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沒想到的發展

宜君縣的歷史極爲悠久,在公元446年就開始置宜君縣,屬雍州北地郡,因其縣西川有宜君水(今陝西銅川沮河),故被命名爲宜君縣,在地理位置上,宜君縣位於陝北南緣,東瀕洛河,與洛川縣爲界,南靠白水和銅川郊區,西面北面和延安市黃陵縣毗連。

宜君縣是個小縣,遠遠比不上澄城,即使在現代整個縣也僅有不到十萬人,在明代就更少了,縣城僅有近三千口人丁,只相當於現代的一個小鎮。宜君縣距離澄城足足有三百里,路途中大部分都是山路,所以雖然縣令接到防禦亂民的命令,但實際上還是和日常沒什麼區別,防守依然鬆散。

這倒是王二想得太多了,畢竟當初王友元的騎兵隊探查四周的時候,剛剛到宜君縣的必經之路,馬安河附近的堯禾鎮就被鄉兵擋着了,壓根就沒過去。

所以還當宜君縣那面也是一樣防守嚴密嘞。

這次劉澤人少,詢問過王二給派的嚮導後,也未走大路通過堯禾鎮,而是直接通過陀坡窪溝,走鐵牛河繞道經郭寨村到五里鎮,從五里鎮河直到宜君縣這條路,人少地少路險。

而執行這次任務的還有一支隊伍,那就是劉澤許久不見的黑狗帶的兩百人,這些人都算得上精銳,他們從另外一條路繞行,按劉澤估計他們是準備趁機偷襲強攻,這些人就是此次的所有兵力了。

最後正面壓陣的是王二帶的近兩千的雜牌隊伍,正面進攻堯禾鎮吸引宜君縣縣府的注意力,當然這只是劉澤得到的情報,具體怎樣他也不清楚,畢竟王二也不是啥都告訴他。

實際是這次王二已經做好了放棄澄城的準備,不但主力都帶了來,還安排餘挺坐鎮澄城,不斷地把所有能運的糧草、財物、人員都往堯禾鎮運。

因爲根據所有探子顯示,一個龐大的包圍圈正在一點點以澄城爲圓心收緊,想求活,唯一的出路就是北方的山區,這個宜君縣雖然土地貧瘠,人口稀少,但卻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

這裡的土地貧瘠也是相比較的,全縣的熟地有三千多頃,明萬曆九年清丈過一次耕地,排了上中下三個等級,綜合折算,共相當於中等地兩千兩百頃多些,此時夏季和秋季應繳納的糧賦共進一萬六千石,其中折白銀一萬四千兩。

而經過這些年的天災,致使現在整個縣處於爆發的邊緣,縣裡糧食收成銳減,但官府卻絲毫不管這些,仍然照常收稅糧,眼下老百姓的稅糧已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一天比一天窮了,出逃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了,這更又陷入了惡性循環,因爲剩下的人你也得照繳稅糧,不給就等着刀子吧。

經過這樣的折騰,宜君縣從明初的38個裡即五萬多人口,到萬曆九年統計減少人口近三千人,到現在崇禎元年,更是少了大半,致使現在能夠正常耕種收穫的熟地只剩下不足五百頃,應徵收的本折糧僅有一千多石。

所以出乎劉澤意外的是,他這一路上極爲順利,真正的體會到了招降納叛的感覺,因爲今年的宜君縣正好趕上大饑荒,在這個麥子快要成熟但還沒徹底成熟的時候,大多數地方都斷糧了。

其實這時候還不是最糟糕的,因爲按照歷史真實進程,崇禎元年、第四年、第六年和第七年的宜君縣都是相繼大災荒,盜賊蜂擁而起,老百姓更是痛苦不堪。

崇禎十一年,又發生了蝗蟲大災害,蝗蟲從東南一路飛向西北,所到之處,遮天蔽日。田間地頭都是一片黑壓壓的景象,

它們肆無忌憚地啃食着禾苗,連農民剛種出的芽苗都不放過,它們的啃食能力又極強,一般來說,一大羣蝗蟲能在幾個時辰內就啃完方圓十里內的所有莊稼,而且它們繁殖得很快,普通百姓完全消滅不了它們。

不幸的是十二年又發生了蝻蟲災害,十三年更是奇荒,加上邊關有賊寇作亂,十四年蝗蟲又入宜君縣爲災。

十六年闖王作亂之時,縣境內的人因爲此前多次受到災荒、蟲害和盜匪的劫掠,快要死完了,直至清順治時宜君縣只僅存裡甲94戶。

這樣對比一下,就知道明末的小冰河時期的災害有多嚴重了,當然這時候除了劉澤,誰都不知道。

這一路上,劉澤也是不着急,走一路遇到個村就去分田分浮財,按老規矩來,不求快只求穩,即使收不到太多錢糧,只是打亂這些莊子秩序都是對劉澤有利的。

因爲帶上了陸婉兒,所以行軍途中但凡遇到個受傷的,劉澤也不必過於憂慮了,陸婉兒醫術精湛,辦事妥帖,把傷員交給她,劉澤心裡的這塊石頭就算是落地了,之前弄酒精照顧傷員時他帶在身邊的那兩名小孩現在也認了陸婉兒當師傅,一直跟在陸婉兒身邊觀摩學習,很是勤勉。

現下率先繞路進入宜君縣的劉澤就像一個點燃的火柴掉進了汽油桶裡, 轟然炸響,受歡迎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窮人們的反抗像是灰燼中攏着的星火,壓不住,捂不滅。

等劉澤反映過來時候,才發現,搞大了!

