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節 鼓動

一百三十節 鼓動

此次塞北軍攻擊西北使用了十萬人的兵力,第一軍近半數士兵三萬人蔘加,第二軍是主力出動了五萬人,重建後幾乎都是新兵的第三軍只出動了兩萬人。此次作戰目的除了軍事佔領外,也有鍛鍊士兵的目的,第一軍是因爲天津事件還沒有從陰影中擺脫出來,需要鼓舞鬥志,因此調派了近一半的兵力參加,第三軍則是新兵來見識見識實戰,因此擔當主力其實是第二軍,而第二軍軍長李三江也順理成章成了軍事行動的指揮官。

此前擬定的作戰計劃,第一階段爲進入寧夏,如果順利馬家軍不干涉的話,很容易清除掉小股的忠於馮玉祥的部隊,佔領整個寧夏;第二階段是向西攻擊,打通河西走廊;第三階段是伺機攻入西安佔領陝西。

可是作戰計劃做的再好,終歸實現起來是還是要人的。

相比趙書禮等上層,底層士兵們普遍對攻打西北熱情不高,士氣難免受到影響。

至於原因嗎,自然是因爲塞北軍當年收編了相當一部分西北軍士兵,這些士兵過去就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又久經沙場,在投到塞北軍後,能經過篩選的後來表現都比較出色,很大一部分人現在已經擔任了基層軍官的職務。對這些原西北軍士兵來說,馮玉祥在他們眼裡是相當好的長官,對士兵如同親人,不但不許軍官欺壓士兵,他本人更是和士兵同甘共苦,因此威望很高。這些西北軍背景的官兵情緒也影響到了其他士兵,而且塞北地方的很多移民也都是從西北遷來的,因爲這個出身的原因,相比打西北軍士兵們普遍更願意去打中央軍。

這種現象作爲指揮官的李三江心裡十分清楚,但是他卻無能爲力,沒少到基層兵營中做工作,給他們講要以塞北的大局爲重,告訴他們西北對於塞北的重要性,佔領了這裡就能讓塞北的地盤從新疆到熱河連成一片。但是士兵們不是很接受這些飄在雲間的藉口,對於西北軍背景的士兵,或者祖籍是西北地區的士兵來說,西北軍就代表家鄉的軍隊,打西北軍帶有一種他們對家鄉的背叛,他們更願意從自身感情出發來對事物做出評判。

但是好在這些士兵都是受過嚴格訓練的,即使是新兵也至少在新兵營中呆了數月,因此服從命令這條軍規他們是懂的。所以雖然情緒上不積極,但是並沒有抗命的顯現,這是李三江唯一欣慰的地方。欣慰歸欣慰心中卻難免擔憂,軍事組織是一種奇妙的組織,非常難以掌控,一個弄不好誰也說不出會發生什麼事情。而軍事活動又非常微妙,任何細小的因素也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後果。因此李三江心中一直有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這讓他極不舒服。

“報告!203師2004團全體官兵請纓所先鋒。”

突然隨軍參謀的報告驚醒了正在憂慮中的李三江。

“2004團請纓?請纓!”

突然李三江有些疑惑了,對參謀再次確認道:“你確定是2004團嗎,該團中西北籍士可是比例最高的,而且團長曾經就是西北軍的軍官,他們一直是最反對進攻西北的,他們怎麼會請纓。”

“沒錯就是他們,聽說是他們的參謀給全團做的思想工作,現在2004團戰鬥欲十分強烈,這情緒甚至影響到了相鄰部隊。”

“思想工作?你給我好好說說。”

“是這樣的,他們的參謀叫田子華,據說原來是跟他父親在北京天橋底下說評書的,後來聽說移民塞北能得到土地,加上北京那幾年經常是城頭變化大王旗,百姓人心惶惶,於是就舉家前往河套了。這人口才不錯,能言善辯,後來從軍中脫穎而出到了軍校學習過一陣子,這次出發前纔回到軍中,擔任2004團參謀。部隊的時期低落他也注意到了,在部隊過磴口的時候,他把城內的報紙買了個精光,然後分法給士兵去看。結果一進入寧夏,該團士氣就已經調整過來了,後來看到寧夏本地的災情,他們的士氣更加高漲起來,竟吵嚷着要當先鋒了。”

“報紙,什麼報紙。”

“哦,什麼報紙都有,大多是我們塞北的報紙,也有南京那邊的大報。”

“區區幾分報紙怎麼就能起到這麼大作用,你說說重點,別羅裡吧嗦的半天我也沒聽明白。”

參謀被責備了一句,不敢回嘴老老實實的道了出來。

原來自從趙書禮宣佈出兵後,不管是塞北的報紙還是南京方面的報紙,都紛紛譴責起了西北軍。南京是一直在譴責的,而塞北一般比較中立,此次塞北軍的行動影響了他們的觀念,老實說塞北的報紙有個毛病,十分排外和自我,甚至不知不覺中,產生了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塞北整府他們自己可以罵,但是一到對外的時候,他們卻會衆口一詞的對敵方猛烈抨擊。當然也有一些或者譁衆取寵的,或者就永遠扮作民主鬥士站在整府對立面的報紙,會發出不和諧的聲音,但是這樣的報紙顯然田子華不會去選擇購買。

