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鴻雁傳書(下)

穿越以和爲貴

“懋生,你一點幽默感也沒有。】

那個不速之客是你三堂兄齊江的妻子李氏啦!

前兩天,她去給徐夫人請安,遇到了我和方少芹。

李氏本準備和方少芹一起出府的,後來聽說方少芹要到我這裡來吃早餐,就笑道,選日不如撞日,九弟妹,我今天也討個客來做做。

我當然是笑着滿口答應。

懋生,我這才發現,原來你在這一輩的兄弟中排行第九,齊瀟排行第十一,以後可不可以喊齊瀟做瀟十一郎!

李氏是個性格開朗活潑的人,她自我介紹說,她出身關外郡白水李氏,我雖然不知道這是個什麼地方,但她說這話時臉上閃過驕傲神色,相信應該是燕地有名的士族吧!

方少芹在這方面比我強多了,她馬上接口和三嫂說起李家先祖的事情來,三嫂看方少芹的目光立刻有些不一樣了。

我們一起在梨園吃了早飯,她對梨園小廚房裡做的一道什錦鹹菜非常感興趣,我就寫了菜譜給她,結果第二天,她就帶着她孃家的弟媳李石氏來給我請安,據三堂嫂介紹,她的弟弟也就是李石氏的丈夫是你手下的一位總兵。

又過了兩天,齊淇的妻子崔氏也來了,她是和鄭氏一起來的,給我帶了新鮮的玉簪花,我自然也要熱情的接待一番。然後你就可以想象的到。

她們隔三岔五的就來一次,每次來,都是嬤嬤婢女一大羣,不僅我覺得累,就是梨園的婢女嬤嬤們也都累得不行了。

還有,這個月,我們梨園的伙食費首次突破了二百兩的大關。而且,我有理由相信,這個記錄總有一天會再次打破……”

“懋生,你說話可要算話啊,一回來。就把超支的銀子補給我。

梨園地暖閣已裝飾完畢了。

我讓人在四周的牆壁鑲上了木板,然後鑿了大小不一,形狀各式的格子,可以放書、放筆墨紙硯,還可以放一些小玩意,然後在東、南、西三面各放了一牀做工精細的大塌,鋪了秋香色的坐墊,又做了很多大迎枕供大家休息時靠靠。

大家看了都說好。只是窗戶地簾子用什麼質地的頗有爭議。

方少芹說湘妃竹簾好。大堂嫂卻說金絲藤紅漆竹簾好,三堂嫂卻認爲掛竹簾不好,就糊上天青色的軟羅紗。

大家就問我的意思,我含含糊糊地應了過去。

湘妃竹簾是一兩銀子一副,金絲藤紅漆竹簾卻是一兩八錢銀子一副,軟羅紗,更就那貴了。不過,如果除去這些因素。我個人就是覺得軟羅紗更好。暖閣前面種着幾株蕉芭樹,到了夏天。肯定有小蚊子,用軟羅紗,一定又透亮又幹淨。

現在既然你願意把超支的銀子補約我,我決定就用軟羅紗了,雖然貴些,可是能保護我們柔嫩的皮膚啊,相信你也不會反對的吧!

方少芹給暖閣起了一個名字,叫珠璣館。還說。要成立一個珠璣社,以後大家可以在一起彈琴做畫。喝酒聊天。

大堂嫂、三堂嫂還有李石氏,貞娘都說這名字起得好。

鄭氏是個沉默的婦人,她很少發表意見,大家說話地時候,她總是笑着坐在一旁,問她什麼,也只是低低地應一聲是。就連她,也很贊成方少芹的提議,還說,如果真的要成立珠璣社,她願意出五十兩銀子的分子錢。

只有我,婉轉地表示了反對。

免費提供地方,免費提供茶點,還免費提供僕婦。

可現在的情況是五票對一票,我的反對無效。

所以,在大堂嫂的主持下,我們的珠璣館於六月二十八日開館了。

有了鄭氏地前言,四十兩,五十兩、六十兩不等,大家都各出了幾份力,李石氏出得最多,拿了一百兩出來,我當時還以爲她搞錯了,結果三堂嫂說,李石氏孃家是做錢莊生意的,有地是錢,讓我放心的收下就行了。

我和少芹都出了一箇中間數,四十兩。

這樣一來,我們合起來也收了個二百多兩銀子。

我把這銀子交給大堂嫂身邊的閔嬤嬤,讓她另立帳管着,以後珠璣社的開支,就從這上面劃拔,大家都稱好。

儘管如此,我們梨園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估計是白貼了!

