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朋友多了好辦事

對於金國是一個難題的糧食運輸供應問題,到了西門慶這裡卻是迎刃而解。

營州廣寧府的位置就在渤海岸邊,而西門慶的船隊本就在向金國運輸糧食。

此時只需要通知船隊改變停靠的港口,從蘇州關外的鐵山港改爲直接運送到營州海邊的港口碼頭,就能夠最快地爲完顏宗望軍提供糧食。

西門慶略一思量,就答應了完顏吳乞買的要求。他對在座的金國皇帝完顏吳乞買和國相完顏撒改說,自己會即刻趕往營州廣寧府,幫助完顏宗望解決急需的糧食問題。

完顏吳乞買大喜,在皇帝寨中設宴招待了西門慶一頓。酒足飯飽之後,完顏吳乞買親筆寫了一份詔書交給西門慶,讓他帯到營州去交給完顏宗望,向完顏宗望說明此事。

西門慶回到住處,告知完顏兀魯,自己要去營州前線幫助她的二哥完顏宗望。二人一番纏綿溫存後,完顏兀魯將西門慶直送出了會寧城。

因爲要留在都城陪伴母后唐括皇后,完顏兀魯不能隨西門慶去往營州,只能戀戀不捨地目送他遠行。

西門慶帯着焦挺和自己的衛隊,拿着完顏撒改開出的手令,騎馬一路南下,很快就到達了遼陽府。在這裡,西門慶見到了幾個熟人。

太傅、中書令左企弓,樞密使、兼侍中虞仲文,司空兼樞密使曹勇義和參知政事康公弼等被西門慶救出的漢官本來的治所是定在營州廣寧府和南京平州城,但因爲平州叛亂,讓他們這些文臣無法執政,因而他們這些人都被金國朝廷暫時安置在了漢人衆多的遼陽府。

如今,左企弓等人都在遼陽府辦理公事,爲朝廷治理漢人衆多的南方各州。

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等人見到救命恩人西門慶,忙在城中酒樓設宴款待了西門慶一行,再次向西門慶、焦挺二人表達心中的謝意。

西門慶當初選擇救他們,本就是一種長遠的投資,自然是要和左企弓等人保持良好的關係。

將來金國佔領燕京等地後,北方的漢人聚居區定是由左企弓等人統治管理。

西門慶此時先與他們交好,說不得哪一天就能夠派得上用場。

吃酒時,西門慶向左企弓等人請教道,自己此番是要去營州幫助完顏宗望安撫周邊各州的漢人之心,不知諸公可有甚麼錦囊妙計?

左企弓等人說,要安撫燕地漢人之心,還須得他們熟悉的漢人大臣或當地世家大族中德高望重之人。可惜自己幾人都有朝廷的官職在身,必須留在遼陽府處理金國政事,無法陪西門慶走上一遭。

不過,左企弓倒是在席上突然想起一人,將他推薦給了西門慶,說此人對西門慶和完顏宗望一定有大用。

左企弓推薦的這個人,正是擔任過遼國平州遼興軍節度使兼漢軍都統,曾經是張覺上司的時立愛。

時立愛是燕地涿州新城人,是當地的富家大戶,遼國進士出身。他在遼國先後擔任過御史中丞、燕京副留守和遼興軍節度使兼漢軍都統等要職,熟悉燕京和平州等地的風土人情,在燕民之中也有一定的威望。

自從遼國滅亡,張覺在平州作亂之後,時立愛就回到了自己在涿州新城的家裡隱居不出。

如今涿州新城歸入宋朝的版圖,左企弓聽說宋朝曾經數次下詔起用時立愛,但都被時立愛謝絕了。同時,聽聞時立愛還不讓時家宗族之人在宋朝求仕。

左企弓說,既然時立愛對宋朝的統治不滿,不願意在宋朝出仕,那麼說明他有可能願意來金國做官。所以,左企弓建議西門慶到達營州後,秘密派人前往涿州新城,嘗試邀請時立愛赴營州廣寧府效力。

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幾人都與時立愛是舊交,他們幾人各自寫了一封給時立愛的書信,統統交給了西門慶,用於幫西門慶說服老友時立愛。