當佔領五里鎮的時候,他的隊伍已經膨脹到近三千人,但大部分都是老弱婦孺,從其中優中選優,好不容易選取了五百青壯,全部是一水的鐵槍頭的粗製濫造的長槍、粗糙的木盾和人均最少兩支的標槍,因爲山中多獵戶,所以劉澤他們甚至擁有了獵戶弓手上百名。

經過這段時間的戰鬥,劉澤深刻地意識到對於不敢近戰的雜牌兵來說,標槍真的可以算得上殺手鐗了,也無怪乎戚家軍會有配備。

不過,弓箭手對於遠程作戰還是十分重要的,劉澤隊伍裡現在的弓箭手就是當初的獵戶來的,雖然他們一開始差了點,作戰時很難有準頭,但後來練得多了,也就熟能生巧了。因爲之前的成功實驗,所以劉澤很有信心能把這些新招到的獵戶弓手們都變成一名合格的弓箭手,最關鍵的就是缺少裝備,獵弓的箭頭對上鎧甲那是完全破不了防。

幾個特意被劉澤放跑的五里鎮地主也顧不得飢餓疲勞,帶着幾個隨從,用平生最賣力的趕路方式,當天就跑到了六十里外的宜君縣縣衙所在地——龜山下。

“大膽刁民,簡直是無法無天!”此時的宜君縣縣令看着跪在地上哭訴的鄉紳們,怒不可遏地吼道,“快傳主簿、典吏,本縣要速速點兵剿滅此賊!”

一旁的楊師爺見此,立刻走到縣令側耳說道:“東翁,不可!”

第六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9章 白虎嶺(上)第九十三章 我們在哪裡?(下)第一十三章 招兵招手下(下)第九十三章 我們在哪裡?(下)第三十章 三爺答不答應?第七十章 大發展的時期(上)第252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二十三章 理論結合實際的解釋第一十二章 招兵招手下(上)第四十章 進攻與擴大地盤(上)第210章 軍人第168章 突襲第213章 一個老人第四十六章 陸姑娘第252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四十五章 河坡亭第七十二章 大發展的時期(下)287.第284章 戰爭罪行審查委員會第111章 部落聯盟第192章 要多想第142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256章 攤牌第239章 去美國(上)第七十一章 大發展的時期(中)第222章 軍官與武器第七十七章 離開第157章 騎兵來襲(下)第225章 惶恐與喜悅第255章 公示天下第237章 聚會第126章 商隊(上)第181章 四面第七章 問詢與備戰第165章 圍攻第六十一章 戰前(下)第二十章 亂民的恐怖第八十三章 有詐!第七十四章 火器(下)第四十六章 陸姑娘第169章 結束戰鬥第110章 步入正軌的搖籃273.第270章 入城第一十六章 招自己第一批的武裝力量上架感言第九十章 新世界第205章 春秋(下)第七十七章 離開第106章 能交流不?我們是和平的使者第六十四章 破賊易爾第190章 石板的變化第八章 僞裝佔了個城第204章 春秋(中)第五十四章 報仇(下)第167章 埋伏路途上架感言第102章 造船與探哨(上)第一百零一章 陸地290.第287章 崔能武的第一戰第137章 重回戰場第八十九章 斷水斷糧,我成馬謖了?第170章 下一步計劃第八十六章 救不救?第225章 惶恐與喜悅第165章 圍攻第257章 化繭成蝶第222章 軍官與武器第138章 一家人哭總比一路人哭要好!第114章 交涉第219章 規劃第四章 裹挾修整與準備戰鬥第264章 活捉袁崇煥(下)第一章 初入明末世界,起飛半途遭毆打第二十七章 借糧行動(中)第265章 下鄭州第二十七章 借糧行動(中)第三十六章 分地分浮財與招兵(上)上架感言第208章 老鄉第217章 突破性進展第五十章 通知第122章 火帽槍第217章 突破性進展第七十九章 抉擇(上)第264章 活捉袁崇煥(下)第189章 技術突破第114章 交涉288.第285章 慶功會第119章 民衆第214章 希望(別訂閱)第九章 復仇第220章 退伍兵第183章 新世界第231章 古今之戰(一)第六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278.第275章 善人第262章 去掉‘儘量’兩個字第211章 劉步雲代號9527第五十一章 準備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