那天紅玉整了一桌酒菜,我們把各家的姑娘也帶上了,紅鸞高興極了,梔子揹着她到處跑,還不小心和大堂嫂家的綵鸞撞到了一起,孩子們起了哄,吵了起來。我還擔心大人們會有什麼想法,誰知,她們只顧自己說話,根本就沒有誰注意到,嬤嬤們見我在場,自然也不敢吭聲的。偏坦了紅鸞也不好,可說了紅鸞,我又怕打擊她和姐妹們一起玩樂地積極性,正發着愁,幾個孩子嘻嘻哈哈又玩到了一起。

難怪人家說,孩子地氣,來的快,去地也快。

白讓我擔心了!

只是可憐了晚晴軒的花圃,被糟蹋的不成樣子了。

那天最有趣的是鄭氏。

只是喝了兩三盅,舌頭就有點直了,看見方少芹撫琴唱歌,搖搖晃晃地站起來扯着喉嚨喊了起來,唱得什麼,我們一個字也聽不懂,可能是高昌的民謠之類的,但調子高亢,音色綿長,把大家聽得都呆了,沒想到那麼靦腆的一個人,竟然能發出那麼大的聲音來。

鄭氏的激動,帶動了氣氛。

方少芹唱了樑地的小令,貞娘唱了江南的小調,崔氏唱了燕地長調,大家說說唱唱。喝酒行令,都很開心。

只有我,一會要關心茶和點心,一會要去花圃看看孩子們怎樣了。

爲什麼大家都可以放開一切的玩,只要我。象老媽子似地,擔心完這些又去擔心那些呢……”

“懋生,收到了你厚厚的一疊信,激動了半天,結果打開一天,竟然是你和高昌人簽定的一個條約副本。

你是想我幫你把他存放好嗎?你覺得我把它放在家裡的什麼地方好……”

“懋生,不是我誤會你,是你從來不願意和我好好的說嘛!

說實在地。對於稅賦方面的事。我也不是太懂,所以那個條約我也提不出什麼實質性的建議來。但我相信,你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纔會列出的這些條款的。

唯一讓我有點擔心的是,雙方怎樣去誠守這個條約,畢竟,沒有一個有約的管束機制,什麼條約都不可能自動生效的……”“懋生。我們辦珠璣社地事被徐夫人發現!

今天一大早,我和少芹還有大堂嫂。都被徐夫人叫到了賢集院,還沒有等我們站穩,徐夫人就劈頭蓋腦地把我們訓了一頓,什麼行不爲儉、附庸風雅、妄自尊大了,一股腦地扣在了我們地腦袋上,特別是我,不僅鋪張浪費,而且還助紂爲虐。最後要求我們立刻停止那些不守婦道的輕浮行徑。

參加珠璣社的人沒幾個。除了鄭氏和我,都是沒有婆婆管束的。鬆貞院徐夫人不能來。魏夫人就是知道,也不可能去告訴徐夫人,而鄭氏是得到了周夫人的同意的,哪到底是誰泄漏了消息呢?

我們一出賢集院,就開始各自查各自的人。

可能是我們這邊鬧得太兇了,徐夫人有所耳聞。但最後讓她證實消息的,卻是少芹身邊地一個嬤嬤。

我心裡暗自慶幸,還好和梨園的人無關,要不然,可真要大開殺戒了!

不過,少芹地手段也夠狠的了,聽說一回到花生衚衕,立馬找了個錯把那嬤嬤仗斃了。

下午的時候,大堂嫂就來商量我,說,珠璣社就這樣散了,她實在是有些捨不得。她有一座陪嫁的小莊園,就在雍州城外不到二里的地方,如果我們同意,大家不如把以後聚會的地點改在那裡。

我有點拿不準,準備商量你以後再作答覆。說實話,段纓絡病着,我覺得哪裡也不如家裡安全。

其她的人卻很興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都頗爲贊同大堂嫂地提議。

可我望着笑靨如花、大方開朗地少芹,卻心時隱隱覺得不妥。

她,在齊府逗留的時間也太長了一些……”

“懋生,來信收到了。知道你們準備在高昌和燕地原交界處立一塊碑,在碑上寫明雙方應盡地責任和義務,以此爲條約的見證,我覺得挺好的。就是不知道定先生是個什麼意見?這樣會不會引起熙照方面的注意?

至於去不去大堂嫂的莊園,你讓我自己拿主意,那我就看着少芹行事吧。不管怎樣,責不罰衆嘛!

紅鸞這段時間好多了,雖然還是不開口說話,但有時候和姐姐妹妹們一起玩,大家互不相讓搶東西的時候,急了,自己會走上一兩步。我覺得這樣挺好,大家身份地位差不多,又都是貴胄之女,免得有人總是寵着她,把她給慣壞了。而且有忠心的梔子陪伴在她身邊,我相信她會越來越好的。你就不用擔心。

榮養膏的事,我看還是別這麼急着斷,也不用和那個什麼魯秦去砍價,有時候,人買的就是一個心情,你總得讓紅鸞有個精神支柱吧!

再說了,正如貞娘常嘮叨的,我們又不是吃不起!

