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末往事

在西門慶查看東平府裡保存的《天下郡守圖》時,發現地圖上宋遼邊界就與實際不符合。

比如長城的繪製,就是宋人自己臆想的產物。儘管漢代、宋代長城的情況很複雜,但大宋繪製地圖時由於缺少實地考察,卻仍以《史記》等經典文本中“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的模糊說法爲準,在地圖上繪製呈現出理想長城的形態。

實際上,西門慶穿越前見到的雄偉長城,許多都是明代的產物,在宋代時,因爲年久失修,以及長城處於遼國契丹國內,並無邊防作用,被廢棄許久,許多地方的漢代長城遺蹟也早已蕩然無存。

在傳統典籍中,又多有以長城爲界限分隔華夷的說法。在此觀念下,大宋地圖中的長城成爲大宋國境北方的邊界線,南北橫跨長城的遼國契丹因此被錯誤地畫在了長城以北。

另外,雖然燕雲十六州並不在宋朝控制之下,且實際上散落在舊長城內外,但因爲大宋士人們的心目中,長城是蕃漢之界,而燕雲十六州又是漢地,那燕雲十六州就必須在長城以南。因此,在大宋的地圖上,燕雲十六州全部畫在長城以南。

當然,在地圖上,幽州等燕雲十六州的畫法仍與宋代實際控制的地區畫法不一,而是與西南等羈縻州的圖標一致。

在大宋朝繪圖者的國家觀念裡,北方失地與西南羈縻州是一樣的,均是聲教所及之處,這種畫法罔顧歷史現狀,展現了大宋士大夫們所希望的國家形態。

在西南邊,宋代輿圖會用文字註明西南夷或諸葛亮五月渡瀘處,以表明此外乃不毛之地。關於西南邊界,宋代廣爲流傳太祖以玉斧劃大渡河與南詔爲界的故事,又用“殆天設險以限夷狄”的話語來明確華夷的界限。

另外,安南國雖已獨立,但在宋代地圖中,仍將其與播州、南丹州等宋代羈縻州畫在一起,似是表明大宋朝廷和士大夫們不承認安南的獨立性。宋代地圖通過對南北疆界的框定,以期與九州分野相符,證明自身的合理性、合法性。

看來西門慶穿越前,網上時常被人嘲笑的地圖開疆,還真不是後人的原創,而是源遠流長,來自於大宋朝的沈括等士大夫呀!

但是,大宋士大夫們懷着各種政治心思繪製出來的地圖,在政治上是正確的,在實際應用中卻是錯漏百出,貽害無窮。

當今的道君皇帝宋徽宗如此好大喜功,一門心思欲“收回”燕雲十六州,完成先代皇帝們沒有完成的偉業,恐怕也是時常在宮中看着那地圖上繪製在長城以南,與遼國分離開的燕雲十六州,總是誤認爲那本來就是大宋的領土吧!

然而實際上,燕雲十六州被後唐的石敬瑭割讓與遼國契丹時,大宋朝可還沒有成立呢!嚴格地說來,那遼國的燕雲十六州可是跟大宋國沒有一文錢的關係。

要論燕雲十六州,得從後世漢人最喜歡吹噓的大唐說起了。然而大唐並不是一個純漢人的國家,而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嚴格說來,大唐政權是北魏一脈傳下來的鮮卑拓跋系的政權,國內不僅有漢人,還包括北方的胡人、突厥人、契丹人和西北的沙陀人、羌人等各族人。正是這形形色色的各種族羣,共同構建了大唐這個疆域遼闊的國度。

唐玄宗時,節度使安祿山、史思明二人發動了動搖唐朝統治的軍事叛亂。安祿山是粟特胡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們英勇善戰的河北部隊由漢人、胡人、契丹人等各族人組成。

而大唐朝廷派去抵抗安祿山的部隊,名將高仙芝是高句麗人,名將哥舒翰是西突厥的突騎施人,名將李光弼是契丹王子,這仨人帶領的部隊中多是突厥、契丹等異族人。名將郭子儀雖是漢人,但他的部下卻也有許多羌人、党項人。

由此可見,大唐從皇室到朝廷大臣,再到帝國軍隊,許多都是北方的異族,唐朝並非一個純粹的漢人王朝。那麼,當大唐轟然倒下時,它的繼承者自然也就五花八門了。

西夏人的党項人祖先,正是因爲跟隨郭子儀與安祿山、史思明軍作戰有功,才被安置到了如今的夏州、靈州一帶。到了宋朝建立後,終於因爲宋太宗的錯誤政策被逼獨立建國,割據西北成立了西夏。當然,在大唐和五代十國時,這些党項人還是忠於中原王朝的。