田子華買的這些報紙多是言辭激烈的,對西北軍從上到下數落了個遍的,尤其是很多報紙跟南京大報相互轉載,隱隱構成了一道輿論統一戰線。其中最讓塞北軍士兵有感觸的是,報紙上報道了西北的災情,百姓多有餓死賣兒賣女成爲常態,同時透露出塞北支援西北的救災物資,通通被馮玉祥用作了軍事方面。也有南京的報紙報道中央給西北災民募捐了大批善款,只等馮玉祥願意放棄非法的武力行動,就可以用來救助西北百姓,又發出馮氏認清大勢,不要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以國家利益爲重的呼籲。

這些報道看後士兵們心裡實在不是滋味,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塞北的新移民,而且大多以前家境困苦,否則也不會移民了,因此都非常理解沒有土地的農民的心酸,對比自家以前的境況,對西北百姓充滿了同情。

見到報紙宣傳起了作用,田子華趁熱打鐵,反覆在軍中宣揚,塞北軍此次出兵的目的,他不講大道理,只說馮玉祥倒行逆施,塞北軍完全是爲了解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西北老百姓。同時告訴大家,馮氏久居西北,才導致了西北的困苦。歌頌西北的歷史,什麼長安自顧地王都之類的輝煌等,中國人向來看重自家的身世,歷史上的榮耀正是西北人心中的一個驕傲。此時扯出了歷史上的豐功偉績,對比西北的現狀,很是蒙了一大批人,甚至隱晦的表示西北的窮困也是馮氏造成的。又給士兵們大講了馮氏的背景,說馮氏本來就不是西北人,而是河北人,他軍中的軍官也大多來自河北,所謂西北軍完全是有西北之名,而無西北之實。這個說法當即就把馮氏西北軍跟西北地方劃清了界限,算是解除了士兵心中最後一個顧忌,讓他們覺得他們此次進兵西北,不但不是對祖籍的背叛,相反是解救家鄉百姓於水火,在這樣的偉大美好願望之下,他們熱情起來纔怪呢。

聽完參謀的細說後,李三江立即做出了一個決定,把田子華掉到了總司令部,臨時任命他爲宣傳部長,負責此次戰鬥中所有的動員工作。並且把原本的軍樂隊,以及由一些支援女學生組成的宣傳分隊都交到了他的手中。

田子華算是找到了專業對口的工作了,仗着自己評書的功底,把軍樂隊和宣傳組織起來,打起了思想工作的攻堅戰。不停的遊走在各支部隊之間,先是奏樂伴奏,女學生們唱起一些馬屁詩人們寫的讚美塞北富庶人民安居的歌謠,當大家聽着熟悉的曲調正沉醉間,突然樂曲一變,唱起了一些哀傷的歌曲。這時候田子華就出場了,用非常有誘惑力鼓動性的語調,開始悲秋傷春的爲西北百姓惋惜,又引導性的讓士兵不自覺的回憶起自己家的過去和現在,最後才告訴大家現在是到了解救西北百姓的時候了,相信他們塞北軍一到西北,百姓的苦難就能結束。同時信誓旦旦的表示,西北的百姓是歡迎塞北軍的,甚至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盼望着塞北軍早日到來···

總之田子華的鼓動效果就幾個字:成功了!

比之大千世界,人就想一個個微粒,在做着布朗運動,誰也無法預知這微粒下一步的運動軌跡。或者遇到一股水流就能徜徉大海,脫離約束,或者只能一輩子渾渾噩噩下去。這股水流就是一個個機會,但是未必每人都能看的到,或者注意的到。田子華也是一個微粒,這次軍隊的士氣低落,就是他運用才華的一個機會,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他抓住了。田子華用自己的鼓動能力幫李三江解了心憂之後,很快得到了新的任務,李三江排他在大軍前活動,爲大軍鋪路。

軍隊沿着黃河前進,到了中衛,這裡已經到了山區,只能沿着河谷前行。到這裡後兵分兩路,一路繼續沿着黃河逆流而上,向甘肅攻擊前進,另一路直接南下沿清水河往寧夏大城固原進發。大軍所過之處,老百姓夾道迎接,頗有一番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氣勢。這全都是田子華能力,當然這些老百姓雖然未必出自自願,有些是當地整府看清大勢,在馬鴻逵的聯繫下表示了順從塞北軍之後,按照田子華的要求組織的。有些百姓則是田子華親自活動的結果,畢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找到整府的,對於那些沿途的小村莊,小山寨,則是田子華親自去遊說他們,甚至用金錢引誘。目的不外乎是讓路過的士兵感到自己確實是正義的,同時做這些的時候,隨軍的記者會拍照,然後寫新聞稿送到後方,這些都是宣傳。

成功做了這些事情,田子華自己都對自己很滿意,他也很喜歡這份工作,但是他卻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做的這些事情,竟然都驚動了趙書禮,當甘肅戰局穩定後,被召回塞北嘉獎了一番還得到了一個新的任命,當然這是後話了。