還是過段時間再說吧。

聽你的口氣,在高昌的事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你什麼時候會啓程回雍州,我很想念你……”

“懋生,今天柳眉兒來看我了!

這還是我們婚後頭一次見面,她比結婚前更漂亮了,整個人都洋溢在新嫁娘的羞澀喜悅中。

我很高興見到她,陪着她去給魏夫人請了安,本想留她在梨園過夜,可她掂記着丈夫,最後只在我這裡吃了晚飯,就回王家在清平胡同的寓所了。

她告訴我,說這次是陪丈夫南下參加今年熙照的秋闈路過雍州,特意來給看看我的,還說,如果王公子順利考中了舉人,那等到明年春闈結束,他們就會轉回燕地了;如果王公子落榜了,他們可能會在熙照住個兩、三年,等來年科考。

可惜我在熙照已無所託之人,只好拜託少芹。

少芹很熱心,寫了一封信給她的堂哥方少昶,還說,方少昶是個熱心的人,如今又在吏部任給事中,雖然職務小,但他人緣好,也許給幫得上忙。

柳眉兒自然是感激了又感激。我抽空問了柳眉兒,問她手裡的錢可充裕。

柳眉兒偷偷跟我說,他們一共帶了五萬兩銀票,如果不夠,家裡還會再送過來。還說,讓我放心,去拜會方少昶的時候,不會象土財主似的拿錢砸人的。

我聽了直冒汗,和她開玩笑,說,難道我就是拿錢砸人的主!

她嘻嘻笑不作聲。

我就問她,你什麼時候也學會這些了?

她說,是王公子說的。

難怪有人說,女人象琴絃,遇到知音,纔會調出悅耳動聽的曲調……”

——

第283章 生死茫茫(下)第94章 洪臺雪夜(上)第18章 補習老師第219章 餘波未平(六)第131章 回山轉海(一)第238章 八方風雨(八)第132章 回山轉海(二)第145章 春暖花開(五)第282章 生死茫茫(中)第146章 春暖花開(六)第297章 夏日炎炎(五)第155章 言中事隱(五)第297章 夏ri炎炎(五)第78章 原來如此(中)第255章 柳暗花明(五)第84章 千里迢迢(中)第209章 雍州秋韻(六)第17章 書齋夜探第287章 風雨欲來(一)第196章 鴻雁傳書(中)第102章 運籌帷幄(二)第146章 春暖花開(六)第201章 逢魔時刻(四)第202章 逢魔時刻(五)第3章 奇怪女孩第179章 混俗和光(一)第74章 彩雲易散第298章 夏日炎炎(六)第196章 鴻雁傳書(中)第122章 捕風捉影(六)第254章 柳暗花明(四)第185章 社交活動第101章 運籌帷幄(一)第119章 捕風捉影(三)第262章 星火燎原(五)第28章 顧府驚變(下)第219章 餘波未平(六)第25章 有客來訪第135章 回山轉海(五)第19章 歷史風雲第81章 出人意料(下)第196章 鴻雁傳書(中)第106章 家長裡短(二)第27章 顧府驚變(上)第297章 夏ri炎炎(五)第144章 春暖花開(四)第36章 重回顧府(三)第130章 齊府新年(七)第133章 回山轉海(三)第221章 餘波未平(八)第293章 夏日炎炎(一)第65章 憂心忡忡第13章 回到盛京第172章 燙手山芋(上)第64章 月色朦朧(下)第45章 峰巒疊起(五)第156章 言中事隱(六)第277章 和風淡蕩(二)第248章 九峰之旅(二)第141章 春暖花開(一)第13章 回到盛京第227章 春生秋殺(四)第44章 峰巒疊起(四)第86章 時局如棋(上)第144章 春暖花開(四)第269章 瑞雪豐年(下)第218章 餘波未平(五)第299章 夏日炎炎(七)第260章 星火燎原(三)第265章 社燕秋鴻(中)第76章 私下約會第209章 雍州秋韻(六)第298章 夏日炎炎(六)第240章 前塵往事(上)第62章 月色朦朧(上)第121章 捕風捉影(五)第300章 雄關漫道第178章 槐園之行第180章 混俗和光(二)第249章 九峰之旅(三)第261章 星火燎原(四)第130章 齊府新年(七)第5章 尋找答案第14章 顧府識初第21章 盛京秋夕(中)第140章 回山轉海(十)第23章 無奈妥協第214章 餘波未平(一)第42章 峰巒疊起(二)第172章 燙手山芋(上)第193章 名同實異(四)第116章 燕國公府(下)第100章 得嘗所願(五)第228章 春生秋殺(五)第270章 枝繁葉茂(一)第201章 逢魔時刻(四)第288章 風雨yu來(二)第137章 回山轉海(七)第298章 夏ri炎炎(六)第298章 夏日炎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