正所謂朋友多了好辦事,推杯換盞間,左企弓等人就向西門慶推薦了一個可用的人才。

西門慶收好這些書信,與左企弓等人開懷暢飲,盡興而歸。

在遼陽府中歇息了一夜後,西門慶出了城,走西邊的錦州繼續向營州進發。

與此同時,西門慶派人從遼陽府返回登州報信,要西門忠將採購的糧食用船運往營州的海邊,在那裡與自己交接。

遼陽府守將烏林荅石土黑得知西門慶要前往營州前線,特意安排了五百騎兵一路護送。

然而,西門慶一行尚未趕到營州廣寧府,完顏宗望就抓住戰機,大敗了平州的張覺軍。

原來,大宋朝廷決定接納平州張覺後,燕京城裡的燕山府路安撫使王安中奉命犒賞平州軍。

恰在這時,趕往東京汴梁城說服朝廷招納張覺的前遼遺臣李安弼和張覺的弟弟張齊正好拿着朝廷的招納文書回到了燕京城。

於是,王安中立即安排他兩人壓着勞軍賞賜銀兩趕往平州,犒賞平州軍,正式宣佈接管平州。

李安弼和張齊二人立即派人快馬加鞭的趕回平州報信。

張覺得知宋朝接納了自己,改平州爲泰寧軍,封自己爲節度使,世襲平州時,心中大喜,決定領兵出城迎接詔書、誥命和朝廷的賞賜。

張覺卻不知,平州城內有人並不喜歡毀盟伐遼的宋朝。在這些人看來,既然遼國恢復無望,與其投奔背信棄義的宋朝,莫如接受金國的統治。

因此,平州城中早有奸細與金軍暗通款曲。

當張覺決定出城迎接大宋朝廷的使臣時,有人將這一情報很快地傳遞到了完顏宗望軍中。

完顏宗望得到這個情報後,抓住時機,帶領騎兵直撲平州城下。

正當張覺出城迎接大宋的詔書、誥命時,完顏宗望率軍突然殺到,截斷了張覺軍回城的道路。

張覺猝不及防,身邊帶的軍隊是作爲儀仗隊用的,並未做好戰爭準備,哪裡會是金軍騎兵的對手?

雖然張覺的部將張敦固領兵從平州城裡殺出,企圖救援張覺,但同樣不是金軍的對手,被金軍打得大敗。

眼見得無法回城,再廝殺下去會被金軍俘虜,張覺的智囊李安弼建議他先逃往燕山府避難,再引宋軍打回平州,以解平州之圍。

張覺走投無路,只得帶着兄弟張齊,智囊李安弼等人逃往燕京城,將宋朝的賞賜全部丟給了金軍。

第一百八十一章 清風山三賊第七百零二章 遼軍圍困臨潢府第五百四十三章 混得好的呼延灼第一百九十八章 先坐下來分一分贓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一百二十章 神火將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出兵偷襲乞顏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金國各派的反應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完顏宗幹跑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宋江的鬧事圖謀第九百九十五章 西門慶徵西第三百六十一章 與首富談生意第五百九十九章 苦大仇深何觀察第二百八十五章 山賊的火攻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都監獻策第七百一十五章 山不在高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八十二章 脆了好吃第九百四十九章 救命稻草西門慶第一百三十五章 刀下不留人第九十四章 初會徐寧第一百零九章 李師師不愛瘦金體第五百六十二章 鐵甲連環馬第三百零三章 蔣門神要捉熊第三百零五章 老本賠乾淨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堅定不移當土豪第一百八十章 鎮三山在此第九百七十一章 救死扶傷第九百四十五章 刮地三尺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漢來投第八百七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八百五十一章 宋徽宗的送命題第七百六十六章 何濤建功第二百三十九章 各展神通第五百五十四章 梁山泊是一塊肥肉第三百八十六章 給你一份山賊職業第九百九十八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出所料第五百六十一章 呼延灼的鐵桶合圍第六百四十四章 遼軍喪膽第六百三十一章 招降納叛第七百四十三章 灞橋柳色第九百五十六章 楚國初創第一百二十章 神火將軍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上財路第二十七章 谷中救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拐心切第二百四十五章 排隊當叛徒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良嗣求助第三百九十四章 柴進是幕後黑手第五百四十三章 混得好的呼延灼第六百零五章 林靈素的宗教戰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戰後處置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八百六十六章 被出賣的張覺第一百五十五章 客從何方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也會長大第六百九十六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五十一章 獵虎求子第一百零八章 教李師師彈琴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灑家一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文治武功第五百七十三章 先放火,再攻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梁山羣賊的謀劃第六百零二章 那廝變心了第九章 大官人真是活神仙第八百一十三章 童太尉雙喜臨門第三百三十八章 師兄你好卑鄙第一千零六章 李察哥調虎離山第八百七十章 權力的遊戲第八百九十一章 李師師重獲自由身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頭可用第九百八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七十九章 秦明與黃信第六百零八章 再赴會寧城第九百五十三章 廢國取降第三百四十六章 客從何方來第四百五十章 縱馬胡凱山第八百二十五章 隔帳有耳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六十九章 走黴運的楊志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混戰序幕第四百二十七章 九紋龍的天賦第六百二十九章 西門謀良虎第七十九章 金眼彪的回馬槍第五十章 何九叔的證見第七百六十六章 何濤建功第三十五章 李清照與趙跑跑第七百二十九章 文化中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宋江的掙扎第八百九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詳預感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澤的煩惱第四百四十五章 任君挑選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七十二章 斬草要除根第一百六十二章 堅定不移當土豪第二百二十三章 給李逵送賭資的好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任君挑選第七百一十五章 山不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