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獻寶

無雙潛心地抄經文。時值寒冬臘月,呵氣成冰,伸出手來一會兒就凍僵了。她抄了整整三日,每天只睡兩個時辰。

完成之時,她的手已經凍得皸裂起皺了。

她捧着厚厚一疊,將它們送到石大少爺面前。

石誦羲吃驚得不得了,懷疑她拿以前抄的作數,然而仔細翻看,每頁紙的擡頭俱是“石誦羲爲佛祖拜上……”,纔信了無雙是三日內爲他潛心抄的經文,不由得對她刮目相看。

石誦羲把經文在佛龕前燒了,火光映着他白皙的臉龐,如同染上了胭脂。待紙張燒乾淨,他又上了三炷香,恭敬拜了三拜。

做完這一切,他回頭叫丫頭找出一瓶香脂,扔給她道:“見你誠心,爺賞你這個擦手。”

無雙握住小小的瓷瓶,暗暗鬆口氣,微微一笑,“多謝羲少爺。無雙告退。”

*

老太太年事已高,經常難以入眠。而且冬天睡覺,腳捂很久都不暖和,放多少湯婆子都不管用。有一次她跟無雙抱怨這個。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無雙回家把自己種的艾草割了一大把,曬得乾乾的,送過來給老太太,睡前就用幹艾葉煮上一壺藥水,泡腳。

果然老太太一連幾個晚上睡得很香,不由大讚無雙。她又聽說無雙喜歡醫藥,常常給老爹艾灸,效果還不錯,就很感興趣,問她:“我有個孫女兒,排行第九,今年十歲了,剛來月事。每次來都痛得下不了地。以前聽說艾灸能治這個,你說行不行?”

無雙聽了,心裡直打鼓——那可不是自己老爹,而是矜貴的千金小姐。而且痛經有很多原因,如果是寒氣凝滯、氣血不通,用艾灸效果很好,但如果是器官性毛病,那問題可大了。

於是她回話端個四平八穩:“行經腹痛,原因不盡可知。老祖宗若是心疼九小姐,還是請個大夫來瞧瞧,看究竟是什麼毛病纔好。”

“請過幾回了,都是開了溫宮散寒的藥,吃的時候好,不吃又不成了。也就那樣!其實,我說呀,年輕姑娘都有這個毛病。我也不例外。生了孩子就不疼了。”

無雙道:“不知老太太有沒有聽過錢塘東城清水巷的王氏醫館。坐館大夫姓王,字孟英。醫術高明,妙手回春。如若能請得他來瞧瞧就好了。”

老太太笑了,“你說的這位王大夫,我聽過他的名頭。這一位治療瘧疾,真真有一手哇。”

這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甌鎮總兵的兒子孫楚樓,從鎮江來到錢塘拜訪父親的好友石北涯。他在來的路上就病倒了,身上交替發冷發熱,兩脅疼痛,咳嗽有痰。

到了紫竹山莊,老爺石北涯看他臉色發黑,形容消瘦,非常擔心這位世侄,立即請來大夫看病。大夫來了一看,噢,一陣發冷一陣發熱,這是瘧疾呀!好,外感了瘧邪,就給開發散藥,把病邪發散出去就好了。

吃了幾服藥,沒什麼效果,石北涯開始懷疑這藥方不行。他打聽到錢塘城內王孟英治療瘧疾,本事那叫一個高,於是請來王孟英給世侄看病。

王孟英診脈後,詢問以前的用藥。石北涯就把前一位大夫開的藥方拿出來。王孟英一看,連連搖頭:“孫公子是陰虧啊!千萬不能當做瘧疾來治。”

於是,他開的方子,叫做“葦莖湯”,裡頭有北沙蔘、熟地、貝母、枇杷葉等藥材。

石北涯看到方子裡有熟地,大爲駭然。他覺得眼下是大夏天,燥熱得不得了,而熟地是溫補的藥材,吃下去豈不是病情要加重?

王孟英耐心地解釋:“石老爺,您擔心前一個方子的藥治不了孫公子的病,但我卻擔心孫公子患病的身體吸收不了藥力啊!我用肅肺潤燥、滋腎清肝的藥方,給孫公子補得不那麼虛了,他才能痊癒。”

孫楚樓聽了,拼命點頭:“王先生您高妙啊!說得真符合我的病情!我前段時間在姑蘇,大夫開的發散藥方,吃得我病情反覆,非常難受。石伯父,您別懷疑了,我就吃王先生的藥!”