趙書禮之所以會注意到田子華,也是事出有因的,軍隊的士氣問題不僅困擾着李三江,同時趙書禮也頗爲頭疼。當塞北宣佈出兵的時候,當即有不少人向他表示反對,尤其是一些西北軍的老人,帶頭的就是第一軍中剛剛升職爲旅長的趙登禹,他負責組建一個特種突擊旅。就是原先陳馳打報告建議的死士旅,不過趙書禮沒用這個名字,覺得太封建了。趙登禹帶頭帶了幾個西北軍老軍官,其中甚至有幾個團長,圍堵了塞北軍總司令部,當然沒有用武力,而是集體跪在司令部門前。

對這種行爲趙書禮是不會妥協的,要是因爲戰士的意願就隨意更改高層的作戰計劃,因下而上這是本末倒置,更何況此例一開,等於樹下了一個壞榜樣,以後當軍隊不滿意的時候,豈不是可以隨意干涉威脅整府嗎。因此他嚴肅處理了這幾個軍官,先是暫停了職務,然後關起了緊閉。同時軍隊按照計劃開拔,絲毫不允許耽誤。

不過對這幾個軍官,空軍倒是很有興趣,朱斌侯幾次上門給他們說情,希望把這批人調給他們空軍。趙書禮聽取了朱斌侯的意見,頗爲動意,但是這些人的緊閉他是堅決不會取消的,至於到時候怎麼調動,必須得等緊閉期過了在討論。

正是因爲這些事情,趙書禮在得到了李三江做的有關田子華的報告後,才那麼的上心。也因爲這次事件,他覺得軍隊的思想工作是那麼的重要,中國軍隊不是西方軍隊,有歷史悠久的隨軍牧師傳統,因此思想工作必須有專門的人才,通過了解田子華的表現趙書禮看重了他。

八十四節 刀尖上跳舞七十四節 高鳳舉三百九十三節 一年百億一百零七節 聯合調查團二百五十節 南京保衛戰1四百三十節 休養生息和利益調和一百六十五節 哈爾濱防禦戰7四十七節 什麼纔是科學練兵一百二十三節 厚黑教主2一百三十六節 收編山西一百七十七節 收官戰2三百六十四節 冬季戰爭四百零一節 河北攻防四百一十九節 恐怖法西斯一百九十九節 震懾牛刀殺雞1二百三十二節 1936年第200節 震懾牛刀殺雞(2)一百七十三節 哈爾濱防禦戰14五十一節 空軍英雄二百四十七節 日軍的計劃二百二十六節 蘇聯代表團二百二十一節 大行軍一百六十三節 哈爾濱防禦戰5四十七節 什麼纔是科學練兵五十六節 第三師四百二十節 緬北大反攻二百四十七節 日軍的計劃二百三十節 大鹽湖五十七節 最強的動力二百四十九節 國際形勢一百六十三節 哈爾濱防禦戰5三百八十三節 對策九十四節 借兵一百二十四節 如何抉擇1一百八十節 戰場之外第3節 考試二百零七節 這種人很多一百五十八節 鄭家屯之戰3二百零六節 讓夫人安心二百五十四節 我的前半生一百零八節 鉅額債券的誘惑一百三十節 鼓動四百四十節 危機三百九十七節 已經糜爛二百三十五節 大會議北地之王四百零六節 斯太林之死六十七節 大危機四百二十一節 攻佔新加坡七十八節 工業大會戰二百四十四節 把血流乾爲止七十節 南洋見聞一百三十六節 收編山西二百四十九節 國際形勢一百五十一節 戰局進展三百九十四節 是他們求我們一百一十六節 化工巨頭二百零五節 塞北公署署長一百四十七節 難得的精誠團結一百三十一節 戰局變化第5節 治蒙(2)五十八節 綱常哲學一百零二節 在夜總會二百零七節 這種人很多一百五十三節 難題四百三十一節 日本分治一百九十八節 臨行一百節 直接談判二百零九節 趙家破產了一百八十節 戰場之外四百零一節 河北攻防一百一十二節 糾結的談判地點一百五十九節 哈爾濱防禦戰1六十二節 停戰命令第8節 直皖戰爭四百三十九節 噩耗二百四十七節 日軍的計劃二百零六節 讓夫人安心一百四十七節 難得的精誠團結二百五十四節 我的前半生三百七十六節 瀋陽會戰8二百一十七節三百五十八節 東北攻勢一百四十七節 難得的精誠團結二百三十六節 情報五十四節 世紀婚禮一百零四節 做工償還一百零三節 你敢不敢要三十一節 大禮三百八十七節 中印緬戰區四百三十二節 備戰四百零七節 重慶國際會議二百三十節 大鹽湖一百零一節 匯豐大樓前三百六十三節 山西防禦一百二十四節 如何抉擇1一百零一節 匯豐大樓前一百三十七節 兌換晉鈔一百五十五節 暗戰2四百三十八節 比塞大港敗退六十四節 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