然人民軍軍官的文化程度比較高。

所以在武漢軍校成立之初,他就徵得張作霖同意,從東北講武堂調了一批有經驗的教官來。可是,作爲臺柱子的張鋮和教育長蕭其煊卻動不得:東北講武堂是奉系的根本,暫時沒有可以取代他們的人物,幾位老帥又不能騰出手來自己搞。

沒辦法,只以委託蔣百里了,他在民國的人脈很廣,也曾做過保定軍校的校長。要不是因爲他的責任也很重大,張漢卿是想調他過來主持呢。

還好蔣百里推薦了幾個人,讓張漢卿表示滿意。

都是民國史上名動一時的人物,像楊傑、張孝準,都是一時人傑。楊傑已自日本返回武漢的途中,在張漢卿計劃中擔任教育長一職,而張孝準則尚無消息,這讓他很鬱悶。火車到長沙,他決定要親自會一會這位尚未見過面的奇人。

驕陽似火,綠樹成蔭。兩種不同的視角對應着不同的境界。在湘江東岸,張孝準想着蔣百里不遠萬里寄來的書信,思緒萬千。

同爲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並列“士官三傑”,蔡鍔斯人已去,但留下不朽傳說;蔣百里得遇東北少帥,乘風化龍;只有自己,他望着大腹便便的自己,長嘆一聲。

想當年金戈鐵馬、跟隨黃興入同盟會,協助民國成立及爲孫、黃二次革命效力,何等慷慨激昂?至於幫助蔡鍔逃出生天,亦一己之力,又是何等兇險暢快?可是軍閥內戰,知己黃興、蔡鍔分別於前年前兩個月內相繼去世,自己東奔西走,始終毫無建樹,胸中所學,再無人賞識。

對軍政灰心之下,由滬回湘,屈居湘岸榷局長,五來來專心經商,人亦發胖。惟有夜深人靜時,想到自己一腔軍旅報國的熱血,竟然要棄武經商。

舊友蔣百里來信邀請他加入人民軍,他還在猶豫。對於人民軍,他並不陌生。做爲近年來異軍突起的一支強兵,平定西北還太遙遠了,但奇襲漢口,讓軍事強人吳佩孚一步慢,步步慢;打長沙,一鼓作氣,進皖、平贛、入粵,一氣呵成。其時間捕捉之巧妙,機會拿捏之精準,該稱得上是軍事一流。但真正讓他刮目相看的是他創辦武漢軍校的眼光,這纔是做大事的人!

張漢卿的手下有精兵強將,他又知人善任,敢於不拘一格用非本系的人才:在湖北任用夏壽康、在安徽任用許世英、在廣東任用陳炯明,竟讓這些地方奇蹟般地平穩易主,這非一般人氣量與眼光可以做到。只是自己已經淡出軍界許久,在少帥的麾下,能夠得到重用嗎?

他想多了。當一身戎裝的張漢卿出現在他面前時,張孝準還是大吃一驚。沒想到名動中國政壇的少帥,竟然冒着烈日,親自來到自己工作場所。湘江的水都是熱的,而張漢卿卻一絲不苟,渾身已經溼透了,風紀扣還扣得非常嚴實。他不由得想起蔣百里的話:“少帥知人善任,有劉備之遺風。”

說實話,張漢卿第一眼看到胖胖的張孝準穿着背心一邊用毛巾擦汗一邊喝着濃茶,還是從心裡鄙夷了一下:這還是那個北洋三傑嗎?簡直一個農村大叔、地主的身子!不過懷着對歷史人物的尊重,而且既然來了,做戲就做足吧。

他看着門上已經斑駁枯黃的一幅對聯,悠然念道:“‘惟有真才能血性,須從本色見英雄。’不知道現在的張閏農,還有當初的血性嗎?”

這是張孝準最珍愛的一幅墨寶,爲當初最欣賞他的黃興所贈。他捨不得掛出,特請人拓下掛在辦公室內,聊以紀念。經年累月,連字跡都泛黃了,這也是他內心蒼黃的寫照。

張孝準苦澀一笑。經歷了人生的低谷,他已經沒有激情再和張漢卿辯解,辯解也無用。他微微一笑說:“只不過是老夫聊發少年狂而已,當不得真了。”但從他向着對聯眼角不經意的一掃,張漢卿還是看得出他的不甘心。

他笑笑說:“我來這裡,就是聽百里兄說,湘江左岸還有一位有血性的好男兒:他青年東渡日本,在陸軍士官學校裡爲中國人掙得了臉面!他被保養柏林大學,學貫中西;他爲民國創建立下汗馬功勞、他爲討袁東奔西走;他救過我的好友蔡鍔;他能在亂世保持一顆仁心。我來這裡,只是想知道,這樣一位好男兒,他的血性還在否?!”

第907章 危急時刻第377章 戲罵第451章 枕邊人的覺悟第975章 緩局第806章 去留之辯第569章 博弈第89章 胡天胡帝第552章 交涉第158章 屈辱與自強第807章 晴天霹靂第840章 磨刀霍霍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505章 出塞第296章 贏家第373章 說客(下)第651章 徐樹錚的宿命第181章 枕頭風第127章 軍閥時代第342章 廉價勞動力第459章 公與私第883章 阻擊第484章 兵臨城下第136章 軍訓第653章 翻臉不認人第148章 毛腳女婿第778章 貴圈很亂(下)第350章 暗渡陳倉第870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896章 “無恥”的對手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54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828章 監視第108章 驅狼吞虎第80章 自污第949章 美國的正義第419章 一將難求第231章 對工業體系的一次籌劃第821章 混亂第934章 撞破第680章 相煎何太急第644章 打過長江去第919章 言歡第680章 相煎何太急第800章 珍貴的選票第930章 吃醋第87章 同牀異夢第646章 各有所忌第40章 全武行第799章 政治家的行徑第836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691章 一則笑話第417章 兩顧茅廬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240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745章 德國的憤怒是中國的福音第894章 激戰第403章 以超強硬對付強硬第695章 文化人那點事第198章 家務事第155章 匪亂第274章 西原借款第627章 戰後(上)第838章 國殤第140章 桃色第623章 戰地詩人第481章 碰撞第707章 政治遺言第328章 波瀾起第749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下)第740章 領事裁判權之爭第639章 尿遁第734章 那神來的一槍第24章 我雖有心向明月第855章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下)第641章 把妹的代價第706章 洗牌第919章 言歡第294章 徐樹錚的計策第289章 緣份第171章 差點閃了老腰第44章 燈市口的追逐第473章 以史爲鑑第508章 追逃第804章 敲定第971章 啓動第43章 少年人有朝氣第135章 洗腦第123章 同城德比第194章 用計第868章 空對艦的第一次實踐第462章 前瞻第911章 破釜一戰第387章 黃姨行動第830章 好人都讓你做了第721章 針鋒相對第945章 二鬼子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578章 去他媽的風度第789章 長臉第736章 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