結果沒幾天,孫楚樓病就好了。十天後,他就告別了石北涯,健健康康地回家去了。 ①

無雙聽完老太太說來龍去脈,非常驚喜:“原來老太太早就跟王大夫打過交道了。王大夫治療瘧疾確是妙手。他治療其他病也很厲害的。”

老太太於是同意讓王孟英來看。

無雙主動請纓,說自己家跟王孟英很熟。她拿到了石家的拜帖,交給吳家母。

吳家母立即下山進城,去請王孟英。

第二天一早,王孟英就來到了紫竹山莊。

無雙早早地等候在山莊門口,見他來了,招手道:“大哥,老太太讓我在這裡等你呢。我帶你進去。”

無雙把他領到了老太太處。九小姐已經等着了。

看官一定想知道,電視上常演的內眷不輕易見外人,大夫給夫人小姐們診斷,要拉一根絲線,是不是這樣子的呢?

其實,真實情況是沒那麼講究的,起碼在民間,沒有那麼多講究。後頭還有一個醫案,患病婦女光着身子給王孟英看病呢,這後文慢慢再說。

石家雖然在江南屬大富大貴之家,但畢竟跟皇家沒有沾親帶故,規矩是沒有紅樓夢裡頭那麼多的。

王孟英來了,也就隔一個簾子,九小姐把手伸出來給他號脈。

王孟英診完說:“二小姐是體有寒淤,不算什麼大問題,可以吃藥調養,也可以不吃。但最主要的是需要多活動,別老呆在屋子裡。用艾灸的話應該不錯。但最好配藥來灸。”

說完寫下一個方子。

他看病的時候,無雙一直等在房門外頭,時不時伸長脖子往裡探看。

這時,石誦羲興沖沖地跑進內院,見她果然在此,眼睛一亮,立即歡快地加快腳步,腰間玉佩相撞,發出叮咚的脆響:“居士!總算找到你了!我剛得了一件好寶貝,你快跟我去瞧瞧吧!”

這段時間,石誦羲常來老太太這裡廝混,跟無雙也熟了。

無雙隨口敷衍:“啊,好好,改日再去瞧吧。現在有外客,我走不開。”

“什麼外客啊,不就一個鄉村土郎中嗎,有什麼稀罕的,快來!我這件寶貝,你看了一定很喜歡的。”他興沖沖地說,眸子因高興而越發黑亮。

無雙壓根沒聽他說什麼,眼睛盯着裡頭,嘴裡恩恩啊啊應和。

熱臉貼了冷屁股,石誦羲十分不爽,惱道:“喂,你怎麼回事啊!杵在這裡發什麼神經!爺跟你說話呢!怎麼不理人啊!”

無雙只覺得耳邊嘰嘰喳喳,聒噪得都聽不見裡頭情形了。便皺眉回頭看他一眼,想了想,按捺下不耐,溫和問道:“什麼事?什麼寶貝?”

石誦羲便又興奮起來,“是這樣的,今天我到私塾裡……”

結果,他還沒說幾個字,王孟英走了出來。

無雙一看,連忙擺手:“羲少爺,回頭再看您的寶貝吧。我先去送客。”說完,她撇下這聒噪的小公子,頭也不回地朝王孟英走去。

“大哥,還順利嗎?”她關切地問。

王孟英含笑頷首:“還好。時間尚早,我去你家坐坐吧。跟吳老爹喝杯茶。”

*

注①:附真實史料如下:

(清)王士雄著 《回春錄》:甌鎮孫總戌令郎孫楚樓,自鎮江來浙,主於石北涯家,途次患寒熱如瘧,脅痛痰嗽,北涯見其面黧形瘦,頗以爲憂。即延醫與診。醫謂“秋瘧”,予疏散方。北涯猶疑其藥不勝病,復邀孟英視之。曰∶陰虧也,勿從瘧治。以葦莖湯加北沙蔘、熟地、桑葉、丹皮、海石、旋復、貝母、枇杷葉爲劑。北涯見用熟地,大爲駭然。孟英曰∶君慮彼藥之不勝病,吾恐此病之不勝藥,贈此肅肺潤燥,滋腎清肝之法,病必自安。楚樓聞之嘆曰∶妙手也,所謂深合病情。前在姑蘇,服疏散藥甚不相安,居停(居處,謂住處主人之稱)毋疑,我服王公之藥矣。果數日而痊,逾旬即東渡越甌去。