而西突厥的一支沙陀人,和李光弼統領的契丹人一起成爲了擊敗安史政權的主力,沙陀人與契丹人也因此逐漸介入了大唐的內政,成爲大唐後期主要的軍事力量。

當後梁太祖朱溫這個漢人篡唐自立,在中原建立了後梁政權時,名義上臣屬大唐的契丹人耶律阿保機也同時建立了契丹國,並以大唐的繼承者自居。

契丹建國後,對國內的契丹人和漢人實行不同的分治政策。北方的草原上,契丹人保持遊牧傳統,王庭也遷移不定,南方漢人聚居之地,則繼承使用唐代的官制和管理方式。

所以,契丹從立國時起,就不是一個野蠻的遊牧國家,而是同樣深受中原漢文化影響的,遊牧與農耕兼容幷蓄的文明國家。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突欲,更是精通漢學的王子。

因此,從契丹遼國的角度來看,他們一直認爲自己是大唐的繼承者,佔有漢人聚居之地也是天經地義。

而從遼宋周邊的國家的外交表現來看,朝鮮、日本和西域國家都曾將契丹遼國視爲中國的代表,朝鮮國更是長期將契丹遼國作爲宗主國。甚至於後世西方對中國的稱呼,據說也與“契丹”這個發音有關。

大唐滅亡後,國內的契丹人建立了契丹遼國,而另一支盤踞在河東一帶的少數民族武裝沙陀人則建立了後唐。

後唐政權以爲大唐復仇的名義向後樑朱溫政權發動了戰爭。契丹國也與後唐結盟,同樣打着爲大唐復仇的旗幟幫助後唐進攻朱溫的後梁。

在契丹的助陣下,沙陀人政權後唐滅亡了後梁,入主中原。

然而後唐內部也沒有消停,清泰三年,後唐末帝李從珂決意逼反重臣——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派大兵圍困了太原。

石敬瑭在李從柯登基過程中立有大功,現在卻遭如此對待,十分心寒,決心自立。他一面奮力抵抗,一面寫奏章派人向契丹求援。奏章由桑維翰所寫,內容是請稱臣於契丹並父事之,事成後願割幽州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契丹。

第二百二十四章 任原義救黑旋風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顯神通第七百六十一章 岳父讓我去撈錢第四百四十二章 被金國皇帝盯上了第七百零二章 遼軍圍困臨潢府第九百二十一章 叛將耿守忠第一千零八章 世事難料第七百一十章 虛虛實實第八百八十章 白河決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燕順的廚藝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名府猛將第五百二十八章 燈照掛舞照跳第五百四十四章 舉賢不避親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交接俘虜第九百三十五章 呼延灼陣亡第三百一十八章 祝彪前來拜訪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一百零二章 如何勾搭李師師第二百五十五章 踏上歸途第四百六十一章 遼東賊殘部第二百二十三章 給李逵送賭資的好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貴族會議的爭論第一章 我是西門慶?第四百二十一章 偷上癮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良嗣求助第九百四十六章 賣女求饒大宋朝第五百章 虎皮可惜第五百零五章 “活閃婆”王定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八十四章 張都監的心思第二百八十五章 山賊的火攻第四百九十五章 東坡酒樓第二百五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六百七十五章 貓鼠追逐第五百一十章 血戰長春州第七百五十六章 完顏宗雄的釣餌第四百二十九章 贏不了西門哥哥第九百零九章 協議是用於撕毀的第二百九十五章 你這廝想當叛徒?第四十四章 兄弟們亂鬥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鬥智鬥勇第四百二十三章 “金毛犬”識途第三百零四章 小的們頂住,讓頭領先跑第四百九十七章 假旋風李鬼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救了兩淮之地?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美女自遠方來第六十七章 焦挺的神威第七百五十三章 蕭乾的奮鬥第二百九十四章 牟山密探孔彥舟第二百八十二章 牟山賊來襲第七百九十五章 老天爺都看不慣第二十七章 谷中救人第二百二十章 琵琶亭上的豔遇第七百零二章 遼軍圍困臨潢府第二百一十六章 宋江發配第四百一十一章 好像有便宜佔第四百八十九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七十四章 神棍遇到神棍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歸扈家莊第三百一十六章 有福同享第二百四十五章 排隊當叛徒第一百七十九章 秦明與黃信第七百九十五章 老天爺都看不慣第七百一十六章 朋友們都升遷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任君挑選第八百八十九章 國難思良將第八百九十一章 李師師重獲自由身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門慶的祖宗第八百五十一章 宋徽宗的送命題第六百六十一章 桃花山上的雷聲第七百七十二章 無恥小人第四十七章 陸小乙的榮幸第九百七十九章 西門慶調兵遣將第七百三十八章 快拜我爲師第三百三十一章 梁山泊的另類能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醜女婿也要見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月下言志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誠實守信的楚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攻陷梁山大寨第六百八十三章 池魚之殃第四百四十六章 蒙古奴隸第九百三十五章 呼延灼陣亡第一千零九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盜也要過年第一千零八章 世事難料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名府的名人第九百零五章 烏合之衆第五百四十三章 混得好的呼延灼第一百七十六章 元宵節酒宴第三百二十三章 強盜邏輯第八十一章 各展神通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七十一章 無恥度爆棚的張青第四十五章 欒廷玉出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勝敗難料第九百一十七章 楊志的謀略第三百六十章 相撲爲戲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零四章 小的們頂住,讓頭領先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